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宝安 熊辉霞 +6 位作者 丁家华 苏恩本 赵刚 王骏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13-31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列血样,用STR-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方法计算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28例患者中1例移植失败,22例形成完全供者造血嵌合体(CC),5例形成混合造血嵌合体(MC);移植后7天时供者细胞即占优势(74.71%),较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明显提前;CC组的aGVHD发生率高于MC组(P<0.05),两组cGVH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MC患者发生早期移植排斥;CC组和MC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在CC状态下复发。3例MC患者经早期临床干预治疗获得CC和完全缓解。结论:造血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对判断早期植入,预测移植物排斥、复发和GVHD,以及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STR-PCR 造血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疗效及移植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晓宁 张莹 +3 位作者 刘欣慰 任娟 赵晶 贺鹏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6-702,共7页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预测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风险的Logistics模型。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预测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风险的Logistics模型。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145例及其供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移植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年龄、诊断、起病时白细胞数、危险度分层、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诊断到移植的时间、HCT-CI、供受者性别关系、HLA配型相合程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供者年龄、输注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数、造血重建时间、有无急慢性GVHD、CMV及EBV感染、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依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建立预测成人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风险的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1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8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64例,18例合并有EBV感染,其中2例合并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85例合并CMV血症,26例合并出血性膀胱炎症,65例并发急性GVHD,51例并发慢性GVHD,共计45例复发。移植后1、3年OS率分别为86.4%和61.8%,移植后1、3年PFS率分别为67.5%和62.4%。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OS及PFS存在统计学差异。未复发患者与复发患者OS及PFS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危险度分层、诊断到移植的时间、HCT-CI指数、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GVHD预防方案中是否含有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移植后急慢性GVHD与移植后复发相关,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残留病灶与复发呈正相关,移植后慢性GVHD与复发呈负相关。结论:成人急性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为31.0%,AML患者移植后长期生存率优于ALL患者,移植后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率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阳性是移植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移植后合并慢性GVHD的患者复发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汉新 钱思轩 +18 位作者 洪鸣 张亚平 陆化 张闰 张晓艳 陈丽娟 卢瑞南 张苏江 刘澎 葛峥 范磊 王莉 许戟 田甜 朱雨 仇红霞 徐卫 盛瑞兰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30-1333,共4页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 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 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 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 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 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例,其中2例患者因CMV所致间质性肺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难治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对于移植后复发患者应尽早进行DLI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大利 高峰 +1 位作者 高然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例确诊的重型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HIJA全相合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联合骨髓移植(BMT)。移植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1-15d和12-15d,移植后... 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例确诊的重型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HIJA全相合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联合骨髓移植(BMT)。移植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1-15d和12-15d,移植后均转变成供者型造血。因此认为从诊断到移植时间短、血制品输注少、预处理个体化以及PBSCT联合BMT是近期移植成功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占祥 黄文荣 +9 位作者 李猛 谷振阳 朱成英 卢柠 姚盛 王书红 李菲 高晓宁 刘代红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540,共6页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TLD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4例患者(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1...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TLD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4例患者(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1月30日),总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疗效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44例移植患者中,发生PTLD 22例,发病率为9.02%,其中病理确诊5例,临床诊断17例。22例PTLD患者均伴有EB病毒感染,均为使用ATG的亲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非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0例应用了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药或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17例有效,有效率85%。