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簪开放式组培抑菌剂的筛选
1
作者 韩垚 杨小艳 +1 位作者 吴红 谢树章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5-19,37,共6页
为筛选出适用于玉簪开放式组培的抑菌剂,以遴选收集到的12种抑菌剂和玉簪组培苗为试材,采用自然落菌试验方法评价不同抑菌剂的抑菌效果,通过玉簪开放式组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抑菌剂对玉簪组培苗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锰锌... 为筛选出适用于玉簪开放式组培的抑菌剂,以遴选收集到的12种抑菌剂和玉簪组培苗为试材,采用自然落菌试验方法评价不同抑菌剂的抑菌效果,通过玉簪开放式组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抑菌剂对玉簪组培苗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锰锌、异噻唑啉酮、1,2-苯丙异噻唑啉-3-酮和腐霉·福美双具有较好的抑菌性。0.05~0.5 g/L腐霉·福美双、0.1~0.5 g/L 1,2-苯丙异噻唑啉-3-酮和0.5 g/L烯酰·锰锌对玉簪的增殖和生根有抑制作用。0.1~0.5 ml/L异噻唑啉酮和0.25 g/L烯酰·锰锌不仅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玉簪组培苗增殖和生根影响较小,适合作为玉簪开放式组培抑菌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剂 玉簪 开放式组培 污染 异噻唑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樟精油对半夏开放式组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
2
作者 李天晶 武彦芳 +3 位作者 张建 曲别刘布 程卫 蒋应洁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15,35,共5页
以半夏(Pinellia ternata)叶柄、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组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油樟精油对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配方基础上,TDZ 0.3 mg/L和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20 mL/L的配方组合,半夏叶柄及叶片愈伤组... 以半夏(Pinellia ternata)叶柄、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组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油樟精油对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配方基础上,TDZ 0.3 mg/L和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20 mL/L的配方组合,半夏叶柄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2.3%、95.7%;TDZ 0.3 mg/L和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10 mL/L的配方组合时,分化率为100.0%,平均丛生苗数达5.25个,分化效果最佳。发现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20 mL/L时的促进效果相对较好,可以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提高愈伤诱导率,愈伤组织质地较紧密,呈浅绿色,增殖效果较好,分化率达100%,愈伤组织出现的芽点相对明显,且数量相对较多。综合培养成本来看,油樟精油在半夏开放式组培体系的最适浓度为0.20 m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Pinellia ternata) 开放式组培 油樟精油 愈伤 诱导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扁桃开放式组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占育 曹彬 +1 位作者 李红芳 郭春会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66-66,69,共2页
对长柄扁桃的开放式组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9种抑菌剂不同浓度抑菌效果的比较,发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种抑菌剂效果较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4)研究出适合长柄扁桃开放组培胚培养的抑菌剂浓度组合... 对长柄扁桃的开放式组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9种抑菌剂不同浓度抑菌效果的比较,发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种抑菌剂效果较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4)研究出适合长柄扁桃开放组培胚培养的抑菌剂浓度组合和适宜的培养基,即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 mg/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 mg/L和1/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扁桃 开放式组培 抑菌剂 胚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液浸泡培养瓶在马铃薯开放式组培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康俊 刘海英 陈建保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2期109-109,111,共2页
