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接触摩擦效应时的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飞 艾智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6,共4页
运用虚功原理推导出考虑接触摩擦效应时的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单元法的单元刚度矩阵。计算分析表明:当地基比较坚硬且与梁的接触较为粗糙时,摩擦效应将会较显著地减小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关键词 接触摩擦效应 弹性地基 杆系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镀Si-DLC膜微机电器件弹塑性接触及摩擦热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范真 刘翊 +2 位作者 丁建宁 谈衡 陈修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3,共7页
微摩擦热实验比较复杂,现有实验条件还难以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硅材料微机电器件表面镀Si-DLC膜前后的弹塑性接触及摩擦热分布的性能。用Ansys10.0建立弹塑性接触和摩擦热分析的有限元几何模型,分析弹性阶... 微摩擦热实验比较复杂,现有实验条件还难以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硅材料微机电器件表面镀Si-DLC膜前后的弹塑性接触及摩擦热分布的性能。用Ansys10.0建立弹塑性接触和摩擦热分析的有限元几何模型,分析弹性阶段和弹塑性阶段各参数与接触性能之间的规律、摩擦热及热耦合应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硅表面镀上一层Si-DLC膜后,其抵抗外力变形能力和抗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摩擦热引起的升温和热耦合应力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Si—DLC膜 弹塑性接触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侯传伦 翟婉明 邓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3,共6页
基于现场实测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正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轮轨型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轮轨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车轮与钢轨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轮轨材料本构模型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弹塑性材料模型,计算分析... 基于现场实测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正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轮轨型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轮轨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车轮与钢轨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轮轨材料本构模型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弹塑性材料模型,计算分析曲线段不同磨耗程度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随着75 kg.m-1钢轨侧磨量的增加,轮轨接触斑面积呈增大趋势,钢轨最大Mises等效应力逐渐降低,轮轨踏面廓形逐渐相互匹配,接触状态得到改善;在钢轨侧磨量从0 mm增加到5 mm过程中,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较大,钢轨处于剧烈磨耗阶段,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剥离掉块等接触疲劳伤损,钢轨侧磨量超过5mm后,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趋于平缓,钢轨处于稳定磨耗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接触 钢轨侧磨 实测轮轨型面 有限元法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三维弹塑性接触边界元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宏 申光宪 +1 位作者 木原谆二 相泽龙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2-37,51,共7页
边界元法与其它数值方法相比,由于具有应力和面力计算精度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于接触问题的分析。本文建立了考虑摩擦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采用此方法对板带轧制这一典型的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证明本文给出的方法是有... 边界元法与其它数值方法相比,由于具有应力和面力计算精度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于接触问题的分析。本文建立了考虑摩擦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采用此方法对板带轧制这一典型的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证明本文给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接触摩擦 弹塑性变形 金属 塑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井油管接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志超 杨晓翔 蒋家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8-301,共4页
对油管接头进行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给出其应力分布规律 ,找出应力集中区即螺纹尾部第一啮合齿根 ;讨论各种载荷及锥度偏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得出拉伸载荷对油管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很大 ;油管极大锥度、接箍极小锥度使油管接头螺纹尾... 对油管接头进行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给出其应力分布规律 ,找出应力集中区即螺纹尾部第一啮合齿根 ;讨论各种载荷及锥度偏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得出拉伸载荷对油管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很大 ;油管极大锥度、接箍极小锥度使油管接头螺纹尾部第一啮合齿根应力集中区进一步扩大 ,而油管极小锥度、接箍极大锥度则会造成油管在端部附近断裂或粘扣 ,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危险 ,因此在使用中应尽量限制锥度偏差。同时也对公称锥度的油管接头进行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接头 锥螺纹 弹塑性 接触 有限元法 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迭代型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于春肖 申光宪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1,共7页
