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轧控冷工艺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蓝慧芳 杜林秀 +1 位作者 刘彦春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探讨了控制轧制及加速冷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对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选择两阶段控轧+快速冷却参数,获得了满足国标GB/T16270—1996中Q690,Q62... 探讨了控制轧制及加速冷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对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选择两阶段控轧+快速冷却参数,获得了满足国标GB/T16270—1996中Q690,Q620和Q550要求的高强度钢板;得出了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终轧温度870~880℃,冷速15~20℃/s的条件下,终冷温度570~600℃,能够达到Q550的要求;终冷温度500~570℃,能够达到Q620的要求;冷速提高至35~40℃/s,终冷温度在550℃左右,能够达到069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轧控冷 强度结构 工艺参数 强韧化机制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高强度结构钢形成的绝热剪切带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段春争 王敏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强度结构钢30CrNi3MoV正交切削产生的切屑内绝热剪切带的微细组织进行了观察,测量了绝热剪切带的显微硬度.绝热剪切带中心和基体组织之间,组织是渐变的.绝热剪切带内硬度达到了淬火马氏体硬度,...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强度结构钢30CrNi3MoV正交切削产生的切屑内绝热剪切带的微细组织进行了观察,测量了绝热剪切带的显微硬度.绝热剪切带中心和基体组织之间,组织是渐变的.绝热剪切带内硬度达到了淬火马氏体硬度,并具有细小的等轴晶组织,内部含有少量χ-Fe5C2和Fe3C碳化物与奥氏体.基体和剪切带之间的过渡区为大塑性变形的马氏体组织,分布有高密度的位错.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切削条件下得到的绝热剪切带属于相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 绝热剪切带 相变带 等轴晶 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89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涤心 孙远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分析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890的成分特点,并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峰值温度、t8/5等焊接工艺参数对其焊接热影响区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实际焊接时热输入对其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热输入由低向高变化时,S890钢的... 分析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890的成分特点,并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峰值温度、t8/5等焊接工艺参数对其焊接热影响区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实际焊接时热输入对其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热输入由低向高变化时,S890钢的显微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并伴随有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因此在较低峰值温度或较短t8/5时其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及硬度要高于较高峰值温度或较长t8/5时的值。而在实际焊接中,热输入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S890钢接头强度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热输入的增加,接头的塑性降低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890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焊接性能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随机强度结构的概率极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文达 叶黔元 张强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9-18,共10页
提出了具有随机强度结构的概率极限分析定理:PK(W)PR(W)PS(W).
关键词 极限分析 结构强度 随机强度结构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速冷却工艺对780 MPa级低碳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路路 董宝奇 李萍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采用不同的超快速冷却工艺试制了780 MPa级低碳高强度结构钢,结合金相显微镜、SEM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的冷却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近的冷却速度下,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中块状铁素体和粒... 