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压缩比两级燃气引射系统参数匹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建军 周进 +1 位作者 徐万武 王振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9-1592,共4页
建立了单模块两级超声速环形引射系统,采用不同参数的高温燃气分别作为一二级引射器驱动工质,对二级引射器单独启动特性、两级引射器自身参数匹配特性及有负载情况下系统匹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引射器单独启动存在... 建立了单模块两级超声速环形引射系统,采用不同参数的高温燃气分别作为一二级引射器驱动工质,对二级引射器单独启动特性、两级引射器自身参数匹配特性及有负载情况下系统匹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引射器单独启动存在流量下限;两级引射器自身参数匹配范围是比较宽的,但在有负载情况下,其匹配范围大为缩小;对于多级引射而言,各级引射气体压力与负载压力的相互匹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真空 两级燃气引射系统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射系统排气装置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孙运强 郭隆德 +1 位作者 陈志强 陈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削弱引射系统尾气对光传输的影响,依据将尾气排放到光传输区域以外的设计思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引射系统排气管道内的流场特性及尾气射流影响区域开展了研究。通过对直管道以及弯管道内流场特性的数值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排气... 为削弱引射系统尾气对光传输的影响,依据将尾气排放到光传输区域以外的设计思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引射系统排气管道内的流场特性及尾气射流影响区域开展了研究。通过对直管道以及弯管道内流场特性的数值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排气管道的结构设计方式。在给定系统出口速度的情况下,运用多组分输运模型,分别对无自然风和有侧向自然风状态下的尾气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尾气射流排出系统后的影响区域,并依据尾气影响区域,对管道长度及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统 排气管道 尾气 光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压力对一种引射系统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魏名山 马朝臣 王樵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5,60,共3页
为模拟一种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引射系统的性能 ,对该系统建立了三维计算网格 ,应用k ε湍流模型对一系列不同进口压力的状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全管内的详尽的压力、温度、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对不同进口压力下 ,主要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内燃机 引射系统 k—ε湍流模型 进口压力 结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燃气引射系统对接试验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芳 任泽斌 +3 位作者 王海锋 李先锋 史煜 郭隆德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引射系统是化学激光器排气系统的核心组件。为提高排气系统引射效率并适应小型化、经济性等要求,提出一种采用燃气发生器产生高温燃气的引射气源方案,建立了“基于航空发动机单喷嘴燃烧室结构的燃气发生器+两级超声速引射器”组合的引... 引射系统是化学激光器排气系统的核心组件。为提高排气系统引射效率并适应小型化、经济性等要求,提出一种采用燃气发生器产生高温燃气的引射气源方案,建立了“基于航空发动机单喷嘴燃烧室结构的燃气发生器+两级超声速引射器”组合的引射系统试验平台,开展了燃气发生器独立热试车,并实现了与引射器的对接试验。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点火可靠,运行稳定;在高温燃气的引射作用下,引射器启动迅速,工作平稳,各项性能指标优于设计值;引射燃气温度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基本不影响引射器工作性能。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引射系统方案设计及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统 化学激光器 燃气发生器 超声速 对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徐大川 阳玲 +2 位作者 史煜 顾蕴松 任泽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33,共9页
航空发动机可以对空气增压,并且增加气流温度,理论上存在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的可能。分析了气源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引气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介绍了3种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可能的布局方案。针对某领域内的排气参数要求,... 航空发动机可以对空气增压,并且增加气流温度,理论上存在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的可能。分析了气源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引气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介绍了3种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可能的布局方案。针对某领域内的排气参数要求,分别对3种布局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上游气体压强为0.044×10^(5) Pa和0.0293×10^(5) Pa时,通过合理选择发动机的布局以及工作参数,发动机可以直接将上游气体排出或者作为驱动气源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缩机 超声速引射系统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倩 郭宪民 +1 位作者 李卫国 郭欣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 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使用不同喉部直径喷嘴的系统,在相同工况下,引射器喷嘴喉部直径较大的系统的性能较好。对于使用不同直径混合室的系统,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使用小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变化较大;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使用大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较高,而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高时,使用小混合室直径的系统性能较好。在相同工况下,与传统跨临界CO2循环进行比较,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COP最大可提高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制冷系统 两相流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跨临界CO_2引射制冷系统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爱民 朱求源 +2 位作者 余涛 段晨 张早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129,共4页
