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对碳素钢疲劳寿命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习术 皮龙石纪雄 余寿文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通过试验对拉压载荷下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测试 ,建立了表达式 σ=kεpm中常数 k、m与材料的静抗拉强度间的经验式 ,并用该方程式可以直接由材料的静抗拉强度比较简便地预测材料的疲劳强度。最后与国外常用的拉压状态下的应力应... 通过试验对拉压载荷下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测试 ,建立了表达式 σ=kεpm中常数 k、m与材料的静抗拉强度间的经验式 ,并用该方程式可以直接由材料的静抗拉强度比较简便地预测材料的疲劳强度。最后与国外常用的拉压状态下的应力应变经验式 σ=1 .73σbεp0 .1 6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应力应变 拉压负载 疲劳寿命预测 碳素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小薄片漏斗试样的材料弹塑性循环应力应变关系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尹涛 蔡力勋 +1 位作者 陈辉 姚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为获取毫小尺寸试样疲劳性能,针对厚度为0.5~2.5 mm的薄板材料,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完成等幅低循环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毫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设计、加工和加载,提出一种能量分离函数并由此给出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循... 为获取毫小尺寸试样疲劳性能,针对厚度为0.5~2.5 mm的薄板材料,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完成等幅低循环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毫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设计、加工和加载,提出一种能量分离函数并由此给出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模型。针对不同材料完成的有限元分析表明,该模型对不同几何尺寸和不同幂律材料具有良好普适性。以316 L不锈钢为例,完成等直圆棒试样和包括厚度为0.7 mm的6种不同几何尺寸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变幅应变对称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漏斗薄片小试样的载荷-位移稳定试验曲线,新方法预测的材料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与传统等直圆棒试样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小薄片漏斗试样 等幅低循环试验 能量分离函数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预测模型 316L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转子盘-片系统三维非线性循环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智平 刘义伦 +2 位作者 尹泽勇 杨治国 成晓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8-40,共3页
燃气涡轮转子盘 -片系统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形式比较复杂 ,在高温、高转速的恶劣条件下工作 ,准确的应力分析是进行强度计算和疲劳寿命预测的重要前提。使用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建立了燃气涡轮盘 -片接触系统三维循环对称有限元模... 燃气涡轮转子盘 -片系统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形式比较复杂 ,在高温、高转速的恶劣条件下工作 ,准确的应力分析是进行强度计算和疲劳寿命预测的重要前提。使用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建立了燃气涡轮盘 -片接触系统三维循环对称有限元模型 ,考虑了叶片材料的各向异性、涡轮盘与叶片榫头之间的接触非线性、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和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等情况 ,数值模拟涡轮盘 -叶片组件的受力状态及边界条件 ,进行三维非线性循环应力 -应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涡轮盘 叶片 非线性 循环应力-应变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boche模型的金属材料稳态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本构建模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志荣 胡绪腾 +1 位作者 辛朋朋 宋迎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95,共4页
提出了一种以Ramberg-Osgood模型计算曲线作为试验曲线来建立描述金属材料稳态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Chaboche本构模型的方法,并采用TC11钛合金疲劳试验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建立金属材料稳态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采... 提出了一种以Ramberg-Osgood模型计算曲线作为试验曲线来建立描述金属材料稳态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Chaboche本构模型的方法,并采用TC11钛合金疲劳试验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建立金属材料稳态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采用建立的Chaboche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金属材料的稳态循环应力、应变响应,与工程中常用的Ramberg-Osgood模型具有基本相同的描述效果;可方便将该模型应用于疲劳寿命预测时金属材料结构的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模型 Ramberg—Osgood模型 Chaboch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秋红 董硕 +1 位作者 朱涵 于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9-797,共9页
采用等强配合比优化设计来制备橡胶掺量0%~20.0%、钢纤维掺量0%~1.5%的12组钢纤维橡胶混凝土(SFR‑RuC)试件,并且通过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其循环受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合比优化设计后,在橡胶掺量为20.0%时可以得到与... 采用等强配合比优化设计来制备橡胶掺量0%~20.0%、钢纤维掺量0%~1.5%的12组钢纤维橡胶混凝土(SFR‑RuC)试件,并且通过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其循环受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合比优化设计后,在橡胶掺量为20.0%时可以得到与普通C60混凝土基本等强的SFR‑RuC;与普通混凝土、橡胶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相比,SFR‑RuC的循环受压力学性能更优,破坏呈明显延性特征,延性和韧性更高,滞回耗能能力更强,塑性应变累积和刚度退化更缓慢;综合考虑橡胶及钢纤维掺量的影响,在试验数据基础上提出的SFR‑RuC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可以为SFR‑RuC结构的设计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钢纤维 等强度设计 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双晶体的循环应力-应变响应
