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1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结果:全部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和12周实验侧新骨形成均多于对照侧;实验测种植体直接骨接合率(DCLF,%)分别为32.93±2.66和65.95±7.00,对照侧为21.71±3.20和45.72±3.51。组间比较P<0.01。结论:mGBR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即刻种植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余青婵 余粤海 +1 位作者 黄河 廖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好详细的护理指导。结果运用GBR技术即刻种植5例,植入Xive种植体7枚;延期种植术14例,植入Xive种植体19枚。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GBR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牙种植术中骨组织不足的问题。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引导组织再生 种植 屏障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9
3
作者 吴刘中 张桂荣 +1 位作者 史春 郭传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 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牙齿松动度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各指标评分降低(均P <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可明显提升牙周附着效果,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引导组织再生 牙内种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蒋欣益 杨霁 +3 位作者 柴召午 宋锦璘 邓锋 王智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自体骨移植组),空白对照组。在犬尖牙颊侧区根中1/3处制备牙周骨缺损模型,根据分组,自体骨移植后,实验1组和2组采用LIPUS处理20 min.d-1,超声强度为30 mW.cm-2,实验1、3组植入Bio-Gide胶原膜。在LIPUS处理6、8周后处死Beagle犬,对各组尖牙牙周骨缺损区进行Micro-CT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各组牙周骨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Micro-CT检测分析表明,各组6周与8周时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的骨组织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1组新生骨量最多。结论LIPUS具有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潜能,LIPUS与GBR结合可能更有利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组织再生 缺损 修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娜 涂晓芸 +1 位作者 黄滟淅 冷芸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 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根据术区肿痛、出血情况间断自行冰敷。干预组使用15%乙醇冰袋根据冰敷时间表进行冰敷。即术前给予自制15%乙醇冰袋术区冰敷15min后再手术,手术后立即冰敷3h,并于术后第1、2、3天进行1h冰敷。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分级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区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干预组面部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冰敷可以缩短前牙GBR同期种植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引导组织再生同期种植 改良冰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鲍光辉 赵志良 +1 位作者 冯瑞强 杨菊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1,共1页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种植 钛膜引导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德平 耿威 +1 位作者 戈怡 宿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GBR技术治疗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9例,用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应用GBR技术治疗后随访6—18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得以消除,探诊深度均小... 目的:观察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GBR技术治疗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9例,用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应用GBR技术治疗后随访6—18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得以消除,探诊深度均小于5mm,X线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的骨量得到较好恢复。结论:应用GBR技术治疗失败中的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种植体部分恢复其周围原有的骨量和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引导再生技术 失败中的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国娟 李齐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4-35,共2页
目的提高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 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均成功,... 目的提高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 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均成功,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随访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种植体均形成了紧密的骨性结合。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失 引导组织再生 种植 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植骨材料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邓飞龙 马建元 +3 位作者 简裕涛 罗智斌 刘臣汉 吴伟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作如下处置:A组空置,B组植入P15,C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初期缝合伤口。于术后第6周、12周将beagle犬分期处死获取标本,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B、C组植骨区外形均较A组膨隆,尤其是C组。X线观察可见B、C组X线阻射影几乎覆盖整个植骨区,而A组的X线阻射影仅局限于骨缺损周边区域。组织学检查发现:植骨区范围内的新生骨比例和骨-种植体结合率B组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未降解的植骨材料比例B组低于C组;植骨材料-新生骨结合率B组高于C组。【结论】与Bio-Gide联合应用,P15与Bio-Oss均能有效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数量与质量,且能促进骨-种植体结合率,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材料 引导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牙周-种植修复联合治疗8年随访1例