采用不同的超快速冷却工艺试制了780 MPa级低碳高强度结构钢,结合金相显微镜、SEM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的冷却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近的冷却速度下,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中块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的数量逐渐减少,板条贝氏体的数量增加,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升高,伸长率降低。过大的冷却速度和过低的终冷温度使轧制过程中的位错与位错、位错与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保留下来,有效地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过大的冷却速度使试验钢在低温冲击试验中表现为断口韧窝被严重拉长,小部分区域呈准解理状态,对裂纹扩展阻碍能力变差,韧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冷却工艺 强度结构 组织 力学性能 板条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振业 著名航空超高强度结构钢和不锈钢专家
6
作者 赵振业 鸢尾 《航空制造技术》 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不锈钢 强度结构 专家 航空 现代工业 材料研究 钢材料 应用 钢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个人快速捷运车辆转向架结构强度分析
7
作者 杜子学 吴辰思 文孝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49,共5页
[目的]悬挂式PRT(个人快速捷运)车辆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转向架作为其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强度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对其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悬挂式PRT车辆转向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构建... [目的]悬挂式PRT(个人快速捷运)车辆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转向架作为其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强度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对其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悬挂式PRT车辆转向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构建受力拓扑构型图。基于悬挂式PRT的特殊运营场景和走行机理,重点分析了进弯、进弯制动、转弯、爬坡(坡度为26%)、车辆前轴右侧轮胎失效、车辆后轴左侧轮胎失效和满载静止等7种工况。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受力传递路径,获得了各工况的载荷大小。构建了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各工况下的构架强度,并评估其设计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结果及结论]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悬挂式PRT车辆转向架的结构强度计算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转向架的最大应力为301.9 MPa,出现在进弯工况下前右连接座与右侧主纵梁连接的焊缝处,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符合强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个人快速捷运车辆 转向架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扰动作用下岩体结构面强度劣化特性
8
作者 高丙丽 王常赢 +1 位作者 杨志法 张世宽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4-544,559,共12页
工程扰动作用使岩体结构面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导致结构面强度特性劣化,进而引起岩体沿着主控结构面滑移、坠落或倾倒,最终使岩体失稳破坏,研究结构面强度劣化特性是分析岩体稳定性的首要前提。基于现场回弹试验,采用巴顿JRC(... 工程扰动作用使岩体结构面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导致结构面强度特性劣化,进而引起岩体沿着主控结构面滑移、坠落或倾倒,最终使岩体失稳破坏,研究结构面强度劣化特性是分析岩体稳定性的首要前提。基于现场回弹试验,采用巴顿JRC(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CS(结构面岩壁强度)模型,研究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特性,并结合工程扰动应力分析与库仑-纳维叶准则,揭示工程扰动下岩体结构面的劣化性质。结果表明: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及其参数随着距临空面距离的减小均呈降低趋势,且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劣化幅度随之增大,距临空面越近,结构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越大;黏聚力折减系数k_(c)和内摩擦角折减系数k_(φ)越小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劣化越强烈,其抗剪强度及其参数越低;k c和k_(φ)随结构面距临空面距离的减小而降低,即靠近临空面时,岩体结构面强度折减效应更显著,揭示了扰动作用对浅表岩体结构面劣化作用更剧烈。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岩体结构面劣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 岩体 结构面抗剪强度 劣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作用下铝合金结构应力及强度研究
9
