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科学生态文明理念以综合开发水资源防灾兴利 被引量:5
1
作者 卢耀如 刘琦 张鑫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94,共11页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关于水的起源仍然值得深入研究,涉及地球的形成、目前宇宙水球的来源及地球深部水的问题。强调了划定水圈几个带的尝试,以及圈层间的复杂作用,进而探讨了水资源开发问题,在圈层运动基础上建立全...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关于水的起源仍然值得深入研究,涉及地球的形成、目前宇宙水球的来源及地球深部水的问题。强调了划定水圈几个带的尝试,以及圈层间的复杂作用,进而探讨了水资源开发问题,在圈层运动基础上建立全流域演化综合效应与有关评价的理念,并以黄河中游及长江中上游及内河流域演化为例进行了分析,水资源开发应考虑有限性、相对性和生态性"三性",以及"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两重性。论述了"六水"(雨水、河水、湖水、地下水、库水等人工水体和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以及6种灾害统一防灾减灾的问题,洪灾、涝灾、旱灾、风暴潮、地质灾害、水污染这6种灾害与"六水"有关,指出了分段控制库水水质与地表水-地下水综合开发调蓄及修建地下水库的重要性。提出了水资源开发与灾害防治应多部门多学科协作,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建立完善的多功能水资源网络,以供定需,加强评价与开发的追究责任制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流域演化 防灾减灾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政府与市场联手开发水资源的新形式——兼谈水市场与南水北调工程 被引量:3
2
作者 萧木华 《水利经济》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阐述了政府与市场交互作用对水利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政府和市场行为各自对水利开发事业的积极作用;论述了中国水市场的双重属性;提出了政府与市场联手开发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政府行为 市场行为 中国 水市场 水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探析
3
作者 赵彩霞 《当代农机》 2025年第5期81-82,共2页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水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等),直接影响自然资源使用和发展。如果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加剧水资源供需不足的状况,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科学规划与开发,做好管...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水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等),直接影响自然资源使用和发展。如果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加剧水资源供需不足的状况,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科学规划与开发,做好管理工作,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鉴于此,以地下水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为探究重点,进一步探讨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开发与管理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4
作者 张逸农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2期60-61,共2页
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质状况的影响,对太子河水质监测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水质评价,进行了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河流水环境质量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排放的水和污染物也... 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质状况的影响,对太子河水质监测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水质评价,进行了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河流水环境质量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排放的水和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多,导致水质变差,水质的变化也在不断演变,从良好到恶劣,再到好,这一过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质状况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视角下广灵县水资源优化配置
5
作者 张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于广灵县2018—2022年产业用水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在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等方面的节水潜力,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1)充分利用外调水;(2)持续推进深度节水行动;(3)加强应急保障。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 基于广灵县2018—2022年产业用水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在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等方面的节水潜力,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1)充分利用外调水;(2)持续推进深度节水行动;(3)加强应急保障。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开采和利用广灵县水资源,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节水分析 优化配置 广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少晨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255-257,共3页
水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同时是生态平衡与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限制性资源。因此,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不仅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基于此,阐述了水资源... 水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同时是生态平衡与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限制性资源。因此,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不仅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基于此,阐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统筹管理、提高再生水利用等,旨在寻求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匮乏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泽 张晓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48-150,共3页
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包括其背景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驱动作用,强调了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策略,包括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包括其背景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驱动作用,强调了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策略,包括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探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质生产力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8
作者 巨辉庆 张斌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在沿海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中,森林生态工程的贡献尤为突出。作为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小觑的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在沿海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中,森林生态工程的贡献尤为突出。作为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本文旨在从森林生态工程的基本概述、其重要价值以及其对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影响三个维度展开理论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程 生态系统平衡 管理与利用 沿海区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基本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小军 蔡焕杰 +4 位作者 张鑫 王健 王纪科 刘红英 康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也同诸多因素有关。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也同诸多因素有关。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互的影响作用,这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确保能源化工基地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水资源开发利用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理论、模式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10
作者 褚俊英 桑学锋 +1 位作者 严子奇 刘扬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9,93,共6页
"为什么要控制、控制什么、怎样控制"是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国推进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揭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其次,提出了... "为什么要控制、控制什么、怎样控制"是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国推进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揭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其次,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三大基础理论,即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分行业耗用水原理以及适应性管理理论,分别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提供宏观边界条件、核心驱动力和动态实施依据;再次,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一核制约、双向协调、三层嵌套"的基本模式;最后,绘制了不同来水频率条件下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曲线,识别了缺水期和丰水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起点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量控制 控制曲线 路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奇勇 李景保 +1 位作者 王克林 谢金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市州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综合指数低于0.6,因此认...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市州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综合指数低于0.6,因此认为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注意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淼 张小云 +2 位作者 王丽贤 陈曦 吉力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0,共10页
