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织机电子开口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钱永明 闫红霞 +1 位作者 闫江 陈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针对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开口系统,可使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这种开口系统采用PLC控制、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方法控制立体织机的综框运动,使开口机构简化,提高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灵... 针对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开口系统,可使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这种开口系统采用PLC控制、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方法控制立体织机的综框运动,使开口机构简化,提高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介绍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同时分析立体织机的综框在3种运动规律驱动下的瞬态动力学响应特性,认为正弦加速运动是立体织机电子开口系统理想的运动规律。所研制的电子开口系统已应用于立体织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织机 开口系统 综框运动 正弦加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伺服控制的立体织机电子开口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革 祖林均 罗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为实现在三维织造中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分析了传统织机开口机构的特点以及织机开口综框的运动规律.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认为正弦加速运动规律适合于立体织造综框运动的要求,并基于正弦加速运动规... 为实现在三维织造中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分析了传统织机开口机构的特点以及织机开口综框的运动规律.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认为正弦加速运动规律适合于立体织造综框运动的要求,并基于正弦加速运动规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开口系统.该开口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方法控制立体织机的综框运动,简化了开口机构,提高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织机 伺服控制 开口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外置式高速织机共轭凸轮开口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邱海飞 李春风 +1 位作者 陈铭 杨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为减小凸轮与转子之间的磨损与接触应力,在机构学等价转化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双轴构造的新型外置式共轭凸轮开口系统。将余弦加速运动规律应用于摆杆从动件和综框驱动,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了凸轮理论廓线及其关键性能参数(α,R,ρ... 为减小凸轮与转子之间的磨损与接触应力,在机构学等价转化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双轴构造的新型外置式共轭凸轮开口系统。将余弦加速运动规律应用于摆杆从动件和综框驱动,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了凸轮理论廓线及其关键性能参数(α,R,ρ)的编程设计与动态计算,确定了合理的凸轮实际轮廓与转子半径。利用ADAMS/View建立了针对单页综框的功能样机仿真模型。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摆杆的角运动与凸轮理论廓线设计预期一致,综框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符合余弦加速运动规律。通过比例模型试制对开口系统动力性能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凸轮提综和回综运动平稳可靠,纱线拉伸形变明显、梭口特征清晰,符合开口织造工艺要求,为高速凸轮开口系统的创新设计与性能改进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机 凸轮 开口系统 综框 仿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中干渠直开口单控闸门远程测控系统的改造
4
作者 贺财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宁夏灌区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改造内容诉求多元、基础保障更为迫切的态势。灌区建设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提质增效的要求更加紧迫。灌区现有的量测水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不能适应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宁夏灌区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改造内容诉求多元、基础保障更为迫切的态势。灌区建设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提质增效的要求更加紧迫。灌区现有的量测水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不能适应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建立水权制度的要求。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规划》,计划通过10~20年的建设,以自治区“一网一库一平台”为依托,将宁夏灌区打造成组织体系完善、运行高效低耗、农业高产稳产、环境和谐良好、经费投入持续保障的现代化生态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灌区 量测水设施 开口闸门远程测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轴驱动的共轭凸轮开口仿真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海飞 陈铭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71,共6页
文章针对以往凸轮开口的形式限制和性能缺陷,在结构创新、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采用双轴驱动的积极式共轭凸轮开口系统。利用Matlab构建基于余弦加速运动规律的凸轮理论廓线,通过三维CAD建模和虚拟装配建立功能型数... 文章针对以往凸轮开口的形式限制和性能缺陷,在结构创新、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采用双轴驱动的积极式共轭凸轮开口系统。利用Matlab构建基于余弦加速运动规律的凸轮理论廓线,通过三维CAD建模和虚拟装配建立功能型数字样机。Motion仿真结果显示:开口运行状态与凸轮理论廓线分段特征相匹配,摆杆和综框的运动学曲线符合余弦加速运动规律设计预期。不同转速下的比例模型测试实验表明:在凸轮提综和回综过程中,综框升降平稳、机构运行可靠,且纱线形变和梭口特征明显,具有良好的开口工作效能。验证了设计方案的理论正确性与实践可行性,为织机凸轮开口系统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有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机 凸轮 综框 开口系统 理论廓线 压力角 仿真设计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蓄热系统的热分区及流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峥 娄树立 韩延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146,160,共4页
基于κ-ε模型,分析了开口空腔系统内的热分层及流动特性,构建了几何模型,并应用Simple算法模拟分析了稳态条件下的热分层流动。数值研究表明,带隔板的空腔在不同理查逊数Ri下,隔板高度和间距等几何结构的变化对热分层特性影响显著。
关键词 开口空腔系统 Ri数 热分层 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伺服控制的立体织机张力补偿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其洪 于文岗 +2 位作者 万德军 孙志宏 陈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7-901,共5页
为实现在三维织造中有效控制立体织机的经纱张力,分析了送经及开口系统对张力的影响.根据立体织机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积极的随动送经补偿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开口系统的运动速度及方向信号实时发送给送经补偿张力辊伺服驱动器,从而调... 为实现在三维织造中有效控制立体织机的经纱张力,分析了送经及开口系统对张力的影响.根据立体织机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积极的随动送经补偿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开口系统的运动速度及方向信号实时发送给送经补偿张力辊伺服驱动器,从而调节张力辊的位置,进而积极控制经纱张力.此补偿方式缩短了经纱张力的控制时间,保证了张力补偿与综框运动的同步性,实现了实时随动补偿,保持了经纱张力的动态稳定,提高了织造效率和织物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织机 经纱张力 伺服控制 开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通风阻力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5
8
作者 牛国庆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4-86,共3页
应用工程热力学理论推导出矿井通风阻力的热力学计算公式 ,该公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空气内能的变化、空气的可压缩性及风流与矿井进行的热量交换等对阻力计算精度的影响 ,理论上更加完善 .该公式中所有的参量均易测定 ,比应用传统的伯努... 应用工程热力学理论推导出矿井通风阻力的热力学计算公式 ,该公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空气内能的变化、空气的可压缩性及风流与矿井进行的热量交换等对阻力计算精度的影响 ,理论上更加完善 .该公式中所有的参量均易测定 ,比应用传统的伯努利方程计算通风阻力更符合工程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系统 热量交换 热力过程 矿井 通风阻力 风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制冷循环膨胀腔制冷能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腾马 周巧根 +1 位作者 汤启升 樊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4,共6页
针对斯特林制冷循环内膨胀腔与压缩腔温度差异较大导致采用闭口系统分析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将产生实际制冷能力的膨胀腔视为开口系统,并对其进行制冷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工质的制冷能力可用气缸内工质体积对压力的积分表示,... 针对斯特林制冷循环内膨胀腔与压缩腔温度差异较大导致采用闭口系统分析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将产生实际制冷能力的膨胀腔视为开口系统,并对其进行制冷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工质的制冷能力可用气缸内工质体积对压力的积分表示,膨胀腔的实际制冷能力可用工质的制冷能力减去工质进出膨胀腔的焓差表示;影响工质体积对压力积分的主要因素为活塞面积比n、膨胀腔相位领先角φ与膨胀腔温度T_(e);当压缩腔温度为320 K、膨胀腔温度为80 K时,活塞面积比在4左右时会获得最优的制冷效率。所得结果可为斯特林制冷循环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制冷循环 膨胀腔 开口系统 制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