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气再循环对侧卷流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亦凡 李向荣 +1 位作者 赵清旭 常江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05,共9页
通过研究侧卷流燃烧系统(LSCS)在使用废气再循环(EGR)时的燃烧与排放性能,提出直喷式柴油机使用EGR后功率降低、碳烟排放升高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ω燃烧系统和LSCS,在转速为1800 r/min和2500 r/min的中、大负荷工况进行缸内燃烧三维仿真... 通过研究侧卷流燃烧系统(LSCS)在使用废气再循环(EGR)时的燃烧与排放性能,提出直喷式柴油机使用EGR后功率降低、碳烟排放升高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ω燃烧系统和LSCS,在转速为1800 r/min和2500 r/min的中、大负荷工况进行缸内燃烧三维仿真.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NO_(x)排放条件下,相比于ω燃烧系统,LSCS应当匹配更高的EGR率,此时LSCS的指示功率仍升高了1.1%~1.3%;另一方面,在达到相同指示功率的条件下,LSCS可匹配更高的EGR率,此时NO_(x)排放降低了35.9%~45.6%,碳烟排放降低了27.9%~49.4%.此外,侧卷流燃烧室壁面的导流结构使缸内燃油喷雾充分与空气混合,从而提升了对EGR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ω燃烧系统 侧卷流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金森率协同废气再循环率对高效汽油机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振 祖炳锋 +3 位作者 徐玉梁 胡必谦 王军 庞凯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4,共8页
为量化研究阿特金森(Atkinson,ATK)效应对高压缩比高效汽油机动力性和油耗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有效膨胀比和有效压缩比的ATK率(Ratk)定义,并在台架上开展了不同阿特金森循环方案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在较优方案基础上,基于最佳热... 为量化研究阿特金森(Atkinson,ATK)效应对高压缩比高效汽油机动力性和油耗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有效膨胀比和有效压缩比的ATK率(Ratk)定义,并在台架上开展了不同阿特金森循环方案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在较优方案基础上,基于最佳热效率(best thermal efficiency,BTE)工况,深入研究了不同ATK率协同外部冷却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对油耗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tk的增加,标定点转矩呈先增大后快速降低趋势;BTE工况点油耗先快速下降,然后逐步趋缓;特征点油耗则呈现先增后快速降低的趋势。整体来看,方案最大Ratk从1.62提升至1.84,特征工况点油耗降低3.5 g/(kW·h),BTE点油耗降低2.5 g/(kW·h),标定点动力性下降3 N·m。此外,在BTE工况,ATK率与EGR率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两者无法同时获得最大值,当ATK率处于中低位值时,可获得最佳的油耗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金森率 废气再循环 高效汽油机 性能影响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庄兵 罗福强 +1 位作者 李占成 黄贤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3-205,共3页
废气再循环(EGR)率的合理控制对NOx的净化效果和整机排放极其重要。为此,分析比较了各种EGR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EGR率评价指标比废气再循环率ηEGR,同时阐明了EGR率闭环控制的必要性及其控制方法。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废气再循环(egr)率 理论研究 内燃机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的废气再循环(EGR)技术——降低NO_x排放的主要措施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晖 胡瑞玲 李志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65-67,共3页
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阐述了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及其降低NO_x的机理,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冷却的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NO_x排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 污染 尾气净化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柴油机实现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邓康耀 朱义伦 +1 位作者 大谷正彦 下水木信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研究了涡轮增压柴油机使用废气再循环 (EGR)面临如何在高负荷时以较低的成本和副作用获得降低 NOx 排放所要求的再循环废气量 ,提出了利用进排气压力波动实现涡轮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的单向阀、旋转阀和 EGR短管 3种 EGR系统。模拟计... 