中位随访时间122 d,中位生存时间5(1-22)个月,总生存率50%。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预处理方案中应用ATG是PTLD发病的高危因素。在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应积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给予临床诊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选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PT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翼鷟 高春记 +10 位作者 张伯龙 达万明 韩晓蘋 李红华 靖彧 黄文荣 薄剑 王书红 朱海燕 靳海杰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32-635,共4页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late-onset nonin-fectiou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LNIPC)的发生、危险因素、预后及治疗方法。对70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late-onset nonin-fectiou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LNIPC)的发生、危险因素、预后及治疗方法。对70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存活超过3个月的63例患者中,9例发生了LNIPC,发生率为14.3%,其中5例并发感染,由LNIPC导致死亡者4例。移植时疾病处于晚期及慢性广泛性GVHD与LNIPC的发生显著相关;性别、年龄、预处理方案的选择、HLA相合程度及GVHD的预防等均与该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移植后定期监测胸部CT、肺功能等甚为必要,对LNIPC早期诊断者采用强的松复合或不复合环孢菌素A治疗,其中多数患者能获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A克隆演变继发MDS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菲 张闰 +3 位作者 缪扣荣 吴汉新 沈文怡 陆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中心5例AA患者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演变为s MDS,均采用haplo-HSCT,观察植入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移植相关病死率(transplant related modify,TRM)、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等。结果:5例中位OS时间63个月(41.9~149.3个月),移植后中位OS时间12.9个月(2.4~36.5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60%,TRM 40%。移植后粒系植入时间18 d(14~22 d),血小板植入时间21 d(15~65 d),总植入率100%。60%(3/5)患者发生Ⅰ~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 GVHD),无Ⅳ度a GVHD发生,20%(1/5)患者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 GVHD)。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41.9~149.3个月)。结论:在无合适HLA相合供者情况下,haplo-HSCT可作为AA演变MDS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克隆演变 骨髓增生常综合征 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体验 被引量:2
8
作者 耿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22-24,共3页
目的了解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体验,以期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2012年1-10月在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病科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异... 目的了解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体验,以期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2012年1-10月在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血液病科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存在怀疑否认、悲伤绝望、自悲自怜、焦虑恐惧、被动依赖、心理应激、期待不安、内疚惭愧、心理飞跃等心理体验。结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疾病相关信息及情感等方面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细胞嵌合状态的分析
9
作者 姚波 孙琪云 +3 位作者 贾蜀琼 骈淮媛 董陆佳 陈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02-1104,共3页
为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后的植入状况 ,采用细胞遗传学分析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STR PCR) ,对 3 0例Allo PBSCT病人进行了 1~ 2 5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移植的 2 3例 ,2 1例完全嵌... 为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后的植入状况 ,采用细胞遗传学分析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STR PCR) ,对 3 0例Allo PBSCT病人进行了 1~ 2 5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移植的 2 3例 ,2 1例完全嵌合 (CC) ,1例混合嵌合 (MC) ,1例为完全受者核型 ;相同性别移植的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 7例 ,除 2例外 ,其余均未检测到Ph染色体 ;STR 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细胞嵌合 白血病 染色体 聚合酶链反应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4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魏华萍 赵小利 +14 位作者 黄文荣 薄剑 李红华 赵瑜 朱海燕 靖彧 袁磊 王利 谷振阳 杨楠 王飞雁 王全顺 刘代红 于力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造血重建,生存和复发情况及1、3、5年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造血重建,生存和复发情况及1、3、5年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结果:所有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成功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10-19)d,13例患者血小板成功植入,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7(12-62)d。发生急性GVHD 6例,其中3度以上急性GVHD 1例,14例患者中发生慢性GVHD 5例。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1例,死因为冠心病和肺部感染。中位随访时间为26.5个月,1、3、5年预期总生存率分别为85.7%、47.6%及38.1%,EFS分别为85.7%,34.1%,34.1%。复发率42.8%,中位复发时间为移植后22.5个月。至今存活7例患者,其中1例无病生存达103个月。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细胞植入证据的研究
11