作者 何志全 邱慧慧 +2 位作者 孙瑀珩 郭玉杰 魏小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4组不同温度状态下2024-T62矩形薄板的线性拉伸试验和开孔薄板的高温拉伸破坏试验,试验表明,高温环境对材料弹性模量有折减作用,并且在190℃环境下,试验件的承载强度下降了15%。因此,考虑温度对材料参数的折减作用可以建立更为精确地预估结构强度的模型。其次,针对铝合金零件及结构的热应力问题,分别以铝合金薄板和简化的缝翼结构为对象,进行热力共同作用下的试验和仿真,建立了一套热力共同作用下的建模方法及热应力测量的试验技术,铝合金薄板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大为10%;简化的缝翼结构热应力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的趋势较好,最大误差为20%。此外,通过该试验还发现热应力对边界条件的设置尤为敏感,对于约束复杂的模型,需要扩大建模范围至边界条件稳定处才能模拟实际热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温度依赖性 热力共同作用 热应力 结构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设计波的浮式风机平台结构强度研究
10
作者 李平 王红博 陈超核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6,共15页
浮式风机平台在深远海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浮式风机系统的核心问题。以浮式风机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两种设计波方法,结合实际波浪长期统计数据和波浪短期预报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多载荷控制参数对极端波浪载荷作用下... 浮式风机平台在深远海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浮式风机系统的核心问题。以浮式风机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两种设计波方法,结合实际波浪长期统计数据和波浪短期预报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多载荷控制参数对极端波浪载荷作用下设计波参数的影响,并评估了浮式风机平台使用不同设计波方法所得的结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中纵剖面、中横剖面以及水线面的载荷控制参数无法准确捕捉浮式风机平台所遭受的最危险载荷,在浮式风机平台结构强度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不同结构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现象,因而需要分析多载荷控制参数对结构强度的影响;长期统计设计波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可得到浮式风机平台处于最危险状态的设计波参数,而短期设计波法则在快速评估极端波浪条件下的结构强度方面具有优势,二者可根据浮式风机平台的不同设计阶段配合使用;通过设计波法寻找最危险工况不能仅比较设计波参数中的波高,由计算结果发现两种设计波法计算所得的最大应力不一定对应在最大波高上,即单凭设计波波高参数不能判断该设计波为最危险工况,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波的波高、波浪周期、浪向和相位等参数对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浮式风机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结构强度 长期设计波 短期设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一品 朱晓君 +1 位作者 杨海清 刘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为获得矿用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疲劳载荷测点位置,并快速准确评估其结构强度和疲劳安全性,以国产50型矿用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典型作业姿态下的受力模型,进行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基于Goodman-Smith极限线... 为获得矿用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疲劳载荷测点位置,并快速准确评估其结构强度和疲劳安全性,以国产50型矿用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典型作业姿态下的受力模型,进行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基于Goodman-Smith极限线图法,完成工作装置的疲劳安全评估。结果表明:基于经验受力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可准确合理地确定结构疲劳载荷测点,各测点应力仿真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为7.32%。疲劳载荷测点的应力结果均在疲劳安全范围内,该型号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静强度与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挖掘机结构载荷谱测试与抗疲劳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挖掘机 工作装置 结构强度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与制动工况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强度分析方法
12
作者 于春洋 程亚军 +4 位作者 刘春艳 薛宁鑫 姜春龙 廉帅 王家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牵引载荷和制动载荷过大,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梁-枕梁-缓冲梁结构(以下简称“牵枕缓结构”)焊缝产生疲劳裂纹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车辆结构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需要在设计阶段对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车辆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 [目的]牵引载荷和制动载荷过大,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梁-枕梁-缓冲梁结构(以下简称“牵枕缓结构”)焊缝产生疲劳裂纹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车辆结构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需要在设计阶段对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车辆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线路试验数据分析受力点载荷的相位关系,对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载荷的相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阐述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载荷分配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有限元模型约束方案,以分析不同方案下的车辆牵枕缓结构强度,对比仿真载荷值与试验载荷值。