通过对快繁接苗前对马铃薯组织培养瓶进行不同消毒剂、不同浓度的浸泡处理,研究消毒剂在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生产中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00倍的"84消毒液"及"新吉尔灭(苯扎溴铵)"浸泡培养瓶... 通过对快繁接苗前对马铃薯组织培养瓶进行不同消毒剂、不同浓度的浸泡处理,研究消毒剂在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生产中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00倍的"84消毒液"及"新吉尔灭(苯扎溴铵)"浸泡培养瓶较对照相比,14 d污染率分别减少42%、36%,同时组培苗的成活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40%及28%,说明用消毒液浸泡培养瓶可以起到抑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养瓶 消毒液 浸泡 开放式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菊‘白扇’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梦珠 杨惠婷 +7 位作者 胡计红 谭艳丽 洪荣钦 林庆良 潘东明 康建坂 佘文琴 陈桂信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1-1558,共8页
以切花菊‘白扇’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次氯酸钠为表面消毒剂,确定最佳的消毒浓度及消毒时间;以山梨酸钾、次氯酸钠和代森锰锌为抑菌剂,确定开放式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抑菌剂的最佳组合,建立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以切花菊‘白扇’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次氯酸钠为表面消毒剂,确定最佳的消毒浓度及消毒时间;以山梨酸钾、次氯酸钠和代森锰锌为抑菌剂,确定开放式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抑菌剂的最佳组合,建立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为0.1%(V/V)次氯酸钠消毒15min;在初代培养基中,抑菌剂最佳组合为50 mg/L代森锰锌、0.01%(V/V)次氯酸钠和5 mg/L山梨酸钾,该组合的污染率较低,为36.7%。开放式培养中芽的生长情况、诱导率均无显著差异;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阶段,抑菌剂的最佳组合为40 mg/L代森锰锌、0.01%(V/V)次氯酸钠和5 mg/L山梨酸钾,芽的增殖系数和生根率较高,分别为5.93%、80.0%,芽生长良好,与常规组培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白扇’(Chrysanthemum cv. Iwanohakusen) 开放式组培快繁 抑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对白刺开放式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扁红英 苏世平 +1 位作者 李毅 王鑫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1,共9页
以传统组培技术培养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苗为对照,采用开放式组培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抑菌剂次氯酸钠加入到白刺培养基中,根据其生理特性,评价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增加对白刺培养基... 以传统组培技术培养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苗为对照,采用开放式组培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抑菌剂次氯酸钠加入到白刺培养基中,根据其生理特性,评价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增加对白刺培养基抑菌效果逐渐增强,浓度达到50 mg·L^(−1)时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根数、根长产生抑制作用,次氯酸钠浓度为15~20 mg·L^(−1)时促进白刺组培苗的生长。开放式组培中次氯酸钠的加入增强了组培苗自生代谢,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升高,开放式组培相对于传统组培抑制了白刺组培苗营养物质的积累,以及游离脯胺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在高浓度范围内受害积累;次氯酸钠浓度大于20 mg·L^(−1)时,抗氧化酶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形态指标综合考虑,次氯酸钠浓度为50 mg·L^(−1)时,极不利于白刺组培苗生长,次氯酸钠浓度在15~20 mg·L^(−1)时可作为白刺开放式组培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次氯酸钠 抑菌剂 开放式组培 生长特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香猕猴桃开放式组培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钰媛 辛纳慧 +4 位作者 杨莉萍 张驰 张振营 张乃群 王雪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了降低徐香猕猴桃工厂化育苗生产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探究徐香猕猴桃开放式组培的最适抑菌剂浓度及增殖培养基配方,以现有的无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增殖培养基因素的添加范围,并利用响应面法试验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徐香猕... 为了降低徐香猕猴桃工厂化育苗生产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探究徐香猕猴桃开放式组培的最适抑菌剂浓度及增殖培养基配方,以现有的无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增殖培养基因素的添加范围,并利用响应面法试验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徐香猕猴桃开放式组培最优的增殖培养基为MS+琼脂3 g/L+蔗糖20 g/L+代森锰锌0.1 g/L+NAA 0.2 mg/L+6-BA 1.5 mg/L,此配方下的增殖系数为6.539,成活率为93.33%。这可为徐香猕猴桃开放式组培增殖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香猕猴桃 开放式组培 响应面法 增殖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开放式组培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辛纳慧 李钰媛 +2 位作者 张驰 张振营 张乃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为了得到猕猴桃开放式增殖培养的最佳抑菌剂(次氯酸钠)浓度和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海沃德猕猴桃无菌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次氯酸钠进行自然落菌、人工接菌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增殖培养最佳次氯酸浓度筛选试验,在NAA、6-BA和蔗... 