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中叶七律宗向与复古诗学演进 |
孙学堂
王春翔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李先芳与“后七子”公案辨诬 |
周潇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3
|
七子派考略 |
薛泉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4
|
积学、精思、悟入:后七子诗学理论中的创作径路与境界说阐析 |
郑利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5
|
论明七子的文化人格 |
孙学堂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6
|
明代后七子诗学理论探析 |
王顺贵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
7
|
集序书写与“后七子”文学思想的构筑、演变 |
王润英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8
|
明“后七子”结社始末考 |
李庆立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
3
|
|
|
9
|
后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诗观——明代唐诗批评史研究之二 |
朱易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
10
|
“前后七子” |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5 |
0 |
|
|
11
|
“宋无诗”:明人宋诗观的逻辑悖论 |
薛泉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明代诗学第二次复古兴起的创新性扩散 |
许在元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论明代的文学流派研究 |
郭英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
14
|
明中叶文学思潮对董其昌的影响 |
马躏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5
|
论明代诗人宗臣对李白的追摹 |
高璐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
|
|
|
16
|
读《诗家直说笺注》 |
贾炳棣
|
《齐鲁学刊》
|
1988 |
2
|
|
|
17
|
王世贞的词学观 |
薛蕾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7 |
4
|
|
|
18
|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 |
赵永纪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
19
|
王世贞与王士祯 |
文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20
|
略论明代诗文论坛竞相更迭、频繁纷争的现象 |
马鸿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