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4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的实践理性原则及其应用——对建构主义诠释的批判
1
作者 李科政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实践理性必须与理论理性具有相似的原则与应用方式,否则它们就不是同一个理性的两种应用,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实践理性必须被理解为一种理性推理,即从普遍的东西(共相)出发对特殊的东西(殊相)的先天规定。根据康德的...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实践理性必须与理论理性具有相似的原则与应用方式,否则它们就不是同一个理性的两种应用,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实践理性必须被理解为一种理性推理,即从普遍的东西(共相)出发对特殊的东西(殊相)的先天规定。根据康德的论述,假言命令式的原则是一个假言的理性推理的大前提,但他没有按照一个定言的理性推理的大前提的形式来表述定言命令式的原则,这引发了诸多误解。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把定言命令式诠释为一个反思性判断力的原则。但在康德看来,这使得其应用成为一个判断力推理,而不是一个理性推理。同时,建构主义诠释暗中把准则等同于假言命令式,进而把“准则成为法则”解释为假言命令式的普遍化。但在康德看来,准则作为主观上有效的行动原则甚至都不是命令式。因此,“准则成为法则”必须解释为准则的谓词(作为殊相)被归摄到法则的谓词(作为共相)之下,进而从法则的普遍概念出发先天地规定一个特殊的法则。这种解释不仅使定言命令式的原则呈现为一个理性推理的规定性判断,也符合康德的“纯粹理性独自就能规定意志”的观念,对“从形式的法则中推导出种种法则的具体内容”做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 意志 理性推理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域下多边教育合作推动非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困境
2
作者 刘宝存 李紫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多边教育合作是推动非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国际组织促进全民教育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与援助国的利益诉求交织,为旨在推动非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多边教育合作提供了原生动...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多边教育合作是推动非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国际组织促进全民教育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与援助国的利益诉求交织,为旨在推动非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多边教育合作提供了原生动力。援助方基于政策制定、能力建设、数字化办学水平等维度为非洲受援国提供教育援助。其中,协调机制、交流机制、退出机制是推动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利益相关方在合作过程中也面临着缺少健全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受援国教育数字化治理水平不高、跨国借鉴与分享受限、非洲地区存在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等现实挑战。推动非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多边教育合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对其他类型的多边教育合作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多边教育合作 教育数字化转型 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引进程序性评价课程体验的质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
3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1 位作者 潘莹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93-3199,共7页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一种无法直接被观察的能力,目前尚缺乏客观、全面反映学员该项能力的评价工具。目的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对师生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中引进程序性评价(PA)的课程体验访谈结果进行质性研究,旨在完善全科临床...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一种无法直接被观察的能力,目前尚缺乏客观、全面反映学员该项能力的评价工具。目的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对师生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中引进程序性评价(PA)的课程体验访谈结果进行质性研究,旨在完善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评价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培养高质量全科人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9—12月参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实践的3名授课教师和14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制定访谈提纲开展半结构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师生课程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和10个副主题,(1)情境:课程新颖度、趣味性、实用性;(2)协作:混班制协作、师生协作、学员协作;(3)会话:多元反馈、主观评价;(4)意义建构:学员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建构、教师能力建构。结论本研究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引进PA的课程体验进行质性研究,认为情境设计遵循“扩充信息量,加速知识领悟”原则,协作是对传统全科教学模式与文化的突破,会话中双向交流反馈,最终实现师生能力的共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程序性评价 临床诊疗思维 质性研究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00后’整顿职场”现象的现实表征、生成机理与纾解之道
4
作者 徐丹 辛维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89-94,136,共7页
“00后”的独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传统职场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实表征层面,“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诉求兴起,重视以“有理有据”作为行为准则,形成了“硬怼文化”的具体话语表达。在话语隐喻层面,家庭经济实力影响职场的认知结... “00后”的独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传统职场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实表征层面,“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诉求兴起,重视以“有理有据”作为行为准则,形成了“硬怼文化”的具体话语表达。在话语隐喻层面,家庭经济实力影响职场的认知结构,网络流量重塑个人认知,文化根脉锻造新一代的职场观念。针对“‘00后’整顿职场”现象的纾解之道,包括认知重塑以打破刻板印象、制度先行以筑牢职场规范、文化引导以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以及价值引领以夯实青年群体的信仰根基。这些措施不仅为理解和应对“00后”在职场中的独特需求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的职场生态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00后”整顿职场 现实表征 话语隐喻 纾解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林雪琼 黄思成 潘振皓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174-176,179,共4页
为积极应对新领域、新行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四新”建设,进行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与应用能力,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进入新的... 为积极应对新领域、新行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四新”建设,进行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与应用能力,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梳理当前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建设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以广西艺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明确课程教育目标,有效促进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动力,驱动学生逐步建构专业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创新设计思维与实践综合能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以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为探索,以小见大,期望进一步有效推动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6
