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原-羟磷灰石复合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金琼 王晓敏 +2 位作者 王晓飞 李旭东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枕骨缺损区覆盖Bio-Gide膜作为对比(第4组)。术后2、4、8、12周各处死6只大鼠取材,进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组织切片观察和新生骨量测定,对结果进行广义线性模型/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从术后2周开始除第1组外,其余3组均可见少量新生骨质,12周时3组缺损区由不透明硬组织封闭,并可见分解的部分膜碎片。X线显示,术后12周时第3组和第4组缺损区修复骨密度与原骨质接近,第2组稍低。新生骨量分析显示,术后初期第4组新生骨量大于其余3组,术后12周第4组与第3组和第2组的成骨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L-HA复合膜能引导大鼠颅骨组织再生,且复合双层膜成骨效果要优于复合单层致密膜,其结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胶原 羟磷灰石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1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结果:全部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和12周实验侧新骨形成均多于对照侧;实验测种植体直接骨接合率(DCLF,%)分别为32.93±2.66和65.95±7.00,对照侧为21.71±3.20和45.72±3.51。组间比较P<0.01。结论:mGBR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即刻种植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蒋欣益 杨霁 +3 位作者 柴召午 宋锦璘 邓锋 王智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自体骨移植组),空白对照组。在犬尖牙颊侧区根中1/3处制备牙周骨缺损模型,根据分组,自体骨移植后,实验1组和2组采用LIPUS处理20 min.d-1,超声强度为30 mW.cm-2,实验1、3组植入Bio-Gide胶原膜。在LIPUS处理6、8周后处死Beagle犬,对各组尖牙牙周骨缺损区进行Micro-CT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各组牙周骨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Micro-CT检测分析表明,各组6周与8周时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的骨组织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1组新生骨量最多。结论LIPUS具有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潜能,LIPUS与GBR结合可能更有利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骨组织再生 缺损 修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娜 涂晓芸 +1 位作者 黄滟淅 冷芸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 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根据术区肿痛、出血情况间断自行冰敷。干预组使用15%乙醇冰袋根据冰敷时间表进行冰敷。即术前给予自制15%乙醇冰袋术区冰敷15min后再手术,手术后立即冰敷3h,并于术后第1、2、3天进行1h冰敷。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分级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区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干预组面部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冰敷可以缩短前牙GBR同期种植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 改良冰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天奇 储顺礼 +3 位作者 聂然 付丽 裴婷婷 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9-853,共5页
报道1例左侧上颌中切牙缺失伴颊侧骨吸收导致种植位点唇舌向骨宽度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骨劈开骨挤压技术,前牙区唇侧固定钛夹板以维持成骨空间,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通过植入骨粉和PRF在种植位点进行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最终成功维持... 报道1例左侧上颌中切牙缺失伴颊侧骨吸收导致种植位点唇舌向骨宽度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骨劈开骨挤压技术,前牙区唇侧固定钛夹板以维持成骨空间,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通过植入骨粉和PRF在种植位点进行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最终成功维持并提高了前牙区唇舌向的丰满度,避免了前牙区垂直向软硬组织的吸收,并获得了较好的美学效果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夹板 美学区 引导骨组织再生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包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艺群 吴汉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评价戊二醛(GA)处理的牛心包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在11只狗的双侧下颌骨颊侧骨板各制备一个1.0cm×1.0 cm×0.5 cm大小的骨缺损,随机在一侧骨缺损覆盖GA牛心包,另一侧不覆盖膜作为对照侧。术后2周,4周,8... 目的 评价戊二醛(GA)处理的牛心包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在11只狗的双侧下颌骨颊侧骨板各制备一个1.0cm×1.0 cm×0.5 cm大小的骨缺损,随机在一侧骨缺损覆盖GA牛心包,另一侧不覆盖膜作为对照侧。术后2周,4周,8周,16周采用Demal-CT及组织学切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①10只狗伤口愈合良好,1只狗(16周组)牛心包处理区伤口愈合欠佳;②16周内牛心包未见明显吸收,周围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③牛心包覆盖侧骨缺损修复速度快于对照侧。结论 ①GA牛心包有良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牛心包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②GA处理的牛心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引导骨组织再生 缺损修复 伤口愈合 对照 处理 实验研究 包覆 制备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马士卿 张旭 +1 位作者 孙迎春 高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0,共3页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而GBR膜是决定其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该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GBR膜在骨组织再生中不仅具着物理性屏障膜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局部血块、聚...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而GBR膜是决定其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该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GBR膜在骨组织再生中不仅具着物理性屏障膜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局部血块、聚集骨诱导因子、进行骨传导等作用。本文将对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机理、GBR膜的制备技术及分类、GBR膜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复合BMP-2转染的BMSCs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体外实验研究
8
作者 白明海 张婷婷 +3 位作者 吴汉江 赵志河 何正权 刘兴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6-698,共3页
