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弧形结构PMMA火蔓延阶段性演化行为
1
作者 卜蓉伟 陈飞 +1 位作者 张笑男 周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15-4122,共8页
为了明晰弧形结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潜在火灾风险性,设计1꞉10的缩尺寸实验平台,测量和分析火蔓延速度、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长度等关键参数的演化规律,研究弧度对弧形结构PMMA火蔓延行为的影响规律和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弧形... 为了明晰弧形结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潜在火灾风险性,设计1꞉10的缩尺寸实验平台,测量和分析火蔓延速度、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长度等关键参数的演化规律,研究弧度对弧形结构PMMA火蔓延行为的影响规律和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弧形结构PMMA火蔓延过程呈现2个阶段的演变行为,包括减速阶段(顺流蔓延过程)和稳定阶段(逆流蔓延过程),提出减速阶段时变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的经验关系。基于预热区均匀热流的假设和能量守恒关系,建立稳定阶段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度数学预测模型。此外,稳定阶段平均质量损失速率随弧度增加先减小(30°≤θ<90°)后增大(90°≤θ≤180°),平均火焰长度则先减小后保持不变,而且通过传热分析,揭示了随弧度增加火蔓延过程由气相传热主导向固相导热主导的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结构 PMMA 弧度 火蔓延速度 质量损失速率 火焰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舷侧防御纵壁弧形支撑结构水下接触爆炸的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弩 明付仁 +3 位作者 吴国民 卢骏锋 周心桃 李德聪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57-1265,共9页
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部分在作战中会受到鱼雷、水雷等武器的攻击,它的防护能力是舰船生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了ALE数值仿真技术,从冲击波传递、结构毁伤和能量吸收三方面对舰船舷侧防御纵壁弧形支撑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防护机... 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部分在作战中会受到鱼雷、水雷等武器的攻击,它的防护能力是舰船生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了ALE数值仿真技术,从冲击波传递、结构毁伤和能量吸收三方面对舰船舷侧防御纵壁弧形支撑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防护机理展开了研究。对比了传统的隔壁支撑舷侧结构和弧形支撑结构在变形和能量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弧形结构的变形吸能作用使得相邻的第二纵壁变形减少,吸收的能量降低,提高了舷侧结构的防护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大型舰船水下防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弧形结构 ALE方法 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型边角煤柱工作面反弧形覆岩结构诱冲机理及其控制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佃平 窦林名 +2 位作者 牟宗龙 郭晓强 刘礼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9-724,共6页
为有效控制边角煤柱回收过程的冲击矿压灾害,根据三侧采空的孤岛型边角煤柱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上覆岩层结构特征及诱冲机理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得出:三侧采空的孤岛型边角煤柱工作面具有"T"形与"г&q... 为有效控制边角煤柱回收过程的冲击矿压灾害,根据三侧采空的孤岛型边角煤柱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上覆岩层结构特征及诱冲机理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得出:三侧采空的孤岛型边角煤柱工作面具有"T"形与"г"形结构组成的反弧形覆岩结构,该结构使煤柱形成一环绕工作面的反弧形高应力和弹性能积聚区;回采过程中,"г"形悬顶的周期性运动导致反弧形覆岩结构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动静应力综合作用对煤体稳定状态造成影响,是诱发冲击矿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沿空巷道实体煤侧实施卸压弱化、对窄煤柱侧实施支护强化的非对称控制对策,降低反弧形覆岩结构的影响,控制冲击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角煤柱工作面 孤岛型 弧形覆岩结构 冲击矿压 非对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圆弧形缓冲结构的仿袋鼠腿悬架建模与行为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勇 刘林鑫 +3 位作者 李占龙 连晋毅 孟杰 燕碧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8,共11页