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的水资源量、水资源分布以及多年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揭示近年来该流域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点和人类活动对该区域水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水... 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的水资源量、水资源分布以及多年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揭示近年来该流域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点和人类活动对该区域水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水资源形式多样,但以湖泊水量所占比重最大;河流径流近10多年来虽然波动明显,但呈增长态势;冰川资源较丰富,但储量与面积都显著缩减;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是哈萨克斯坦著名的地下水分布区,但开发利用程度低。在社会经济领域用水方面,来源主要为地表水,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是影响用水变化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用水量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复苏呈现上升趋势,显示人类活动对水体水量变化的影响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 水资源开发 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水土环境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5
13
作者 师彦武 康绍忠 简艳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干域的水土环境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间的内在联系,论述了水土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构建原则,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框架,并... 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干域的水土环境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的水土环境效应间的内在联系,论述了水土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构建原则,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框架,并就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及指标设置方法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水土环境效应 指标体系 内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裴源生 赵勇 张金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问题,认为城市供水将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将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促进高效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向城市转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供水安全、水源地安... 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问题,认为城市供水将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将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促进高效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向城市转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供水安全、水源地安全和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将日益重要.将全国分为六大区,根据各分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讨论了各分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提出了解决各分区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 城市化 水资源开发 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40%阈值溯源与思考 被引量:23
15
作者 贾绍凤 柳文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89,共3页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河流生态状况良好的结论,由此一些学者推论,在小河取水断面少、退水不能在取水断面回归的条件下,河流断面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这是一种大数统计结论,具体河流不能绝对套用40%的阈值,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TENNANT法 Montan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塔大瓜拉洞地下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兆林 罗伟权 +1 位作者 劳文科 梁彬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通过对大瓜拉洞地下河的发育、分布、含水结构特征与汇水区岩溶洼地的蓄水条件研究 ,提出了该地下河的岩溶水资源的开采方法、方式 ,并对修建地表、地下联合水库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根据区域含水结构特征分析了表层泉对大瓜拉洞地下河的... 通过对大瓜拉洞地下河的发育、分布、含水结构特征与汇水区岩溶洼地的蓄水条件研究 ,提出了该地下河的岩溶水资源的开采方法、方式 ,并对修建地表、地下联合水库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根据区域含水结构特征分析了表层泉对大瓜拉洞地下河的调补关系 ,阐述了水资源保护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恢复为主 ,重建为辅 ,发展庭院农业经济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瓜拉洞地下河 水资源开发 地表 地下 联合水库 表层泉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 被引量:31
17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赵燮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32,41,共4页
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相联系、影响、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用联系度来描述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由此实现对系统的评价和决策。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 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相联系、影响、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用联系度来描述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由此实现对系统的评价和决策。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西安市及其市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属性识别方法和模糊评判法相同,而且该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不确定性 联系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子政 张保华 +5 位作者 刘子亭 汤庆新 李娟 周长辉 李慧勇 黄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95-4197,4243,共4页
对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山东省 水资源开发 环境效应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江峡谷示范区表层岩溶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卫 李坡 吴克华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
论述了贵州省花江峡谷示范区表层岩溶水的发育特征、循环规律、出露条件,评价了区内表层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并根据表层岩溶水的出露条件、保障程度和供水需求等情况提出了对表层岩溶水的开发利用方式。同时,认为生态环境建设、... 论述了贵州省花江峡谷示范区表层岩溶水的发育特征、循环规律、出露条件,评价了区内表层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并根据表层岩溶水的出露条件、保障程度和供水需求等情况提出了对表层岩溶水的开发利用方式。同时,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卫生防护区带的建立、封闭式取水工程的修建、动态监测和科学研究、水利工程设施的有效管理和维护以及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等举措是峡谷区内对表层岩溶水的主要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江峡谷 表层岩溶带 水资源开发 岩溶水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璞 侯华丽 +1 位作者 安翠娟 黄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从规模强度、结构、布局、效率效益4个维度,基于协调度指数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对我国各省(区、市)开展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仅半数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处于基本合理以上水平;... 从规模强度、结构、布局、效率效益4个维度,基于协调度指数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对我国各省(区、市)开展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仅半数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处于基本合理以上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水平区域分异规律明显,结构、布局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各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的制约因素差异性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更加贴近我国水资源宏观管控的内容和手段,评价结果可为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改善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