目的:研究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复合BMP-2转染BMSCs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体外复合BMP-2转染BMSCs,SEM评估细胞生长与增殖,MTT法检测牛心包对转染细胞的毒性,ELISA检测BMP-2含量,结晶紫染色法测定B... 目的:研究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复合BMP-2转染BMSCs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体外复合BMP-2转染BMSCs,SEM评估细胞生长与增殖,MTT法检测牛心包对转染细胞的毒性,ELISA检测BMP-2含量,结晶紫染色法测定BMSCs细胞粘附能力,ALP活性实验检测转染BMSCs成骨性能。结果:SEM发现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复合BMP-2基因转染的BMSCs后,细胞生长并增殖良好;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增强了BMP-2转染BMSCs的细胞粘附能力和成骨细胞转化能力。结论: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复合BMP-2基因转染BMSCs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和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天然GBR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衍生脱细胞牛心包 BMP-2转染的 BMSCS 引导骨组织再生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应用于自身骨移植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顾晔 汪永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自身骨移植是种植术前骨增量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在常规骨移植后是否在移植物上覆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临床上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拟就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在自身骨移植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自身移植 牙槽嵴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国娟 李齐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4-35,共2页
目的提高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 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均成功,... 目的提高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 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均成功,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随访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种植体均形成了紧密的骨性结合。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失 引导骨组织再生 种植体 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青婵 余粤海 +1 位作者 黄河 廖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好详细的护理指导。结果运用GBR技术即刻种植5例,植入Xive种植体7枚;延期种植术14例,植入Xive种植体19枚。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GBR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牙种植术中骨组织不足的问题。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引导组织再生 牙种植术 屏障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敏 李旭东 张志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0-1304,共5页
本研究结合原位合成法和凝胶途径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材料。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膜由胶原纤维三维网络构成,无机相均匀分布于网络中。红外与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复合膜的无机相为碳酸取代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类似自... 本研究结合原位合成法和凝胶途径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材料。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膜由胶原纤维三维网络构成,无机相均匀分布于网络中。红外与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复合膜的无机相为碳酸取代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类似自然骨的组成。与纯胶原膜相比,复合膜的溶胀性能大为改善。通过对复合凝胶的控制脱水,使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模量,结合微观形貌和脱水控制过程讨论了复合膜的增强机制。本研究制备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引导再生 胶原 羟基磷灰石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植骨材料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飞龙 马建元 +3 位作者 简裕涛 罗智斌 刘臣汉 吴伟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作如下处置:A组空置,B组植入P15,C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初期缝合伤口。于术后第6周、12周将beagle犬分期处死获取标本,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B、C组植骨区外形均较A组膨隆,尤其是C组。X线观察可见B、C组X线阻射影几乎覆盖整个植骨区,而A组的X线阻射影仅局限于骨缺损周边区域。组织学检查发现:植骨区范围内的新生骨比例和骨-种植体结合率B组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未降解的植骨材料比例B组低于C组;植骨材料-新生骨结合率B组高于C组。【结论】与Bio-Gide联合应用,P15与Bio-Oss均能有效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数量与质量,且能促进骨-种植体结合率,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材料 引导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等离子处理PLLA/BG引导骨再生膜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炜 曾曙光 高文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聚乳酸-生物玻璃(Poly-L-Lactic Acid/Bioglass,PLLA/BG)亲水性纳米纤维膜,探讨其作为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氧等离子处理PLLA/BG纳米纤维引导骨再生膜,改善其亲水性能,将人成骨样细胞(MG63)接种于...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聚乳酸-生物玻璃(Poly-L-Lactic Acid/Bioglass,PLLA/BG)亲水性纳米纤维膜,探讨其作为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氧等离子处理PLLA/BG纳米纤维引导骨再生膜,改善其亲水性能,将人成骨样细胞(MG63)接种于膜表面,通过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其在膜表面的生长,计算细胞粘附率及增殖率,检测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膜上生长形态及钙结节形成,分析该膜生物相容性及促成骨性能。结果氧等离子处理的PLLA/BG膜在1、3、6 h的细胞粘附率分别为(30.570±0.96)%、(47.27±0.78)%、(66.78±0.69)%,细胞黏附率高于两组膜(P<0.01);3组膜的细胞增殖率均随时间延长提高,在不同时间点氧等离子处理的PLLA/BG膜的细胞增殖率高于另外两组(P<0.01);Hoechst荧光染色中可观察到氧等离子处理的PLLA/BG膜表面早期有更多细胞黏附;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加入BG的复合膜可在早期促进成骨细胞分泌基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MG-63细胞呈梭形,黏附于膜表面,与复合膜相互交联,形成钙结节。结论经氧等离子处理的PLLA/BG复合膜在早期可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及促进成骨细胞分泌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氧等离子 聚乳酸 生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修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翔 宋锦璘 +2 位作者 邓锋 赵纯亮 王智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5-901,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构建5只Beagle犬尖牙颊侧根中1/3处5 mm×5 mm矩形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每只Beagle犬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个治疗组:LIPUS(90 mW/cm... 