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事一审撤诉的程序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潇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基于我国一审撤诉率的持续畸高、法院对于撤诉过于高涨的制度偏好以及被告在撤诉制度空间内应然权利的完全架空,应当根据我国撤诉制度的实践运行特征及制度理念对我国民事一审撤诉制度设置予以理性矫正。合理的思路是赋予原告从立案到... 基于我国一审撤诉率的持续畸高、法院对于撤诉过于高涨的制度偏好以及被告在撤诉制度空间内应然权利的完全架空,应当根据我国撤诉制度的实践运行特征及制度理念对我国民事一审撤诉制度设置予以理性矫正。合理的思路是赋予原告从立案到判决生效前的完整撤诉申请权,创设被告对于原告申请撤诉的程序性对抗权,此外,应当明确法院对于撤诉事项的心证公开义务,以达致撤诉制度场域内的权利横平以及撤诉制度的正当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一审 撤诉 法官职权 当事人合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 被引量:2
2
作者 唐玉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位三大重要问题,严重抑制了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理论认同与实践利用。在建构有序化与弹性化的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过程中,合理的思路是适度糅合当事人合意机制与法院阐明权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生长。这样,合作理念将适当注入现代民事诉讼之中,进而将深刻改变民事诉讼格局及其未来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 程序选择权 纠纷解决一次性 当事人合意 法院阐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