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凸体接触理论的内燃机滑动轴承热弹性流体润滑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刚志 梁兴雨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7,共5页
基于GREENWOOD和TRIPP微凸体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弹性变形等影响因素,建立内燃机主轴承的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计算研究其润滑性能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计入表面粗糙度后,由于微凸体接触力相对较小,油膜压力略有增加,油膜... 基于GREENWOOD和TRIPP微凸体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弹性变形等影响因素,建立内燃机主轴承的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计算研究其润滑性能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计入表面粗糙度后,由于微凸体接触力相对较小,油膜压力略有增加,油膜温度变化不大,摩擦功没有显著的增加;粗糙表面增大粗糙接触压力,造成轴颈不对中倾斜程度加剧;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油膜压力降低,厚度增加,峰值粗糙接触压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微凸体接触 弹性流体润滑 滑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润滑性研究 V.汽油的弹性流体润滑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WEI Dan-ping 韦淡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共11页
汽油模型化合物的高频往复试验机 ( HFRR)试验表明 ,汽油主成分的粘度对磨损的影响可能比其化合物类型的影响还要大。这可能反映了 HFRR试验中粘度对汽油弹性流体润滑膜的形成的贡献。为了进一步研究汽油的润滑行为 ,测量了汽油及 MTBE... 汽油模型化合物的高频往复试验机 ( HFRR)试验表明 ,汽油主成分的粘度对磨损的影响可能比其化合物类型的影响还要大。这可能反映了 HFRR试验中粘度对汽油弹性流体润滑膜的形成的贡献。为了进一步研究汽油的润滑行为 ,测量了汽油及 MTBE的弹流润滑牵引力和油膜厚度 ,考察作为粘度最低的液体燃料的汽油生成的弹流膜究竟有多薄 ,以及如何由弹流润滑向边界润滑转变。结果表明 ,在高速下汽油、MTBE及柴油的弹流行为均遵循 Hamrock-Dowsen公式 ,而在低速下汽油的弹流膜极薄 ,在薄膜润滑区其弹流行为明显偏离理论直线。微牵引力试验台架试验表明 ,柴油的弹流润滑行为与十六烷和润滑油相似 ,而汽油和 MTBE则有很大的不同。在固定滑滚比下 ,汽油和 MTBE在低滚动速度下的摩擦系数很高 ,但在很高速度下的摩擦系数却降到比柴油和矿物润滑油更低的水平。可变滑滚比试验表明 ,在线性区 ,汽油的摩擦系数对滑滚比的增加十分敏感。对于汽油和MTBE,由于粘度太低以及目前的牵引力试验台滚动速度的限制 ,无法进入全膜润滑区 ,因此无法得到完整的Stribeck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弹性流体润滑 油膜厚度 牵引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活塞裙部二次型线的弹性流体润滑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祥慧 谢友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4,共5页
在对活塞动力学和流体动压润滑行为进行耦合建模的基础上,以椭圆曲线为例分析了二次裙部型线对承压油膜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计算考察了活塞裙部二次型线下的油膜力及其在活塞两侧的分布、裙部摩擦损失、活塞二阶运动等。通过分析可知... 在对活塞动力学和流体动压润滑行为进行耦合建模的基础上,以椭圆曲线为例分析了二次裙部型线对承压油膜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计算考察了活塞裙部二次型线下的油膜力及其在活塞两侧的分布、裙部摩擦损失、活塞二阶运动等。通过分析可知,与直线型裙部型线相比,二次型线具有如下特点:裙部与缸套间的多段楔形有利于形成分布更加合理的多段承压油膜,从而有利于活塞的可靠润滑和导向;活塞裙部摩擦损失有所减小;活塞横向运动速度和位移有明显增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型线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活塞裙部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润滑设计及牵引油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滨生 熊安然 +1 位作者 崔晓康 崔光彩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3,86,共4页
介绍了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设计,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运动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当量曲率半径dρx和dρy、运动方向滚动速度u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接触点的无量纲速度U、载荷W和材料参数G,得出接触区中央油膜厚度hc、... 介绍了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设计,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运动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当量曲率半径dρx和dρy、运动方向滚动速度u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接触点的无量纲速度U、载荷W和材料参数G,得出接触区中央油膜厚度hc、最小油膜厚度hm in和膜厚比Λ随传动比iba的变化规律。实际应用表明,根据设计结果加工的传动元件表面粗糙度达到0.1μm,膜厚比3<Λ<10,基本实现了传动元件最小的磨损和最长的寿命。比较了Santot-rac合成牵引油与Ub无级变速器专用油的性能,选用Ub-1无级变速器专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当量曲率半径 滚动速度 膜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高压喷油泵凸轮弹性流体润滑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振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47,共2页
对柴油机高压喷油泵中凸轮与滚轮摩擦副的润滑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用弹性流体润滑设计方法,计算出凸轮曲率半径,为柴油机高压喷油泵凸轮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思路,减少了传统设计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即复杂又缺少理论依据的状况。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压喷油泵 凸轮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塔风机齿轮失效的弹性流体润滑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建平 霍立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152,共3页
