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勇 王壮森 +2 位作者 邵龙义 弓嘉勋 吴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铝土岩系岩石学命名分类方案;(2)铝质泥岩产状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碎屑状,(泥质)铝土岩多呈致密块状、豆状、鲕状、多孔土状和碎屑状,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是主要储气空间,孔隙度一般小于10%,以介孔为主;(3)华北地区铝土岩系纵向上总体上可分为5段,即铁岩(山西式铁矿,A段)、铝质泥岩(B段)、铝土岩(C段)、铝质泥岩(含碎屑)(D段)和暗色泥岩-煤岩段(E段);(4)在岩溶平台、缓坡和洼地分别发育潜穴/漏斗状、透镜状、层状/块状铝土岩沉积,岩溶平台及缓坡处有利于地表水淋滤,岩溶改造作用强,孔隙发育,储集层厚度大且物性好,但连贯性差,低洼处物性较差但储集层相对连续稳定。铝土岩天然气富集受源岩-储集层-裂缝综合控制,相关认识可为该层段和类似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上石炭统 铝土岩系 储集层特征 形成模式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国际大通道形成模式、运维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琍琍 耿泽群 祁欣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国际大通道内涵丰富,形成模式多样,融合性强,目前学界、业界尚无统一定义;但其在全球化持续深入背景下,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出。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主要国际大通道的稳定发展,得益于相关政府的科... 国际大通道内涵丰富,形成模式多样,融合性强,目前学界、业界尚无统一定义;但其在全球化持续深入背景下,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出。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主要国际大通道的稳定发展,得益于相关政府的科学规划、协同联动,以及企业主体的国际化运作和绿色、数字实践等。我国对现代国际大通道的建设、研究等起步晚、基础弱,应深入研究国际大通道发展情况,借鉴相关国家政府、企业的经验做法,提升国际大通道建设、维护和把控能力,充分利用国际大通道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全球利益和发展安全,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通道 形成模式 运维经验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地貌形成模式与地貌演变 被引量:19
3
作者 桑广书 陈雄 +1 位作者 陈小宁 车自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80,共6页
通过对陕西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地貌调查,提出了黄土丘陵地貌形成模式,并对地貌演变进行了探讨。黄土高原原生黄土丘陵分布广泛,主要在下伏古丘陵基础上由黄土加积而成;次生黄土丘陵是黄土塬、黄土台塬等经沟谷侵蚀、改造而成。黄土丘陵... 通过对陕西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地貌调查,提出了黄土丘陵地貌形成模式,并对地貌演变进行了探讨。黄土高原原生黄土丘陵分布广泛,主要在下伏古丘陵基础上由黄土加积而成;次生黄土丘陵是黄土塬、黄土台塬等经沟谷侵蚀、改造而成。黄土丘陵区河流阶地和沟谷层状地貌反映了河流、沟谷的形成与演变。黄河一级支流形成于早更新世末;早中更新世末、晚中更新世初黄河一级支流和较大的二级支流形成了较完整的水系;中更新世末如韭园沟等较大的沟谷形成;晚更新世末河网、沟谷格局与现在已基本一致;尚未切入基岩的冲沟多形成于全新世;长度百米至数十米的切沟多是历史时期或近几十年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黄土丘陵 形成模式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潜在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成因及形成模式初探 被引量:37
4
作者 卢振权 吴必豪 祝有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9,共8页
文章分析了南海部分地区浅表层沉积物酸脱气烃类气体的组成及ODP184航次部分岩屑样品罐顶气的组成与同位素特征 ,总结了南海部分气苗的烃类气体与同位素组成特征 ,并根据它们的同位素值估算了这些气体源的深度 ,估算值与实际值较吻合。... 文章分析了南海部分地区浅表层沉积物酸脱气烃类气体的组成及ODP184航次部分岩屑样品罐顶气的组成与同位素特征 ,总结了南海部分气苗的烃类气体与同位素组成特征 ,并根据它们的同位素值估算了这些气体源的深度 ,估算值与实际值较吻合。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烃类气体的成因进行了判别 ,结果为 :北部陆坡的烃类主要来源于深部的裂解气 ,可能还有浅部生物气的混合 ;南部陆坡的烃类主要以浅部的生物气为主 ,还有热解气的混合。文中还对南海潜在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形成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些认识将有助于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及与同一构造背景下油气藏的关系的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藏 成因 形成模式 同位素 烃类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成因相关问题及主要形成模式 被引量:99
5
作者 张学丰 胡文瑄 张军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40,共9页
在综述白云岩成因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尽管白云岩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成因分歧依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云岩的形成以次生交代为主;②白云石难以直接沉淀的原因是受结晶动力学条件制约,... 在综述白云岩成因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尽管白云岩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成因分歧依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云岩的形成以次生交代为主;②白云石难以直接沉淀的原因是受结晶动力学条件制约,而非热力学因素;③控制次生交代强度和规模的关键条件是富Mg流体的来源及其量的大小;④微生物活动很可能有助于白云岩的形成。关于白云岩化模式,其核心是构建富Mg流体与先成钙质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条件与场所,其中浓缩正常海水模式、萨布哈模式、混合水模式和埋藏白云岩化模式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理清白云岩成因问题,对于认识以白云岩及其相关的碳酸盐岩为储层的油气勘探工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次生交代 Mg的来源 动力学条件 微生物作用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及演化趋势 被引量:38
6
作者 符必昌 黄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8-136,T005-T006,共11页
据长期对岩溶及红土化作用等的研究成果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及演化规律 ,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 ,进而深入阐明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演化规律及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演化趋势等 ,在解决岩... 据长期对岩溶及红土化作用等的研究成果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及演化规律 ,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 ,进而深入阐明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演化规律及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演化趋势等 ,在解决岩溶及红土学术界存在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碳酸盐岩与上覆红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古岩溶面 红土化作用 形成模式 演化趋势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姜朝松 周瑞琦 王绍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根据昆明及邻区 2 0 0 0多个地震 (ML≥ 2 0 )的P波初动资料 ,分析昆明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 ,昆明盆地的形成模式 ;根据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断裂活动方式及断裂活动时代 ,提出昆明盆地形成、演化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形成模式 P波 区域构造应力场 新生代 断裂活动方式 断裂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特征、成长机制及形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兴元 于伟 张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系统分析了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具有的特征,探讨了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成长的动力机制与过程机制,以及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的形成模式。
