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和语际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尹铂淳 廖光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语际差异显著,表现在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文化模式和概念化手段,凸显和隐略、经济性、象似性、非直陈程度、语用效果等方面。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语际差异显著,表现在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文化模式和概念化手段,凸显和隐略、经济性、象似性、非直陈程度、语用效果等方面。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主观愿望和概念化能力不同。同一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民族文化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同。表达时,生成者综合客体最吸引眼球的部分、语言、主体性、主观化、识解、主体间性、语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选择最符合主观愿望的形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概念 直陈形式表征 非直陈形式表征 对比 形式单位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名称视听形式表征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肖婷文 卫海英 +1 位作者 陈斯允 刘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56-1774,共19页
品牌名称作为一类特殊词汇,其形式表征分为视觉表征(印刷字母的视觉特征)和听觉表征(词语的整体声学特征),字样(包括字母大小写、字形、颜色)和语音(包括音素、音节、声调或重音)可以分别代指二者。品牌名称字样和语音对消费者心理的影... 品牌名称作为一类特殊词汇,其形式表征分为视觉表征(印刷字母的视觉特征)和听觉表征(词语的整体声学特征),字样(包括字母大小写、字形、颜色)和语音(包括音素、音节、声调或重音)可以分别代指二者。品牌名称字样和语音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均发生在词汇的知觉加工阶段,两者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机制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区别。此外,品牌名称的视听效应之间存在跨通道联结。未来研究应结合实践问题,对品牌名称视听效应进行补充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名称 形式表征 字样 语音 消费者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角·人称·结构——论陈染《私人生活》的思辨性形式表征
3
作者 任现品 陶慧丽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43,共7页
《私人生活》是陈染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文本。自问世以来,学界不断从女性意识、私人化写作、叙事策略等角度探究这部作品,研究成果颇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意蕴的丰富性与形式的独特性,但该作的内在特... 《私人生活》是陈染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文本。自问世以来,学界不断从女性意识、私人化写作、叙事策略等角度探究这部作品,研究成果颇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意蕴的丰富性与形式的独特性,但该作的内在特质尚未被充分挖掘,思辨性就是其一。这部小说借助对女性个人生命体验的描绘,揭示两性关系的错位纠结、个体与群体的内在紧张感等,从而带有鲜明的思辨意味。这种思辨性不只体现在语言、意象等层面,还投射在其叙事形式的选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染 个体与群体 内在特质 形式表征 内在紧张 叙事形式 思辨性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扰动下电力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的表征形式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卫东 丁奇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01-4614,I0002,共15页
已有关于系统惯性时空分布(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ystem inertia,SDSI)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惯量估计,而对其概念的表征并不统一,也缺乏对其性质的深入剖析与相关概念的系统梳理与辨析。该文试图探索大扰动下系统惯性时空分布... 已有关于系统惯性时空分布(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ystem inertia,SDSI)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惯量估计,而对其概念的表征并不统一,也缺乏对其性质的深入剖析与相关概念的系统梳理与辨析。该文试图探索大扰动下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的表征形式。基于频率动态过程分析剖析了惯性时空分布特性,提出系统节点惯量概念并给出该参量的性质描述参量,基于惯性物理机理提出了这些参量的量化分析方法并推导了相关系数的差分计算公式。仿真算例验证了对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所做的分析与判断,利用所提出的表征形式可全面而规范地表征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可为电力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表征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系统惯性 时空分布特性 表征形式 系统节点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化学问题的表征形式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萍 李广洲 牛拥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化学问题 表征形式 中学 化学教学 化学信息 认知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CMC断裂韧性表征形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陶亮 矫桂琼 于洋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 ,发现三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断裂试件的裂纹扩展沿着编织角方向进行 ,表现出一种非自相似的裂纹扩展模式 ,表明三维编织CMC的断裂是复合型断裂。利用材料的载荷 -位移曲线和声发射技术 ,分析了三维编织CMC在外载荷作用... 在试验的基础上 ,发现三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断裂试件的裂纹扩展沿着编织角方向进行 ,表现出一种非自相似的裂纹扩展模式 ,表明三维编织CMC的断裂是复合型断裂。