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斥力-张力模型的网络拓扑图布局算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程远 严伟 李晓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4-105,188,共3页
针对网络管理系统中网络拓扑图的自动布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赋予拓扑图的顶点和边不同的物理性质(质量、张力、斥力等),各个顶点在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运动,直至最终达到力的平衡,同时完成了拓扑图的自动布局。
关键词 网络管理 网络拓扑图 自动布局 斥力-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箔材轧制过程中张力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霞 展宏勋 +3 位作者 舒滢 董亚军 闫西安 薛少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3-136,140,共5页
跑偏和断带是钽箔材轧制过程最常见的问题。引起跑偏和断带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张力给定不当。本文采用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将厚度为0.2 mm的Ta1箔材分两个轧程轧至0.01 mm厚,研究了轧制过程中材料屈服强度随压下率的变化。根据张力... 跑偏和断带是钽箔材轧制过程最常见的问题。引起跑偏和断带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张力给定不当。本文采用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将厚度为0.2 mm的Ta1箔材分两个轧程轧至0.01 mm厚,研究了轧制过程中材料屈服强度随压下率的变化。根据张力与屈服强度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轧制过程中张力随箔材厚度的变化关系,拟合张力曲线方程,并通过张应力系数修正优化了张力模型。结果能为钽箔材轧制过程的张力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箔 轧制 张力模型 断带 跑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操纵模拟器中的系缆张力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霄峰 尹勇 张秀凤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1,共1页
建立了可适用于六个自由度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的系缆张力计算模型。缆绳的伸长满足虎克定律,利用悬链线方程和虎克定律推导出的缆绳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出的缆绳无应力长度和缆绳的实际长度的对应关系,用试算法计算系缆... 建立了可适用于六个自由度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的系缆张力计算模型。缆绳的伸长满足虎克定律,利用悬链线方程和虎克定律推导出的缆绳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出的缆绳无应力长度和缆绳的实际长度的对应关系,用试算法计算系缆张力;否则,忽略缆绳的自重,通过由缆绳的伸长率曲线图拟合的多项式来计算系缆张力,并分别计算了缆绳的水平张力和竖直张力。进行了缆绳破断强度的计算,并对缆绳是否超出安全负荷以及是否破断进行了判断。计算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模拟器 系缆张力模型 计算模型 无应力长度 虎克定律 破断强度 悬链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须条张力模型
4
作者 傅婷 陈南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通过对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须条进行几何建模、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集聚须条的张力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研究集聚须条张力分布,以及分析影响因素.通过求解张力模型的解析解,可知须条张力在集聚区内沿前进方向呈线性增长.通过... 通过对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须条进行几何建模、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集聚须条的张力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研究集聚须条张力分布,以及分析影响因素.通过求解张力模型的解析解,可知须条张力在集聚区内沿前进方向呈线性增长.通过对线密度为15.3tex的纯棉集聚纱进行模拟计算可知,须条与网格圈的摩擦因数、集聚斜槽倾角、集聚负压、集聚须条半径以及集聚管形状对须条张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须条张力值在0.03~0.12cN之间.研究结果为集聚纺集聚须条的张力分析提供了方法和借鉴,并为集聚区须条单纤维的运动轨迹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网格圈负压式 张力模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机经纱张力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来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4-37,共4页
以双后梁系统的新型织机为基础,分析经纱回路各个部件的受力情况和经纱的形变情况,建立经纱张力模型。并分析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经纱张力系统的要素。
关键词 经纱张力模型 新型织机 受力 送经卷曲机构 开口运动 打纬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去除边标签重叠的扩充张力模型(英文)
6
作者 胡一凡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5,共11页
在图的最优可视化过程中,当图的边和节点都包含文字或图形标签时,显示这些标签必须保证它们互相不重叠.这项工作可以融入初始布局的一部分,或作为后处理步骤.去除重叠的核心问题在于保持布局中固有的结构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额外... 在图的最优可视化过程中,当图的边和节点都包含文字或图形标签时,显示这些标签必须保证它们互相不重叠.这项工作可以融入初始布局的一部分,或作为后处理步骤.去除重叠的核心问题在于保持布局中固有的结构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额外面积,并保持边尽可能地直.提出了一种同时去除节点和边的标签重叠的计算方法.该算法基于最小化一个目标函数,使得图的布局尽少改变,并保持边的平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到卷印刷中基板张力与速度鲁棒解耦控制
7
作者 罗成浩 刘浩宇 +3 位作者 李建华 陈康龙 周淦 熊涛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7,共12页