关键词 品牌生态系统 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 成长动力机制 成长过程机制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及形成模式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黄珺 顾海英 朱国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0,共3页
19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不同于传统的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传统合作组织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模式进行划分,并对影响各种模式的新型专业合作... 19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不同于传统的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传统合作组织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模式进行划分,并对影响各种模式的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各种形成模式下的新型专业合作组织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结构、发育过程和形成模式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爱华 业治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2,共12页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典型河道——钓口流路的不同钻孔剖面分析,阐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单个流路所形成的三角洲叶片体的沉积物与沉积相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单流路河道的小循环演化规律,划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为四个阶段,提出了三角洲的...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典型河道——钓口流路的不同钻孔剖面分析,阐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单个流路所形成的三角洲叶片体的沉积物与沉积相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单流路河道的小循环演化规律,划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为四个阶段,提出了三角洲的河口坝沉积相间分布的横向沉积序列、主河道型与出汊河道型两个不同的纵向沉积序列及河口坝型与口坝侧湾型两个不同的垂向沉积序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结构 发育过程 形成模式 沉积物 沉积相 沉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光友 罗素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中心 形成模式 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模式与舆论传播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斌成 何芝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8-172,共5页
网络群体事件是近年出现并频发的网络现象,它是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问题在网络上的反映。网络群体事件主要有四种形成模式:现实基层矛盾在网络中的放大模式;网络公关公司不规范的网络公关行为模式;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煽动民众情绪模式... 网络群体事件是近年出现并频发的网络现象,它是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问题在网络上的反映。网络群体事件主要有四种形成模式:现实基层矛盾在网络中的放大模式;网络公关公司不规范的网络公关行为模式;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煽动民众情绪模式;民族利益冲突引发模式。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主要表现为一连串不可分割的前后延续过程,有潜伏期、扩散期、爆发期、蔓延期、终结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舆论特点和引导策略都不相同。深入研究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模式和舆论传播机制,能够为相关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舆情引导和治理提供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事件 形成模式 舆论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的速度特性及形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震 徐红明 +1 位作者 杜志鹏 李营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8-524,共7页
本文揭示了战斗部爆炸破片的形成机理,采用了SPH方法仿真模拟了锥壳形战斗部壳体膨胀碎裂成破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比实验,得到了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速度特性和形成模式。结果表明:锥壳形战斗部远端封盖形成的破片的速度是近... 本文揭示了战斗部爆炸破片的形成机理,采用了SPH方法仿真模拟了锥壳形战斗部壳体膨胀碎裂成破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比实验,得到了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速度特性和形成模式。结果表明:锥壳形战斗部远端封盖形成的破片的速度是近端封盖的1.3倍,且锥壳上破片沿轴向的速度远高于其它壳体高度上测点的速度。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以拉伸模式为主,占总破片的49.3%;拉-剪混合模式次之,占总破片的30.4%;剪切模式最少,占总破片的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壳形战斗部 爆炸破片 速度特性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永峤 刘彬 朱建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分子组成的固体结晶物质 ,是水和以甲烷等为主的有机气体构成的可燃性物质 ,主要存在于极地和海底温度很低的海域。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存在有其严格的温度压力条件 ,一切能影响到气水合物的压力和温度的地质因素就是... 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分子组成的固体结晶物质 ,是水和以甲烷等为主的有机气体构成的可燃性物质 ,主要存在于极地和海底温度很低的海域。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存在有其严格的温度压力条件 ,一切能影响到气水合物的压力和温度的地质因素就是控制气水合物形成和存在的因素。该文利用国内外已有资料总结归纳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并通过分析指出了气水合物存在的控制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因素 形成模式 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质量形成模式的服务创新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吉昌 夏晴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52-155,共4页
