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省前汛期分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庞古乾
伍志方
+1 位作者
郭春迓
叶爱芬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72,共8页
利用2009一2012年前汛期广东和香港五个探空站资料计算得到的物理量,选取各个探空站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对各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值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各物理量的参数估算值,分别建立五个探空...
利用2009一2012年前汛期广东和香港五个探空站资料计算得到的物理量,选取各个探空站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对各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值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各物理量的参数估算值,分别建立五个探空站的强对流诊断预报方程,得到前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因子P,从而制作广东省未来12 h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并用此法回报了2009—2012年前汛期的强对流天气,对于P的值进行预报质量评定,以CSI评分为标准,选取五个探空站的P值的阈值,并以各个站的阈值对2013年前汛期的强对流天气进行预报质量评定,结果表明,进行拟合后的潜势预报因子P比单个物理量的CSI评分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量
逻辑回归
强对流潜势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谌志刚
王婷
+1 位作者
汪瑛
冯业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6-942,共7页
利用2007—2008年两年7—10月广东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出现时的雷达资料、对应的GRAPES模式资料以及地市台站上报的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实况,把瞬时大风>17.2 m·s^(-1)、冰雹、龙卷作为强对流发生的依据,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根据广...
利用2007—2008年两年7—10月广东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出现时的雷达资料、对应的GRAPES模式资料以及地市台站上报的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实况,把瞬时大风>17.2 m·s^(-1)、冰雹、龙卷作为强对流发生的依据,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根据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中尺度模式的输出GRAPES资料,结合雷达CAPPI数据,计算单体的各层风速、温度、湿度、有效位能等环境特征量,将单体特征和模式计算的单体环境场要素以及强对流发生实况,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程,据此对发生于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如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进行0~1小时临近预报。用预报成功率(POD)、虚假警报率(FAR)和关键成功指数(CSI)衡量方法的预报性能。共有5540个有效样本参与回归计算,31个因子中有12个引入了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报方程在阈值取为0.26时,得到的预报成功率POD为0.73,虚假警报率FAR为0.61,关键成功指数CSI为0.338,各项指标均要好于前汛期预报性能;从实际的预报能力来看,在后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中,后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得到的空报率和漏报率都要低于前汛期,预报效果较好,可用于广东后汛期的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
对流
天气
潜势
对流
单体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中尺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川东地区一次冬季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
3
作者
褚芸欣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川东地区2022年11月7日夜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与高层显著干区配合,形成强对流天气潜势区。并且,中层弱冷空气...
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川东地区2022年11月7日夜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与高层显著干区配合,形成强对流天气潜势区。并且,中层弱冷空气渗透,配合随高度倾斜的辐合—辐散叠加区,使层结趋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强对流天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
再分析资料
冬季雷暴
强对流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探空资料检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能力
被引量:
27
4
作者
李佳英
俞小鼎
王迎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7,共5页
提高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准确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了解大气的垂直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信息,需要首先检验其精度才能进一步考虑其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利用北京加密探空...