卷到卷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制造,高精确度控制柔性基板的张力和速度是卷到卷印刷制造中的核心控制问题。基板张力与速度存在耦合,尤其在放卷工艺段,两者耦合更为严重。而常规控制方法效果不佳,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针对上述... 卷到卷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制造,高精确度控制柔性基板的张力和速度是卷到卷印刷制造中的核心控制问题。基板张力与速度存在耦合,尤其在放卷工艺段,两者耦合更为严重。而常规控制方法效果不佳,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放卷工艺段的基板纵向动力学,构建了基板张力与速度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张力和速度的耦合关系;其次,基于稳定工作点对张力与速度耦合模型进行线性化,并结合线性反馈控制原理和小增益定理设计了鲁棒解耦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对放卷基板张力与速度进行了解耦控制仿真分析,并搭建卷绕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鲁棒解耦控制器能有效地消除基板张力和速度的耦合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到卷 纵向动力学 张力与速度耦合模型 鲁棒解耦控制器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PI的卷径锥度张力控制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学斌 惠晶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根据PET涂覆机生产过程中薄膜收卷系统的非线性与大时变特点,分析了张力锥度与收卷速度、卷径及转矩变量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设计了薄膜连续收卷的锥度张力控制系统。基于速度差的间接张力模型实现张力控制,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PI控制策略... 根据PET涂覆机生产过程中薄膜收卷系统的非线性与大时变特点,分析了张力锥度与收卷速度、卷径及转矩变量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设计了薄膜连续收卷的锥度张力控制系统。基于速度差的间接张力模型实现张力控制,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PI控制策略控制收卷电机转速并对张力实时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对PET涂覆机复卷张力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张力精度比原系统明显改善,解决了薄膜收卷系统张力控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涂覆机 收卷张力 模型参考自适应PI 锥度张力模型 摆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退火炉张力计算模型研究与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满海波 李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92,共5页
基于对冷轧退火炉张力设定值计算模型的研究与优化,运用S7-400PLC、S120变频器及PCS7软件平台,构建了退火炉张力闭环控制系统,确保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对张力设定与反馈曲线的在线监测比较,对带钢入炉前后宽度、厚度抽样... 基于对冷轧退火炉张力设定值计算模型的研究与优化,运用S7-400PLC、S120变频器及PCS7软件平台,构建了退火炉张力闭环控制系统,确保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对张力设定与反馈曲线的在线监测比较,对带钢入炉前后宽度、厚度抽样检测数据分析,带钢的张力控制稳定、准确,且尺寸几乎未发生变化,退火工艺指标完成良好,达到了生产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控制 冷轧退火炉 张力计算模型 测试分析 PCS7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张力作用下多层经纱的悬垂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小舟 吴世林 +2 位作者 李宇 林富生 王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36,共5页
针对多层织物织造时经纱易开口不清的问题,提出一种预估经纱下垂特征的分析模型,为表征经纱的悬垂特征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采用芳纶、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这些不同原料的纱线,以及采用不同线密度的碳纤维纱线进行了实验分析,以证实其与理论... 针对多层织物织造时经纱易开口不清的问题,提出一种预估经纱下垂特征的分析模型,为表征经纱的悬垂特征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采用芳纶、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这些不同原料的纱线,以及采用不同线密度的碳纤维纱线进行了实验分析,以证实其与理论模型的相符程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描述线密度较小的纱线在静态时的悬垂程度时,此经纱悬垂理论模型较为准确。然而,对于较粗的经纱,此模型还需要作进一步修正。在进行多层织造时,此研究结果可为模拟不同品种的纱线静态情况下的悬垂形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纱张力 多层织造 经纱张力模型 经纱悬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绕线伺服张力器建模及其H∞仿真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朋飞 胡国清 +1 位作者 孙奇伟 焦亮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7期878-882,共5页
针对异形线圈绕制时速度波动造成的张力波动问题,为了降低张力波动幅度,设计出了一种伺服张力控制装置并研究了其控制方法。在分析跳辊上、下游绕线长度和跳辊上绕线速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张力器的张力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扰动对张力的... 针对异形线圈绕制时速度波动造成的张力波动问题,为了降低张力波动幅度,设计出了一种伺服张力控制装置并研究了其控制方法。在分析跳辊上、下游绕线长度和跳辊上绕线速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张力器的张力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扰动对张力的影响程度。研究了H∞控制方法在异形线圈绕线过程中的控制应用和设计方法,以及权函数的选择方法。利用Matlab工具箱设计得到了H∞控制器,使扰动至张力传递函数H∞范数最小,并设计PI控制器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闭环控制系统中扰动至张力的幅频特性,并在不同频率、不同速度正弦信号扰动输入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伺服张力器能有效控制张力波动幅度,与PI相比H∞控制方法能适应不同频率的扰动,且其张力波动幅度仅是PI控制下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线圈 张力模型 张力控制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伟 惠晶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551-554,共4页