作者 繁荣 潘睿翾 《福建林业》 2025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理念持续革新的当下,教学资源库构建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重要课题。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24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1],这一数据彰显了林业行业的强劲发展态势。然而,传统...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理念持续革新的当下,教学资源库构建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重要课题。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24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1],这一数据彰显了林业行业的强劲发展态势。然而,传统林业专业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标准,因此,打造贴合学科特性与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恰似一盏明灯,为教学资源库构建供给了全新视角与方法,其核心在于凸显学习者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本文以林业专业为例,深入探究如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构建高效教学资源库,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其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康德的先验哲学被视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其将认识过程视为主体性的构建活动,强调了知识的主观性和基于经验的构建。可见,康德虽然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但其毫无疑问具有建构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倾向,并被广泛引用为建构主义的理论源... 康德的先验哲学被视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其将认识过程视为主体性的构建活动,强调了知识的主观性和基于经验的构建。可见,康德虽然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但其毫无疑问具有建构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倾向,并被广泛引用为建构主义的理论源泉。康德强调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教育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知识,同时教师应发挥启发和辅助的作用,其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等后继建构主义学者。同时,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引发了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其思想超越激进建构主义,指出了知识的可传授性,认为认识的生存力受范畴和世界普遍秩序的调节性理念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视域下理解与应用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涛 代钦 李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建构主义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对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发展和国际教育改革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有变化的“重复”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对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发展和国际教育改革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有变化的“重复”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在阐述平衡机制、反省抽象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得出反省抽象范畴之间的关系框架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及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下数学教学的启示:数学教学应关注过程教育、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经验抽象与反省抽象有机结合、数学抽象思维教学应遵循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 建构主义 发生认识论 反省抽象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VS本质主义:与童庆炳老师分歧的关键所在——陶东风、赵勇对谈录 被引量:2
9
作者 陶东风 赵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5,共13页
一“审美意识形态”是某种妥协的产物赵勇:陶老师好!您与童庆炳老师之间可以谈论的话题很多,但为了让这个对谈相对集中,我想聚焦在您和童老师的争论这里,因为我觉得这场争论非常有学术价值。这一方面是因为童老师与您是师生关系,而且关... 一“审美意识形态”是某种妥协的产物赵勇:陶老师好!您与童庆炳老师之间可以谈论的话题很多,但为了让这个对谈相对集中,我想聚焦在您和童老师的争论这里,因为我觉得这场争论非常有学术价值。这一方面是因为童老师与您是师生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好;另一方面,从2004年起,你们又围绕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学的边界”“文化研究”“文学终结论”等问题展开了持续几年的学术争论,在整个文艺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庆炳 师生关系 学术争论 陶东风 建构主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意识形态 赵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和AHP的学科玩教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卫斌 杨玲 张凡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198,共10页
目的面向传统学科玩教具在“玩”“学”双视域的兼容性不均衡问题,结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学科玩教具产品设计方法,使其服务于学科玩教具产品的研发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将学习环境要素归纳为刺... 目的面向传统学科玩教具在“玩”“学”双视域的兼容性不均衡问题,结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学科玩教具产品设计方法,使其服务于学科玩教具产品的研发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将学习环境要素归纳为刺激差异、主动活动、合作交流和建构评价;其次,将学习环境要素映射到用户需求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影响学科玩教具设计的关键要素;再次,以小学低段语文写话为例进行研究,将学科玩教具设计的关键要素与儿童特征、学科内容相结合,确立学科玩教具设计定位并产出方案;最后,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与用户需求确立评价指标并对方案进行评估。结果以建构主义为框架、层次分析法为工具的学科玩教具产品设计方法能够在教育性、趣味性、参与度与合作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学科教育产品。结论基于建构主义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学科玩教具产品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学科玩教具创新设计提供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学科玩教具设计 建构主义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建构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东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4,共11页
21世纪初,以杰弗里·亚历山大为代表的一批聚集在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社会学家,在否定病理学的、本质主义的创伤理论基础上,正式发展出了建构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或曰关于创伤的建构主义社会理论。这种创伤观认为... 21世纪初,以杰弗里·亚历山大为代表的一批聚集在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社会学家,在否定病理学的、本质主义的创伤理论基础上,正式发展出了建构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或曰关于创伤的建构主义社会理论。这种创伤观认为,创伤并非自然存在,而是符号/表征的建构,创伤不是生而为创伤的,而是变成创伤的。理解、揭示这个建构的性质、过程和机制,是文化创伤理论所致力的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伤 心理分析 建构主义 杰弗里·亚历山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基于鄂北两村的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峰 张一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层治理全局,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关系中洞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成机制与行...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层治理全局,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关系中洞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成机制与行动逻辑,发现农民集体行动归根结底就是情境实践,即农民集体行动是在制度情境、本土情境、事件情境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进成员组织化参与,在不同的主体互动中达成行动目标的共识,借助公共权威、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等建立协作配合的合作关系,构建起基层治理共同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集体行动 建构主义 情境实践 现代化 土地流转 农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灵魂:超越科技的哲学追问——基于概念建构主义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甘莅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被重新定义为数据、计算和交互的集合,并建构所谓的“灵魂智格”。