提出基于多极展开法的规划-迭代型的高度非线性方程的IGMRES(m)高效求解法,并建立其收敛性理论。本法适用于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有效处理弹塑性摩擦接触迭代的繁杂和费时问题。数值试验证明,本求解法在确保数值精度的前提下... 提出基于多极展开法的规划-迭代型的高度非线性方程的IGMRES(m)高效求解法,并建立其收敛性理论。本法适用于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有效处理弹塑性摩擦接触迭代的繁杂和费时问题。数值试验证明,本求解法在确保数值精度的前提下,可减少迭代次数,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摩擦接触 多极边界元法 IGMREs(m)算法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的转盘轴承材料许用接触应力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红梅 田贵 +2 位作者 梁昌文 郑岩 李庚袁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建立了转盘轴承材料许用接触应力测定试验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Hertz理论和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分别得到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接触应力以及对应的压痕深度,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接触永久变形与钢球直径之比对接触应力的关系方程。经试... 建立了转盘轴承材料许用接触应力测定试验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Hertz理论和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分别得到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接触应力以及对应的压痕深度,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接触永久变形与钢球直径之比对接触应力的关系方程。经试验验证,转盘轴承材料许用接触应力的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盘轴承 有限元法 许用接触应力 弹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推力圆锥滚子轴承动态接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延刚 宋宇谟 刘彦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为了用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代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并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根据接触力学理论,用有限元方法对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的推力圆锥滚子轴承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接触分析,分析了套圈和滚动体的接触力、接触应力、速度和摩擦损耗等。针对... 为了用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代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并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根据接触力学理论,用有限元方法对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的推力圆锥滚子轴承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接触分析,分析了套圈和滚动体的接触力、接触应力、速度和摩擦损耗等。针对轴承的特点和应用工况,重点研究了滚子和动圈的速度、接触力和接触应力,滚子和套圈挡边之间存在的滑动摩擦。研究结果表明:滚子与套圈接触应力在滚子两端存在由"边缘效应"引起应力集中;轴承的摩擦损耗主要来自于滚子和套圈挡边之间存在的滑动摩擦,并计算出了相应的摩擦损耗量;为推力圆锥滚子轴承应用于盾构机主轴承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动态分析 接触应力 摩擦损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的规划-迭代型算法(英文)
9
作者 于春肖 申光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6,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极边界元法(FM-BEM)的规划-迭代型不完全广义极小残值法(简称IGMRES(m)),并建立其收敛性理论.新求解算法采用截断技术,在迭代时仅使用前面计算出的部分向量构造新的递推式以计算后面的向量,矩阵和向量的乘积采用多极展开... 提出一种基于多极边界元法(FM-BEM)的规划-迭代型不完全广义极小残值法(简称IGMRES(m)),并建立其收敛性理论.新求解算法采用截断技术,在迭代时仅使用前面计算出的部分向量构造新的递推式以计算后面的向量,矩阵和向量的乘积采用多极展开法(FMM)计算,使得计算量和存储量大为减少.通过数值试验证明,新算法可有效地处理弹塑性摩擦接触迭代的繁杂和费时问题,在确保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大减少迭代次数,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BEM IGMRES(m)算法 FMM 弹塑性摩擦接触 截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摩擦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
10
作者 申光宪 黄庆学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本文同时考虑了两个物体接触时表面边界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利用内外层循环分开处理方法,解决了边界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耦合,用增量迭代法求得收敛解。考题证明,该方法是有效而精确的。
关键词 边界元法 摩擦 弹塑性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摩擦系数的轮轨系统滑动接触热弹塑性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洋 刘振 +2 位作者 吴亚平 魏云鹏 段志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3,共7页