针对船用跨临界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建立动态模型,模型中蒸发器采用移动边界模型,气冷器采用集总参数模型,引射器使用1-D恒压混合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动态模型,分析系统各参数在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及引射器尺寸阶跃扰动下的动... 针对船用跨临界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建立动态模型,模型中蒸发器采用移动边界模型,气冷器采用集总参数模型,引射器使用1-D恒压混合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动态模型,分析系统各参数在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及引射器尺寸阶跃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对压缩机转速变化更加敏感,系统参数耦合作用强,并且动态响应中存在逆向响应。本文研究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临界 制冷系统 动态性能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蒸发对跨临界CO_2引射制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立星 邓建强 何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1,共6页
两级蒸发引射制冷循环中通过二级蒸发器不仅能调节引射器出口干度还能提高系统效率。通过改变第二蒸发器冷冻水流量对两级蒸发引射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并与改变引射器面积比的调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气冷器压... 两级蒸发引射制冷循环中通过二级蒸发器不仅能调节引射器出口干度还能提高系统效率。通过改变第二蒸发器冷冻水流量对两级蒸发引射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并与改变引射器面积比的调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气冷器压力、第一蒸发器压力和压缩机流量都随第二蒸发器冷冻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且引射器面积比越大,气冷器压力越高而蒸发器压力和压缩机流量越低。同时,系统引射系数随第二蒸发器冷冻水流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制冷量和COP则升高,尤其是在小引射系数下,系统制冷量和COP提高的更为明显。本研究为引射循环提供了另外一种良好的调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两级蒸发 系统性能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况和喷嘴喉部直径对引射器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孟丽丽 郭宪民 任立乾 《绿色科技》 2015年第5期262-265,共4页
分别对采用拉法尔喷嘴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CO2跨临界两相流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几何尺寸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几何尺寸条件下,气冷器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分别为43℃和6℃时,拉法尔喷嘴引射器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 分别对采用拉法尔喷嘴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CO2跨临界两相流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几何尺寸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几何尺寸条件下,气冷器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分别为43℃和6℃时,拉法尔喷嘴引射器和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均随着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8.50MPa和8.70MPa取得最大值;两种形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均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气冷器出口压力和温度分别为8.50MPa和43℃条件下,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在蒸发温度为4℃时取得最大值;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制冷系统的COP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制冷系统 两段式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管面积和位置对排气引射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广振 吴寿生 +1 位作者 王之珊 魏福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对一个轴对称波瓣主喷管与 4种不同截面积的圆形混合管、并分别在不同轴向位置时的组合试验 ,研究了混合管与主喷管截面积之比Am/Ap 及轴向间距Lmp对排气引射系统的引射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气动性能综合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 通过对一个轴对称波瓣主喷管与 4种不同截面积的圆形混合管、并分别在不同轴向位置时的组合试验 ,研究了混合管与主喷管截面积之比Am/Ap 及轴向间距Lmp对排气引射系统的引射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气动性能综合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范围内 ,Am/Ap 增大 ,系统的引射系数增大、综合气动性能改善 ;Lmp增大 ,系统的引射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也增大。对于不同范围 ,压力损失系数增加的斜率不同 ,总的趋势则是综合气动性能变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喷管 排气引射系统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友宏 李立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了了解有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特性 ,从圆柱坐标系出发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在同位网格上求解了流场控制方程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 为了了解有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特性 ,从圆柱坐标系出发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在同位网格上求解了流场控制方程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中心锥壁面的作用下 ,圆柱混合管中流向涡很快形成 ,次流的低温等值线可以延伸至混合管中心轴线处。计算结果与测量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喷管 喷管 排气引射系统 气动性能 数值仿真 流场模拟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酒精单喷嘴燃气发生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芳 任泽斌 +4 位作者 李先锋 郭隆德 陶瑜 史煜 罗智锋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针对引射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小型化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结构的双油路燃气发生器方案,并设计、加工了单喷嘴试验件,进行了多工况下的热试车。试验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设计方案可行,采用高能火花塞直接点火方式可实... 针对引射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小型化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结构的双油路燃气发生器方案,并设计、加工了单喷嘴试验件,进行了多工况下的热试车。试验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设计方案可行,采用高能火花塞直接点火方式可实现燃气发生器可靠点火;燃气发生器点火迅速,主要工作参数基本满足设计指标;能在较宽的流量范围内稳定工作,余气系数下限达到3.9;燃气发生器燃烧效率较高,但随着余气系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统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燃气发生器 单喷嘴 余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