针对传统有张力或位置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存在机械复杂、动态性能差、因配套机械引起的张力波动大等缺点,研制了一种无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建立卷径模型、张力观测模型和张力调节模型,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 针对传统有张力或位置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存在机械复杂、动态性能差、因配套机械引起的张力波动大等缺点,研制了一种无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建立卷径模型、张力观测模型和张力调节模型,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电流型矢量变频器与收卷电机构成高精度位置闭环控制系统,利用两台电机间的转速差间接实现张力控制。该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张力控制方便的优点。将新系统运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分切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控制 无传感器 张力模型 卷径模型 张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物平幅水洗张力建模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梦滢 岳晓丽 陈慧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2-506,518,共6页
针对针织物平幅水洗工艺过程中因张力施加不当导致织物尺寸偏差大的问题,采用能量法研究了线圈拉伸变形规律。在分析受力线圈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针织物拉伸变形计算模型和水洗工艺下的张力模型,计算了满足产品要求的张力值。结果表... 针对针织物平幅水洗工艺过程中因张力施加不当导致织物尺寸偏差大的问题,采用能量法研究了线圈拉伸变形规律。在分析受力线圈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针织物拉伸变形计算模型和水洗工艺下的张力模型,计算了满足产品要求的张力值。结果表明,水洗工艺下的张力模型能够反映平幅水洗过程中针织物的变形规律,为解决平幅印染加工模式下低张力控制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幅水洗 线圈 针织物 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带钢处理线立式活套张力随带钢运行状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锡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6-258,共3页
以冷轧连续处理线立式活套为切入点,将活套内带钢分成多个区域,分析了带钢在活套内的张力影响因素,给出了活套内带钢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瞬间张力模型,必要情况下通过带电机传动活套辊的张力补偿,保证活套内的带钢张力稳定。在带钢冷轧... 以冷轧连续处理线立式活套为切入点,将活套内带钢分成多个区域,分析了带钢在活套内的张力影响因素,给出了活套内带钢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瞬间张力模型,必要情况下通过带电机传动活套辊的张力补偿,保证活套内的带钢张力稳定。在带钢冷轧生产单元,后处理机组基本采用连续处理线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机组出入口设备需要进行停机操作,如入出口停剪、焊机等,但工艺炉子段内的带钢不能相应停止,必须连续稳定的运行,因而在连续处理线设置入出口活套,这样入(出)口段设备停机时间内工艺段所连续运行的带钢由活套提供(填充),从而保证了工艺段的连续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连续处理线 立式活套 区域 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连轧机厚度和张力系统的的多变量解耦鲁棒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仲德 杨卫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1-586,共6页
针对冷连轧过程中多变量、强耦合、不确定的厚度和张力系统,提出了基于不变性原理解耦的H∞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策略.建立了厚度和张力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应用不变性解耦原理实现了对厚度和张力系统的解耦,以减弱系统的耦合影响,并针对... 针对冷连轧过程中多变量、强耦合、不确定的厚度和张力系统,提出了基于不变性原理解耦的H∞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策略.建立了厚度和张力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应用不变性解耦原理实现了对厚度和张力系统的解耦,以减弱系统的耦合影响,并针对系统动态模型的参数摄动以及外部扰动等不确定性,采用H∞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对厚度和张力系统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张力耦合模型 H∞控制 解耦 混合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薄膜电池不停机放卷的复合张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惠晶 谢林利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41-545,共5页
介绍了太阳能薄膜电池不停机放卷机构的组成和连续放卷工艺的实现。针对传统变结构换卷方式易导致张力波动的缺点,在系统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张力-速度模型的卷径复合张力控制策略,并结合张力前馈提高不停机放卷系统的鲁棒性... 介绍了太阳能薄膜电池不停机放卷机构的组成和连续放卷工艺的实现。针对传统变结构换卷方式易导致张力波动的缺点,在系统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张力-速度模型的卷径复合张力控制策略,并结合张力前馈提高不停机放卷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薄膜电池的不停机放料机构应用新的复合张力控制系统,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实现张力的精确快速控制,动态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薄膜电池 不停机放卷 复合张力控制 张力-速度模型 张力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的海浪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延诃 王章野 +2 位作者 廖斌斌 黄若冠 彭群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7-1125,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物理的海浪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算法.基于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压力状态方程以取代传统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从而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液体的体积守恒;为了实现对水面浪花飞溅和泡沫的模... 提出一种基于物理的海浪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算法.基于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压力状态方程以取代传统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从而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液体的体积守恒;为了实现对水面浪花飞溅和泡沫的模拟,提出自适应的表面张力模型,通过制定3类流体粒子状态的转化规则,实现了飞溅粒子和主水体之间的无缝连接;并采用GPU图形硬件加速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整个过程计算效率.最终绘制出海浪行进、翻卷、破碎及拍岸等真实感较强的动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场景模拟 海浪 基于物理的建模与绘制 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自适应表面张力模型 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波纹结构上的二维两相流模拟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国华 陈建民 +1 位作者 李鑫钢 李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7-1602,1608,共7页