以LM型踏面车轮和60kg·m-1钢轨为例,采用双线性塑性模型和平面应变热力耦合单元实现轮轨的热弹塑性耦合,传热过程中考虑轮轨接触斑处的非稳态热传导以及轮轨与周围环境间的热对流和热辐射,建立轮轨滑动接触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以LM型踏面车轮和60kg·m-1钢轨为例,采用双线性塑性模型和平面应变热力耦合单元实现轮轨的热弹塑性耦合,传热过程中考虑轮轨接触斑处的非稳态热传导以及轮轨与周围环境间的热对流和热辐射,建立轮轨滑动接触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轮轨接触斑间全滑动时不同相对滑动速度下,与温度变化相关的变摩擦系数对轮轨接触表面温度和等效应力的影响,并与取0.334的常摩擦系数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轨在轮轨接触斑附近的摩擦温升主要分布在其接触表面大约1.8mm的深度范围内,而车轮的主要分布在其接触表面大约2.5mm的深度范围内,采用变摩擦系数得到的轮轨摩擦温升要比采用常摩擦系数时低57%左右;轮轨接触斑附近钢轨和车轮的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车轮和钢轨的次表面上,采用变摩擦系数时得到的车轮和钢轨等效应力的影响范围比采用常摩擦系数时略小;轮轨间相对滑动速度对车轮接触表面的温度和等效应力影响不明显,但对钢轨接触表面温度和等效应力的影响明显,相对滑动速度越大,钢轨接触表面的温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轮轨接触 全滑动 热机耦合 弹塑性耦合 温度 应力 接触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弹塑性有摩擦接触问题求解的一个新算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洪武 钟万勰 顾元宪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3-681,共9页
空间弹塑性有摩擦问题是两种非线性相互耦合的边值待定问题 ,由于涉及到空间接触问题 ,切向滑动状态的确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为获得高精度的结果 ,大量的计算工作是难免的· 规划法与迭代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两种重要的方法... 空间弹塑性有摩擦问题是两种非线性相互耦合的边值待定问题 ,由于涉及到空间接触问题 ,切向滑动状态的确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为获得高精度的结果 ,大量的计算工作是难免的· 规划法与迭代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两种重要的方法· 作者提出了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规划_迭代算法 ,充分利用两种方法各自的长处来处理空间弹塑性接触问题· 数值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良好性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摩擦接触 弹塑性 规划法 迭代法 规划 迭代算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隔器胶筒大变形摩擦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贾善坡 闫相祯 杨丽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4,83,共5页
关于封隔器胶筒接触压力的求解,目前文献所给出的计算公式均没有考虑摩擦因数对封隔器胶筒接触压力的影响,而摩擦因数对接触压力有较明显的影响。针对胶筒与套管之间的粘滑摩擦接触问题,采用罚函数技术,结合橡胶大变形问题的增量分析过... 关于封隔器胶筒接触压力的求解,目前文献所给出的计算公式均没有考虑摩擦因数对封隔器胶筒接触压力的影响,而摩擦因数对接触压力有较明显的影响。针对胶筒与套管之间的粘滑摩擦接触问题,采用罚函数技术,结合橡胶大变形问题的增量分析过程,给出解决封隔器胶筒摩擦接触问题的数值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胶筒与套管之间的摩擦接触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大变形非线性粘弹性理论和接触摩擦描述的有限元模拟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摩擦因数对封隔器胶筒接触压力的影响,所得的结果比经典理论公式的分析结果的精度更高,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可为胶筒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筒 库仑摩擦 摩擦接触 摩擦因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接触弹塑性分析的数学规划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苏明 钟万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3-331,共9页
本文提出摩擦接触弹塑性分析的数学规划法,是弹性接触问题解法的推广,使之能处理比例加载时的塑性效应。利用所导出接触问题总刚度阵的逆,结合参变量线性互补公式,仍可消去由接触单元而引入的惩罚因子。于是,可以获得一个弹塑性问题、... 本文提出摩擦接触弹塑性分析的数学规划法,是弹性接触问题解法的推广,使之能处理比例加载时的塑性效应。利用所导出接触问题总刚度阵的逆,结合参变量线性互补公式,仍可消去由接触单元而引入的惩罚因子。于是,可以获得一个弹塑性问题、弹性接触和弹塑性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模型。所选的几个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弹塑性 数学规划法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摩擦的弹塑性接触问题变分不等原理的简化证明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辉 扶名福 杨国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7-79,共3页
在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中 ,从变分原理出发来研究接触问题 ,可以将摩擦力纳入问题的能量泛函。为了得到摩擦约束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能量泛函 ,日前大多是用拉格朗日乘子法 ,但拉格朗日方法用在变分不等问题中 ,要利用非线性泛涵分析和凸分... 在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中 ,从变分原理出发来研究接触问题 ,可以将摩擦力纳入问题的能量泛函。为了得到摩擦约束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能量泛函 ,日前大多是用拉格朗日乘子法 ,但拉格朗日方法用在变分不等问题中 ,要利用非线性泛涵分析和凸分析来证明 ,证明很复杂。本文利用向量分析的工具及巧妙的变换 ,对带摩擦约束的弹塑性接触问题的广义变分不等原理进行了严格的证明 ,由于只用到向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理论 Coulomb摩擦 广义变分原理 变分不等式 接触 金属塑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滚动球窝喷管弹塑性摩擦接触承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文芝 李太安 +2 位作者 韦广梅 刘海 赵永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0-586,共7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滚动球窝喷管的弹塑性摩擦接触承载性能,属于复杂结构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它直接决定着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发挥。为保证系统在承受极端工作载荷时,喷管不产生大的轴向位移,阴球、阳球与滚动体间具有... 固体火箭发动机滚动球窝喷管的弹塑性摩擦接触承载性能,属于复杂结构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它直接决定着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发挥。