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内皮祖细胞计数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厉倩 洪茂 +1 位作者 谭龙益 彭阵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计数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治疗的HCC患者(n=39)及健康对照者(n...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计数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治疗的HCC患者(n=39)及健康对照者(n=20),用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并用CD34-FITC、CD133-PE、VEGF-R2-APC进行荧光标记,然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CD34+ CD133+ VEGF-R2+ 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并分析HCC患者循环中CD34+ CD133+ VEGF-R2+EPCs比例与临床分期等的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HCC患者循环CD34+ CD133+ VEGF-R2+ EPCs比例为(0.138±0.05)%,而健康对照人员循环EPCs比例为(0.027±0.01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HCC患者循环CD34+ CD133+ VEGF-R2+EPCs水平与HCC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HCC患者循环CD34+ CD133+ VEGF-R2+ EPCs比例上调,且与HCC临床分期相关,在HCC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可能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循环内皮祖细胞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内皮祖细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岳丹丹 魏珍玉 +4 位作者 陈昕 王岬琰 卢文美 钟萍 吴丹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4-968,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发病1周内的变化,并研究cEPCs与AIS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IS患者92例(AIS组)及危险因素控制组(Risk组)20例。AIS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日和发病第7日采血,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发病1周内的变化,并研究cEPCs与AIS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IS患者92例(AIS组)及危险因素控制组(Risk组)20例。AIS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日和发病第7日采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EPCs(CD34+KDR+细胞)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在发病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结局,比较不同预后结局患者的cEPCs比例,分析cEPCs比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Risk组相比,AIS组入院第1日cEPCs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AIS组内,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比较,预后良好组(mRS≤2分)患者发病第7日cEPCs比例显著升高(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第7日cEPCs的比例与发病后90 d的mRS评分呈正相关(t=4.608,P=0.011)。结论·AI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中cEPCs比例显著降低,发病第7日cEPCs的比例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循环内皮祖细胞 改良Rankin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毕文静 栾文强 +1 位作者 郜辉 鲁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循环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在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cEPCs的影响。方法:35例晚期NSCLC紫杉醇... 背景与目的:循环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在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cEPCs的影响。方法:35例晚期NSCLC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过程中,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开始后第7天、第15天和第42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EPCs数量。cEPCs的分子标志物定义为CD34^+/CD133^+/VEGFR-2^+。结果:化疗周期的不同时间点外周血cEPCs数量存在差异。化疗后第15天cEPCs最多(F=4.36,P=0.006),化疗获益者化疗后cEPCs减少(t=4.35,P<0.001),疾病进展者cEPCs增加(t'=5.35,P=0.001),cEPCs数量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t=0.641,P<0.001)。化疗获益者治疗前的cEPCs数量低于化疗无效者(t=-4.46,P<0.001)。结论:NSCLC的化疗疗效与cEPCs数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化疗 循环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动态水平 被引量:5
4
作者 吕丹妮 李容林 +1 位作者 杨光伟 李春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测放疗前(0 Gy)、放疗早期(20 Gy)、放疗中期(40 Gy)和放疗末期(60 Gy)外周血中CEC和CE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RTOM病损情况,获得口腔黏膜炎指数(OMI)和疼痛评分(NRS)。【结果】头颈癌放疗患者CEC的数量在放疗后各期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与OMI(r=0.719,P<0.05)和NRS呈统计学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其中RTOM严重(OMI>2)患者组的CEC在放疗后各期均较RTOM轻微患者(OMI≤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EP的数量在放疗早期较放疗前减少,至末期又逐渐增长(P<0.05);其中在放疗末期RTOM严重患者组与轻微RTOM患者组CE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与RTOM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RTOM重要的始发和促进因素。CEC可能是判断RTOM严重程度的早期非侵袭性指标。CEP则为防治RTOM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循环内皮细胞 循环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CD34^+细胞数量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黎莹 沈培晓 汪海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CD34^+细胞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关系,分析Ang-1/Tie-2在内皮祖细胞的表达及其调控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59例为高血压组,正常健康者59例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Ang-1/Tie-2 mRNA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4^+/P... 目的探讨循环CD34^+细胞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关系,分析Ang-1/Tie-2在内皮祖细胞的表达及其调控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59例为高血压组,正常健康者59例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Ang-1/Tie-2 mRNA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4^+/PMNC值。分析外周血CD34^+/PMNC值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Ang-1和Tie-2 mRNA水平与CD34^+/PMNC值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外周血CD34^+/PMN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高血压组外周血CD34^+/PMNC值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622,P=0.009),与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水平无相关性。高血压组内皮祖细胞Ang-1和Tie-2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与CD34^+/PMNC值分别呈正相关(r=0.561,P=0.005;r=0.473,P=0.009)。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可能与Ang-1和Tie-2水平的下调从而影响内皮祖细胞的修复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循环内皮祖细胞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