6
作者 张哲峰 胡运明 王中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0-414,共15页
比较了铜单晶体和多晶体疲劳行为的异同,提出了研究双晶体疲劳行为的必要性.总结了具有不同晶体取向和晶界的铜双晶体的疲劳行为的最新进展.利用平行晶界铜双晶体的取向因子和晶界影响区,总结了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晶界强化模型.分... 比较了铜单晶体和多晶体疲劳行为的异同,提出了研究双晶体疲劳行为的必要性.总结了具有不同晶体取向和晶界的铜双晶体的疲劳行为的最新进展.利用平行晶界铜双晶体的取向因子和晶界影响区,总结了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晶界强化模型.分析了垂直晶界铜双晶体循环塑性变形行为的特点,讨论了组元晶体取向对垂直晶界铜双晶体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单晶体和双晶体疲劳强度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双晶体 晶界强化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应力一应变特性的统计分析
7
作者 徐人平 段小建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6-56,共1页
鉴于试验数据分散性,用随机过程的方法对循环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统计测定的方法,试验结果得到了呈分布状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族,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循环应力-应变 统计分析 随机过程 疲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阵列反演循环剪应力–剪应变的积分位移方法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体强 王永志 +2 位作者 陈苏 段雪锋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4,I0004,I0005,共12页
基于加速度阵列的循环剪应力–剪应变反演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原位场地观测和物理模型试验,但积分位移方法、分布函数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尚缺少认识。选取4种代表性一维剪切梁分布函数,利用一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积分位移方法对反演... 基于加速度阵列的循环剪应力–剪应变反演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原位场地观测和物理模型试验,但积分位移方法、分布函数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尚缺少认识。选取4种代表性一维剪切梁分布函数,利用一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积分位移方法对反演剪应力、剪应变的影响特征与规律,并分析了滞回圈和模量阻尼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积分位移方法对反演剪应力和剪应变影响显著,采用积分位移方法处理后的加速度时程求取剪应力是有效保障滞回圈光滑性和闭合性的重要条件;ARI与USGS方法相比,后者对原加速度时程相位和幅值的影响不可忽略。(2)线性、三次样条、加权残差等3种剪切梁分布函数取得剪应力、剪应变结果十分吻合,可忽略分布函数的影响,而余弦法分布函数获得结果离散性较大,不宜选取。(3)积分位移方法对剪切模量具有略微影响,但对阻尼比影响较为显著,ARI法获得阻尼比发展趋势符合一般规律认识,而USGS法与之相悖。研究方法和结论,为有效可靠获取原位场地、土工物理试验等循环剪应力–剪应变响应和验证本构关系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导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阵列 循环应力–剪应变 反演方法 积分位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时间和应力-应变循环对Ti-Ni-Zr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叶俊杰 贺志荣 +1 位作者 张坤刚 杜雨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6-1544,共9页
用拉伸实验研究经600℃时效1~50 h后,时效时间tag和应力-应变循环对Ti-50.8Ni-0.1Zr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SE)的影响。结果表明:600℃时效处理后Ti-50.8Ni-0.1Zr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随tag延长,600℃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Rm... 用拉伸实验研究经600℃时效1~50 h后,时效时间tag和应力-应变循环对Ti-50.8Ni-0.1Zr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SE)的影响。结果表明:600℃时效处理后Ti-50.8Ni-0.1Zr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随tag延长,600℃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临界应力σM和能耗ΔW降低,残余应变εR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应力-应变循环次数增加,600℃时效1~50h的合金由部分非线性超弹性逐渐转变为完全线性超弹性,ΔW和εR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要使600℃时效态Ti-50.8Ni-0.1Zr合金获得良好的SE特性,tag应小于20h;要使该时效态合金获得稳定的SE特性,应对其进行不少于10次的预应力-应变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Zr合金 时效时间 超弹性 应力-应变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应力应变Neuber法的舵板寿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帮涛 马永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8,共6页