本研究探讨了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构建5只Beagle犬尖牙颊侧根中1/3处5 mm×5 mm矩形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每只Beagle犬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个治疗组:LIPUS(90 mW/cm2,20 min/d)组、LIPUS(90 mW/cm2,20 min/d)+GBR组、GBR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共计5颗实验牙。4周后处死Beagle犬,通过对实验区进行HE、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以及对新生牙槽骨面积(NBA)及新生牙槽骨占初始缺损面积百分比(NBA%)的测量,比较各组牙周骨开窗缺损的组织学修复差异。Micro-CT观察显示,各组新生牙槽骨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LIPUS+GBR组、GBR组、LIPUS组、空白对照组;Masson染色显示,相比GBR组和空白对照组,LIPUS组和LIPUS+GBR组新生牙槽骨胶原成熟度较高;组织学测量各组NBA及NBA%,LIPUS组为(0.39±0.06)mm2,7.74%±1.09%;LIPUS+GBR组为(0.52±0.13)mm2,10.3%±2.22%;GBR组为(0.41±0.11)mm2,7.44%±2.20%;空白对照组为(0.24±0.04)mm2,4.64%±0.99%,各组间牙槽骨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牙槽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LIPUS+GBR组、GBR组、LIPUS组、空白对照组。LIPUS辅助GBR治疗能够促进牙周骨开窗缺损的早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骨组织再生 BEAGLE犬 牙周开窗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聚己内酯引导骨再生膜的仿生矿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霞 白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电纺聚己内酯支架材料的生物矿化特性及其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己内酯(PCL)超细纤维膜支架,采用体外过饱和矿化液(SCS)浸泡法,在电纺膜上仿生沉积磷灰石。该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电纺聚己内酯支架材料的生物矿化特性及其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己内酯(PCL)超细纤维膜支架,采用体外过饱和矿化液(SCS)浸泡法,在电纺膜上仿生沉积磷灰石。该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采用接触角实验评价其亲水性;将成骨细胞与复合材料共培养,用SEM观察并评价其细胞相容性。结果 PCL电纺薄膜由超细纤维交织形成三维多孔结构,随着矿化时间增加,PCL电纺纤维上沉积的结晶物数量增多,形态增大并覆盖整个薄膜表面,形成磷酸氢钙及类骨磷灰石晶体。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黏附、铺展,呈正常生长形貌。结论 PCL电纺膜经过SCS处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制备复合材料的仿生矿化方法,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仿细胞外基质组织工程化材料及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研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静电纺丝 聚己内酯 仿生矿化 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和引导骨再生术在垂直骨增量上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张晓丹 胡丹青 平飞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90-193,197,共5页
随着种植外科的进展,大量垂直向和水平向骨增量技术得到了发展。许多种植患者存在垂直向骨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增加垂直向骨量;但垂直向骨增量相对于水平向骨增量难度比较大,预见性较差,往往易致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垂直向骨增量技术受到... 随着种植外科的进展,大量垂直向和水平向骨增量技术得到了发展。许多种植患者存在垂直向骨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增加垂直向骨量;但垂直向骨增量相对于水平向骨增量难度比较大,预见性较差,往往易致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垂直向骨增量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引导骨再生技术和牵张成骨术是2类较常用的垂直向骨增量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一定的应用,本文对其在垂直向骨增量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增量 引导骨组织再生 牵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凯 马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指利用屏障膜引导骨组织再生防止周围纤维结缔组织过早长入骨缺损区,改变骨创愈合环境,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本文对临床常见的可吸收膜做一综述,研究其在引导骨再生中的作用。
关键词 引导再生 可吸收膜 引导骨组织再生 应用 纤维结缔组织 组织再生修复 缺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等级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彦雪 付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53-358,共6页
引导骨再生(GBR)是一种利用屏障膜实现骨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法。GBR膜的应用作为GBR术的关键,可以封闭骨缺损区,阻止非成骨细胞长入,为骨组织的再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然而,目前市面上的GBR膜往往缺乏骨诱导潜力和抗菌活性。为了实现屏... 引导骨再生(GBR)是一种利用屏障膜实现骨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法。GBR膜的应用作为GBR术的关键,可以封闭骨缺损区,阻止非成骨细胞长入,为骨组织的再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然而,目前市面上的GBR膜往往缺乏骨诱导潜力和抗菌活性。为了实现屏障膜的多种功能需求,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具有梯度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复合膜。本文将回顾功能等级GBR膜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GBR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等级膜 引导骨组织再生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网应用于即刻种植骨缺损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晨辰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尹伟 程义成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作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48枚植体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通过直观测量、硬组织切片和新生骨形成率比较各组骨再生效果。结果酸蚀喷砂(SLA)表面的植体周围骨再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可吸收研磨介质(RBM)表面;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佳,GBR组和钛网+骨粉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其中GBR组和钛网+骨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A表面处理方法有利于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的骨整合;钛网联合GBR技术作为一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的新方法,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即刻种植 垂直-水平联合型缺损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