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防菌弗氏链霉菌S-221所产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倪国荣 潘晓华 +1 位作者 张智平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5-359,共5页
对弗氏链霉菌S-221所产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弗氏链霉菌S-221所产抗菌物质对7种细菌和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测定,抗菌活性物质对被检测的大肠杆菌7种细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098~3.130 mg/L;抗菌活性物质分别对水... 对弗氏链霉菌S-221所产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弗氏链霉菌S-221所产抗菌物质对7种细菌和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测定,抗菌活性物质对被检测的大肠杆菌7种细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098~3.130 mg/L;抗菌活性物质分别对水稻纹枯病等供试10种病原真菌的EC50为0.39~4.83 mg/L和EC90范围为8.17~28.44 mg/L。实验结果显示弗氏链霉菌S-221所产抗菌物质具有广谱和强效的抗菌性,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链霉菌s-221 抗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倪国荣 涂晓嵘 +1 位作者 张智平 涂国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39,共3页
采用管碟法和抑制菌丝生长法测定了弗氏链霉菌S-221发酵液对细菌和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同时对10种植物病原菌、真菌也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通过对发酵液稳... 采用管碟法和抑制菌丝生长法测定了弗氏链霉菌S-221发酵液对细菌和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同时对10种植物病原菌、真菌也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通过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紫外光和pH值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 抗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所产生物活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赖崇德 涂晓嵘 +4 位作者 倪国荣 张智平 刘玄 王洪华 涂国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102-104,共3页
利用无水乙醇分别从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分别对不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对蜡质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 利用无水乙醇分别从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分别对不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对蜡质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木霉、毛霉、黑曲霉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变种s-221 生物活性物质 抑菌活性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对细菌、霉菌及酵母类抑菌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崇德 涂晓嵘 +3 位作者 倪国荣 张智平 王洪华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357,共4页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的摇瓶发酵液用无水乙醇提取,制备成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生物防腐剂200倍稀释液,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测定了5种不同的细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平板上测定了5种霉菌和3种酵母菌。除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的摇瓶发酵液用无水乙醇提取,制备成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生物防腐剂200倍稀释液,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测定了5种不同的细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平板上测定了5种霉菌和3种酵母菌。除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94.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98%以外,其余菌的抑菌效果达到100%;对制备好的平板暴露在空气中自然接种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也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变种s-221 抑菌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NeyR调控弗氏链霉菌新霉素的生物合成
5
作者 程一晗 李翔飞 +2 位作者 韩如梦 刘艳 薛正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4-90,共7页
新霉素主要是由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发酵生产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药、畜牧等领域,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为了提高新霉素产量,该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原... 新霉素主要是由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发酵生产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药、畜牧等领域,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为了提高新霉素产量,该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原始弗氏链霉菌SF-1和诱变高产菌SF-2的转录组数据,挖掘出转录水平差异显著的转录因子,然后过表达构建重组质粒,再通过接合转移构建出工程菌株。经摇瓶发酵验证筛选出对新霉素合成影响显著的工程菌株,进行启动子优化最终得到高产的生产新霉素工程菌株SF-2/pP-NeyR。随后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正交优化,最终新霉素B效价为11843 U/mL。综合优化后新霉素B的效价较初始提高了29.6%。该实验结果为新霉素后续代谢机理研究、其和弗氏链霉菌新霉素合成基因簇的相互作用研究、解析调控新霉素合成机理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新霉素效价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新霉素 比较转录组学 转录因子 启动子优化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弗氏链霉菌中筛到的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被引量:9
6