研究了涡轮增压柴油机使用废气再循环 (EGR)面临如何在高负荷时以较低的成本和副作用获得降低 NOx 排放所要求的再循环废气量 ,提出了利用进排气压力波动实现涡轮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的单向阀、旋转阀和 EGR短管 3种 EGR系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 3种 EGR系统在高负荷甚至全负荷时 ,都可获得较大的 EGR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涡轮增压 废气再循环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禹 潘明章 桑海浪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针对柴油发动机在瞬态工况下废气再循环(EGR)控制响应慢和稳定性差问题,在对进气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LSSVM)的EGR目标开度预测模型。通过改进的平衡优化器算法(EO)来调整LSSVM的正则化参数和带宽,提高了模型预... 针对柴油发动机在瞬态工况下废气再循环(EGR)控制响应慢和稳定性差问题,在对进气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LSSVM)的EGR目标开度预测模型。通过改进的平衡优化器算法(EO)来调整LSSVM的正则化参数和带宽,提高了模型预测性能,并分别建立了基于PLEO-LSSVM的EGR目标开度控制模型和基于PLEO-LSSVM的EGR双闭环控制模型。为验证提出的模型在瞬态工况下的性能,通过Simulink对提出的模型在定转速变扭矩和定扭矩变转速2种瞬态工况下进行模拟仿真与实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EGR目标开度控制模型和双闭环控制模型在瞬态工况下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上有更好的表现。其中,在定转速变扭矩和定扭矩变转速工况下,与传统的组合控制相比,提出的EGR目标开度控制模型响应速度分别快0.85%和3.64%,振幅分别小34.9%和12.1%。与现有的EGR双闭环控制相比,PLEO-LSSVM双闭环控制在定转速变扭矩工况下1.6~2.3 s时间内,响应速度快5.26%,振幅小31.7%,在4.5~5.5 s时间内,响应速度快5.5%,振幅小40.81%。在定扭矩变转速工况下6.7~7.3 s时间内,PLEO-LSSVM双闭环控制响应速度快2.17%,振幅小57.9%,在11.85~12.2 s时间内,响应速度快7.14%,振幅小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NO_x 废气再循环 最小二乘向量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和废气再循环的柴油发动机低排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左正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柴油发动机的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和废气再循环技术是目前柴油发动机低排放技术中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案。该文基于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生成机理,系统论述了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探讨了其在柴... 柴油发动机的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和废气再循环技术是目前柴油发动机低排放技术中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案。该文基于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生成机理,系统论述了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探讨了其在柴油发动机低排放方面的应用、实现方法与应用特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和废气再循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量,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NOx和PM的同时降低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究,并继续优化和改进这些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废气再循环 低排放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和发动机运转参数对不同辛烷值燃料HCCI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兴才 陈伟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考察了废气再循环(EGR)、进气温度、冷却水出水温度和转速等发动机运转参数对HCCI发动机燃烧特征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EGR率提高,各种燃料的两阶段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持续期延长;高十六烷值燃料可以容许较高的EGR率,RON75... 考察了废气再循环(EGR)、进气温度、冷却水出水温度和转速等发动机运转参数对HCCI发动机燃烧特征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EGR率提高,各种燃料的两阶段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持续期延长;高十六烷值燃料可以容许较高的EGR率,RON75最高仅可以采用45%的EGR;EGR对高十六烷值燃料的CO和UHC影响不大,对高辛烷值燃料的CO影响明显,并随EGR率增加CO排放升高。在其它运转参数中,进气温度对HCCI燃烧影响最为显著,随进气温度提高、冷却水温度升高,HCCI燃烧的着火时刻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高辛烷值燃料的UHC和CO显著降低。转速升高,着火延迟,燃烧持续期延长。此外,研究发现,高辛烷值燃料对HCCI发动机的运转参数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 参比燃料(PRFS) 进气温度 废气再循环(egr) 运转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朱昌吉 刘忠长 +1 位作者 许允 张振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为了降低车用柴油机的NOx排放 ,研究了不同工况下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排放。