针对大型冷却塔风机的减速器齿轮失效情况,在校核了圆柱和圆锥齿轮的设计强度的基础上,应用弹性流体润滑的理论,根据可压缩流Reynolds方程所建立的膜厚公式,计算出齿面润滑油膜厚度,并据此研究了工作中的齿轮润滑状况和齿面损伤机理,确... 针对大型冷却塔风机的减速器齿轮失效情况,在校核了圆柱和圆锥齿轮的设计强度的基础上,应用弹性流体润滑的理论,根据可压缩流Reynolds方程所建立的膜厚公式,计算出齿面润滑油膜厚度,并据此研究了工作中的齿轮润滑状况和齿面损伤机理,确定齿轮过早失效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齿轮的设计强度不足,而主要是无法在齿面间形成有效油膜,齿轮工作中两齿面有直接接触现象造成,分析出失效的原因是齿轮的润滑不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可作为齿轮传动设计和故障分析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风机 齿轮 设计强度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最小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弹性流体润滑实验台的研究
7
作者 曾志新 孙延明 +1 位作者 何德生 黄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是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 ,由于弹流状态下润滑剂所处的特殊条件 ,其实验过程十分复杂 ,获取数据也非常困难。本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上虚拟显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形象地表现出弹流实验的现象及特征 ,...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是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 ,由于弹流状态下润滑剂所处的特殊条件 ,其实验过程十分复杂 ,获取数据也非常困难。本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上虚拟显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形象地表现出弹流实验的现象及特征 ,为弹流实验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和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虚拟实验台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润滑设计
8
作者 熊滨生 熊安然 +1 位作者 陈江义 杨国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8-141,共4页
根据Hamrock B J &Dowson D的点接触弹流润滑(EHL)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EHL设计方法,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当量曲率半径和滚动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恒功率输出时变速器传动元件的受力,并作出相应的曲线。得... 根据Hamrock B J &Dowson D的点接触弹流润滑(EHL)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EHL设计方法,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当量曲率半径和滚动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恒功率输出时变速器传动元件的受力,并作出相应的曲线。得出传动元件为点接触时接触区油膜厚度和膜厚比的变化规律。实例表明,选用Ub-1油,当传动比大于0.2时,膜厚比为5~7,传动元件在接触区处于弹流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恒功率 油膜厚度 膜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子结构的主轴承热弹性流体润滑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伯聪 向建华 庄林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8,共7页
研究基于动态子结构缩聚的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学(TEHD)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建立某V型8缸内燃机主轴承的TEHD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得到各主轴承在最大载荷工况下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摩擦功耗、轴心轨迹和油膜温度等润滑特性;针对润滑状... 研究基于动态子结构缩聚的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学(TEHD)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建立某V型8缸内燃机主轴承的TEHD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得到各主轴承在最大载荷工况下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摩擦功耗、轴心轨迹和油膜温度等润滑特性;针对润滑状况较差的第3主轴承,进行TEHD、EHD(弹性流体动力学)和HD(流体动力学)不同仿真求解方法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内燃机的第3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油膜压力等润滑性能最差,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设计;TEHD求解中计及了润滑油和轴瓦热效应的影响,能获得更高的轴承润滑特性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动态子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滑动轴承的弹性流体润滑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志华 刘秀清 郭振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0,39,共3页
通过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理论,对发动机滑动轴承的工作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发动机弹性流体润滑的计算模型与基本方程组,并给出发动机滑动轴承全弹性流体设计的应用公式。