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对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由于服务质量形成模式与一般产品质量形成模式的差别,服务创新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在创新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创新维度的不同。通过对基于服务质... 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对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由于服务质量形成模式与一般产品质量形成模式的差别,服务创新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在创新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创新维度的不同。通过对基于服务质量形成模式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探讨,识别了服务企业创新活动包含的四个一般性维度及其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形成模式 服务创新 新服务概念 服务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永善—水富段滑坡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模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玉龙 邓建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7,154,共6页
为了评估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永善—水富)蓄水后岸坡稳定性,同时为水库运营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参考资料,以地质图、地形图、正射航空影像和SPOT-5商用卫星影像为基础资料,利用GIS平台,结合蓄水前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建立滑坡数据库... 为了评估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永善—水富)蓄水后岸坡稳定性,同时为水库运营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参考资料,以地质图、地形图、正射航空影像和SPOT-5商用卫星影像为基础资料,利用GIS平台,结合蓄水前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建立滑坡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滑坡空间分布与岸坡结构、地层的关系,最后归纳了滑坡的四种形成模式。获得以下结果:(1)滑坡主要发育于新市镇以下侏罗系地层,新市镇以上滑坡分布受猰子坝断层控制;(2)缓倾外顺向层状岸坡(Ⅲ1)滑坡数量分布密度最大,斜向层状岸坡(Ⅴ)滑坡数量分布密度最小;(3)侏罗系自流井组(J2z)的滑坡点密度最大,二叠系乐平组(P2l)的滑坡面密度最大;(4)库区已有滑坡形成模式可归纳为四种:(1)倾坡外层状岩体岸坡(Ⅲ2)的切层滑动;(2)缓倾坡外层状岩体岸坡(Ⅲ1)的顺层滑动;(3)缓倾坡内层状岩体岸坡(Ⅳ1)的弧形滑动;(4)崩坡积、冲积松散层顺下伏基覆界面滑动。在向家坝水库蓄水期及运营期,应重点监测新市镇以下岸坡,尤其是缓倾外顺向层状岸坡(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滑坡解译 滑坡形成模式 岸坡结构 滑坡面密度 滑坡点密度 滑坡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子公司对企业特定优势形成模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明霞 徐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69,共5页
企业特定优势(FSA)的建立与转移对跨国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在比较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外子公司角色转变对跨国公司企业特定优势形成与扩散模式的影响,以及发挥子公司能力与学习的重要性和支持因素。
关键词 企业特定优势 形成模式 跨国公司 海外子公司 角色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形成模式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云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85-90,共6页
物流与集群的耦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对物流产业集群的构念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物流产业集群,企业共同分享因区位集中带来的诸多便利,进而形成了市场导向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协作竞争优势和快速满足优势。由于这些竞争优势的... 物流与集群的耦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对物流产业集群的构念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物流产业集群,企业共同分享因区位集中带来的诸多便利,进而形成了市场导向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协作竞争优势和快速满足优势。由于这些竞争优势的存在,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此集聚,并在集聚过程中自然地进行着各种形成模式的选择,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多河道河流的形成模式及河道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随继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多河道河流中 ,网状河流作为有别于分汊河流和辫状河流的河型而提出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它与分汊河流的区别常常被忽略。为了阐明二者的根本差别 ,力求从多河道形成模式上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长江下游分汊河流及荆江网状河... 在多河道河流中 ,网状河流作为有别于分汊河流和辫状河流的河型而提出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它与分汊河流的区别常常被忽略。为了阐明二者的根本差别 ,力求从多河道形成模式上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长江下游分汊河流及荆江网状河流特定河段形成历史及方式的探索 ,提出河道内的江心洲化模式和河漫滩上的河道化模式分别是分汊河流和网状河流形成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河道河流 形成模式 河道化 江心洲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的本质与形成模式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赵景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4,共7页
根据显微结构鉴定 ,有机质分析 ,颗粒分析 ,Ca CO3测定和野外观察、统计等资料 ,研究了黄土的本质和形成模式。资料表明 ,黄土具有土壤的各种结构 ,具有指示草原和森林草原土壤发生特征的 Ca CO3和 Ca SO4 淀积成分 ,含有土壤的有机质 ... 根据显微结构鉴定 ,有机质分析 ,颗粒分析 ,Ca CO3测定和野外观察、统计等资料 ,研究了黄土的本质和形成模式。资料表明 ,黄土具有土壤的各种结构 ,具有指示草原和森林草原土壤发生特征的 Ca CO3和 Ca SO4 淀积成分 ,含有土壤的有机质 ;黄土的本质是土壤 ,是在相对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多种灰黄色狭义土壤 ,而且是在当时当地气候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发育成熟的古土壤 ;黄土形成模式是风尘经草原、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区的成壤作用形成土壤的模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资源最深厚、最富集的地区 ,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水文地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壤作用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形成模式 本质 弱成壤作用 显微结构 有机质分析 颗粒分析 草原 气侯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