利用材料的载荷 -位移曲线和声发射技术 ,分析了三维编织CMC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损伤行为和断裂机理 ,并且根据不同的外载荷类型 ,将三维编织CMC的断裂韧性表征分别界定在线弹性和弹塑性的两个领域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韧性 表征形式 编织角 声发射 三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表征形式对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傅小兰 赵晓东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通过三个实验分别考察问题形式(一步问题,两步问题)、信息结构(分割结构,未分割结构)和辅助图形表征(条形图、饼图、结构图)对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一步问题形式有时优于两步问题形式;(2)频率格式提问有时优于几... 通过三个实验分别考察问题形式(一步问题,两步问题)、信息结构(分割结构,未分割结构)和辅助图形表征(条形图、饼图、结构图)对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一步问题形式有时优于两步问题形式;(2)频率格式提问有时优于几率格式提问;(3)分割的信息结构明显优于未分割的信息结构;(4)与条形图和饼图形式的图形辅助表征相比,结构图形式的图形辅助表征显著提高了被试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表征形式 贝叶斯推理问题 信息结构 问题形式 辅助图形表征 认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嘉煜 程文文 +3 位作者 王红 欧阳辉 牟志伟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0-1246,共7页
目的:探讨非流利性失语(non-fluent aphasia)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非流利性失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句图再认范式的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呈现任务,对10例非流利性失... 目的:探讨非流利性失语(non-fluent aphasia)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非流利性失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句图再认范式的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呈现任务,对10例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测,收集患者的任务正确率以及不同变量水平下的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有效清洗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境匹配条件下句图再认任务反应时间为(2119.34±731.69)ms,非语境匹配条件下任务反应时间为(2391.90±962.34)ms,不同条件下反应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96,P=0.029)。结论: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语义加工时会自动提取形状知觉信息,表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知觉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利性失语 语义系统 基础表征形式 知觉符号 句图再认任务 形状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内容表征形式多样化探析——多重智力理论对课程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6
9
作者 汤仙月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19,共5页
不同课程论几乎都建立在同一个假定上 :假定学习者的智力是一元的 ,并且 ,一元化的智力能按照它所设定的单一的课程内容表征形式成功地吸取信息。然而这恰恰是各课程论在实践中的一大矛盾。多重智力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智力是多元化的 ,... 不同课程论几乎都建立在同一个假定上 :假定学习者的智力是一元的 ,并且 ,一元化的智力能按照它所设定的单一的课程内容表征形式成功地吸取信息。然而这恰恰是各课程论在实践中的一大矛盾。多重智力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智力是多元化的 ,因而课程能否成功地促进学习者智力的发展 ,不但取决于课程编制 ,而且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形式。由此 ,本文提出的命题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智力理论 学习活动类型 课程内容表征形式 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菱形思维模型的创意设计方法与表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玲玲 薛澄岐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14,共4页
借助可拓学基元理论作为标志设计领域创意生成的知识表征方法,建立物元可拓模型完成基于事例推理的标志设计创新过程。结合具体案例阐释可拓方法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具体运用,形式化、模型化地总结设计过程中"发散到收敛"的概念... 借助可拓学基元理论作为标志设计领域创意生成的知识表征方法,建立物元可拓模型完成基于事例推理的标志设计创新过程。结合具体案例阐释可拓方法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具体运用,形式化、模型化地总结设计过程中"发散到收敛"的概念构思过程,让计算机模拟新产品的构思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策略 基元模型 标志设计 发散到收敛 形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表征方式、缺失与生成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雯蕙 张薇 王志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其自身教育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师知识。师范生作为未来从事教师行业人员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师范生教育的过程中,智育取向教育理念的弊端、内外教育指导...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其自身教育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师知识。师范生作为未来从事教师行业人员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师范生教育的过程中,智育取向教育理念的弊端、内外教育指导机制和环境的缺失、狭隘的教师发展观和教育实践机会的不足,导致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因此,应坚持实践取向,以教研促教学,在行动中反思,并重视日常积累,以此来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表征形式 智育取向 教育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 美国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数定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蒲淑萍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4,70,共5页