同时,对“轮回说”“中介说”等灵魂概念的话语重设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变化不仅将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本质的理解,也将引发对其在后人类社会中角色定位的新思考。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概念建构还将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和道德责任产生深远影响,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新的道德和伦理参考。从概念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关系可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哲学 概念建构主义 后人类 灵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成人外语培训的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栾述文 史闽瑞 刘艳芹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4期54-58,共5页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以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为指导的,它提倡教师的导向作用,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以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为指导的,它提倡教师的导向作用,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理解。抛锚式情景性教学适应于成人外语学习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外语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 抛锚式情景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谈判过程研究——基于戏剧化建构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清军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3,共13页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MC13)取得谈判成果,包括争端解决机制、电子商务、发展等议题的部长宣言或决定等。本文基于戏剧化建构主义视角,对MC13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MC13谈判成果是WTO成员互动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WTO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MC13)取得谈判成果,包括争端解决机制、电子商务、发展等议题的部长宣言或决定等。本文基于戏剧化建构主义视角,对MC13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MC13谈判成果是WTO成员互动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WTO成员身份和利益的易变性,并充满了戏剧化。中国未来应积极参与WTO改革和争端解决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化建构主义 MC13 WTO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误读”,还是无知的歪曲: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守波 朱成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31,共5页
建构主义是国际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支撑性理论,对建构主义做深入分析,可以澄清中国教育改革中的混乱认识。反思中国教育中建构主义研究的现状,树立我国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取向,全面地研究,小心地论证,本土化修缮,以及谨慎地应用,是教育研究... 建构主义是国际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支撑性理论,对建构主义做深入分析,可以澄清中国教育改革中的混乱认识。反思中国教育中建构主义研究的现状,树立我国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取向,全面地研究,小心地论证,本土化修缮,以及谨慎地应用,是教育研究者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文化“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晗清 李远蓉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1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观 水解 盐类 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主体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一种基于契约主义的证成
18
作者 黄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罗尔斯提出的康德式建构主义从一种直觉性的协议概念出发,主张道德客观性并非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赞同,即道德客观性并非源自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先在的独立的道德秩序,而是源自所有人对同一个权威性的社会视角有所赞同。在康德式建构主义... 罗尔斯提出的康德式建构主义从一种直觉性的协议概念出发,主张道德客观性并非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赞同,即道德客观性并非源自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先在的独立的道德秩序,而是源自所有人对同一个权威性的社会视角有所赞同。在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理论中,建构主义对客观性的描述并不追求真确,而是更接近于最合情理,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一种契约主义的理论特征:一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中达成客观性的视角,原初状态下的各方通过无知之幕避免了以具体的依恋关系和利益塑造道德原则,使得道德原则或政治观念能以一种远离个人偶然性的方式获得其客观性。二是在原初状态设定中的“合情理性”对“理性”的优先性,这种优先性体现在无知之幕对偶然性优势的遮蔽以及以“初始善”的形式提出的重叠利益。“合情理性”的优先性是原初状态的各方彼此达成理性协议从而进行公平的社会合作的必要前提。三是公共性证成的两个前提,即良序社会的特征和民主社会中的普遍事实,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公共性证成:道德证成和政治证成,两种证成的目标虽不相同,但仍然一致采取了契约主义的方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式建构主义 道德客观性 契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合中国式战略学理论涌现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海龙 冯世同 +1 位作者 何乐 林海芬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3-1773,共11页
讲好中国管理故事,扎根中国本土战略实践,原创中国式战略学理论,亟需更具有理论建构功能的质性研究方法。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是一种非主流但却前卫的质性研究方法,其根植于解释学传统,注重研究者、研究对象及其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融合本... 讲好中国管理故事,扎根中国本土战略实践,原创中国式战略学理论,亟需更具有理论建构功能的质性研究方法。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是一种非主流但却前卫的质性研究方法,其根植于解释学传统,注重研究者、研究对象及其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融合本体论的唯名主义和认识论的反实证主义,具有较大的理论涌现和理论创新功能,能够更好地贴合高情境化的中国式战略学研究。通过对中国式战略学理论中国化和实践本土化进行学理分析,以及以中国式战略学理论建构的两种主流质性研究方法观照,形成中国式战略学的双重结构,并阐释了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要义,建构了层序译码与代码循序转换迭代模式。进而,基于初始译码、聚焦译码、轴心译码和理论译码的操作化,确立了研究学科域-研究方向-研究命题-理论框架层递抽象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战略学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层序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构主义提升电路实验课程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华 李俊 +3 位作者 贾锋 山霞 刘蓉晖 杨欢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以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课堂验证性实验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该过程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以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课堂验证性实验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该过程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组学生围绕特定题目,运用实际电路器件设计并实现特定功能。结果表明,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建构主义理论 电路综合实验平台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