10
作者 孙瑜鸿 郭云 +4 位作者 范明哲 曾宇 高雅 孙华岭 曹正国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重度牙周炎患者常因严重附着丧失导致失牙,并伴有局部软硬组织缺陷,需联合多学科针对病情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恢复其牙列完整性,以达到咬合功能及牙周组织的长久稳定。本文报道1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序列治疗全过程,包括病情分析、牙周手... 重度牙周炎患者常因严重附着丧失导致失牙,并伴有局部软硬组织缺陷,需联合多学科针对病情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恢复其牙列完整性,以达到咬合功能及牙周组织的长久稳定。本文报道1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序列治疗全过程,包括病情分析、牙周手术、种植修复缺失牙、支持治疗以及长达8年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牙周系统治疗 引导组织再生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包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艺群 吴汉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评价戊二醛(GA)处理的牛心包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在11只狗的双侧下颌骨颊侧骨板各制备一个1.0cm×1.0 cm×0.5 cm大小的骨缺损,随机在一侧骨缺损覆盖GA牛心包,另一侧不覆盖膜作为对照侧。术后2周,4周,8... 目的 评价戊二醛(GA)处理的牛心包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在11只狗的双侧下颌骨颊侧骨板各制备一个1.0cm×1.0 cm×0.5 cm大小的骨缺损,随机在一侧骨缺损覆盖GA牛心包,另一侧不覆盖膜作为对照侧。术后2周,4周,8周,16周采用Demal-CT及组织学切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①10只狗伤口愈合良好,1只狗(16周组)牛心包处理区伤口愈合欠佳;②16周内牛心包未见明显吸收,周围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③牛心包覆盖侧骨缺损修复速度快于对照侧。结论 ①GA牛心包有良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牛心包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②GA处理的牛心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引导组织再生 缺损修复 伤口愈合 对照 处理 实验研究 包覆 制备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修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翔 宋锦璘 +2 位作者 邓锋 赵纯亮 王智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5-901,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构建5只Beagle犬尖牙颊侧根中1/3处5 mm×5 mm矩形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每只Beagle犬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个治疗组:LIPUS(90 mW/cm... 本研究探讨了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构建5只Beagle犬尖牙颊侧根中1/3处5 mm×5 mm矩形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每只Beagle犬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个治疗组:LIPUS(90 mW/cm2,20 min/d)组、LIPUS(90 mW/cm2,20 min/d)+GBR组、GBR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共计5颗实验牙。4周后处死Beagle犬,通过对实验区进行HE、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以及对新生牙槽骨面积(NBA)及新生牙槽骨占初始缺损面积百分比(NBA%)的测量,比较各组牙周骨开窗缺损的组织学修复差异。Micro-CT观察显示,各组新生牙槽骨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LIPUS+GBR组、GBR组、LIPUS组、空白对照组;Masson染色显示,相比GBR组和空白对照组,LIPUS组和LIPUS+GBR组新生牙槽骨胶原成熟度较高;组织学测量各组NBA及NBA%,LIPUS组为(0.39±0.06)mm2,7.74%±1.09%;LIPUS+GBR组为(0.52±0.13)mm2,10.3%±2.22%;GBR组为(0.41±0.11)mm2,7.44%±2.20%;空白对照组为(0.24±0.04)mm2,4.64%±0.99%,各组间牙槽骨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牙槽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LIPUS+GBR组、GBR组、LIPUS组、空白对照组。LIPUS辅助GBR治疗能够促进牙周骨开窗缺损的早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组织再生 BEAGLE犬 牙周开窗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理论和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德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关键词 引导再生理论 引导再生技术 Brancrnark 种植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可吸收膜与不可吸收膜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驰 佐藤淳一 +1 位作者 松浦正朗 濑户皖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6-441,共6页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可吸收膜和一种不可吸收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引导成骨能力。结果表明:防止术后创口感染和膜暴露是GTR应用于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关键;e-PTFE膜和胶原膜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能...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可吸收膜和一种不可吸收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引导成骨能力。结果表明:防止术后创口感染和膜暴露是GTR应用于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关键;e-PTFE膜和胶原膜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能力,并能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间骨性结合的形成;由于胶原膜不引起明显炎症反应,并具有可吸收性而无需在植入后作二次手术取出,其可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e-PTFE膜应用于临床,而polyglactin910膜因其具有较高的水后感染率和较低的引导成骨能力,似不宜作为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种植 即刻种植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监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范义湘 金丹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体,人工骨组植入CHAP,对照组则不植入任何填充物。