关键词 滑动轴承 发动机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立新 丁凌蓉 +1 位作者 蔡莹 张和豪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考虑润滑流体的可压缩性和齿轮传动重合度对轮齿载荷的影响,对渐开线直齿轮传动进行热弹流完全数值解;计算分析了传动比、模数以及中心距等齿轮几何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齿轮传动沿啮合线的中心油膜厚度、中心压力、温... 本文考虑润滑流体的可压缩性和齿轮传动重合度对轮齿载荷的影响,对渐开线直齿轮传动进行热弹流完全数值解;计算分析了传动比、模数以及中心距等齿轮几何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齿轮传动沿啮合线的中心油膜厚度、中心压力、温度以及轮齿表面摩擦系数等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齿轮传动 热分析 弹性流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混合润滑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魏立队 段树林 +2 位作者 邢辉 吴伋 魏海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Reynolds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压力对润滑油黏度、密度和轴瓦变形的影响,对船用柴油机主轴承的混合润滑进行了数值分析.其中Reynold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油膜能量方程、轴瓦热传导方... 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Reynolds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压力对润滑油黏度、密度和轴瓦变形的影响,对船用柴油机主轴承的混合润滑进行了数值分析.其中Reynold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油膜能量方程、轴瓦热传导方程和轴颈温度方程等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轴瓦变形用有限元法求解.结果表明:周期内发生混合润滑的时刻较为普遍,微凸峰接触影响不可忽略;端泄能量散失占到总能量散失的80%,油膜出口温度作为监控轴承润滑的重要参数比较适宜;引入填充比,结合轴颈中心轨迹和油膜压力梯度变化,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轴承的穴蚀发生;8个轴承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4#轴承、7#轴承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主轴承 弹性流体混合润滑 微凸峰接触 穴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刚志 郝延明 +1 位作者 马维忍 李兆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8,共6页
建立了内燃机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依此模型,对某4缸柴油机的5个主轴承进行了计算,分别算出其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最大油膜压力、最小油膜厚度、最高油膜温度、摩擦功耗和轴心轨迹。计算结果表明:3号主... 建立了内燃机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依此模型,对某4缸柴油机的5个主轴承进行了计算,分别算出其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最大油膜压力、最小油膜厚度、最高油膜温度、摩擦功耗和轴心轨迹。计算结果表明:3号主轴承所受到的载荷峰值最小,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平均载荷最大,平均油膜厚度最小,油膜温度最高,平均油膜压力和摩擦功耗最大。3号主轴承的润滑状况不佳,应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主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颈倾斜的径向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振山 戴旭东 +1 位作者 张执南 谢友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7-1352,共6页
通过联立求解质量守恒的广义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固体热传导方程和固体变形方程,建立了轴颈倾斜的径向轴承三维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TEHD)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轴颈倾斜径向轴承的TEHD性能.结果表明,弹性变形和热变形都对轴... 通过联立求解质量守恒的广义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固体热传导方程和固体变形方程,建立了轴颈倾斜的径向轴承三维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TEHD)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轴颈倾斜径向轴承的TEHD性能.结果表明,弹性变形和热变形都对轴颈倾斜径向轴承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只考虑弹性变形时,油膜厚度变化曲线出现了局部"凸"的形状,且最大油膜压力减小;当只考虑热变形时,油膜厚度变化曲线出现了局部"凹"的形状,且最小油膜厚度增大,但热变形对最大油膜压力的影响不大;当同时考虑弹性变形和热变形(即完整的TEHD模型)时,轴颈倾斜径向轴承的所有性能参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对于重载高速的操作工况,有必要建立轴颈倾斜径向轴承的TEH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颈倾斜径向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热变形 弹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下滚动轴承摩擦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宇 谢里阳 +1 位作者 胡智勇 张啸尘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0-1004,共5页
基于非牛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弹流润滑)点接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对深沟球轴承滚动体与滚道椭圆接触的稳态与瞬态润滑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油膜压力与油膜厚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接触表面粗糙度、表面几何形态(粗糙表面峰谷高度)、... 基于非牛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弹流润滑)点接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对深沟球轴承滚动体与滚道椭圆接触的稳态与瞬态润滑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油膜压力与油膜厚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接触表面粗糙度、表面几何形态(粗糙表面峰谷高度)、滑滚比、接触力以及滚动速度等参数的改变对润滑深沟球轴承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的改变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粗糙度一定时,表面几何形态的差别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小;摩擦系数随着滑滚比的提高而增大;接触力与滚动速度的提高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点接触 深沟球轴承 摩擦系数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道路两缸柴油机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粉莲 彭继银 +2 位作者 毕玉华 李娜 雷基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64,70,共9页