为了得到猕猴桃开放式增殖培养的最佳抑菌剂(次氯酸钠)浓度和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海沃德猕猴桃无菌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次氯酸钠进行自然落菌、人工接菌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增殖培养最佳次氯酸浓度筛选试验,在NAA、6-BA和蔗糖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开放式增殖培养的最佳次氯酸浓度为0.013%,NAA、6-BA和蔗糖三因素对增殖系数的影响力大小为NAA>6-BA>蔗糖,增殖培养基优化结果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琼脂3 g+次氯酸钠0.013%,此配方下的增殖系数为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组培 次氯酸钠 响应面 增殖养基 猕猴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抑菌剂在香蕉开放式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燕羽 黄绍力 +3 位作者 刘绍钦 刘伟光 魏利国 秦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71-76,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于香蕉开放式组培的抑菌剂种类和浓度,以巴西蕉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抑菌剂对香蕉组培苗增殖与生根生长的影响,为今后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虽然抑菌剂浓度越高,抑菌效... 为筛选出适合于香蕉开放式组培的抑菌剂种类和浓度,以巴西蕉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抑菌剂对香蕉组培苗增殖与生根生长的影响,为今后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虽然抑菌剂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但益培隆、清菌易、S106杀菌剂和代森锰锌完全不适于香蕉的开放式组培,在低浓度时不仅抑菌效果差,且会出现组培苗褐化、生长受抑制等情况,高浓度时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次氯酸钠和植培灵的抑菌效果较好,次氯酸钠在最低浓度0.01%时,就能完全抑制污染的发生,植培灵在浓度为0.25%时,可完全抑制污染的发生,但次氯酸钠对香蕉的增殖和生根生长的效果不如植培灵。0.25%的植培灵适用于香蕉的开放式组培,不仅抑菌效果好,且对香蕉组培苗生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抑菌剂 植物开放式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1号杨开放式组织培养叶片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鑫闻 王君 彭儒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8-544,共7页
为提升杨树种苗快繁效率及质量,以新林1号杨为研究对象,在开放式组培适宜抑菌剂种类及浓度筛选基础上,对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等进行研究,建立新林1号杨开放式组织培养再生技术体系。以新林1号杨叶片为外植体,使用75%酒精进行... 为提升杨树种苗快繁效率及质量,以新林1号杨为研究对象,在开放式组培适宜抑菌剂种类及浓度筛选基础上,对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等进行研究,建立新林1号杨开放式组织培养再生技术体系。以新林1号杨叶片为外植体,使用75%酒精进行外植体消毒,考察百菌清及百菌清+头孢噻肟钠组合的抑菌效果,进行抑菌剂种类及浓度的筛选,建立抑菌体系。研究在非无菌的条件下生长调节剂6-BA、NAA对新林1号杨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IBA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和头孢噻肟钠组合作为新林1号杨叶片离体再生的抑菌剂不仅抑菌效果好,而且对外植体生长和分化的影响较小,最佳抑菌浓度组合为0.15 g·L^(-1)百菌清+0.05 g·L^(-1)头孢噻肟钠;以叶片为外植体的最适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0.2 mg·L^(-1)6-BA+0.04 mg·L^(-1)NAA,不定芽诱导率为(91.57±0.21)%,每个外植体平均不定芽诱导数为(7.5±1.0)个,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 mg·L^(-1),再生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初步建立新林1号杨开放式组织培养再生技术体系,为新林1号杨的种苗快繁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杨属良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属 开放式组培 抑菌剂 不定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在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解辉 莫廷辉 曾丽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886-890,共5页
以"巴西"香蕉继代培养获得的分化芽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香蕉培养基中,确定次氯酸钠作为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的有效浓度,以及增殖、生根培养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浓度在0.01%以上可有效抑制培... 以"巴西"香蕉继代培养获得的分化芽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香蕉培养基中,确定次氯酸钠作为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的有效浓度,以及增殖、生根培养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浓度在0.01%以上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0.01%~0.02%之间外植体的成活率最高;浓度为0.014%时,芽的增殖系数及生根率较高,分别为2.48%、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香蕉 开放式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组织培养下魔芋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青华 陈永波 +7 位作者 滕建勋 杨朝柱 盛德贤 谢玲玲 降巧龙 刘二喜 胡永忠 覃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114-115,共2页
