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语言技能训练的一次有益实践——“议论语言的形象化”教例研究 |
张彬福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2
|
浅谈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化的作用 |
朱元林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3
|
科技新闻语言形象化刍议 |
黄小兵
|
《学术论坛》
CSSCI
|
1997 |
0 |
|
|
4
|
論語言形象化 |
高慶赐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5 |
0 |
|
|
5
|
论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
谢文利
曹长青
|
《求是学刊》
|
1981 |
0 |
|
|
6
|
数学和理科教学语言美的探讨 |
张廷凯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
7
|
俄语报章语言的特征 |
马浩
|
《外语研究》
|
1985 |
0 |
|
|
8
|
色彩词与语言美 |
谭德姿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0 |
|
|
9
|
惊骇之音——评德国作家克里斯托夫.海因的中篇小说《陌生朋友》 |
姜爱红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
10
|
浅析英文报刊标题的语法特点 |
苏训祥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
11
|
翻译的美学观 |
黄龙
|
《外语研究》
|
1988 |
8
|
|
|
12
|
略述诸子散文的艺术性 |
季镇淮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2
|
|
|
13
|
漫话比喻的独创性 |
沈孟璎
|
《文史哲》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