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于术后2、4、8周监测各组骨修复情况。结果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的感兴趣区(ROI)计数和T/NT比值显示: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再血管化的表现及明显的成骨活动;人工骨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再生的数量和成骨的质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组织工程骨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结论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大动物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修复过程中有比较准确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放性核素显像 组织技术 组织工程学 动物实验 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网应用于即刻种植骨缺损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晨辰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尹伟 程义成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作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48枚植体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通过直观测量、硬组织切片和新生骨形成率比较各组骨再生效果。结果酸蚀喷砂(SLA)表面的植体周围骨再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可吸收研磨介质(RBM)表面;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佳,GBR组和钛网+骨粉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其中GBR组和钛网+骨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A表面处理方法有利于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的骨整合;钛网联合GBR技术作为一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的新方法,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即刻种植 垂直-水平联合型缺损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GBR技术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2
17
作者 闫娜 黄涛 +3 位作者 张中月 张淑华 韩国良 王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医学科行种植修复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医学科行种植修复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共计90例,对照组30例行翻瓣刮治,观察组60例,其中30例接受Bio-Oss骨粉植入后覆盖生物膜治疗,另外30例接受PRF和Bio-Oss骨粉混合物联合植入后覆盖PRF生物膜治疗。术后定期复诊,观察并统计种植体周围黏膜生长、骨再生、骨重建成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Bio-Oss+生物膜+PRF组在术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生长情况、骨再生方面均优于Bio-Oss+生物膜组和翻瓣治疗组(P<0.05);3组在骨重建成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PRF联合GBR技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其在促进软组织愈合、促进骨重建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种植体周围炎 引导再生 组织愈合 缺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硬组织修复材料仿生设计制备和临床转化
18
作者 赵菡 卫彦 +15 位作者 张学慧 杨小平 蔡晴 宁成云 徐明明 刘雯雯 黄颖 何颖 郭亚茹 江圣杰 白云洋 吴宇佳 郭雨思 郑晓娜 李文静 邓旭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形态和功能破坏,而牙齿缺失常造成牙槽骨吸收低平,不利于后续修复。临床上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以牙本质小管封闭为主,其效果不佳且易复发;材料充填是牙体缺损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现有材料与牙齿力学性能匹配差,界面结合不足,修复体寿命短;而牙槽骨低平的垂直骨增量则是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牙齿微观结构及其构效关系的深入解析,缺少对牙槽骨再生微环境的深入认识,导致材料设计忽视了从微观结构功能仿生到宏观效果实现的协同考量。因此,发展牙齿/颌骨结构与功能高度仿生的修复材料新技术与临床新策略是目前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修复材料 组织引导再生 电学微环境 充填材料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宸佑 魏诗敏 +1 位作者 汪媛婧 伍颖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参与其中的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DC细胞、巨噬细胞等,其中的巨噬细胞在组织损伤、肿瘤、骨改建等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巨噬细胞的了解更为深入,但巨噬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应...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参与其中的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DC细胞、巨噬细胞等,其中的巨噬细胞在组织损伤、肿瘤、骨改建等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巨噬细胞的了解更为深入,但巨噬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应答仍有很多机理尚未明了。因此本综述主要探讨生物材料与巨噬细胞之间的应答,展望其潜在应用,为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组织修复 种植 引导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膜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鄂玮 马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3,共3页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是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地竖起一道屏障膜,将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阻挡在缺损区外,确保成骨过程无干扰,最终实现缺损区完全的骨修复。
关键词 引导再生 应用 成纤维细胞 缺损 过程 组织 屏障膜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