为保证系统在承受极端工作载荷时,喷管不产生大的轴向位移,阴球、阳球与滚动体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强度,同时不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设计阶段,基于计算精度高的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的Lagrange乘子法,解决了与弹塑性耦合的算法问题;在滚动体运动分析及摩擦测试的基础上,模拟系统冷试车冲压试验,充分考虑材料表面强化层,建立了各构件间的弹塑性摩擦接触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冷试车分解试验、系统作动力矩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弹塑性摩擦接触承载性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有限元建模及计算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 滚动球窝喷管 弹塑性摩擦接触承载性能 冷试车分解试验 作动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叶轮-轴套-轴摩擦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爱华 张洪武 吴昌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以某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为例,基于多重子结构技术,建立了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轴套和轴的三维整体有摩擦弹性接触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不同的过盈量、摩擦因数、轴套壁厚和转速进行计算,... 以某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为例,基于多重子结构技术,建立了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轴套和轴的三维整体有摩擦弹性接触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不同的过盈量、摩擦因数、轴套壁厚和转速进行计算,获得了叶轮、轴套与轴之间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随着叶轮与轴套间过盈量的增大,轴套的外表面与内表面的接触应力是线性增大的,而且内表面的接触应力增加较为迅速,这对于确定合理过盈量和改进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压气机叶轮 有限元法 三维有摩擦接触 参数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裂隙模拟的扩展有限元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先启 郑安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8-734,共7页
岩体中普遍存在着断层﹑节理和裂隙等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存在和发展对岩体的整体强度﹑变形及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岩体中原生结构面的萌生﹑发展以及贯通演化过程对评估岩体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岩体中普遍存在着断层﹑节理和裂隙等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存在和发展对岩体的整体强度﹑变形及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岩体中原生结构面的萌生﹑发展以及贯通演化过程对评估岩体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扩展有限元法(XFEM)作为一种求解不连续问题的有效数值方法,模拟裂隙时独立于网格,因此,在模拟岩体裂隙扩展﹑水力劈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针对扩展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岩体裂隙扩展模拟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建立了扩展有限元法求解岩体裂隙摩擦接触、岩体裂隙破坏等问题的数值模型,并将计算模型应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重力坝坝基断裂破坏等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有限元法 岩体裂隙 摩擦接触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
19
作者 万军 唐国金 李道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3-517,共15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二维有限变形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形状设计灵敏度的算法.采用主动集策略和mortar方法处理接触边线上的约束条件.在mortar接触边线的切线和法线方向上采用相同的名义罚函数,提出基于名义罚函数的移动摩擦锥算法来正则化接... 提出了一种计算二维有限变形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形状设计灵敏度的算法.采用主动集策略和mortar方法处理接触边线上的约束条件.在mortar接触边线的切线和法线方向上采用相同的名义罚函数,提出基于名义罚函数的移动摩擦锥算法来正则化接触约束条件,发展了一种新的二维多体有限变形摩擦接触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离散形式的摩擦接触问题控制方程对形状设计变量微分,得到了该路径相关问题的直接微分法解析设计灵敏度计算格式,其节点位移灵敏度方程在每个增量步不用迭代、直接求解.与国际上现有的二维多体有限变形摩擦接触问题的解析设计灵敏度算法相比,本算法不需分解为法向和切向推导,表达式较简洁,便于编程实现.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形状设计灵敏度 mortar方法 名义罚函数 移动摩擦 有限变形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摩擦接触热力耦合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爱中 符栋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7,共6页
针对固体材料之间摩擦滑移过程中的热力耦合问题,建立了一个温度-应力实时耦合的弹塑性接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滑移速度对接触温度、摩擦应力和摩擦因数的影响。比较讨论了接触副预滑移阶段的静摩擦行为和完全滑动阶... 针对固体材料之间摩擦滑移过程中的热力耦合问题,建立了一个温度-应力实时耦合的弹塑性接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滑移速度对接触温度、摩擦应力和摩擦因数的影响。比较讨论了接触副预滑移阶段的静摩擦行为和完全滑动阶段的摩擦热-应力耦合现象。研究发现,滑移速度对静摩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滑动摩擦有直接影响。滑动速度越大,接触温度上升越高,于是材料承载能力的下降越显著,进而接触副的摩擦阻力下降也越多,因此滑动摩擦因数也减小得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弹塑性接触 摩擦 摩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