为追求综合性能更优的车辆悬架,借鉴长期跳跃行进在复杂地形中的袋鼠腿部结构,针对一种含圆弧形缓冲结构的三连杆式仿袋鼠腿悬架(简称仿生悬架)开展研究。设计一种双圆弧道缓冲阻尼结构以模拟袋鼠腿跳跃运动中筋腱、肌肉等组织的缓冲减... 为追求综合性能更优的车辆悬架,借鉴长期跳跃行进在复杂地形中的袋鼠腿部结构,针对一种含圆弧形缓冲结构的三连杆式仿袋鼠腿悬架(简称仿生悬架)开展研究。设计一种双圆弧道缓冲阻尼结构以模拟袋鼠腿跳跃运动中筋腱、肌肉等组织的缓冲减振效果,并将其布置于3个仿生关节处;为探讨所提悬架的行为特性,采用Lagrange方程建立1/4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Pro/E建立三维圆弧形缓冲结构并导入ADAMS进行悬架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研究发现:①仿生悬架运动参数间存在严重非线性耦合关系,其动力学方程难以解析求解。②采用亚元结构与柔性体相连并将约束施加到亚元结构的方法,可实现圆弧形缓冲结构实体建模与运动仿真。③随着路面等级和车速的增加,悬架的动态特性参数值增加,但均在合理范围内;车身垂向加速度相对增长率降低,其传递率(10.7%~2%)整体呈下降趋势;轮胎动位移传递率(8.6%~10.6%)增加,但变化平缓;悬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路面适应性、高速舒适性和稳定性。④仿生悬架表现出良好的抗冲击性能。⑤仿生悬架各项特性参数均优于对比文献中传统悬架的,表明悬架仿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⑥仿生悬架在2 Hz和14 Hz附近出现共振峰,避开了人体敏感的频率区间,表现出良好的频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三连杆式仿袋鼠腿 弧形缓冲结构 行为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上弧形板结构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科 施鹏飞 +3 位作者 陈彧超 边疆 信晗 程小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7,共9页
文章应用边界单元法,依据波浪绕射和辐射理论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板式防波堤结构—上弧形板结构。研究中通过与另外三种板式防波堤结构(下弧形板结构,单板结构,双层板结构)的对比,验证了这一新型结构具有更好的消波效果。文中重点分析了这... 文章应用边界单元法,依据波浪绕射和辐射理论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板式防波堤结构—上弧形板结构。研究中通过与另外三种板式防波堤结构(下弧形板结构,单板结构,双层板结构)的对比,验证了这一新型结构具有更好的消波效果。文中重点分析了这种新型结构的散射波浪力、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并且为了进一步揭示这种结构的消波原理,对该结构周围的流场进了分析。研究发现:(1)上弧形板结构在横荡方向上所受波浪力最小。(2)当潜深波高比为0.05时,该结构的消波效果比其他三种结构增强约50%。(3)通过对上弧形板结构的速度流场分析,发现上弧形板结构上部有明显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结构 边界单元法 透射系数 速度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形榫连结构高/低循环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迪 王延荣 +2 位作者 廖连芳 王家广 卫飞飞 《航空发动机》 2016年第3期61-66,共6页
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盘榫连结构,提出了缩比为1:2.5的圆弧形榫连结构疲劳试验方案,分别设计了高、低循环疲劳试验件及其夹具,并进行了疲劳试验验证。为了简化试验,低循环疲劳试验采用拉-拉循环加载试验方案,高循环疲劳试验则... 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盘榫连结构,提出了缩比为1:2.5的圆弧形榫连结构疲劳试验方案,分别设计了高、低循环疲劳试验件及其夹具,并进行了疲劳试验验证。为了简化试验,低循环疲劳试验采用拉-拉循环加载试验方案,高循环疲劳试验则通过测定试验件1阶弯曲振型下的疲劳极限来实现。在低循环疲劳试验中,试验件结构的裂纹萌生寿命远大于60000次循环,具备足够的抗低循环疲劳能力;在高循环疲劳试验中,试验件结构在设计目标为207 MPa下通过了3×107循环的疲劳寿命考核。结果表明:圆弧形榫连结构的高、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设计合理,实现了预期的试验目标;所设计的圆弧形榫连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满足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寿命设计目标;失效形式为由微动磨损引起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榫连结构 低循环疲劳 高循环疲劳 微动磨损 风扇叶/盘 大涵道比 涡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弧形抗滑桩支护结构模型试验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友生 彭程谱 +2 位作者 杨彪 孟丽青 冯爱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7-856,共10页
