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化疗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导致生育力损伤,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难点,借助中医药手段,降低化疗对卵巢的损害,促使年轻女性化疗后尽快恢复正常月经节律,从而保护及保存生育力,意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化疗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导致生育力损伤,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难点,借助中医药手段,降低化疗对卵巢的损害,促使年轻女性化疗后尽快恢复正常月经节律,从而保护及保存生育力,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脾肾两虚,虚滞互见”是原发DLBCL的疾病本质,化疗干预导致的元阴耗伤加剧了生育损害,同时,疾病离不开年轻女性“肝血易亏,气机易滞”的病理特性。生育力保护及保存的中医治则当以补肾健脾,活养并用为核心,采用通补法、清补法、填补法为具体手段。并附一例临床治疗原发DLBCL患者化疗导致闭经具体病案进行分析总结,以示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颅内PCNS-DLBCL诊断的水平。方法...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颅内PCNS-DLBCL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CNS-DLBCL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MRI平扫、Flair、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均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3个位置扫描。结果 11例患者共发现24个病灶,7例(63.6%)为单发病灶,4例(36.4%)为多发病灶;21个(87.5%)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个(12.5%)病灶位于幕下。病灶在T1WI相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相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所有病灶均可见占位效应,周围水肿程度轻重不一;绝大部分病灶在DWI相上均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片状、环形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个病灶(12.5%)中可见囊变,囊变区无强化;5个病灶(20.8%)强化信号不均匀,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信号影;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结论 PCNS-DLBCL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恶性肿瘤,表现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但影像学上有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影像及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病理学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复杂多样,还表现为对治疗反应的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病理学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复杂多样,还表现为对治疗反应的不一致以及预后的差异性。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对DLBCL的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反映淋巴瘤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在DLBCL的治疗中需要找到一些具有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其预后,以助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文中就DLBCL的预后相关指标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化疗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导致生育力损伤,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难点,借助中医药手段,降低化疗对卵巢的损害,促使年轻女性化疗后尽快恢复正常月经节律,从而保护及保存生育力,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脾肾两虚,虚滞互见”是原发DLBCL的疾病本质,化疗干预导致的元阴耗伤加剧了生育损害,同时,疾病离不开年轻女性“肝血易亏,气机易滞”的病理特性。生育力保护及保存的中医治则当以补肾健脾,活养并用为核心,采用通补法、清补法、填补法为具体手段。并附一例临床治疗原发DLBCL患者化疗导致闭经具体病案进行分析总结,以示思路。
文摘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颅内PCNS-DLBCL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CNS-DLBCL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MRI平扫、Flair、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均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3个位置扫描。结果 11例患者共发现24个病灶,7例(63.6%)为单发病灶,4例(36.4%)为多发病灶;21个(87.5%)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个(12.5%)病灶位于幕下。病灶在T1WI相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相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所有病灶均可见占位效应,周围水肿程度轻重不一;绝大部分病灶在DWI相上均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片状、环形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个病灶(12.5%)中可见囊变,囊变区无强化;5个病灶(20.8%)强化信号不均匀,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信号影;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结论 PCNS-DLBCL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恶性肿瘤,表现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但影像学上有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影像及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