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盘退变的形态学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旸 何晓峰 +4 位作者 李彦豪 冯建宇 庞桦进 王江云 刘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退变椎间盘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把退变椎间盘组织分为Ⅳ级,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ing和RT-PCR方法分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Westernbloting和RT... 目的探讨退变椎间盘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把退变椎间盘组织分为Ⅳ级,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ing和RT-PCR方法分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Westernbloting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TGF-β1有表达;在病变组织中并随病理分型增加TGF-β1随之增加,退变与正常组比较以及IV型与I型比较具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 TGF-β1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并且与病理的形态学分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形态学分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的解剖观察及形态学分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金伟 宋磊 +1 位作者 丁自海 吴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为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ALIF)提供血管解剖依据,并评估腹腔镜前路融合术在此区的可行性。方法对36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并依据腰骶椎间... 目的为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ALIF)提供血管解剖依据,并评估腹腔镜前路融合术在此区的可行性。方法对36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并依据腰骶椎间盘在髂间三角内暴露的比例进行分型。结果主动脉叉(aortic bifurcation,AB)高度为(41.81±13.82)mm,髂总静脉汇合处(confluence of the common iliac veins,CCIV)高度为(20.22±14.20)mm;AB夹角为51.88°±12.09°,CCIV夹角为77.08°±20.98°;椎间盘上、下缘骶正中动脉(median sacral artery,MSA)的外径分别为(1.57±0.42)mm和(1.33±0.50)mm;椎间盘上、下缘右髂血管(right iliac vessel,RIV)到MSA的距离分别为(20.83±7.73)mm和(27.60±7.80)mm;椎间盘上、下缘水平暴露椎间盘的宽度为(36.78±13.06)mm,占椎间盘宽度的(72.29±25.64)%。标准型占61.1%(22/36),狭窄型占25.0%(9/36),阻挡型占13.9%(5/36)。CCIV高度与其夹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尚不显著(r=-0.287,P=0.089)。MSA的出现率为100%。结论有86.1%的病人可以安全地从前方进入腰骶椎间盘区,且61.1%的病人不用处理髂间三角两侧的髂血管就可以进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间盘 腹腔镜 血管解剖 形态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姜亦坤 刘一 付长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方法:1998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60例,术前均行胸椎CT扫描、椎弓根轴位薄层重建。根据椎弓根松质骨管腔的形态特征将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方法:1998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60例,术前均行胸椎CT扫描、椎弓根轴位薄层重建。根据椎弓根松质骨管腔的形态特征将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分为正常型、狭窄型、峡部硬化型、完全硬化型(包括凹陷硬化和平直硬化两个亚型)和缺如型。应用64排CT多层重建技术,测量、分析60例常见类型脊柱侧凸患者1440个胸椎椎弓根CT轴位扫描结果.由3位不了解本研究目的的脊柱外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在同一时间分别对1440个胸椎椎弓根CT轴位扫描结果进行分型。间隔1个月后,再次由这3位住院医师对这1440个椎弓根进行分型。应用Stata10.0软件,运用多类别多评估者的Kapp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及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结果:3位医师之间首次分型结果相同的百分比分别为88%、84%、92%,可信度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647、0.6590、0.8292;同一医师前后两次分型结果相同的百分比分别为95%、97%、96%,可重复性的Kappa系数分别为0.9227、0.9513、0.9117。结论: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具有中、高度的可信度和极好的町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椎弓根 形态学分型 可信度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纯 李睿 +4 位作者 赵菲 吴辉菁 刘斌 陈燕 崔国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15-61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可以了解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阶段,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免疫学分型所反映的细胞分化水平与FAB细胞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将探讨细...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可以了解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阶段,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免疫学分型所反映的细胞分化水平与FAB细胞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将探讨细胞形态学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相互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月,本院初诊的3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FAB分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学分型,比较两者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上的异同。结果:本组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为89.7%,其中两者不相符合的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BAL)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由免疫学分型诊断的BAL在FAB分型方面包括AML-M1、M2、ALL-L1、L2,其中L2最多见,其次是M1。结论:免疫学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应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尤其对于怀疑BAL、AUL或形态学不典型的病例应尽早进行免疫学分型检测,以免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分型 免疫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