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丽亚 刘宾 +9 位作者 郭申 俎兆轩 杜婧雯 高佳豪 张鑫 张童 齐傲宇 唐雨 张明昊 张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80,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10.35 g·kg^(-1)、20.7 g·kg^(-1),地屈孕酮组大鼠灌胃地屈孕酮溶液2 mg·kg^(-1),1次·d^(-1)。孕13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米非司酮溶液5 mg·kg^(-1)建立自然流产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孕14天取血检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剖取子宫观察形态和计算子宫系数、流产率;HE染色观察大鼠妊娠子宫病理形态;非标记差异定量蛋白组技术检测大鼠妊娠子宫中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PPI、GO和KEGG分析,免疫组化实验验证当归芍药散的主要调控靶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妊娠子宫内膜存在流产病变;经当归芍药散干预后,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流产率显著减小(P<0.05),妊娠子宫内膜病变减轻。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共检测550个有效差异蛋白;PPI分析表明160个蛋白质为枢纽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干预自然流产进程与黏着斑途径有关,涉及上调Akt2、Col1a2、Col6a2,下调Pten等主要靶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2、Col6a1、Col6a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2、Col6a1、Col6a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Pten水平,上调Akt2、Col6a1、Col6a2水平来实现对自然流产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自然流产 蛋白质组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辅以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嫣 叶利群 +3 位作者 杨晨 王春华 冯洪波 郑书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循经按摩,研究组加用当归芍药散口服;两组治疗均持续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盆底静息电位、生活质量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12周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低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4周、8周、1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康复及循经按摩的基础上,应用当归芍药散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调节盆底静息电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循经按摩 气虚血瘀 慢性盆腔痛 盆底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究当归芍药散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王尚嘉 李丹 +1 位作者 卢路艳 程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L-当归芍药散,6....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L-当归芍药散,6.11 g/kg)组、中剂量当归芍药散(M-当归芍药散,12.22 g/kg)组、高剂量当归芍药散(H-当归芍药散,24.44 g/kg)组、H-当归芍药散+AMPK激动剂AICAR(H-当归芍药散+AICAR,24.44 g/kg当归芍药散+200 mg/kg AICAR)组,每组12只大鼠。观察不同时期卵泡数量;ELISA、HE染色、TUNEL试剂盒、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抗缪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卵巢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以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增加,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Model组比较,L、M、H-当归芍药散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降低,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H-当归芍药散+AICAR组较H-当归芍药散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增加,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mTOR信号通路 环磷酰胺 当归芍药散 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辅助西医治疗在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庞超 邹春娜 韩海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辅助西医治疗在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2019年7月—2023年5月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均为女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B组(44例)。A组开展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辅助西医治疗在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2019年7月—2023年5月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均为女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B组(44例)。A组开展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色斑面积、斑色、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lasma quality of life scale,MELASQOL)、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肤含水量、弹性评分、血清卵泡激素(follicle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_(2))、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治疗3个月后,A、B两组色斑面积、斑色、MELASQOL、MASI评分、血清FSH、E_(2)、α-MSH、NO、LPO、MD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降低趋势,且B组评分和各指标水平低于A组;治疗3个月后,A、B两组皮肤含水量、皮肤弹性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出现升高趋势,且B组高于A组(P<0.05)。A、B两组治疗期间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辅助西医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缩小色斑面积,调节机体内分泌水平,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皮肤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气滞血瘀 当归芍药散 色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血清心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及孟 林冬晶 李品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 目的研究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检测指标[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I,hs cTnI)、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 proBNP)]。