提高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准确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了解大气的垂直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信息,需要首先检验其精度才能进一步考虑其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利用北京加密探空资料检验北京市气象局3km分辨率的MM5模式结果,对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参数包括温湿风垂直廓线、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垂直风切变进行模式分析和预报与探空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各种大气廓线中,风廓线和温度廓线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实况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廓线出现转折的地方,如逆温层和风向转折时,模式预报较差。露点(湿度)廓线的预报误差较大,不能反映出真实水汽场的分布。因此,模式预报的深层(地面至500hPa)垂直风切变与探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模式给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由于露点预报结果不理想,其值与实际偏差较大。因此模式输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必须经过适当订正才能用于诊断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
对流
天气
潜势
预报
大气温湿风廓线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
探空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前汛期分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庞古乾
伍志方
郭春迓
叶爱芬
机构
广东省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72,共8页
基金
基于GRAPES12KM的0~24小时逐时强对流落区预报技术研究(CMAYBY2014-046)
华南雷暴大风线状对流系统的数值天气预报关键技术(GYHY201406009)
+1 种基金
我国华南春季对流性大风监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GYHY201406002)
多源探测资料在强对流预警中综合应用技术集成(CMAGJ2014M39)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2009一2012年前汛期广东和香港五个探空站资料计算得到的物理量,选取各个探空站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对各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值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各物理量的参数估算值,分别建立五个探空站的强对流诊断预报方程,得到前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因子P,从而制作广东省未来12 h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并用此法回报了2009—2012年前汛期的强对流天气,对于P的值进行预报质量评定,以CSI评分为标准,选取五个探空站的P值的阈值,并以各个站的阈值对2013年前汛期的强对流天气进行预报质量评定,结果表明,进行拟合后的潜势预报因子P比单个物理量的CSI评分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物理量
逻辑回归
强对流潜势
预报
Keywords
indexe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potential
分类号
P456.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谌志刚
王婷
汪瑛
冯业荣
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
广东省气候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6-942,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气象局科研课题(2008A02)资助
文摘
利用2007—2008年两年7—10月广东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出现时的雷达资料、对应的GRAPES模式资料以及地市台站上报的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实况,把瞬时大风>17.2 m·s^(-1)、冰雹、龙卷作为强对流发生的依据,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根据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中尺度模式的输出GRAPES资料,结合雷达CAPPI数据,计算单体的各层风速、温度、湿度、有效位能等环境特征量,将单体特征和模式计算的单体环境场要素以及强对流发生实况,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程,据此对发生于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如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进行0~1小时临近预报。用预报成功率(POD)、虚假警报率(FAR)和关键成功指数(CSI)衡量方法的预报性能。共有5540个有效样本参与回归计算,31个因子中有12个引入了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报方程在阈值取为0.26时,得到的预报成功率POD为0.73,虚假警报率FAR为0.61,关键成功指数CSI为0.338,各项指标均要好于前汛期预报性能;从实际的预报能力来看,在后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中,后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得到的空报率和漏报率都要低于前汛期,预报效果较好,可用于广东后汛期的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中。
关键词
强
对流
天气
潜势
对流
单体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中尺度模式
Keywords
convective weather potential
convective cell
Doppler weather radar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分类号
P4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川东地区一次冬季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
3
作者
褚芸欣
机构
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文摘
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川东地区2022年11月7日夜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与高层显著干区配合,形成强对流天气潜势区。并且,中层弱冷空气渗透,配合随高度倾斜的辐合—辐散叠加区,使层结趋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强对流天气发生。
关键词
ERA5
再分析资料
冬季雷暴
强对流潜势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探空资料检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能力
被引量:
27
4
作者
李佳英
俞小鼎
王迎春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7,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2002BA904B05)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奥运气象保障科学技术试验与研究"(H0206201900091)第三专题"城市气象精细预报技术研究"(H020620250330)
文摘
提高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准确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了解大气的垂直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信息,需要首先检验其精度才能进一步考虑其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利用北京加密探空资料检验北京市气象局3km分辨率的MM5模式结果,对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参数包括温湿风垂直廓线、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垂直风切变进行模式分析和预报与探空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各种大气廓线中,风廓线和温度廓线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实况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廓线出现转折的地方,如逆温层和风向转折时,模式预报较差。露点(湿度)廓线的预报误差较大,不能反映出真实水汽场的分布。因此,模式预报的深层(地面至500hPa)垂直风切变与探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模式给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由于露点预报结果不理想,其值与实际偏差较大。因此模式输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必须经过适当订正才能用于诊断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强
对流
天气
潜势
预报
大气温湿风廓线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
探空
对比
Keywords
potential prediction of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tmospheric temperature-wet profile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model sounding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省前汛期分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庞古乾
伍志方
郭春迓
叶爱芬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东省后汛期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谌志刚
王婷
汪瑛
冯业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川东地区一次冬季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
褚芸欣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探空资料检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能力
李佳英
俞小鼎
王迎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