大负荷比小负荷效果显著 ,但微粒的排放有所增加。小负荷采用EGR时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 ,微粒排放基本没有变... 为了降低车用柴油机的NOx排放 ,研究了不同工况下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排放。大负荷比小负荷效果显著 ,但微粒的排放有所增加。小负荷采用EGR时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 ,微粒排放基本没有变化。空燃比是影响微粒排放的关键因素 ,小负荷宜采用大EGR率 ,大负荷时宜采用小EGR率 ,以求在控制NOx排放降低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机 NOX排放 废气再循环 排放控制 e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率评价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纪常伟 韩爱民 +1 位作者 赵勇 马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1,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可靠且经济的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和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内燃机的NOx排放的闭环控制,通过内燃机台架实验对儿种内燃机EGR率的评价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排气温度评价EGR率及实现N〔)J闭环控制的可能性.实... 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可靠且经济的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和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内燃机的NOx排放的闭环控制,通过内燃机台架实验对儿种内燃机EGR率的评价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排气温度评价EGR率及实现N〔)J闭环控制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指定的实验工况下,各种评价方法产生的EGR率数值有差异,最大差值达8%,但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 评价方法 e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冷却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傅旭光 郭新民 +3 位作者 刘永进 程世利 李东民 李淑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6,44,共4页
设计了EGR冷却控制系统,由单片机根据具体工况控制伺服电动水泵调节EGR冷却水的循环量,对再循环废气温度进行调节。分析了498型柴油机EGR废气温度对排放影响的实测结果,EGR在发动机较大负荷时需要冷却而小负荷不宜冷却。
关键词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冷却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昭明 沈凯 +2 位作者 安宗权 陈伟国 潘金元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
通过对一台增压汽油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发动机活塞和凸轮型线的重新设计实现了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废气再循环(EGR),研究了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和EGR综合作用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压缩比... 通过对一台增压汽油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发动机活塞和凸轮型线的重新设计实现了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废气再循环(EGR),研究了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和EGR综合作用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压缩比和采用米勒循环技术对爆震影响存在取舍(trade-off)关系,低速全负荷下高压缩比米勒循环相比原机油耗略有上升;而低压冷EGR技术由于缸内稀释冷却作用可以优化燃烧相位,对外特性工况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压缩比的增加和米勒燃烧循环可使油耗较原机下降6.3%,在整合低压冷EGR技术后,油耗进一步下降3.1%。可以得出结论,合理地增加压缩比,采用米勒循环技术并匹配低压冷EGR技术,可以大幅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门早关 压缩比 废气再循环 增压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全长 尧命发 +1 位作者 郑尊清 张翔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废气再循环(EGR)、进气压力和喷油压力是影响柴油机低温燃烧的重要参数,主要研究了EGR对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条件下,随EGR率变大,NO所占体积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NO2和N2O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2O... 废气再循环(EGR)、进气压力和喷油压力是影响柴油机低温燃烧的重要参数,主要研究了EGR对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条件下,随EGR率变大,NO所占体积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NO2和N2O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2O所占比例较小,峰值在1%左右.NO谷值与NO2峰值对应相同的EGR率.随进气压力变大,NO2所占比例峰值也变大,对应的EGR率也增加,进气压力为0.24,MPa时,NO2最大比例已接近60%.随EGR率增加,Soot排放快速升高时,颗粒发生积聚,颗粒数密度降低,但粒径变大.提高喷油压力可以降低颗粒排放,但在不同EGR率下,其降低颗粒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低温燃烧 氮氧化物 颗粒 喷油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及废气再循环系统改善柴油机排放性能 被引量:17