作者 万中义 黄曦 +1 位作者 梁蓉芳 周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筛选获得的1株突变株H188,进行摇瓶发酵。并从发酵滤液中分离、提取得到纯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它与泰乐菌素标准品属同一物质。从而证明028菌株是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泰乐菌素 分离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分解羽毛角蛋白的弗氏链霉菌变种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5
7
作者 涂国全 于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99-403,共5页
自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S-221菌株,该菌株对羽毛角蛋白有较强的分解利用能力。通过对该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与已知的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上... 自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S-221菌株,该菌株对羽毛角蛋白有较强的分解利用能力。通过对该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与已知的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上基本相似,但在培养特征和分解利用羽毛角蛋白的特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S-221菌株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的一个变种,定名为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Streptomycesfradiaevar.S-221Tu,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角蛋白分解菌 霉菌 变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洛星产生菌弗氏链霉菌变株TM4-180的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武济民 梁漱芳 +3 位作者 梁秀兰 戴金凤 桂金珠 强中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28-333,共6页
本文报道泰洛星产生菌弗氏链霉菌诱变株的生物学特性:(1)变株TM4—180是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A41多次诱变衍生的产生泰洛星并对泰洛星有高抗性(Tyl^+Tyl^r)的变株,其泰洛星产量是原始菌种A41的18倍。(2)用紫外线、亚硝基胍... 本文报道泰洛星产生菌弗氏链霉菌诱变株的生物学特性:(1)变株TM4—180是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A41多次诱变衍生的产生泰洛星并对泰洛星有高抗性(Tyl^+Tyl^r)的变株,其泰洛星产量是原始菌种A41的18倍。(2)用紫外线、亚硝基胍和光敏诱变剂等诱变剂做菌种诱变,效果很好。筛选的Tyl^+Ty1~r菌株,如TM1-32、TM4—180等产生抗生素的能力为直接亲株的160~200%。(3)TM4-180经γ—射线处理获得阻断变株TM5-221、TM5—257,它们不产生泰洛星,但其发酵时能产生泰洛星,其效价是单独发酵的10~20倍。(4)TM5—257(Tyl^-Tyl^r)用紫外线处理得变株TM5-257-60,它是泰洛星生物合成的回复突变株,具有隔代亲株TM4-180的相同功能。(5)变株TM4-180及有关菌株(Tyl^r)对泰洛星具有抗性,在含5~10mg/m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TM5—221等变株Tyl^3)对泰洛星敏感,可能泰洛星抗性基因tlr C缺失。抗药标记的变化,是DNA突变多样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洛星 霉菌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弗氏链霉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分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宇 徐春燕 苏建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172,共5页
鉴定一株从泰乐菌素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烈性噬菌体SF1并研究其分子特性。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弗氏链霉菌的噬菌体SF1,通过负染法电镜观察噬菌体SF1的大小和形态;测定噬菌体SF1对氯仿和异丙醇的敏感性分析其包膜结构;通过SDS-PAGE... 鉴定一株从泰乐菌素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烈性噬菌体SF1并研究其分子特性。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弗氏链霉菌的噬菌体SF1,通过负染法电镜观察噬菌体SF1的大小和形态;测定噬菌体SF1对氯仿和异丙醇的敏感性分析其包膜结构;通过SDS-PAGE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提取噬菌体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分析。噬菌体SF1的噬菌斑直径约11-15 mm,边缘整齐透明,为烈性噬菌体;SF1为长尾型,头部为多面体,直径约24-30 nm,尾长约52-64 nm,尾宽约为3-5 nm;对氯仿和异丙醇不敏感,无包膜;基因组为双链DNA,大小约为35 kb;至少含有14种相对分子量为14.8-59.5 k D的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噬菌体 泰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拷贝tylD、tylF和tylJ弗氏链霉菌工程菌株构建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次郎 陈奕公 +3 位作者 刘晓明 王文超 朱慧 苏建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15-919,共5页
以弗氏链霉菌工业生产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泰乐星生物合成及组分转化关键基因tylD、tylF和tylJ,构建双拷贝tylD、tylF、tylJ弗氏链霉菌工程菌株。通过摇瓶发酵验证了工程菌株泰乐菌素发酵效价,并对筛选的一株工程菌利用荧光定量PC... 以弗氏链霉菌工业生产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泰乐星生物合成及组分转化关键基因tylD、tylF和tylJ,构建双拷贝tylD、tylF、tylJ弗氏链霉菌工程菌株。通过摇瓶发酵验证了工程菌株泰乐菌素发酵效价,并对筛选的一株工程菌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tylD、tylF和tylJ基因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双拷贝tylD、tylF、tylJ弗氏链霉菌工程菌株泰乐菌素摇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最高提高了28.1%,该菌株tylD、tylF、tylJ表达水平高于出发菌株,并且在进入稳定期后期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构建双拷贝tylD、tylF、tylJ弗氏链霉菌工程菌株可解除泰乐菌素合成限速环节,大幅度的提高泰乐菌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tylD基因 tylF基因 tylJ基因 泰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tylF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126-129,149,共5页
