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电影《情人》中的形象语言 被引量:1
1
作者 龙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6-46,52,共2页
以杜拉斯的半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成功地运用电影语言对原文本进行了解读。以视觉艺术形式表现了一对异国恋人跨越重重阻隔的隐秘爱情故事。电影有机地运用了服饰语言对人物性格特征和生活背景进行塑造、同时注重发挥肢体语... 以杜拉斯的半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成功地运用电影语言对原文本进行了解读。以视觉艺术形式表现了一对异国恋人跨越重重阻隔的隐秘爱情故事。电影有机地运用了服饰语言对人物性格特征和生活背景进行塑造、同时注重发挥肢体语言对男女主人公情感交流的直观描述作用,从而开掘了影片的深层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整部电影的形象语言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又富于浓郁的怀旧、浪漫的情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人》 形象语言 服饰语言 肢体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化的形象语言
2
作者 王文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78,共2页
具象绘画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历程之后得到普遍回归,然而其形象已不再是从前的自然主义的形象,而是凝集着抽象艺术、观念艺术等现代艺术探索的结晶,形象被赋予符号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作者的观看方式及思想感情。
关键词 符号化 形象语言 具象绘画 思想感情 回归 视觉艺术 理性 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形象语言的民族特点
3
作者 陈映雯 《学术论坛》 1988年第6期122-123,113,共3页
世界上不论任何民族都有其民族的语言,而研究英或汉形象语言时,必须从其本民族的特点入手,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何谓形象语言?以具体形象作比喻,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或抽象的哲理都叫形象语言。最常见的形象语言... 世界上不论任何民族都有其民族的语言,而研究英或汉形象语言时,必须从其本民族的特点入手,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何谓形象语言?以具体形象作比喻,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或抽象的哲理都叫形象语言。最常见的形象语言是成语、谚语、俗语或习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点 形象语言 英国人 地理环境 英汉 基督教 英语 殖民地 汉语 具体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编辑的形象语言
4
作者 胡梅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6-81,共6页
编辑工作(本文“编辑”一词仅指文字编辑)是以创作作品为工作对象的再创造劳动。这种科学、文化事业中特殊分工的需要,产生了特殊的职业语言,它实际运用于编辑实践中,依赖它,才能完成编辑任务。但编辑语言问题尚未引起编辑理论研... 编辑工作(本文“编辑”一词仅指文字编辑)是以创作作品为工作对象的再创造劳动。这种科学、文化事业中特殊分工的需要,产生了特殊的职业语言,它实际运用于编辑实践中,依赖它,才能完成编辑任务。但编辑语言问题尚未引起编辑理论研究的充分关注。本文试就编辑语言中的一个面——形象语言问题,略述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语言 编辑语言 编辑形象 语言的意义 文字语言 编辑劳动 标题 竖题 编辑思想 特殊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报编辑的形象语言
5
作者 林蔚 夏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试论学报编辑的形象语言林蔚,夏阳语言是一种符号,其符号包括声音符号、色彩符号、形体动作符号,等等。语言是人类交际、表达思想感情、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某些特殊的劳动岗位上有其特殊的语言:例如,舞蹈语言(形体动作)是舞... 试论学报编辑的形象语言林蔚,夏阳语言是一种符号,其符号包括声音符号、色彩符号、形体动作符号,等等。语言是人类交际、表达思想感情、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某些特殊的劳动岗位上有其特殊的语言:例如,舞蹈语言(形体动作)是舞蹈表演手段;绘画语言(色彩、线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编辑 形象语言 文字语言 标题形式 版式设计 形式美 编辑形象 学术理论刊物 编辑思想 封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形象术研究”的基础与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永红教授访谈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红 邬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共7页
刘永红教授根据自己30余年语言、文学、文化的研究经历,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原理,提出"语言形象术研究"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访谈中刘教授以语言形象为主线,以成语和文学材料为例证,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格式是支撑语... 刘永红教授根据自己30余年语言、文学、文化的研究经历,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原理,提出"语言形象术研究"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访谈中刘教授以语言形象为主线,以成语和文学材料为例证,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格式是支撑语言形象的骨架;第二,修辞手法是语言成像的调色板;第三,认知意象图式是形象赋义的定界框架。并详细分析了"语言形象术研究"的基础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 语言 文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软形象提升路径研究——以河南语言形象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司罗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120,共9页
身处形象制胜的时代洪流,如何提升区域形象已经受到学者的关注。软形象是区域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软形象的提升包含多个方面。大众对河南的固有印象成为河南形象发展的桎梏,提升河南的整体形象已非常迫切。转变河南语言形象是提升... 身处形象制胜的时代洪流,如何提升区域形象已经受到学者的关注。软形象是区域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软形象的提升包含多个方面。大众对河南的固有印象成为河南形象发展的桎梏,提升河南的整体形象已非常迫切。转变河南语言形象是提升河南软形象进而改进河南形象的重要路径。河南话大部分属于中原官话,其中"中""噫"曾是正音雅言的继承,可通过积极探寻和考证河南话的本字,塑造河南话使用者的正面形象,引导河南话进入网络热词等路径来提升河南语言形象,进而实现河南形象的正面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形象 语言形象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剧中方言的语言形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莉宁 潘莹莹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6,共12页
对近10多年来400部方言影视剧从类型、所用方言品种和年度分布3个角度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剧中620个方言使用者的社会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粤方言、西南官话、中原官话以及东北官话在方言影视剧中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运用和展现,成为文艺... 对近10多年来400部方言影视剧从类型、所用方言品种和年度分布3个角度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剧中620个方言使用者的社会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粤方言、西南官话、中原官话以及东北官话在方言影视剧中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运用和展现,成为文艺创作重要的语言资源;自2016年起,方言影视剧的创作量增加,社会评价提升,经济价值显著;影视剧中方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体现为“中年”“男性”“体力工作者”“文化水平不高”“乡镇”和“富有喜剧色彩”;上述因素共同建构了当前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语言形象。语言形象的塑造传播必须以维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同时,从利于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角度来看,应避免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语言形象过度标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 语言资源保护 方言文化 影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的“语言形象”概念与小说阐释的新范式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先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关键词 语言形象 巴赫金 概念 新范式 社会历史批评 小说批评 小说理论 批评方法 批评实践 精神分析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批评语言 “拿来” 相关学科 多样化 叙述学 人类学 语言 本体论 阐释力 传统 附会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形象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伏春宇 杨炳钧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诠释语言的形象性时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和英语的功能性。分析语言形象性的心理基础及形象语言的特点,可以看出形象性是语言共性,形象性上英...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诠释语言的形象性时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和英语的功能性。分析语言形象性的心理基础及形象语言的特点,可以看出形象性是语言共性,形象性上英语并不比汉语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语言形象 语言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技能训练的一次有益实践——“议论语言的形象化”教例研究