为充分利用边坡滑体周围的稳定土体,改善抗滑桩受力状态,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空间弧形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荷载传递规律和桩前土压力进行分析;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冠梁刚度和桩位对抗滑桩受力状态和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为充分利用边坡滑体周围的稳定土体,改善抗滑桩受力状态,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空间弧形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荷载传递规律和桩前土压力进行分析;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冠梁刚度和桩位对抗滑桩受力状态和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支护结构中,冠梁可约束抗滑桩,改善抗滑桩受力状态,协调桩间位移,并将荷载向两侧桩体传递;通过增大冠梁刚度可进一步改善桩体受力状态,但无法进一步约束桩顶位移;边桩桩前土压力最大,其峰值是其他桩体土压力峰值的2倍以上,沿桩身高度不断增大,抗滑结构中的边桩位于坡脚时,可最大程度利用稳定土体的抗力,边坡整体稳定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为滑坡的治理方法以及抗滑桩支护结构的优化提供一种基本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弧形抗滑结构 模型试验 冠梁刚度 桩位 传力路径 边坡稳定性 土体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形榫连结构低周疲劳试验设计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照 王延荣 《航空发动机》 2015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宽弦风扇叶片中采用的圆弧形燕尾榫连结构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设计了1种双榫头的低循环疲劳试件及夹具,该试件具有可以避免试件上打孔、所受载荷单一、节省试验时间等优点。利用通用软件ANSYS对试件及夹具... 为了研究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宽弦风扇叶片中采用的圆弧形燕尾榫连结构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设计了1种双榫头的低循环疲劳试件及夹具,该试件具有可以避免试件上打孔、所受载荷单一、节省试验时间等优点。利用通用软件ANSYS对试件及夹具进行了3维接触应力分析,得到了试件及夹具上的应力分布规律,证明了该试件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考虑多轴应力对寿命的影响,对试件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用4种方法预测了试件的疲劳寿命并与初步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4种预测方法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Neuber法和等效应变法应用较方便且预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燕尾榫连结构 低周疲劳试验 3维接触分析 疲劳寿命 宽弦风扇叶片 涡轮风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送带双向弧形断带抓捕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春华 安达 邱立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3-658,共6页
为实现输送机断带时不同运动方向断带的抓捕,提出双向弧形断带抓捕器结构方案,并以GX1000型输送带为应用算例设计抓捕器主要参数,对双向弧形抓捕器的抓捕过程进行虚拟样机仿真,获得主要部件速度特性,加工制作抓捕器1:2模型样机,对其进... 为实现输送机断带时不同运动方向断带的抓捕,提出双向弧形断带抓捕器结构方案,并以GX1000型输送带为应用算例设计抓捕器主要参数,对双向弧形抓捕器的抓捕过程进行虚拟样机仿真,获得主要部件速度特性,加工制作抓捕器1:2模型样机,对其进行抓捕过程及抓捕力测试试验,基于小模型相似理论,推导抓捕器原型机抓捕力参数。结果表明:针对不同运动方向的断带,双向弧形断带抓捕器的虚拟样机和实验室条件下模型样机可进行不同转向的抓捕动作,形成可靠楔形空间抓捕制动,实现了单机的可双向抓捕,抓捕器原型机极限抓捕力P_p>56.4 kN,极限抓捕力P_p大于理论所需抓捕力F′_(zc)(F′_(zc)=23.15 kN),满足安全抓捕制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带 断带抓捕器 双向弧形抓捕结构 虚拟样机 模型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国良 曹俊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讨论比较两种三阶非线性波导全光开关基础上,提出弧形结构波导的全光开关设计.应用光束传播法给出了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的输入、输出开关特性以及优化设计结果.结果表明,弧形波导全光开关具有较低的开关功率,数值化多次开关特性,... 在讨论比较两种三阶非线性波导全光开关基础上,提出弧形结构波导的全光开关设计.应用光束传播法给出了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的输入、输出开关特性以及优化设计结果.结果表明,弧形波导全光开关具有较低的开关功率,数值化多次开关特性,有着弱光非线性全光开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开关 光束传播法 波导 弧形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矿用圆弧形薄壁防冲吸能装置屈曲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海亮 郭旭 +2 位作者 宋义敏 覃吉宁 朱万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96,共7页