选取中国、新加坡、美国的小学数学主流教材,比较教材中分数定义的相关内容.发现3个国家教材中出现的定义种类大体相同,都包含4种:份数定义、商的定义、数线定义、比的定义,但定义的表征形式及呈现顺序有很大不同,对中国的教材编... 选取中国、新加坡、美国的小学数学主流教材,比较教材中分数定义的相关内容.发现3个国家教材中出现的定义种类大体相同,都包含4种:份数定义、商的定义、数线定义、比的定义,但定义的表征形式及呈现顺序有很大不同,对中国的教材编写及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定义 呈现顺序 表征形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强 周振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界面是学习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通道,界面信息的呈现方式对网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人的视知觉特性出发,从界面信息的表征形式、布局结构、视觉层级、呈现顺序和信息密度五个方面来探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的界面信... 界面是学习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通道,界面信息的呈现方式对网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人的视知觉特性出发,从界面信息的表征形式、布局结构、视觉层级、呈现顺序和信息密度五个方面来探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的界面信息处理问题,并提出一些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表征形式 视觉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14
作者 吴志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4-35,共2页
范文贵等人提出了学生分数概念理解的三个水平:一是"会运用简单的程序步骤来表示分数概念","把握分数之间可逆关系";二是"辨识不同背景分数的特征","会处理分数的多种表征形式","根据问... 范文贵等人提出了学生分数概念理解的三个水平:一是"会运用简单的程序步骤来表示分数概念","把握分数之间可逆关系";二是"辨识不同背景分数的特征","会处理分数的多种表征形式","根据问题需要转换分数的率与量";三是"能够结合问题变式条件表征分数","对单位‘1’具有弹性的思考"[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意义 教学误区 习得 习题 表征形式 概念理解 问题变式 数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变身中的意志变化:从踌躇到坚定
15
作者 李紫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5,共4页
每个人都依赖“意志”(will)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来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并最终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成既定的目的[1],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调节也并不例外。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之一,“意象”(image)反映教师的自我认知以及教师对... 每个人都依赖“意志”(will)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来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并最终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成既定的目的[1],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调节也并不例外。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之一,“意象”(image)反映教师的自我认知以及教师对教学、学生和教育教学情境的认知[2],融合了教师的“信念、情感与需求”[2]。此“意”虽非彼“意”,但都与知识(knowledge)及情感(feeling)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二“意”的相遇产生了某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让我生成了对意志的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 表征形式 自我认知 心理现象 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育教学情境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名词的数量范畴看汉英语言的生态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伟 马宸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112,共7页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审视汉语和英语名词数量范畴的表征形式,目的是探究两种语言的内在生态性。本文发现:汉语不强调名词本身的"数",而普遍借用量词表征数量意义,凸显了一切事物皆可被量化的特点,是易于度量和计量的语言。...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审视汉语和英语名词数量范畴的表征形式,目的是探究两种语言的内在生态性。本文发现:汉语不强调名词本身的"数",而普遍借用量词表征数量意义,凸显了一切事物皆可被量化的特点,是易于度量和计量的语言。英语名词具有可数与不可数特征,其使用区分为单数和复数,表明英语将某些事物可数而某些事物数之不尽的概念根植于使用者的思维。这些差异反映了汉语对事物数量的表征形式较具生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汉语数量范畴 英语数量范畴 表征形式 生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美国圣克拉拉地区为例
17
作者 谢佳雨 王功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53-,共1页
三维地质建模(3D Geological modeling)是国际上一门综合运用现代空间信息理论来研究地质体及其内部物理、化学属性的数据组织、信息处理、空间建模与数字表达,并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真三维的再现与交互的科学与技术(Houldin... 三维地质建模(3D Geological modeling)是国际上一门综合运用现代空间信息理论来研究地质体及其内部物理、化学属性的数据组织、信息处理、空间建模与数字表达,并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真三维的再现与交互的科学与技术(Houlding,1994;Caumon等,2009;Wu等,2014;2015)。其中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描绘和理解模型的一种手段,是数据体的一种表征形式。它能够利用大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科学计算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克拉拉 区域地质调查 表征形式 空间建模 数据组织 数据体 数字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行为的根本规定层面
18
作者 黄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针对当前写作理论研究中企图以主体考察来实现对写作行为本身的揭示的思路提出质疑,认为写作行为系统是一个适应性系统,其行为方式是由外在于它的目的与环境决定的,并据此提出由行为目的──物质形态的写作成品的研究入手去探索... 本文针对当前写作理论研究中企图以主体考察来实现对写作行为本身的揭示的思路提出质疑,认为写作行为系统是一个适应性系统,其行为方式是由外在于它的目的与环境决定的,并据此提出由行为目的──物质形态的写作成品的研究入手去探索写作行为机理的理论思路。由于写作成品的“平面并合性”这一基本形态特征,导致了写作行为在语意层面上是一个作品语意系统的“搭建”过程,而在整个写作系统中,进行的则是一种多级表征并行的“开放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行为 写作主体 成品 制作过程 物质形态 适应性系统 线性结构 写作思维 表征形式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