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有限元仿真及疲劳寿命估算 被引量:25
1
作者 颜伟泽 郝艳华 +1 位作者 黄致建 蒋万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汽车车轮有限元模型,模拟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施加合理的载荷及边界条件。通过分析车轮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得出高应力集中区域及其各主应力值,运用疲劳寿命计算理论及ANSYS软件估算车轮的疲劳寿命。通过与...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汽车车轮有限元模型,模拟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施加合理的载荷及边界条件。通过分析车轮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得出高应力集中区域及其各主应力值,运用疲劳寿命计算理论及ANSYS软件估算车轮的疲劳寿命。通过与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应力集中区域与实际裂纹位置吻合,预估的疲劳寿命与车轮实验寿命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方法预估车轮寿命的有效性,为以后对车轮进行结构改进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轮辋 径向疲劳试验 有限元仿真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7
2
作者 韦东来 崔振山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8-1002,共5页
将动态接触转化成节点可相对移动的缓冲过渡层,提出径向疲劳模型中轮胎与轮辋接触问题的解决方法。过渡层通过共用节点的方法离散成五面体单元,传递轮胎对轮辋的作用力。由于过渡层刚度很小而且厚度小,所以对车轮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 将动态接触转化成节点可相对移动的缓冲过渡层,提出径向疲劳模型中轮胎与轮辋接触问题的解决方法。过渡层通过共用节点的方法离散成五面体单元,传递轮胎对轮辋的作用力。由于过渡层刚度很小而且厚度小,所以对车轮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考虑到试验中转鼓与车轮的滚动接触切向力比较小,仅以等效的径向压力施加到轮胎上。文中建立整个试验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以及前人的成果相对比,表明分析模型是正确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车轮 径向疲劳试验 非线性接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的动力显式有限元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覃海艺 吴会平 +1 位作者 贾敬华 马宁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30,共5页
由于静力隐式有限元算法很难准确模拟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着重研究用动力显式有限元算法进行模拟的方法。论文详细介绍了车轮有限元网格、材料性能参数、轮胎简化、螺栓预紧、焊缝设置、转鼓转动、径向力加载等过程的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由于静力隐式有限元算法很难准确模拟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着重研究用动力显式有限元算法进行模拟的方法。论文详细介绍了车轮有限元网格、材料性能参数、轮胎简化、螺栓预紧、焊缝设置、转鼓转动、径向力加载等过程的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列出车轮应力及表面压力的分布,提出判断分析结果合理与否的方法,最后详细介绍材料S-N曲线的选择方法,并对有限元分析及试验寿命结果进行比较,该动力显式模拟设置方法可得到较理想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疲劳试验 动力显式算法 螺栓预紧 车轮表面压力 焊缝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重载车用铝合金轮毂径向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素梅 边雷雷 岳峰丽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5年第7期46-51,共6页
大尺寸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在服役状态下疲劳寿命研究较少,是其广泛应用于重载车型的原因之一。因此,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重载车用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径向疲劳模型,在轮辋胎圈座上施加等效径向载荷,并考虑充气压力对轮毂的影响,对轮毂进... 大尺寸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在服役状态下疲劳寿命研究较少,是其广泛应用于重载车型的原因之一。因此,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重载车用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径向疲劳模型,在轮辋胎圈座上施加等效径向载荷,并考虑充气压力对轮毂的影响,对轮毂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轮毂的应力应变分布。在应力分析基础上,考虑轮毂在成型过程中不同部位力学性能差异造成其疲劳性能不同,运用应力疲劳理论对轮毂径向疲劳过程进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径向疲劳过程中,内轮缘变形量相对较大,这与相关文献结果符合;与小尺寸铝合金轮毂、大尺寸钢制轮毂相比,轮辋外侧连接内轮缘圆角处应力值相对较高,轮毂通风口之间没有出现应力集中;轮辋外侧圆角处寿命最低,预测结果符合轮毂实际使用情况,为轮毂结构设计与后期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铸造轮毂 径向疲劳试验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轮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旌扬 《汽车技术》 1987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介绍了车轮弯曲疲劳、径向疲劳、弯曲刚度的试验方法,车轮易损部位应力测定方法和车轮弯曲疲劳曲线的绘制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汽车制造厂 车轮厂 轮辐 径向疲劳试验 弯曲疲劳 转鼓试验 轮胎气压 疲劳寿命 疲劳力学性质 汽车厂 轿车 客车 螺孔 易损部位 试验方法 汽车车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成型长玻纤/尼龙复合材料车轮纤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涵睿 顾轶卓 +1 位作者 孟庆宇 张佐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7,共8页
以50wt%的长玻纤增强尼龙66为原料,通过注塑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平板和复合材料车轮。测试分析了平板和车轮的玻纤含量、玻纤长度、玻纤取向及其分布,比较了两者纤维分布规律的差异,为复合材料车轮开发提供数据参考。通过车轮径向疲劳试... 以50wt%的长玻纤增强尼龙66为原料,通过注塑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平板和复合材料车轮。测试分析了平板和车轮的玻纤含量、玻纤长度、玻纤取向及其分布,比较了两者纤维分布规律的差异,为复合材料车轮开发提供数据参考。通过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车轮的耐疲劳性能,发现车轮中玻纤长度增加,则车轮的径向疲劳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显示了控制纤维长度对于保证长纤维复合材料车轮性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纤增强尼龙 注塑成型 复合材料车轮 纤维分布 径向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康淑贤 郝艳华 黄致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36,共5页
立足当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归纳轮毂造型设计要素及其方法,从轮毂造型的基本特征入手,运用设计美学,对汽车轮毂进行再设计。利用UG软件建立汽车轮毂模型,并完成轮毂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的有限元仿真。结合铝合... 立足当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归纳轮毂造型设计要素及其方法,从轮毂造型的基本特征入手,运用设计美学,对汽车轮毂进行再设计。利用UG软件建立汽车轮毂模型,并完成轮毂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的有限元仿真。结合铝合金的材料特性,通过UG的结构分析模块研究径向载荷和试验弯矩对车轮结构强度的影响及车轮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找出应力集中区域,验证所设计的轮毂结构的安全性。改变以往造型与结构独立完成的设计模式,以期设计出造型与结构一体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轮毂,为设计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 UG 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仿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56铸造铝合金车轮轮辐裂纹分析及改进方法
8
作者 张艳新 阿拉腾 +2 位作者 金洪福 王柱兴 吕金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39,共6页
针对轻量化铝合金车轮在径向疲劳试验中的轮辐背腔表面裂纹失效,通过分析轮毂受力,建立力学模型;通过轮辋变形试验,轮辐应变采集试验,采集轮辐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仿真轮辐裂纹处疲劳强度为72 MPa。根据断裂力学得出,过度轻量化导致轮... 针对轻量化铝合金车轮在径向疲劳试验中的轮辐背腔表面裂纹失效,通过分析轮毂受力,建立力学模型;通过轮辋变形试验,轮辐应变采集试验,采集轮辐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仿真轮辐裂纹处疲劳强度为72 MPa。根据断裂力学得出,过度轻量化导致轮辐横截面积减小,造成应力幅增加,产生轮辐表面裂纹。调整工艺,将轮辐厚度从22.66 mm增至23.06 mm后,增加轮辐横截面积,径向疲劳试验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车轮 轮辐减质量结构 径向疲劳试验 疲劳裂纹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