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气短/喘息、乏力、心悸、畏寒肢冷、口唇/面色紫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降低、LVEF升高,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促进心脏超声指标及血清hs cTnI、NT proBNP水平恢复,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证 茯苓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 心功能 中医证候 心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建华 张逸 +4 位作者 陈春林 陈萍 周立 翟凤霞 郭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30-1938,1945,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库(DisGeNET)、疗效靶点数据库(TTD)等数据库分析组方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构建加味当归芍药散活性成分-EMs痛经靶点网络,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分子对接vina(Autodock vina)软件对组方潜在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记法初步验证组方对EMs小鼠模型子宫内膜预测靶点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组方筛选出活性成分86个,其治疗EMs痛经对应的交集靶点共6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1990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涉及雌激素、黏着斑等127条通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方核心成分槲皮素与VEGFA、AKT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验证实验显示,加味当归芍药散可显著下调EMs小鼠模型VEGFA、CXCL8、TP53等mRNA及MMP9、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的核心成分可调控EMs痛经的多个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细胞侵袭、雌激素、免疫、炎症反应等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芍药散 网络药理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古今源流及临床应用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鸿 黎柳 +6 位作者 黄秋晴 杨诗尧 邹俊驹 向琴 刘秀 肖凡 喻嵘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8-2454,共7页
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总结出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与临床研究。结果:古代文献最终纳入111条目,共50部医籍,当归芍药散首载于《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基原、剂量、煎服方法大致延续了仲景书中的记载,书中并未记载当归芍药散的炮制方法、服药反应及禁忌证,但是后世医家及学者对当归芍药散的单个药物进行了考证和探讨,处方配伍比例当为3∶16∶8∶4∶4∶8,方中药物为生品,主治腹痛;现代文献纳入38篇文献,该方具有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降低血脂程度、改善血流状态、提高免疫的功用,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痛经、黄褐斑、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结论: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基原、剂量、煎煮及服用方法基本上与《金匮要略》保持一致,该方主要适用证型有5型,疾病有10余种。临床治疗上,探究其临床应用机制,扩宽了当归芍药散的应用范围,为经方当归芍药散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理论源流 组方应用 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凤雀 林佳静 +5 位作者 刘欣 杨炜炜 陈赛琼 苏汝旺 何萍 李晶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胰岛素抵抗(PCOS-IR)小鼠模型性激素和内膜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用来曲唑和高脂饮食构建PCOS-IR模型小鼠,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及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评价模型成功是否。... 目的:探讨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胰岛素抵抗(PCOS-IR)小鼠模型性激素和内膜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用来曲唑和高脂饮食构建PCOS-IR模型小鼠,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及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评价模型成功是否。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组造模成功后给予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中药方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干预21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水平,检测内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造模后对照组小鼠动情周期正常,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多数位于动情间期;对照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小于2.69,而模型组均大于2.69。给药21 d后,中药组小鼠血清LH、T、LH/FSH较模型组低(P<0.05),内膜组织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能改善PCOS-IR小鼠血清激素水平,降低内膜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内膜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瓜石汤 炎症介质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振忠 宋恩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5-1211,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通路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二联法(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 目的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通路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二联法(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芍药散组、厄贝沙坦组,同时设置空白组作为对照,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分别干预4周。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体质量、随机血糖(GLU)、24 h饮水量及24 h尿量,分别对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值(Scr)、尿素氮(BUN)、肾脏肥大指数(KW/BW)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肾脏行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ɑ、IL-1β、IL-6炎症因子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脏体积、KW/BW、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饮水量、24 h尿量、Scr、BUN、血清中TNF-ɑ、IL-1β、IL-6水平及肾脏组织NF-κB阳性表达升高(P<0.05),而体质量下降(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组大鼠肾脏体积、KW/BW、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饮水量、24 h尿量、Scr、血清中TNF-ɑ、IL-1β、IL-6水平及肾脏组织NF-κB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体质量增加(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有所缓解。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炎症信号通路NF-κB蛋白的表达,减少TNF-ɑ、IL-1β、IL-6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对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当归芍药散治疗DN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糖尿病肾病 NF-ΚB信号通路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晓雯 范胜楠 +4 位作者 许在平 项庆镇 宣自华 王运来 许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2-1178,共7页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17.2 g·kg^(-1)·d^(-1))、氯沙坦组(30 mg·kg^(-1)·d^(-1))、托伐普坦组(3 mg·kg^(-1)·...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17.2 g·kg^(-1)·d^(-1))、氯沙坦组(30 mg·kg^(-1)·d^(-1))、托伐普坦组(3 mg·kg^(-1)·d^(-1))。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及24 h尿蛋白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和pS256-AQP2的分布;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肾脏AQP2、pS256-AQP2、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 2,V2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3种药物均可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减轻蛋白尿,降低血浆AVP及AngⅡ水平,下调AQP2、pS256-AQP2蛋白和mRNA表达。