14
作者 倪计民 刘越 +3 位作者 石秀勇 陈泓 李佳琪 白炳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2-88,共7页
针对一台废气旁通阀式(wastegate,WG)增压柴油机,提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系统(venturi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v EGR)的VNT-v EGR系统设计,并进行匹配优化。搭建了发动机... 针对一台废气旁通阀式(wastegate,WG)增压柴油机,提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系统(venturi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v EGR)的VNT-v EGR系统设计,并进行匹配优化。搭建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在保证原机经济性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氮氧化物(NOx)排放进行重点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VNT+v EGR柴油机的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te cycle,ESC)试验加权的有效燃油消耗率、NOx排放和PM排放分别为229.4、3.53和0.055 g/(k W·h),相比于原WG柴油机的变化率分别为0.04%、-48.2%和14.6%,油耗和PM排放略有升高,而NOx排放大幅降低,且动力性整体提高约5%~10%。匹配新系统的柴油机能够满足现行的排放法规并具有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潜力。该研究为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颗粒 排放性能 废气再循环 文丘里管 涡轮增压器 可变喷嘴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增压二甲醚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君华 黄震 +1 位作者 乔信起 张武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一台增压二甲醚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二甲醚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GR率增大,进气量减少。低负荷下,适当的EGR量会使发动机的油耗率降低。在中高负荷下,EGR的加入会导致油耗率增大,经济性恶化。随... 以一台增压二甲醚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二甲醚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GR率增大,进气量减少。低负荷下,适当的EGR量会使发动机的油耗率降低。在中高负荷下,EGR的加入会导致油耗率增大,经济性恶化。随着EGR率的增加,发动机NOx排放大幅度下降,高负荷时下降幅度更大。EGR率增大,HC排放上升。EGR率在一定范围内时,EGR率对CO排放影响不大,但当EGR率超过一定范围时,EGR率增加会引起CO排放急剧加大。EGR率对二甲醚发动机的碳烟排放影响不大,碳烟排放测试值保持为零。在二甲醚发动机上采用废气再循环,没有碳烟增大的压力,确定各工况下的最佳EGR率时,只需在NOx排放和燃油经济性以及CO之间进行折中。低负荷时可以采用大的EGR率,高负荷时EGR率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 二甲醚发动机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二甲醚/甲醇均质压燃燃烧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征 尧命发 +1 位作者 郑尊清 张波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在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冷却废气再循环(EGR)对二甲醚(DME)/甲醇均质压燃(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GR对拓宽二甲醚/甲醇HCCI发动机的最大负荷作用不大;随着EGR率增大,主燃烧开始时刻和放热峰值明显后移,主燃烧持续期延长... 在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冷却废气再循环(EGR)对二甲醚(DME)/甲醇均质压燃(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GR对拓宽二甲醚/甲醇HCCI发动机的最大负荷作用不大;随着EGR率增大,主燃烧开始时刻和放热峰值明显后移,主燃烧持续期延长,放热峰值降低。EGR率为25%时的最大爆发压力比没有EGR时降低了近1.3 MPa,最大爆发压力出现的位置推迟了7°CA;EGR率增大,二甲醚/甲醇HCCI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升高。对应给定的EGR率,存在一个热效率较高的DME比例区间;HC和CO排放随EGR率的增大而增加,随DME比例的增加而降低,NOx排放接近于零。控制EGR率和DME比例是控制二甲醚/甲醇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性能和排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甲醇 均质压燃 废气再循环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弢 居钰生 +2 位作者 王鹏 邓永林 林学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在CA6110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安装了一套带文丘里管的EGR系统,并在各工况下进行了EGR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十三工况下进行的最佳EGR率排放试验证明,系统对于降低NOx排放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对HC、CO、颗粒排放和油耗... 