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时空布局与模式选择的决策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华 周生路 +1 位作者 杨得志 吴绍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30-237,共8页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时空布局应该考虑一个地区适宜的农业人口规模。该文通过遗传算法,将人口流动理论引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研究;并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优势度评价结果,提出劳动力流动转折点出现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最优时空布局方案优...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时空布局应该考虑一个地区适宜的农业人口规模。该文通过遗传算法,将人口流动理论引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研究;并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优势度评价结果,提出劳动力流动转折点出现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最优时空布局方案优选办法,同时进一步明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选择和时序安排思路。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将会保留一定的劳动力人口为农业服务,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时空布局安排及整理模式选择应该与之相协调,保障地区产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需求。该决策方法可为今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土地利用 农业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时空布局 模式选择 刘易斯转折点 柘塘空港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屠扬 韩永峰 苗爱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97,共3页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都存在土地废弃或闲置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我国大量土地无法合理利用,加剧了土地的紧张化程度。尤其是平原地区,村落零散分布于耕地中,导致农业生产无法机械化和规模管理化,最终致使经营规模缩小,土地效益降低。我国现...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都存在土地废弃或闲置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我国大量土地无法合理利用,加剧了土地的紧张化程度。尤其是平原地区,村落零散分布于耕地中,导致农业生产无法机械化和规模管理化,最终致使经营规模缩小,土地效益降低。我国现已开展各种各样的用地整理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对居民点的用地整理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整理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清峰 郭晓枫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2,共2页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模式研究——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执行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鲁先锋 沈承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32,共5页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我国解决人地矛盾、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地方官员作为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在执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过程中生动地演绎了逐利的萌动。根据官僚经济理论,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我国解决人地矛盾、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地方官员作为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在执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过程中生动地演绎了逐利的萌动。根据官僚经济理论,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行为动机,并存在四种不同的行为博弈模式。为推动博弈模式的转变与优化,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官员"去人格化"塑造;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监督效能;推动信息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核心行动者 行为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地方官员的博弈策略分析
5
作者 鲁先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3,共6页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我国为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地方官员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行为动机与行为模式对政策执行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基于人性假设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地方官员、中央政府、地方民...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我国为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地方官员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行为动机与行为模式对政策执行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基于人性假设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地方官员、中央政府、地方民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进行探析,有助于透视地方官员的行为驱动力结构。为规引地方官员行为,推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的顺利运行,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地方官员绩效评估机制、地方官员行为监督约束机制和地方群众民主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官员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行为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常春艳 聂宜民 +1 位作者 王硕 罗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66-3168,共3页
介绍了挂钩政策的内涵、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挂钩政策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内容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费县土地整理,对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土地整理情况及其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 介绍了挂钩政策的内涵、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挂钩政策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内容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费县土地整理,对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土地整理情况及其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钩政策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金玉 鲁先锋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根据西方官僚经济理论,地方政府官员在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地方政府官员对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驱动力,主要包括:权力、晋升、政绩和公共声誉。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官员推行农村建设用... 根据西方官僚经济理论,地方政府官员在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地方政府官员对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驱动力,主要包括:权力、晋升、政绩和公共声誉。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官员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积极性,必须正确处理官员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地方政府官员 政治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范莹莹 杨惠晨 王淼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77-80,共4页
在阎良区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构成、测算方法和分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226 hm2,主要来源于:(1... 在阎良区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构成、测算方法和分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226 hm2,主要来源于:(1)人口总数在200人以下的村庄;(2)人均建筑面积过大的村庄;(3)不符合中心村建设、分布散乱、布局不合理的村庄;(4)位置偏僻,生产、生活不方便的村庄。并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划分阎良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潜力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9
作者 李佩兰 刘平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774-11775,11892,共3页
以赣州市为例,先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其2020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理论潜力,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并构建综合修正模型测算修正后赣州市2020的现实潜力,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全市18个县级行政区的整理潜... 以赣州市为例,先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其2020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理论潜力,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并构建综合修正模型测算修正后赣州市2020的现实潜力,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全市18个县级行政区的整理潜力进行潜力分级。最终测算得出赣州市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现实潜力为15 878.14 hm2,全市共划分为4个潜力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潜力 综合修正模型 潜力分级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政”之法治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权典 《法治研究》 2011年第5期85-92,共8页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作为一项全新工作,并无现成路径或既定模式可循,但可能导致土地产权性质、归属及客体(地块)的调整,进而带来诸多利益关系的冲突与协调。作为一项土地新政,...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作为一项全新工作,并无现成路径或既定模式可循,但可能导致土地产权性质、归属及客体(地块)的调整,进而带来诸多利益关系的冲突与协调。作为一项土地新政,其政策灵活性容易被曲解及违规滥用演变成"掠夺"农民土地权益的"村庄撤并圈地"运动。在相关立法政策调整不到位特别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机制欠完善的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种种掣肘因素、法律风险及政策障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不能依赖行政强制,而要在法治理念下依靠法律制度完善和政策机制创新,予以积极引导、正确调整及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法治理念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挂钩政策的探讨 被引量:58
11
作者 杨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6-538,共3页
通过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解读,分析了落实“挂钩”政策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指出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挂钩政策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理分析——以大梨树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莹 于淼 +1 位作者 王阳 廖海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97-99,共3页
简述了农村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提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土地整理:城镇化 建设用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德国的土地管理
13
作者 鹿心社 《中国土地科学》 1988年第3期40-44,共5页
(一)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是各州的任务,联邦无法亦无主管机构,由各州自行立法,自设机构进行管理.1.立法及机构各州的地籍管理法规,归结起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地籍管理与测量结合起来立法,称《测量与不动产地籍法》,属于该种情况的有巴登... (一)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是各州的任务,联邦无法亦无主管机构,由各州自行立法,自设机构进行管理.1.立法及机构各州的地籍管理法规,归结起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地籍管理与测量结合起来立法,称《测量与不动产地籍法》,属于该种情况的有巴登·弗腾堡、下萨克森、巴伐利亚、北莱茵·威斯特法仑、石荷、不来梅、西柏林七个州.二是地籍管理单独立法,称《地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地籍管理 下萨克森 威斯特 建设用地整理 公共设施用地 主管机构 不来梅 地籍图 土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