开展舵板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试验,通过静态拉伸实验数据近似估算了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给出了3种材料应变寿命曲线估算法,以及相应的修正方法。根据舵板危险点等效应力-时间历程曲线,应用雨流计数法和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舵板的疲劳寿命... 开展舵板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试验,通过静态拉伸实验数据近似估算了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给出了3种材料应变寿命曲线估算法,以及相应的修正方法。根据舵板危险点等效应力-时间历程曲线,应用雨流计数法和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舵板的疲劳寿命进行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应力应变 Neuber法 局部应力应变 疲劳命 应变寿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松弛的缺口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善虎 王延荣 魏大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1-687,共7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获得循环载荷条件下缺口局部应力应变并用于缺口疲劳寿命预测,基于粘塑性本构方程及光滑试样循环应力应变试验结果,发展了一种应力应变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光滑试样循环应力应变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5...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获得循环载荷条件下缺口局部应力应变并用于缺口疲劳寿命预测,基于粘塑性本构方程及光滑试样循环应力应变试验结果,发展了一种应力应变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光滑试样循环应力应变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5%以内,并将该方法结合寿命预测方程采用迭代的方式用于粉末高温合金FGH97单边圆形缺口试样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方法充分考虑了FGH97合金单边圆形缺口试样缺口根部区域的应力松弛,取得了较好的寿命预测结果,其分散带基本在2倍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疲劳 粘塑性本构方程 循环应力应变 局部应力应变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附加强化效应的多轴稳态循环塑性本构模型
12
作者 李静 李春旺 张忠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150,共8页
已有试验结果表明,非比例循环加载下应变主轴连续旋转,导致多滑移系开动,阻碍材料内部形成稳定的位错结构,使非比例加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高于比例加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从而产生非比例附加强化现象.由此,从应力空间表述的塑性增量本... 已有试验结果表明,非比例循环加载下应变主轴连续旋转,导致多滑移系开动,阻碍材料内部形成稳定的位错结构,使非比例加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高于比例加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从而产生非比例附加强化现象.由此,从应力空间表述的塑性增量本构模型一般形式出发,建立一个能够反映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的稳态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在Armstrong-Frederick模型背应力演化方程的基础上,新模型通过引入非比例度因子和附加强化系数,构建了一个新的背应力演化方程.然后,通过一致性条件建立塑性模量方程与背应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最小法向应变范围,提出一种计算非比例度因子的新方法,并针对一般的多轴加载情形,明确最小法向应变范围的计算步骤.新模型从加载路径和材料本身两个方面来考虑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的影响,克服Armstrong-Frederick模型中材料常数确定方法繁琐,且通过单轴疲劳试验数据确定的材料常数不能很好地反映材料非比例附加强化现象的不足.应用新模型时,仅仅需要3个独立的常规力学参量和2个疲劳参数,便于工程应用.利用多种多轴加载路径下S460N钢和304不锈钢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比例附加强化 稳态循环应力应变响应 塑性本构模型 非比例度因子 附加强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阳 杨昌军 +1 位作者 白广忱 林垲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1期4-8,共5页
基于现有疲劳试验数据,建立了涡轮盘材料GH4133合金的循环应力-应变概率模型,并提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利用APDL语言进行了涡轮盘3维参数化建模;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涡轮盘结构概率分析中... 基于现有疲劳试验数据,建立了涡轮盘材料GH4133合金的循环应力-应变概率模型,并提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利用APDL语言进行了涡轮盘3维参数化建模;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涡轮盘结构概率分析中的主要影响参数;通过涡轮盘结构低循环疲劳可靠性分析和关键结构几何参数的反复修改,满足了涡轮盘的疲劳可靠性设计指标。该方法可为发动机其他关键结构的疲劳可靠性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循环疲劳 可靠性 灵敏度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兴宇 阎晓军 +1 位作者 赵福星 董立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29-233,共5页
确定发动机零部件的最大应力应变循环是进行零部件寿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常用于计算最大应力应变循环 ,但是由于各种载荷、约束等条件考虑不全面 ,得到的应力应变循环往往偏大。同时 ,某些零部件的瞬态温度场是决定... 确定发动机零部件的最大应力应变循环是进行零部件寿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常用于计算最大应力应变循环 ,但是由于各种载荷、约束等条件考虑不全面 ,得到的应力应变循环往往偏大。同时 ,某些零部件的瞬态温度场是决定其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而获得准确的瞬态温度场是非常困难的。文中对某型发动机的高压涡轮盘进行疲劳试验条件下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对一台涡轮盘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 ,利用稳态温度场计算涡轮盘危险点最大应力应变循环 ,并根据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和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得到的最大应力应变循环进行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预测的寿命偏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残余应力 最大应力应变循环 循环疲劳寿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球墨铸铁QTRSi4Mo1拉伸性能与循环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进文 周煜 吴振兴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7-1081,共5页