规整填料是由规则排列的波纹板组成的。液相是沿着波纹板壁面往下流动,而气相则是在波纹板之间形成的通道内与液相呈并流或逆流的状态。因此,气液两相的水力学特性决定着填料塔的操作弹性和质量传递效率。波纹板上的液膜流动状态因在很... 规整填料是由规则排列的波纹板组成的。液相是沿着波纹板壁面往下流动,而气相则是在波纹板之间形成的通道内与液相呈并流或逆流的状态。因此,气液两相的水力学特性决定着填料塔的操作弹性和质量传递效率。波纹板上的液膜流动状态因在很多应用领域都发挥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物理建模、自由界面处理方法、表面张力模型以及湍流模型等方面对规整填料波纹板上的二维液膜数值模拟方法作了详细的陈述,并且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VOF模型 CSF表面张力模型 RKE湍流模型 RNG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装芯片封装中非牛顿流体下填充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兴军 张关华 +2 位作者 王正东 章文俊 周鑫延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78,共6页
倒装芯片封装中的下填充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封装连接的可靠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含有硅填料的环氧树脂是常用的下填充胶料,在下填充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具有非牛顿流体特性胶料的下填充过程进行... 倒装芯片封装中的下填充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封装连接的可靠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含有硅填料的环氧树脂是常用的下填充胶料,在下填充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具有非牛顿流体特性胶料的下填充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流体体积比函数(VOF)对流动前沿界面进行追踪,再用连续表面张力(CSF)模型来计算下填充流动的毛细驱动力,并用幂函数本构方程来体现下填充胶料的非牛顿流体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下填充流动前沿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该数值方法可较好地预测具有非牛顿流体性质胶料的下填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装芯片 下填充 非牛顿流体 流体体积比函数 连续表面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润湿性的实验表征和理论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屈伟 范同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606-3612,共7页
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性研究在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液的熔炼和提纯、浸渗法和液相法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金属熔体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过程中,会出现基板在熔体中溶解、界面吸附和互相反应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现... 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性研究在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液的熔炼和提纯、浸渗法和液相法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金属熔体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过程中,会出现基板在熔体中溶解、界面吸附和互相反应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有关金属/陶瓷润湿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一直是国际上材料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金属/陶瓷润湿性主要通过测量接触角θ(借助Young s方程计算)来得出,润湿性表征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特别是接触角对实验条件高度敏感,其往往难以准确反映润湿性,以及适用于高熔点合金与陶瓷体系的方法较为缺乏。因此,除对接触角测试方法进行改进外,很多研究者也试图通过理论计算来考察润湿性,但至今尚未发展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所有金属/陶瓷体系的理论预测模型。润湿性实验表征方法的近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良座滴法、滴定法、毛细上升法和感应熔化法等。其中,改良座滴法相比传统座滴法能够消除熔体表面氧化膜的影响。感应熔化法可以使高熔点合金(如Ti合金等)熔化,具有独特优势(相比之下其他几种方法只适用于Al系、Mg系等低熔点合金与陶瓷的体系)。在理论预测模型方面,除直接基于Young s方程,根据表面张力模型来研究润湿性外,也有学者尝试结合Young-Dupré方程,从热力学和原子键的角度揭示反应界面润湿性的内在规律。同时,将润湿视为一种反应现象,对界面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润湿过程中表面相的能量变化加以考虑,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定性衡量润湿性的标准。此外,研究者还在润湿铺展动力学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直接根据金属形核理论来计算润湿角,以及利用如流体动力学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反应控制模型和扩散控制模型等来预测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速率。本文主要从润湿过程的机制、接触角的测试方法和用以预测润湿性的理论模型三个方面,综述了金属/陶瓷润湿性领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 金属/陶瓷界面 接触角 理论模型 毛细上升法 感应熔化法 表面张力模型 润湿铺展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