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湘江新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肖莉 李韦 +2 位作者 冯长春 李天猜 郝文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136,142,共7页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将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湖南湘江新区进行了栅格尺度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并通过对现状用地和评价结果的对比,详细探讨了湘江新区今后城镇建设扩张的主要潜在区域...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将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湖南湘江新区进行了栅格尺度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并通过对现状用地和评价结果的对比,详细探讨了湘江新区今后城镇建设扩张的主要潜在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分布情况,并有效划分出了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2)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不但能克服多准则评价中各指标分类的不确定性,还能根据模糊集理论有效划分出不同的评价类别,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适宜性 模糊综合评价 GIS 湖南湘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叶斌 程茂吉 张媛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8,共8页
在深入剖析我国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正在上报的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南京实际,按照指标体系确定、数据整理与分析、适宜性评定计算、综合评定分析四步骤技术流程,划定南京市域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 在深入剖析我国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正在上报的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南京实际,按照指标体系确定、数据整理与分析、适宜性评定计算、综合评定分析四步骤技术流程,划定南京市域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并介绍了其在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四区划定、强度管制、综合防灾和现状建设用地风险评定等五方面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 城市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诗逸 冯长春 +2 位作者 刘雪萍 王福良 谢旦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1-638,共8页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选取14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因素层、...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选取14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并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改进模型算法,形成综合评价法、模糊评判法和RS/GIS相结合的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结果分等级显示土地生态敏感程度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的空间分布,根据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划定区域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沙市湘江新区为例,基于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定量评价该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得到保障土地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格局。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状况,对于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模糊评判法 RS/GIS 空间格局 长沙市湘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阳县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正飞 赵其华 张朝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73-77,共5页
西南山地城市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人口高密度集聚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特点,城市发展建设受到极大的制约。为更科学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对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山地城市金阳县进行建设用地... 西南山地城市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人口高密度集聚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特点,城市发展建设受到极大的制约。为更科学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对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山地城市金阳县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基于均方差决策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金阳县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分为7.87,属于适宜建设区域;2007—2016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从良好状态逐渐降低至危机状态,尤其是在2008—2009年由于人口激增而大幅度降低;土地资源承载潜力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正相关,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地资源承载效率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呈负相关,整体呈上升趋势;县城主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良好,但城市边缘适宜性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进行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疏散;注意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适宜性好的建设用地进行有规划的使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等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土地资源承载力 建设用地适宜性 金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底关系”的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初探——以贵阳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耀志 高文文 楼琦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80,共6页
以"图底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表明:园区建设用地是"图",而自然生态用地就是"底","图"与"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则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 以"图底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表明:园区建设用地是"图",而自然生态用地就是"底","图"与"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则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经济性。通过对园区环境要素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网络构建,确定园区建设中不可动的"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用地的适宜度分析,引导"图"的建设,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图底"的最佳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底关系 生态环境 生态敏感 生态网络 建设用地功能适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岛丘陵区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山东省海阳市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雅芹 闫弘文 +1 位作者 赵贤锋 孙世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0-1088,共9页
基本农田红线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线"划定的重中之重,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是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工作中的难点。本研究以半岛丘陵区山东省海阳市为例,以"三线"协同划定的思想为切入点,采用生态优先、建设用... 基本农田红线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线"划定的重中之重,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是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工作中的难点。本研究以半岛丘陵区山东省海阳市为例,以"三线"协同划定的思想为切入点,采用生态优先、建设用地严格举证、优质耕地尽量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思路,将生态安全网络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并对土地评价和立地分析(LESA)方法进行改进,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综合划定海阳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结果表明:1)生态安全网络中耕地面积为12.11 hm^2,优先建设区与重点建设区中已举证的耕地面积为154.99 hm^2,此部分耕地均不适宜划入永久基本农田。2)根据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将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优先划入型和适宜划入型耕地,自然质量和立地条件均比较优越,可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重点调控型和后备资源型耕地则不宜划入;其中优先划入型耕地面积为458.05 hm^2,将其中427.82 hm^2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适宜划入型耕地面积为771.83 hm^2,将其中500.67 hm^2划入永久基本农田。3)划定后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 305.22 hm^2,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928.49 hm^2,占城市周边耕地总面积的60.26%,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提高了42.66%,永久基本农田中耕地的国家利用等平均值(9.04)高于全市耕地平均利用等别(9.56),且坡度均低于15°。4)城市周边生态安全用地、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有利于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采用基于改进的LESA评价方法,并综合考虑生态安全用地、永久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丰富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达到了海阳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目标;同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海阳市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线"划定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岛丘陵区 城市周边 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安全网络 建设用地适宜性 耕地自然质量 LESA体系 "三线"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