作者 余长林 艾辉胜 姚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采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FISH)并结合常规染色体和染色体分带等方法 ,观察并比较了 4例血液病人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后的植入情况。结果 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植入 ,全部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其中 2例转化为完全植... 采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FISH)并结合常规染色体和染色体分带等方法 ,观察并比较了 4例血液病人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后的植入情况。结果 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植入 ,全部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其中 2例转化为完全植入。统计结果分析表明 ,FISH分析中期分裂相与间期细胞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与常规染色体检查结果相比较 ,FISH分析中期分裂相或间期细胞的植入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但FISH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结果敏感可靠等优点 ,适合用于性别不合的NAPBSCT后植入证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预处理 血液病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永平 胡凯勋 +4 位作者 孙琪云 乔建辉 郭梅 艾辉胜 余长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8-46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NST后CM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抢先治疗提供参考。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80例在本院血液科行NST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巨...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NST后CM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抢先治疗提供参考。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80例在本院血液科行NST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NST后62/80例发生CMV感染(77.5%),首次检出CMV-DNA阳性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5 d(17-133),经抢先治疗后,移植后100 d内CMV病累积发生率为11.3%。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预处理方案中使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合并其它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及移植前有真菌感染病史均为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CMV血症及预处理方案中使用ATG是CMV病的危险因素。合并Ⅱ-Ⅳ度aGVHD 23例患者CMV感染率为91.3%(21/23),但与0-I度aGVHD组的CMV感染率71.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6)。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CMV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预处理过程中使用ATG有可能增加NST后CMV感染和CMV病的发生率,CMV感染容易与其它疱疹病毒感染及真菌感染伴发。移植后亦应当重视对其它疱疹病毒及真菌的监测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病毒感染 细胞病毒病 危险因素 抢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建培 黄绍良 +4 位作者 徐宏贵 黄科 周敦华 陈纯 黎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临床疗效和合并症。方法allo-PBSCT治疗9例小儿重型β地贫,男4例,女5例;年龄2~14岁(中位数9.0岁)。同胞供者8例,亲属供者1例;供者年龄3~33岁... 目的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临床疗效和合并症。方法allo-PBSCT治疗9例小儿重型β地贫,男4例,女5例;年龄2~14岁(中位数9.0岁)。同胞供者8例,亲属供者1例;供者年龄3~33岁(中位数13岁);男6例,女3例。HLA全相合7例,5/6相合1例,4/6相合1例。供者皮下注射G-CSF 5μg/(kg·d)×5d,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预处理方案以白消胺(Bu,14~20mg/kg)、环磷酰胺(CTX,160~200mg/kg)和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90mg/kg)为基础,6例加用噻替哌(TT)、2例马法兰(Melph)和氟哒拉宾(Fludarabine)。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有:①单独环孢素(CsA)方案(2例);②CsA+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4例);③CsA+短程MTX+霉酚酸酯(MMF)方案(3例)。受者获得的有核细胞(NC)数10.4(4.7~18.4)×10^8/kg,CD34^+细胞数6.7(2.1~14.9)×10^6/kg,CFU-GM 14.2(3.5~42.9)×10^5/kg。结果8例患儿植入,1例同胞HLA 4/6相合患儿于2次PBSCT后d+60才自体恢复。aGVHD6例,cGVHD4例。CsA、MTX联合MMF方案者尤cGVHD发生,而CsA或CsA+MTX的6例中发生cGVHD4例。随访时间11~67个月(中位数31个月),总生存率6/9例,无病生存(EFS)6/9例。结论allo-PBSCT是治疗地贫的有效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 基因 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预防 被引量:8
14
作者 申亚琼 付玥玥 +3 位作者 李丽敏 王艳 孟令伶 翟秋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4-1348,共5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血液科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共126例,调查移植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分析其感染原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126例患者中,感...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血液科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共126例,调查移植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分析其感染原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126例患者中,感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43例,感染率为34.13%。共检出89株病原体,其中细菌占64.05%;病毒占22.47%,真菌占13.48%。患者的年龄、供体类型、移植前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aGVHD等因素均是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随访结果显示,采用预防方案干预后,干预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经过合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前感染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合理的感染预防手段降低其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3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玲 薛梅 +6 位作者 阎红敏 韩冬梅 丁丽 郑晓丽 刘静 王志东 王恒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53-2756,共4页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并发症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非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37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马利兰)、环...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并发症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非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37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马利兰)、环磷酰胺联合阿糖胞苷(BU/CY/Ara-c)或环磷酰胺联合全身放疗及阿糖胞苷(CY/TBI/Ara-c)。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措施: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霉酚酸酯(MMF)方案。输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有核细胞中位数为9.42(4.33~16.00)×108/kg(受者体质量),CD3+4细胞中位数为6.76(1.06~20.00)×106/kg(受者体质量)。结果35例获造血重建,经血型、性染色体、DNA多态性监测证实植活,2例植入失败。