11
作者 张彬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的一面。既然有工具性的特征,人们要掌握这个“工具”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大凡具有技能特征的东西,要掌握它,就需要训练。体育竞技需要训练,没有...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的一面。既然有工具性的特征,人们要掌握这个“工具”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大凡具有技能特征的东西,要掌握它,就需要训练。体育竞技需要训练,没有艰苦的训练,女排姑娘难以夺得世界冠军;军事斗争需要训练.没有刻苦的训练,不会取得战斗的胜利。教师成长需要训练,没有基本:力的训练,难以成为出色的教师。同样,语言技能的掌握,也离不开训练。当然,“训练”是相对技能而言的,即训练的对象一股是技能,而不是什么都“训练”。我以为问题不在于语文教学要不要训练,而是要回答“训练”什么.怎么训练。“泛训练化”是错误的,回避训练也是:不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技能训练 “议论语言形象化” 语文教学 仿写训练 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语言形象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韵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3期145-151,共2页
关键词 语言形象 生物课 甲状腺激素 矿物质元素 堂教学 染色体数 性外激素 受精卵发育 创造性思维 南宋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求具体描写见意境——怎样使人物通讯的语言形象而简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武录 王粵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11-17,共7页
(一) 人物通讯要表现时代精神,而“‘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筒言之,即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关键词 人物通讯 语言形象 描写性 叙述性 马克思 作者 修辞手法 读者 事物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傈汉翻译中的语言形象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盖兴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92-94,91,共4页
文学语言是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内容,还得要有动人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形象去感动人。翻译也同样如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形象性。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忌机械式的复制,词汇加语法式的翻译腔是与艺术创作水火不相容的。... 文学语言是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内容,还得要有动人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形象去感动人。翻译也同样如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形象性。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忌机械式的复制,词汇加语法式的翻译腔是与艺术创作水火不相容的。民族语文翻译是社会主义的新兴事业。僳汉翻译刚刚起步,对译文要求词语的对等、两种文字字母的一对一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 成语 青松 谚语的翻译 形象 词语的对等 语言效果 傈僳语 译文 等值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化的作用
15
作者 朱元林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5,共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朱元林笔者拟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化的作用。1、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发展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艺... 浅谈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朱元林笔者拟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化的作用。1、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发展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战国的编钟、秦兵马俑、石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语言形象 历史概念 《史记》 自然经济 楚汉战争 家庭手工业 美的人格 生动的语言 《清明上河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新闻语言形象化刍议
16
作者 黄小兵 《学术论坛》 CSSCI 1997年第6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新闻写作 科技新闻 语言形象 标题 导语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领导干部的语言形象
17
作者 王焕章 《求实》 CSSCI 1998年第3期47-48,共2页
谈领导干部的语言形象□王焕章领导干部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工作效果,也影响他们的形象。因此,作为现代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表率作用,还应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正确掌握和娴熟运... 谈领导干部的语言形象□王焕章领导干部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工作效果,也影响他们的形象。因此,作为现代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表率作用,还应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正确掌握和娴熟运用语言艺术,以便更好地发挥领导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约束语言 领导者 职工群众 语言形象 幽默语言 浅显易懂 语言 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18
作者 谢文利 曹长青 《求是学刊》 1981年第1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语言形象 形象 论诗 诗歌语言 诗的语言 拟人手法 维也纳 丁香花 比喻 泰戈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如何讲好群众语言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大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群众语言 讲话艺术 群众利益 形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形象与汉语形象美学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一川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63-71,共9页
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应具体表述为语言形象,它是文学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构成文学的最基本“现实”。汉语形象作为汉语的修辞性形象,是文学中汉语组织在语音、词法、句法、篇法、辞格和语体等方面呈现的富于表现力及独... 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应具体表述为语言形象,它是文学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构成文学的最基本“现实”。汉语形象作为汉语的修辞性形象,是文学中汉语组织在语音、词法、句法、篇法、辞格和语体等方面呈现的富于表现力及独特个性的审美形态。它应成为汉语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从而需要建立汉语形象美学,这是一种有关文学的汉语形象的审美特征及其在文学中的基本地位的研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 汉语形象 修辞性 汉语形象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