开展了球墨铸铁QTRSi4Mo1室温到760℃条件下的静载拉伸试验和应变控制低周疲劳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材料拉伸性能与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特性,表明球墨铸铁QTRSi4Mo1在300℃~400℃附近存在一定脆性,在500℃以上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 开展了球墨铸铁QTRSi4Mo1室温到760℃条件下的静载拉伸试验和应变控制低周疲劳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材料拉伸性能与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特性,表明球墨铸铁QTRSi4Mo1在300℃~400℃附近存在一定脆性,在500℃以上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在中温(400℃~500℃)条件下材料循环应力应变行为表现为循环硬化,在高温(760℃)条件下表现为循环软化,而在较低温度下则表现出更复杂的应力应变演化,同时利用Ramberg-Osgood方程可准确描述其循环应力应变特性;在较低温度下材料具有non-Masing特性,而在500℃以上则具有Masing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拉伸性能 循环应力应变响应 Masing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应力作用下大连饱和黏土的剪切特性研究
16
作者 齐剑峰 栾茂田 +1 位作者 王忠涛 刘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针对人工制备的大连饱和黏土,在静应力与循环应力联合作用下进行了多组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静力大小及加载速率对循环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静应力与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黏土具有循环蠕变特性,总应变由初始静应变和循环蠕... 针对人工制备的大连饱和黏土,在静应力与循环应力联合作用下进行了多组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静力大小及加载速率对循环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静应力与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黏土具有循环蠕变特性,总应变由初始静应变和循环蠕变两部分组成,其中循环蠕变主要受循环应力幅值、初始静应力大小及其加载速率的影响,循环蠕变的逐次增加量受循环应力幅值的变化影响最大。在对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考虑初始静应力大小及其加载速率的影响,采用等效应力方法建议了循环蠕变经验关系式,并引入屈服面流变理论,建立了单调与循环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循环蠕变计算模型,3个模型参数易于通过循环剪切试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土 初始静应力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 循环蠕变特性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3030合金高温应变疲劳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锦娟 王泓 张建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4-47,共4页
对GH3030合金在600、700和800℃,应变比R=-1时的应变疲劳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GH3030合金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关系,运用Manson-Coffin模型和含有疲劳极限的应变疲劳公式拟合了其应变-寿命关系曲线,并通过残差分析对两式的拟合效果做出比... 对GH3030合金在600、700和800℃,应变比R=-1时的应变疲劳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GH3030合金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关系,运用Manson-Coffin模型和含有疲劳极限的应变疲劳公式拟合了其应变-寿命关系曲线,并通过残差分析对两式的拟合效果做出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合金在800℃时疲劳寿命相对于其他两个温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030合金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应变疲劳寿命曲线 拟合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疲劳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桦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3,共5页
介绍多轴疲劳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1)非比例加载引起的附加循环硬化。(2)最大剪切平面与自由表面相对取向对疲劳寿命的影响。(3)零部件承受多轴疲劳载荷时寿命的估算。文中就目前所采用的单参数及双参数疲劳寿命估算准则进行... 介绍多轴疲劳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1)非比例加载引起的附加循环硬化。(2)最大剪切平面与自由表面相对取向对疲劳寿命的影响。(3)零部件承受多轴疲劳载荷时寿命的估算。文中就目前所采用的单参数及双参数疲劳寿命估算准则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疲劳 疲劳寿命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H板材焊接接头蠕变疲劳失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力文 钟玉平 《压力容器》 2016年第7期63-68,共6页
通过具有保持时间的高温蠕变疲劳试验研究了不锈钢304H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母材、焊接过程中超声波消应力以及不消应力的失效行为,并对失效后断口宏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位置均发生在距离焊缝一定距离的母材上,失效寿命基本一致... 通过具有保持时间的高温蠕变疲劳试验研究了不锈钢304H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母材、焊接过程中超声波消应力以及不消应力的失效行为,并对失效后断口宏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位置均发生在距离焊缝一定距离的母材上,失效寿命基本一致,焊接时超声波消应力处理不能提高蠕变疲劳寿命,加载过程中循环应力应变不稳定、不封闭且向右推移,从而造成材料延性耗竭而断裂,失效断口为穿晶韧窝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疲劳 失效 超声波 循环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启 贺志荣 +2 位作者 王芳 刘艳 杨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85-88,共4页
Ti-N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特性,所显示出的恒弹力、大应变、非线性阻尼和高弹性模量效应可被用来制作储能器、振动控制器和耐磨零件等。评述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模拟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合金成分、热处理、应... Ti-N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特性,所显示出的恒弹力、大应变、非线性阻尼和高弹性模量效应可被用来制作储能器、振动控制器和耐磨零件等。评述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模拟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合金成分、热处理、应力-应变循环、冷变形量和实验温度对超弹性的影响,并指出开发多元系Ti-Ni-X超弹性合金和加强合金的超弹性计算模拟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计算模拟 热处理 应力-应变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