选取牵枕缓结构与底架焊接的3处主要焊缝,分析了3处焊缝在4个建模方案下的疲劳评估结果。[结果及结论]方案1—方案3下,载荷通过惯性载荷的形式施加,牵引与制动工况下受力点的载荷分配比例、受力方向同列车运行时的载荷分配比例、受力方向不一致。方案4(集中力加载形式)能较好地反映受力点载荷的相位关系及载荷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牵引工况 列车制动工况 车辆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应力方法的中厚壳耐压结构强度研究
13
作者 陈沙古 吴智睿 +2 位作者 高原 谢晓忠 冯令良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1-1741,共11页
深海耐压结构的应用设计逐渐呈现采用中厚壳结构的特征,其结构应力特性与传统薄壳结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本文以采用矩形肋骨加强的深海无人系统头盖结构为对象,基于环肋圆柱壳三维应力分析方法对中厚壳耐压结构强度开展研究。首先,通... 深海耐压结构的应用设计逐渐呈现采用中厚壳结构的特征,其结构应力特性与传统薄壳结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本文以采用矩形肋骨加强的深海无人系统头盖结构为对象,基于环肋圆柱壳三维应力分析方法对中厚壳耐压结构强度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中的算例检验三维应力方法计算程序关于环肋圆柱壳结构计算的正确性,然后对头盖主体结构进行典型应力计算,研究中厚壳结构受力特性,最后通过等效肋骨间距假设,计算获取头盖复杂结构典型区域壳板和肋骨的应力水平和分布规律。与有限元仿真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三维应力分析方法用于中厚壳耐压结构应力计算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工程精度,可以为深海耐压结构强度分析和中厚壳结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结构 中厚壳 矩形肋骨 三维应力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强度计算中液舱内部压力加载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紫麟 汤明刚 +1 位作者 陈彧超 张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51,共5页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方法分别进行加载,模拟内部液舱及甲板堆货区域的压力,并对浮式平台结构强度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加载方法下结构应力均满足屈服强度衡准要求,直接施加应力场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处理方式,采用柔性MPC及质量点数值方法的预报结果相对偏保守。该工作可为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舱 内部压力 加载方法 浮式平台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骑冰事故下船体梁结构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富康 杨骏 +2 位作者 袁昱超 薛鸿祥 唐文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针对船体梁与冰层相互作用后的结构强度变化问题,提出骑冰工况下船体梁结构强度分析方法,揭示相应的结构强度特征。[方法]首先,建立船体梁结构强度分析模型,并根据各分段属性建立对应的船体梁载荷分析模型;然后,在载荷分析模型中... [目的]针对船体梁与冰层相互作用后的结构强度变化问题,提出骑冰工况下船体梁结构强度分析方法,揭示相应的结构强度特征。[方法]首先,建立船体梁结构强度分析模型,并根据各分段属性建立对应的船体梁载荷分析模型;然后,在载荷分析模型中求解得到骑冰工况的浮力分布并代入结构强度分析模型中,以考虑骑冰带来的浮力变化;最后,施加重力及冰层支反力,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并分析抬升位置和抬升高度对船体梁浮力、剪力、弯矩以及局部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当船首抬升高度变化时,船体梁存在浮力与剪力不随抬升高度变化的点,该点分别位于船体梁后半段以及船中;当抬升位置位于球鼻艏时,该部位的舷侧外板更接近于垂直,不利于抵抗冰层支反力,导致高应力面积相对较大,更危险。[结论]采用所提方法能够计算船体梁结构在船首大幅度抬升情况下的结构响应,计算效率高,可初步判断危险骑冰工况下船体梁的结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碰撞 极端载荷 船体梁 结构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波板对液氢罐式集装箱罐体结构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栗健 谭粤 +4 位作者 郭世民 夏莉 张耕 杨刚 刘培启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79,共10页