[目的]研究弗氏链霉菌tylF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巢式PCR技术和RACE技术从弗氏链霉菌B-62169菌株中克隆获得tyl F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经Vector NTI 11.0软件拼接获得t... [目的]研究弗氏链霉菌tylF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巢式PCR技术和RACE技术从弗氏链霉菌B-62169菌株中克隆获得tyl F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经Vector NTI 11.0软件拼接获得tyl F基因全长c DNA序列长度为1 245 bp,并带有19 bp长的Poly(A)尾巴,包含927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一个含30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yl F基因编码的酶是大菌素-O-甲基转移酶,参与分子功能中甲基转移酶活性和生物学途径中甲基化过程。对tyl F基因全长c DNA序列进行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证实该基因编码Tyl F蛋白,并具有223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域。[结论]该研究为阐明泰乐菌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甲基化反应机理,更进一步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提供生物信息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lF 泰乐菌素 霉菌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产硫酸新霉素高通量选育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飞 孙俊峰 +3 位作者 刘鹏飞 刘艳 王洲 薛正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167,177,共7页
建立基于多孔板发酵及酶标仪检测的高通量选育模型,提高诱变后硫酸新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对影响酶标仪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1.0×10^(-4)mol/L曲利本蓝的添加量(μL/m L)进行优化,并建立相应的分光光度法,对适用高通量筛选模型... 建立基于多孔板发酵及酶标仪检测的高通量选育模型,提高诱变后硫酸新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对影响酶标仪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1.0×10^(-4)mol/L曲利本蓝的添加量(μL/m L)进行优化,并建立相应的分光光度法,对适用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微孔板进行选择,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曲利本蓝的添加量为500μL/m L,硫酸新霉素在1.284~10.272 U/m L,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8),平均回收率为98.468 4%,重复性RSD为3.270 0%;24孔板适用于高通量筛选模型,优化后发酵条件:转速、装液量和接种量分别为220 r/min、2 m L和8%,在此基础上,实际发酵效价达到(6 825±77)U/m L,较原发酵条件提高了27.40%。基于多孔板发酵及酶标仪检测建立高通量选育模型,能够达到诱变后快速筛选硫酸新霉素高产菌株的目的,也为后续高通量选育其他抗生素高产菌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硫酸新霉素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弗氏链霉菌HNM0089抗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琳 丛子文 +6 位作者 周双清 黄东益 吴文嫱 许云 夏薇 张荣萍 黄小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3-757,共5页
为了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农药先导化合物,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HNM0089的种属进行鉴定,并对其抗真菌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HNM0089被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 为了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农药先导化合物,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HNM0089的种属进行鉴定,并对其抗真菌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HNM0089被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将其主要活性成分鉴定为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该化合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薯蓣炭疽病菌和橡胶炭疽病菌均有抑制活性,具有开发成农用抗菌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霉菌 抗真菌活性 星形孢菌素 农用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技术在弗氏链霉菌和侧耳属诱变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忠中 张萍 石彦鹏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利用等离子射流对抗生素生产菌种弗氏链霉菌和侧耳属进行诱变,通过对菌落观察和死亡率、变异率、发酵能力的筛选统计,确定针对该两种微生物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分别为240—270s和25—30S,并分别从中筛选出高于出发株1... 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利用等离子射流对抗生素生产菌种弗氏链霉菌和侧耳属进行诱变,通过对菌落观察和死亡率、变异率、发酵能力的筛选统计,确定针对该两种微生物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分别为240—270s和25—30S,并分别从中筛选出高于出发株10.4%和9.6%的菌株。本实验可为菌种的诱变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侧耳属 室温常压等离子 诱变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弗氏链霉菌K-7所产抑菌物质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红涛 刘振香 +3 位作者 徐文凤 顾志光 孟祥坤 范玲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85-88,共4页
为探明生防菌弗氏链霉菌K-7发酵液上清中抑菌物质的成分及其在功能性肥料中添加使用的可能性,对生防菌弗氏链霉菌K-7所产抑菌物质分别通过60和80℃高温处理4h和100g·L^-1的高浓度KH2PO3处理48h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上... 为探明生防菌弗氏链霉菌K-7发酵液上清中抑菌物质的成分及其在功能性肥料中添加使用的可能性,对生防菌弗氏链霉菌K-7所产抑菌物质分别通过60和80℃高温处理4h和100g·L^-1的高浓度KH2PO3处理48h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上清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来研究K-7所产抑菌物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生防菌弗氏链霉菌K-7所产抑菌物质经过60和80℃高温处理4h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所产抑菌物质对高温稳定;和100g·L^-1的高浓度KH2PO3复配后抑菌活性显著优于单独发酵液上清,显著优于单独的亚磷酸二氢钾溶液,说明所产抑菌物质在高盐条件下稳定。为所产抑菌物质的纯化、成分分析及在功能性肥料中添加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K-7 温度 亚磷酸二氢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双拷贝串联基因tylF、tylE和tylCV工程菌的构建