为解决支架面对冲击地压产生的强冲作用容易失效、失稳的难题,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1种新型矿用圆弧形薄壁防冲吸能装置。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防冲吸能装置与原有方形预折纹薄壁装置进行对比分析,同... 为解决支架面对冲击地压产生的强冲作用容易失效、失稳的难题,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1种新型矿用圆弧形薄壁防冲吸能装置。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防冲吸能装置与原有方形预折纹薄壁装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新型防冲吸能装置在不同壁厚和不同轴向模块堆积个数情况下的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圆弧形薄壁装置相比于方形折纹薄壁装置在相同厚度情况下其总吸能提升近20%,比吸能提高63%,装置防冲优势明显;在装置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模块轴向堆积个数可有效降低压溃峰值荷载、荷载波动系数,增加平均压溃荷载;随着装置薄壁厚度降低,压溃峰值荷载、压溃平均荷载、总吸能与比吸能均降低,荷载波动系数增加,曲线波动性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吸能装置 弧形薄壁结构 冲击地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供能低频振动控制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瑞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3,98,共5页
针对弧形结构能量采集器进行了研究和构建,该采集器实现了压电、摩擦纳米发电机之间的整合,可用于实现振动机械能到电能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对小型传感系统的供电,弥补了传统供能方式的弊端。在研究过程中,测试了该采集器的输出性能,划... 针对弧形结构能量采集器进行了研究和构建,该采集器实现了压电、摩擦纳米发电机之间的整合,可用于实现振动机械能到电能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对小型传感系统的供电,弥补了传统供能方式的弊端。在研究过程中,测试了该采集器的输出性能,划分为压电单元、摩擦单元两部分,二者整流之后的输出短路电流依次是0.9μA和1.25μA,开路电压依次是10 V和60 V。该采集器除了可以实现对电容充电的功能之外,同样可以驱动50个并联的LED。相对于传统的能量采集器,其可以对不同方向的机械能进行采集,因此适用性更强,适合于应用到小型器件供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发电机 弧形结构 压电式 能量采集器 传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类型干煤棚的表面风压与整体风荷载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国辉 韩康辉 +1 位作者 李懿鹏 姜咏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6-233,250,共9页
通过测压风洞试验对比三心圆型和子弹头型干煤棚的风压分布和整体风荷载,分析两类干煤棚体型系数随风向角的分布,将干煤棚的体型系数与规范值进行对比,比较两类干煤棚随风向角的整体风荷载,给出子弹头型干煤棚中间与两侧的整体力系数。... 通过测压风洞试验对比三心圆型和子弹头型干煤棚的风压分布和整体风荷载,分析两类干煤棚体型系数随风向角的分布,将干煤棚的体型系数与规范值进行对比,比较两类干煤棚随风向角的整体风荷载,给出子弹头型干煤棚中间与两侧的整体力系数。研究表明:三心圆型干煤棚在墙面正迎风情况下屋面迎风侧负压较大,中间及背风侧负压较小;两类干煤棚的极值负压均出现在斜风向的顶部附近;侧面正迎风情况下GB规范的正压小于试验值,AIJ规范和EN规范的负压大于试验值,体型系数随角度变化剧烈,规范中分段体型系数表达并不合理,提出基于三角函数的体型系数拟合公式;三心圆型干煤棚升力系数小于同样矢跨比的子弹头型;从设计控制角度三心圆型干煤棚的整体平均风荷载小于子弹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煤棚 风洞试验 体型系数 整体力系数 弧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曾智林设计作品选
14
作者 曾智林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8-178,共1页
设计说明: 本方案在确保机械功能正常实现的前提下,着重于造型的一体化、整体性设计。本设计将原样机的仪表操控区与测试升降台区域以大跨度弧形结构连为一体。机身整体为为为银灰色亚光涂覆.升降台为表面镜面处理的不锈钢材料.测... 设计说明: 本方案在确保机械功能正常实现的前提下,着重于造型的一体化、整体性设计。本设计将原样机的仪表操控区与测试升降台区域以大跨度弧形结构连为一体。机身整体为为为银灰色亚光涂覆.升降台为表面镜面处理的不锈钢材料.测试操控面板底面为深灰色材料.突出面板、避免弦光并与机身颜色呼应。插座、电源及操作按键、指示灯均以荧光材料、鲜明色彩指示,方便视认操作÷为便于移动搬运,机身后侧支撵杆改为深灰色橡胶滚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说明 华南农业大学 作品选 不锈钢材料 银灰色 机械功能 弧形结构 镜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编织工艺在全成形毛衫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丽荣 吴志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师开发全成形毛衫款式的能力,以四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为依托,重点阐述局部编织工艺的设计应用和编织原理。