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时间为10~26 d,中位时间为15.8 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时间为10~77 d,中位时间为19.6 d。Ⅰ~Ⅱ度aGVHD发生率为32%(12/37),Ⅲ度aGVHD发生率为5%(2/37),无Ⅳ度aGVHD发生;cGVHD发生率为24%(9/37)。随访1.5~90.0个月,30例存活,7例死亡,其中2例因植入失败死亡。结论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基因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丹晖 陈志哲 +3 位作者 卓光生 杨婷 陈鑫基 许贞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8-269,273,共3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观察 30例采用小剂量环孢素预防GVHD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小剂量环孢素的用法 :2~ 3mg/ (kg·d) ,静脉注射 ... 目的 :评价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观察 30例采用小剂量环孢素预防GVHD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小剂量环孢素的用法 :2~ 3mg/ (kg·d) ,静脉注射 ,移植前 1天~移植后 10天 ,此时患者能口服时改为 6mg/ (kg·d)口服 ,10周后按每周 5 %量递减 ,直至移植后 183天。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造血重建 ,仅有 1例发生Ⅰ度急性GVHD ,3例出现慢性GVHD ,经治疗后均缓解。小剂量环孢素的副作用少而轻。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在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VHD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环孢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同血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海 欧英贤 +5 位作者 王存邦 魏亚明 欧建峰 徐淑芬 潘耀柱 闵芬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03-507,共5页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外周血遣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附 50例临床报告)(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健民 章卫平 +8 位作者 宋献民 楼敬伟 童书鹏 杨建民 闵碧荷 李红梅 丁晓勤 钱宝华 肖作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同时比较 ABO血型相合与不相合移植以及两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方法 :用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其中 ABO血型相...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同时比较 ABO血型相合与不相合移植以及两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方法 :用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其中 ABO血型相合 30例 ,不相合 2 0例。 PBSC动员采用 G- CSF或 G- CSF+GM- CSF皮下注射 5 d;预处理采用 CTX+VP16 +TBI或CTX+TBI方案 ;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素 A(Cs A) +短程甲氨蝶呤 (MTX)和霉酚酸酯 (MMF)联合 Cs A +短程 MTX两种方案。 结果 :本组患者经 Allo- PBSCT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 ABO血型相合移植与不相合移植比较 ,后者血红蛋白恢复较慢 (P<0 .0 5 )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两者无差异 (P>0 .0 5 )。本组发生 a GVHD 2 0例 (4 0 %) ,其中 度以上 9例 (18%)。生存 6个月以上者发生 c GVHD 2 2例 (6 6 .6 7%) ,其中广泛性 11例 (33.33%)。 MMF联合 Cs A和 MTX方案与常规 Cs A联合MTX方案相比 ,前者可减少 a GVHD发生率 (P<0 .0 5 ) ,虽两者 c GVHD总发生率无差异 (P>0 .0 5 ) ,但前者广泛性 c GVHD明显减少 (P<0 .0 5 )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 30个月存活 33例 ,移植后 3年无病生存率为 6 6 %;GVHD合并感染和间质性肺炎是主要死因。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影响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 白血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荣 吴小玲 +2 位作者 阮秀霞 唐菊英 达万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 FGF)喷雾剂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  34例进入血液层流室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分别观察口腔溃疡发生情况、愈合时间、溃疡分...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 FGF)喷雾剂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  34例进入血液层流室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分别观察口腔溃疡发生情况、愈合时间、溃疡分布、平均愈合天数及溃疡VAS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但口腔溃疡伪膜发生率、平均愈合天数及患者口腔溃疡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b FGF可减少患者口腔溃疡伪膜的发生 ,使口腔溃疡面提前愈合 ,提高患者痛阈 ,降低患者疼痛感 ,有助于以较好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基因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溃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6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长林 艾辉胜 +6 位作者 王丹红 乔建辉 郭梅 孙万军 张石 侯采妍 姚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2-284,共3页
The object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diseases. 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 3 cases with acute ... The object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diseases. 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 3 cases with acute leukemia in first complete remission(2 AML and 1 ALL), 2 severe aplastic anemias and 1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All of the 6 cases were received HLA-identical siblings donor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a non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The donor cells were engrafted in all patients(3 cases were full engrafment of donor cells and 3 were mixed chimerism). Hematopoietic recovery was appeared in all of the cases(ANC recovered to more than 0.5×10 9/L and platelet count to more than 30×10 9/L on day 9 to day 21 and day 14 to day 28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pectively). Two patients developed Ⅲ or Ⅳ degree GVHD.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cedure is more safe, efficient and less complications than 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regimens and represents another new approach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