将H198抑菌剂400倍液添加到培养基中,采用蔗糖、无机盐、激素处理,观察愈伤组织数、成活数、出芽数、生长状况,提出开放式组织培养条件下最佳的魔芋快繁技术方案,即30‰蔗糖、MS培养基的无机盐、激素BA 2mg/L+IBA 0.2 mg/L+NAA 0.1 mg/L。
关键词 魔芋 开放式组培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松 刘红坚 +5 位作者 刘欣 刘俊仙 余坤兴 卢曼曼 刘丽敏 何毅波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3,共3页
以浓度为1000mg/L次氯酸钠为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条件下,对MS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蔗糖、激素等因素进行调整试验,观察甘蔗腋芽诱导分化芽数、增殖情况等。结果表明:(1)在抑菌剂作用下,污染率高低与无机盐浓度、6-BA浓度... 以浓度为1000mg/L次氯酸钠为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条件下,对MS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蔗糖、激素等因素进行调整试验,观察甘蔗腋芽诱导分化芽数、增殖情况等。结果表明:(1)在抑菌剂作用下,污染率高低与无机盐浓度、6-BA浓度高低不呈相关性,但污染率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而提高;(2)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高低对甘蔗腋芽诱导分化有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甘蔗腋芽诱导分化率随6-BA浓度的提高而提高;(3)无机盐、6-BA、蔗糖等因素随浓度的增加对芽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可见,在MS+BA1.5-2.0mg/L+NAA0.1mg/L+蔗糖30‰+次氯酸钠1000mg/L的培养基中,腋芽繁殖速度较快,可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中使用;但腋芽增殖速度与组培苗素质仍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开放式组培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增殖培养基成分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泰达 莫廷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584-9586,共3页
[目的]优化香蕉开放式组培的增殖培养基成分,以提高香蕉丛生芽的增殖系数。[方法]以"巴西"香蕉继代培养获得的分化芽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以0.014%的次氯酸钠为抑菌剂,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及... [目的]优化香蕉开放式组培的增殖培养基成分,以提高香蕉丛生芽的增殖系数。[方法]以"巴西"香蕉继代培养获得的分化芽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以0.014%的次氯酸钠为抑菌剂,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在不同pH值对芽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香蕉分化芽增殖培养条件。[结果]香蕉分化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 g/L蔗糖+1 mg/L 6-BA+0.03mg/L NAA,pH 5.8。[结论]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3代后,增殖系数分别是3.40、3.32和3.28,与传统组培方法相比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次氯酸钠 开放式组培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组合杀菌剂在开放式香蕉组织培养中的抑菌试验
15
作者 牛静薇 胡莉娜 +5 位作者 徐旭华 吴浪峰 程晓欣 钟飞腾 卢诗丽 刘月廉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7期34-36,共3页
黑曲霉是香蕉组织培养时的主要污染菌之一,为了控制该菌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采用5种组合杀菌剂对黑曲霉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组合试剂在PDA平板上抑菌效果良好,培养13d黑曲霉污染率均为0,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菌落数21.5... 黑曲霉是香蕉组织培养时的主要污染菌之一,为了控制该菌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采用5种组合杀菌剂对黑曲霉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组合试剂在PDA平板上抑菌效果良好,培养13d黑曲霉污染率均为0,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菌落数21.5个)。香蕉MS培养基抑菌效果表明,M20、JM07和JM06的抑菌效果显著,在浓度20mg/L时培养13d的菌落平均数低于2个,而其他组合和对照的菌落为多不可计。进一步应用于开放式香蕉组培生产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浓度50mg/L条件下,JM06和JM24效果较好,培养13d菌落数仍为0,与其他试剂有显著差异(平均菌落数M20为40.20个;M60为21.00个;JM07为1.20个)。但5种组合杀菌剂均与对照(平均菌落数为81.80个)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考虑其稳定性,认为JM06在香蕉的开放式组培上更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杀菌剂 开放式组培 香蕉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