当归芍药散与托伐普坦对于降低血浆AVP水平的效果优于氯沙坦。结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降低AVP及AngⅡ水平,进而调节AQP2的表达,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水肿 水通道蛋白2 精氨酸加压素 血管紧张素Ⅱ 当归芍药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调控IKK/IκBα/NF-κB通路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祝晓宇 邓华 +1 位作者 孙川惠 曹庆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老年性聋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老年性聋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组(中药-L组,3.2 g/kg生药)、高剂量当归芍药散组(中药-H组,6.4 g/kg生药)和高剂量当归芍药散+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白藜芦醇(RES)组(中药-H+RES组,6.4 g/kg生药+43.33 mg/kg RES),每组12只小鼠;取12只2月龄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各组小鼠听阈值;HE染色观察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的病理变化,并对小鼠耳蜗中回与底回的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数量进行计数;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小鼠耳蜗组织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耳蜗组织中IL-1β、IL-6与TNF-α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耳蜗组织IKK/IκBα/NF-κB通路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odel组小鼠较Control组小鼠8 kHz、16 kHz、24 kH、32 kHz听阈值、耳蜗螺旋神经节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耳蜗组织MDA及IL-1β、IL-6与TNF-αmRNA水平、p-IκBα、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IKK、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SOD水平、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异常、排列疏松紊乱,发生空泡化,出现病理学损伤。中药-L组、中药-H组小鼠较Model组相应指标变化程度较轻(均P<0.05)。RES减弱了当归芍药散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下调IKK/IκBα/NF-κB通路抑制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核因子-κB通路 老年性聋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果蝇生殖功能损伤模型的改善作用
12
作者 华永庆 梅余琪 +1 位作者 赵心月 莫少琴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3-1918,共6页
目的建立果蝇生殖功能损伤模型,观察当归芍药散(DSS)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利用雷公藤多苷构建果蝇生殖功能损伤模型,统计子代成虫数量、亲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亲代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F1代体质量、F1代发... 目的建立果蝇生殖功能损伤模型,观察当归芍药散(DSS)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利用雷公藤多苷构建果蝇生殖功能损伤模型,统计子代成虫数量、亲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亲代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F1代体质量、F1代发育相关基因,评价DSS药效。结果20 mg·mL^(-1)雷公藤多苷可显著抑制子代数(P<0.01),可用于建立果蝇生殖功能损伤模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10 mg·mL^(-1))、大(20 mg·mL^(-1))剂量DSS可显著增加果蝇子代成虫数量(P<0.01,P<0.05);大剂量DSS显著提高了果蝇亲代SOD及CAT活性(P<0.01);中、大剂量DSS可促进果蝇亲代生殖相关基因表达,其中中剂量DSS可使DEAD-Box解旋酶4(VASA)、生殖系α因子(Figla)mRNA表达增加(P<0.05,P<0.01),大剂量可使VASA、Figla和叉头盒转录因子(FoxO)mRNA表达增加(P<0.01);中剂量DSS组F1代雌性果蝇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大剂量DSS组F1代雌、雄果蝇体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P<0.01);中、大剂量DSS均可显著提高F1代发育相关基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基因(mTOR)mRNA表达(P<0.01)。结论DSS能够改善雷公藤多苷诱导的果蝇生殖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雷公藤多苷 生殖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DSS-A-N-30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国云 迟晓丽 +5 位作者 马渊 周文霞 尚玮玮 乔善义 张永祥 刘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7-433,共7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提取部位DSS-A-N-30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子宫肌条,观察DSS-A-N-30对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子宫收缩激动剂诱发的子宫平滑肌条剧烈收缩,KCl致子宫平滑肌条强直收缩...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提取部位DSS-A-N-30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子宫肌条,观察DSS-A-N-30对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子宫收缩激动剂诱发的子宫平滑肌条剧烈收缩,KCl致子宫平滑肌条强直收缩及缩宫素(催产素)在无钙平衡盐溶液中致子宫平滑肌条持续收缩的影响。结果DSS-A-N-30(141.5,283和566mg.L-1)可以显著抑制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对缩宫素(10IU.L-1)、前列腺素F2α(1mg.L-1)和乙酰胆碱(10μmol.L-1)引起的子宫平滑肌剧烈收缩有抑制作用;对KCl(60mmol.L-1)引起的子宫平滑肌强直收缩无明显作用;对缩宫素(10IU.L-1)在无钙平衡盐溶液中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条持续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DSS-A-N-30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内钙库释放而松弛子宫平滑肌,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提示DSS-A-N-30是当归芍药散的活性部位之一,有可能开发为新型痛经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活性部位 子宫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林志宏 严永清 +2 位作者 朱丹妮 余伯阳 王秋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0μmol/L Aβ25-35可显著降低PC12细胞活力及CAT活性;5 mg/L ACSF-DSS和0.93 g/kg-0.5%、1.86 g/kg-1.0%CSF-DSS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与CAT活性。结论:DSS可能通过提高CAT活性而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Β-淀粉样蛋白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多种记忆损伤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寇俊萍 金卫峰 +1 位作者 华敏 严永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 (DSP)对多种记忆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 :利用东莨菪碱、利血平及手术摘除卵巢的方法 ,分别造成不同的动物记忆损伤模型 ,采用避暗及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记忆功能 ,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小鼠子宫指...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 (DSP)对多种记忆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 :利用东莨菪碱、利血平及手术摘除卵巢的方法 ,分别造成不同的动物记忆损伤模型 ,采用避暗及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记忆功能 ,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小鼠子宫指数。