针对液氢罐式集装箱在公路运输条件下,运载车辆加速、转弯、刹车时会导致内部液体大幅晃动,给罐体结构带来冲击,造成失效等问题,基于液氢罐式集装箱的防波板设置,建立了罐体和内部流体域全尺寸分析模型,分析了防波板、充装率及防波板数... 针对液氢罐式集装箱在公路运输条件下,运载车辆加速、转弯、刹车时会导致内部液体大幅晃动,给罐体结构带来冲击,造成失效等问题,基于液氢罐式集装箱的防波板设置,建立了罐体和内部流体域全尺寸分析模型,分析了防波板、充装率及防波板数量对罐体薄弱位置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设置防波板时,液体晃动会导致结构的应力水平提高20%;设置防波板可减小液体晃动程度,大幅降低流体冲击压力,最大可降低50%以上;设置防波板可降低由于液体晃动引起的应力增幅,其中3个薄弱位置最高可降低31.9%,52.8%和34.2%,有利于提高结构薄弱位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罐内均匀设置2块防波板时,对于降低罐体结构应力的效果最佳,是工程设计的优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罐式集装箱 防波板 液体晃动 流固耦合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再造高强度承载结构快速支护技术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佑林 吴旭坤 +5 位作者 周波 郑伟 吴少康 周泽 陈志松 张际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8,共15页
针对松软、破碎围岩巷道可锚性差、受强动压和强构造应力影响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现场调研并归纳分析了3种典型煤矿巷道围岩大变形和围岩控制难题;在分析现有支护技术和理论基础上,提出再造高强度承载结构快速支护技术思路和再造方法。以... 针对松软、破碎围岩巷道可锚性差、受强动压和强构造应力影响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现场调研并归纳分析了3种典型煤矿巷道围岩大变形和围岩控制难题;在分析现有支护技术和理论基础上,提出再造高强度承载结构快速支护技术思路和再造方法。以贵州龙宝煤矿11205运输下山为工程背景,分析其变形破坏原因,结合实际设计出对破碎围岩进行置换加卸压的联合支护方法,理论上建立巷旁充填墙承载力学模型,分析了巷旁充填墙的承载强度,确定了巷旁充填墙的强度与巷道围岩的可适性及有效性。结合FLAC^(3D)数值模拟与Python脚本编程语言,实现飞蛾火焰优化算法,确定最优的破碎围岩巷道的置换参数(墙体厚度和卸压区宽度)。研发了高强度高韧性充填支护新材料。通过对软弱墙体进行置换再造,让巷道顶板、充填体和底板重新构成一个整体承载结构。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巷道软弱岩体进行置换再造后,巷道顶板、充填体和底板所构成的新结构可实现整体承载,充分发挥了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能力,围岩变形趋于平稳,收敛速率基本都小于0.2 mm/d,无明显变形,且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工程实践监测较为吻合,表明巷旁充填置换支护方案对松软破碎围岩巷道控制有较好的效果。最后,对深入研究再造承载结构快速支护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围岩 难支护巷道 强度承载结构 承载强度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旅游平台大跨度网壳结构强度分析
18
作者 方春 岳亚霖 +4 位作者 韦朋余 张亦龙 戴泽宇 杨伟楠 张欣玉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海上旅游平台大跨度网壳结构作为新型结构,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方法。本文以网壳结构立柱间的相对位移为波浪载荷控制参数,基于设计波法和三维水弹性理论计算波浪载荷;以百年一遇的风速作为风载工况,采用k-ε湍流模型模拟风... 海上旅游平台大跨度网壳结构作为新型结构,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方法。本文以网壳结构立柱间的相对位移为波浪载荷控制参数,基于设计波法和三维水弹性理论计算波浪载荷;以百年一遇的风速作为风载工况,采用k-ε湍流模型模拟风场计算风载荷,利用面元积分法计算网壳结构等效节点载荷,建立大跨度网壳结构外载荷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海洋之心”旅游平台为算例,开展了网壳结构响应分析,获得了风载荷、波浪载荷及风浪联合作用下的网壳结构响应,对比分析了风载荷和波浪载荷对网壳结构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旅游平台 大跨度网壳结构 风载荷 波浪载荷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LNG燃料舱支座结构的强度分析
19
作者 高明星 郑文青 +3 位作者 张玉奎 郑艺 吴仁豪 王维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2,共5页
B型LNG燃料舱支座结构的受力机理较为复杂,其强度分析在设计中应给予重视。提出一套针对B型燃料舱支座结构强度分析的标准流程,能综合考虑层压木压力和摩擦力对支座结构强度的影响。给出一种B型燃料舱支座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典型的垂向... B型LNG燃料舱支座结构的受力机理较为复杂,其强度分析在设计中应给予重视。提出一套针对B型燃料舱支座结构强度分析的标准流程,能综合考虑层压木压力和摩擦力对支座结构强度的影响。给出一种B型燃料舱支座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典型的垂向支座和止横摇支座为例,应用子模型技术对其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支座结构的强度分析方法和应力分布特性可为实际工程中B型燃料舱支座的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燃料舱 B型独立舱 支座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LNG燃料舱的结构强度耦合分析
20
作者 高明星 郑文青 +3 位作者 张玉奎 吴贝尼 刘华山 孙明宇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进行B型燃料舱结构强度评估,提出一种舱段耦合分析方法,通过考虑垂向支座层压木的摩擦力作用和其他类型支座层压木的初始间隙,模拟出燃料舱与主船体结构之间的传力机制。应用舱段耦合分析方法,对B型燃料舱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探讨舱... 为进行B型燃料舱结构强度评估,提出一种舱段耦合分析方法,通过考虑垂向支座层压木的摩擦力作用和其他类型支座层压木的初始间隙,模拟出燃料舱与主船体结构之间的传力机制。应用舱段耦合分析方法,对B型燃料舱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探讨舱体结构的屈服强度特性、屈曲强度特性,以及支座支撑力的分布规律,为B型燃料舱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燃料舱 B型独立舱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