在CA6110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安装了一套带文丘里管的EGR系统,并在各工况下进行了EGR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十三工况下进行的最佳EGR率排放试验证明,系统对于降低NOx排放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对HC、CO、颗粒排放和油耗率的负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 增压中冷柴油机 文丘里管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气体成分对柴油机颗粒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洋 王忠 +2 位作者 刘帅 李瑞娜 瞿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0-285,共6页
为深入了解废气再循环(EGR)对颗粒的作用机理,分析EGR中不同废气成分(N2、CO2)对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以及形成原因,采用透射电镜以及图像处理软件(Digital Micrograph)对颗粒的微观形貌以及基本碳粒子层面间距、微晶尺寸等结构特征... 为深入了解废气再循环(EGR)对颗粒的作用机理,分析EGR中不同废气成分(N2、CO2)对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以及形成原因,采用透射电镜以及图像处理软件(Digital Micrograph)对颗粒的微观形貌以及基本碳粒子层面间距、微晶尺寸等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通入EGR废气相比,相同EGR率下,只通入CO2时的颗粒主要呈链状结构,基本碳粒子的碳层排列无序性增加,外壳石墨晶体结构含量有所降低,内核与外壳的边界变得模糊;基本碳粒子层面间距有所增大,微晶尺寸有所降低,弯曲度最大,分形维数最小;只通入N2时的颗粒主要呈簇状结构,堆积更加明显,各基本碳粒子之间结合更加紧密,基本碳粒子内核更为明显,外壳的石墨晶体结构有所增加;基本碳粒子层面间距有所减小,微晶尺寸有所增加,弯曲度最小,分形维数最大;说明增加EGR废气成分中的CO2含量有利于提高颗粒自身的氧化能力,使微晶结构的有序性减弱,石墨化程度降低,只通入N2时的颗粒结构更为紧密,只通入CO2时的颗粒结构较为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气体成分 颗粒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配合废气再循环的性能与排放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亦夫 刘兵 +2 位作者 曾科 周磊 孙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69,共5页
在一台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的缸内直喷火花点火发动机上通过引入废气再循环(EGR)实验研究了EGR率、掺氢比及喷射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氢气,在小EGR率时可以减小平均有效压力(BMEP)和有效热效率,在大EGR率时可以增... 在一台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的缸内直喷火花点火发动机上通过引入废气再循环(EGR)实验研究了EGR率、掺氢比及喷射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氢气,在小EGR率时可以减小平均有效压力(BMEP)和有效热效率,在大EGR率时可以增加BMEP和有效热效率;BMEP随EGR率的增大而减小,有效热效率随EGR率的增大先减后增.NOx排放随EGR率的增大而下降,随掺氢比的增大而上升;HC排放随EGR的增大而上升,随掺氢比的增大而下降;CO排放与EGR率变化基本无关,随掺氢比的增大而上升.平均指示压力变动系数Cimep随EGR率的增加而增大,相比于早喷射,晚喷射时Cimep的增大趋势更为明显,此时掺氢可以有效降低Cim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火花点火 天然气 氢气 废气再循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燃用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楼狄明 徐宁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1-297,共7页
基于一台匹配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轻型高压共轨柴油机,试验研究了EGR与主喷正时对燃用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特性下,燃用生物柴油后,发动机的氮氧化合物(NO_x)排放明显增加,而总碳氢化合物(THC)排放和超细颗... 基于一台匹配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轻型高压共轨柴油机,试验研究了EGR与主喷正时对燃用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特性下,燃用生物柴油后,发动机的氮氧化合物(NO_x)排放明显增加,而总碳氢化合物(THC)排放和超细颗粒排放数量浓度都明显降低.在转速为2 200r·min^(-1)的25%负荷下,随着EGR率的增加,NO_x排放、超细颗粒总数量浓度都明显减少,THC排放以及燃油消耗率都降低,而随着主喷的滞后,NO_x排放和超细颗粒总数量浓度也明显减少,但燃油消耗率和THC排放却增加;在50%负荷,随着EGR率的增大和主喷的滞后,NO_x排放和超细颗粒总数量浓度也明显减少,但THC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都增加;主喷正时对超细颗粒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综合考虑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在25%负荷时采用较大EGR率(26%)和较早主喷(提前7.7°曲轴转角)方案,而在50%负荷时采用中等EGR率(18%)和较早主喷(提前6.3°曲轴转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废气再循环 主喷正时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