结果 :DSP可明显延长东莨菪碱造型大鼠避暗潜伏期 ,降低其前脑、纹状体及边缘叶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明显延长手术摘除卵巢小鼠避暗潜伏期 ,升高其子宫指数 ;显著缩短利血平化小鼠水迷宫潜伏期。结论 :DSP可能通过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增强单胺能系统功能 ,及可能的雌激素样作用等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东莨菪碱 乙酰胆碱酯酶 利血平 卵巢摘除 记忆损伤 动物模型 药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的方药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华永庆 谢海棠 +2 位作者 段金廒 宿树兰 秦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57-563,共7页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间配伍及剂量配比的变化对其治疗痛经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建立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采用正交t值法进行药味配伍分析,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药味间剂量配比关系,以痛经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及次数为主要评价指...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间配伍及剂量配比的变化对其治疗痛经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建立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采用正交t值法进行药味配伍分析,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药味间剂量配比关系,以痛经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及次数为主要评价指标,观察当归芍药散及其不同药味组合治疗痛经的作用。结果:正交t值法实验结果表明,芍药能够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及减少扭体次数(P<0.01,P<0.05);当归及川芎能够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P<0.05)。茯苓、泽泻、白术对扭体潜伏期及次数影响均不显著。均匀设计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够很好拟合各指标,各变量均有轻度曲面效应,通过曲面分析预测最佳配比为当归8.28∶芍药13.3∶川芎4.6,并对此进行了验证。结论:芍药对痛经小鼠扭体影响最为明显,当归、川芎次之,而茯苓、泽泻、白术起辅助作用。本研究为原方重用芍药提供了依据,并推测通过改变药味间配比可能产生更佳疗效。正交t值法及均匀设计等方法简便有效,能够适应中药方剂量效关系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痛经 量效关系 正交T值法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阎艳丽 王鑫国 +3 位作者 宋晓宇 李清 陈静 张莉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对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食高脂饲料法复制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当归芍药散采用汤剂 ,低剂量组用生药 2 4g/ (kg .d-1) ,高剂量组 48g/ (kg .d-1) ,阳性对照组用吉非罗齐0 15g/ (kg .d...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对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食高脂饲料法复制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当归芍药散采用汤剂 ,低剂量组用生药 2 4g/ (kg .d-1) ,高剂量组 48g/ (kg .d-1) ,阳性对照组用吉非罗齐0 15g/ (kg .d-1)连用 8周。结果 :当归芍药散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TC、TG、LDL -C、ApoB10 0 明显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当归芍药散高、低剂量组HDL -C和ApoAI显著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阳性对照组HDL -C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当归芍药散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肝组织TC、TG明显降低 (P <0 0 1)。高剂量组ηb、ηp、AI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 ηp、AI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高剂量组降 ηb、AI作用强于阳性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当归芍药散高、低剂量组均可较好地调节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 ,抑制脂质在肝脏的沉积。可以改善血流变 ,降低血液粘度与红细胞的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高脂血症 家兔 脂代谢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及煎剂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阎艳丽 于永军 +2 位作者 宋晓宇 李清 徐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连续注射ISO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心肌SOD、MDA等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高、低剂量组心电图阳性反应动物...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连续注射ISO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心肌SOD、MDA等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高、低剂量组心电图阳性反应动物数显著减少(P<0.05,P<0.01),GOT、LDH、CPK活性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该方通过抗氧化作用,防治大鼠心肌缺血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反应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异丙肾上腺素 大鼠 心肌缺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肝轴”肠道菌群调节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礼剑 杨成宁 +6 位作者 沈飞霞 庞丽霞 梁楚佳 胡晓萍 黄瑞 谢胜 韦金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肠-肝轴"肠道菌群调节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基于"肠-肝轴"肠道菌群调节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Chid-Pugh分级情况,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hid-Pugh分级为A级的人数占比为60.00%(18/30),高于对照组的30.0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及TBIL水平分别为(68.9±13.2)U/L、(49.3±5.0)μ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12.7±13.5)U/L、(61.4±5.4)μm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硬化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修复肠道黏膜屏障以及减轻内毒素血症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当归芍药散 肠道菌群 肠-肝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芍药散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22
20
作者 曾宇 杜迎翔 马世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建立当归芍药散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C18Lichrospher (4 6mm× 2 5 0mm ,5 μm)不锈钢柱 ;流动相为甲醇 0 5 %冰乙酸 (2 0∶80 ,v/v)溶液 ;流速1ml/min ;在 2 30nm处... 目的 :建立当归芍药散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C18Lichrospher (4 6mm× 2 5 0mm ,5 μm)不锈钢柱 ;流动相为甲醇 0 5 %冰乙酸 (2 0∶80 ,v/v)溶液 ;流速1ml/min ;在 2 30nm处进行检测 ;柱温 :室温。结果 :阿魏酸、芍药苷和其它组分间在 35min内完全分离 ,阿魏酸浓度在 5 4 6~ 5 4 6 μg/ml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3,芍药苷浓度在 2 4 6 4~ 2 4 6 4 μg/ml间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1。方法回收率 ,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于当归芍药散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当归芍药散 芍药 阿魏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