16
作者 陈亚兰 牛春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8期16-23,共8页
为提高弗氏链霉菌对泰乐菌素的产素能力,构建了弗氏链霉菌双拷贝串联基因tylF、tylE和tylCV基因工程菌。本研究以弗氏链霉菌作为出发菌株,并以其全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tylF和tylE以及tylCV基因、以质粒pSET152为模板扩增强启动子基... 为提高弗氏链霉菌对泰乐菌素的产素能力,构建了弗氏链霉菌双拷贝串联基因tylF、tylE和tylCV基因工程菌。本研究以弗氏链霉菌作为出发菌株,并以其全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tylF和tylE以及tylCV基因、以质粒pSET152为模板扩增强启动子基因permE,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和EcoRV、XbaI双酶切结合的连接方法,构建弗氏链霉菌表达载体pSET152-permE-tylF-tylE-tylCV,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T12567,利用大肠-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技术获得工程菌株。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菌株摇瓶效价(14580 u/mL)比出发菌株(11318 u/mL)提高了29%;液相色谱结果显示,工程菌株的泰乐菌素A和泰乐菌素C相对峰面积显著(P≤0.05)高于出发菌株。增加弗氏链霉菌tylF、tylE和tylCV的拷贝数可有效提高泰乐菌素的产量,以及优化组分,为泰乐菌素生产菌的遗传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霉菌 tylE基因 tylF基因 tylCV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分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研究 Ⅲ含硫化合物对角蛋白酶作用机理和角蛋白降解的生化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涂国全 张宝 +2 位作者 叶亚建 郭美锦 孙宇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1,共6页
硫酸钠、亚硫酸钠和巯基乙醇对角蛋白酶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使角蛋白酶活力分别依次提高了4,7和20多倍,其主要表现作用于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亚硫酸钠在0.01mol/L浓度下不仅作用于二硫键还原酶,而且还作用于多... 硫酸钠、亚硫酸钠和巯基乙醇对角蛋白酶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使角蛋白酶活力分别依次提高了4,7和20多倍,其主要表现作用于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亚硫酸钠在0.01mol/L浓度下不仅作用于二硫键还原酶,而且还作用于多肽水解酶。硫代硫酸钠对二硫键还原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角蛋白酶降解羽毛角蛋白首先是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使角蛋白中二硫键裂解产生变性角蛋白,然后在多肽水解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变性角蛋白逐渐分解成多肽、寡肽和游离氨基酸,使角蛋白彻底分解。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是降解角蛋白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含硫化合物 角蛋白酶 霉菌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分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涂国全 孙宇晖 +2 位作者 郭美锦 叶亚建 张宝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对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分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在角蛋白底物作用下诱导产生胞外角蛋白酶。它是一种复合蛋白酶,含有二硫键还原酶和多肽水解酶等多种酶活性组分,其中,二硫键还原酶是分解角蛋白的关键酶,二硫... 对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分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在角蛋白底物作用下诱导产生胞外角蛋白酶。它是一种复合蛋白酶,含有二硫键还原酶和多肽水解酶等多种酶活性组分,其中,二硫键还原酶是分解角蛋白的关键酶,二硫键还原酶首先作用于角蛋白中的二硫键,使角蛋白高级结构解体形成变性角蛋白,然后变性角蛋白在多肽水解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水解成多肽,寡肽和游离氨基酸,使角蛋白彻底分解。在角蛋白分解过程中,角蛋白中的硫也随之转化成巯基化合物,H2S和硫酸盐3种含硫化合物存在于分解产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角蛋白酶 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分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研究 Ⅱ角蛋白分解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涂国全 叶亚建 +2 位作者 张宝 郭美锦 孙宇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在分解利用羽毛角蛋白过程中产生角蛋白酶,使角蛋白不断地降解成多肽或游离氨基酸的同时,角蛋白中的硫也随之转化成巯基化合物、H2S和硫酸盐3种含硫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分解产物中,并对3种含硫化合物形成... 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在分解利用羽毛角蛋白过程中产生角蛋白酶,使角蛋白不断地降解成多肽或游离氨基酸的同时,角蛋白中的硫也随之转化成巯基化合物、H2S和硫酸盐3种含硫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分解产物中,并对3种含硫化合物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霉菌 角蛋白酶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酶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叶亚建 涂国全 +3 位作者 张宝 孙宇晖 黄国亮 杨良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0-65,共6页
用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的羽毛粉发酵液离心后上清液经80%浓度乙醇沉淀离心提取的角蛋白酶,酶比活力124.8u/mgprotein,纯化倍数3.6,酶活力回收率58.8%.酶解羽毛粉的最适pH值9.0,在pH6~9... 用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的羽毛粉发酵液离心后上清液经80%浓度乙醇沉淀离心提取的角蛋白酶,酶比活力124.8u/mgprotein,纯化倍数3.6,酶活力回收率58.8%.酶解羽毛粉的最适pH值9.0,在pH6~9范围处理30min酶活性稳定;最适温度50℃,在70℃以内处理30min活性稳定.酶能被巯基乙醇激活,被MgSO4,CaCl2,HgCl2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角蛋白酶 比活力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