利用局部编织工艺形成斜线结构和弧形结构,通过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实例,分析其设计重点和编织工艺,结合局部编织... 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师开发全成形毛衫款式的能力,以四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为依托,重点阐述局部编织工艺的设计应用和编织原理。利用局部编织工艺形成斜线结构和弧形结构,通过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实例,分析其设计重点和编织工艺,结合局部编织工艺编织斜线结构和弧形结构具有较强成形优势的特点,提出将其用于全成形毛衫的肩部、不对称下摆、喇叭裙接片、领部以及腰部的结构设计。运用局部编织工艺可以设计开发出结构优美、款式丰富的全成形毛衫,为全成形毛衫的款式开发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毛衫 局部编织工艺 斜线结构 弧形结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玖璋院售楼部方案设计
16
作者 余刚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105,共1页
设计师:余刚作品名称:玖璋院售楼部方案设计设计说明:项目名称为玖璋院,设计方案中利用外墙弧形结构,巧妙穿插弧形主形象墙和书吧,中式风格的背景墙配以圆形造型灯具同书吧的圆形吊顶相辅相成,同时都辅以远山造型元素。接待区在原设计... 设计师:余刚作品名称:玖璋院售楼部方案设计设计说明:项目名称为玖璋院,设计方案中利用外墙弧形结构,巧妙穿插弧形主形象墙和书吧,中式风格的背景墙配以圆形造型灯具同书吧的圆形吊顶相辅相成,同时都辅以远山造型元素。接待区在原设计基础上增添了枯山水,给项目增加不少文化氛围。材料上用金属质感配以大理石,尽显其轻奢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风格 背景墙 枯山水 弧形结构 售楼部 金属质感 作品名称 设计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煤柱内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海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8,共5页
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通常采用双U型巷道布置方式,巷道之间的煤柱留设十分重要。根据潞安集团余吾煤业S1202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称为宽煤柱内沿空掘巷的新型巷道布置方式;通过对综放工作面上覆岩体破断运动规律的研究,认为沿空... 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通常采用双U型巷道布置方式,巷道之间的煤柱留设十分重要。根据潞安集团余吾煤业S1202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称为宽煤柱内沿空掘巷的新型巷道布置方式;通过对综放工作面上覆岩体破断运动规律的研究,认为沿空巷道基本顶弧形三角块结构的稳定是保持沿空掘巷围岩稳定的前提;建立沿空巷道小煤柱力学模型,推导出煤柱内沿空掘巷小煤柱宽度计算公式,最终确定S1202瓦斯排放巷道排巷沿空侧护巷煤柱合理宽度为5m,为潞安矿区类似条件下巷道优化布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矿井 厚煤层综放开采 双巷布置 煤柱内沿空掘巷 弧形三角块结构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爆破在小煤柱巷道顶板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毕慧杰 邓志刚 +2 位作者 李少刚 莫云龙 苏振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91,共7页
为保证深埋坚硬顶板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稳定性,采用深孔爆破的方法对巷道顶板进行预卸压。通过小煤柱巷道顶板弧形三角块结构分析,确定顶板预断裂位置,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及施工条件,首先分析确定深孔爆破单孔施工参数及... 为保证深埋坚硬顶板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稳定性,采用深孔爆破的方法对巷道顶板进行预卸压。通过小煤柱巷道顶板弧形三角块结构分析,确定顶板预断裂位置,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及施工条件,首先分析确定深孔爆破单孔施工参数及装药参数,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爆破试验的方法,综合确定爆破孔间距为10 m,进而指导现场爆破方案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工作面微震事件大多集中在回风巷一侧,未采取深孔爆破预卸压措施时,能量大于10^(4) J的微震事件释放能量占总能量的69%,采取措施后,工作面回采区域尤其是回风巷一侧顶板能量以小能量微震事件的形式有效释放,大能量微震事件明显减少;微震层析成像分析表明,断顶爆破作用致使煤岩体中高应力区域向深部转移,避免了对巷道及煤柱的直接影响;支架工作阻力监测得出,回风巷侧顶板来压周期较短且较稳定,来压步距平均为19.1 m,约为爆破孔间距的2倍,说明断顶爆破对顶板来压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由现场巷道变形观测得出,采取断顶爆破预卸压措施后,巷道两帮变形量及顶板下沉量较未采取措施时减少了78%和80%,未出现严重帮鼓和支护失效现象,巷道变形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柱巷道 深孔爆破 弧形三角块结构 微震监测 高应力转移 顶板来压控制 巷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