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多体动力学理论,针对自主研发的非道路2D25卧式两缸柴油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曲轴轴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探讨柔性整机体模型下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润滑油的黏温及黏压特性、轴瓦及轴... 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多体动力学理论,针对自主研发的非道路2D25卧式两缸柴油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曲轴轴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探讨柔性整机体模型下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润滑油的黏温及黏压特性、轴瓦及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及热效应等因素,建立轴承的润滑模型并计算不同工况下各轴承的载荷、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和摩擦功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主轴承的总摩擦功耗增加,轴瓦的热负荷增大;高转速下,第一主轴承(MB1)和第三主轴承(MB3)存在轴颈倾斜不对中,出现偏磨现象,导致第二缸爆发时主轴颈振动加剧;连杆轴承油膜压力分布均匀性较好,轴瓦热负荷低,在高转速下润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曲轴轴承 连杆大头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系统数值解法在混合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骁鹏 王家序 +2 位作者 李文广 何涛 蒲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4-210,共7页
论文使用统一的点接触热弹流模型,研究准系统数值解法求解混合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完全数值解,使用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弹性变形以及表面温升。分析了粗糙面接触下混合润滑的状态下油膜润滑和接触同时存在情况的热解,润滑状态从... 论文使用统一的点接触热弹流模型,研究准系统数值解法求解混合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完全数值解,使用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弹性变形以及表面温升。分析了粗糙面接触下混合润滑的状态下油膜润滑和接触同时存在情况的热解,润滑状态从全膜润滑到混合润滑渐变过程中温度、膜厚、压力的变化状态,以及不同机械加工表面下模型的润滑状态模拟效果。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得到良好的收敛解,能有效的模拟润滑状态渐变过程,对工程应用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润滑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粗糙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齿轮传动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健 罗延科 李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应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 ,分析了模数、齿数等参数对齿轮副润滑性能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轮传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优化中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各种曲线的插值计算。
关键词 齿轮传动 优化设计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神经网络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排气凸轮/挺柱机构的瞬态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秋英 杨沛然 +1 位作者 陈全世 王静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共3页
在对内燃机排气凸轮/挺柱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技术对该摩擦副进行了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结果表明:凸轮的一个旋转周期内的不同瞬时摩擦副的润滑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别,压力、膜厚等相关... 在对内燃机排气凸轮/挺柱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技术对该摩擦副进行了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结果表明:凸轮的一个旋转周期内的不同瞬时摩擦副的润滑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别,压力、膜厚等相关参数都表现出剧烈的变化;最小膜厚和最高接触压力出现在凸轮挑尖处;卷吸速度为零的2个工作点之间是凸轮-挺柱润滑的危险区;摩擦造成的润滑油温升超过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多重网格法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率下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亮 薛冬新 +1 位作者 宋希庚 明章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511,共7页
计算了某16缸V形机车柴油发电机组滑动主轴承在不同功率(2 000、2 430、2 650、2 940kW)下的润滑情况.将曲轴设为弹性体,以考虑曲轴弹性变形对主轴承润滑状态的影响.对主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摩擦接触,采用Greenwood-Tripp粗糙接触模... 计算了某16缸V形机车柴油发电机组滑动主轴承在不同功率(2 000、2 430、2 650、2 940kW)下的润滑情况.将曲轴设为弹性体,以考虑曲轴弹性变形对主轴承润滑状态的影响.对主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摩擦接触,采用Greenwood-Tripp粗糙接触模型来计算,并用AVL相关标准评价了润滑计算结果.由计算结果看出,4个计算工况中的2 940、2 650和2 000kW工况均存在个别轴承处于半干摩擦状态的情况,而2 430kW工况的润滑情况相对最好;第8、7、1主轴承为工作中相对危险的主轴承,危险主轴承位置和摩擦接触发生的部位与实际情况接近.试分析了造成第8、7、1主轴承出现摩擦接触的结构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曲轴 弹性变形 粗糙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