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驱动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打印路径设计方法
1
作者 金文杰 袁上钦 +3 位作者 刘童 李亚敏 李琛阳 朱继宏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110,共9页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原位成型技术,将此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方法相结合,具有高效设计与快速制造的优势。为充分发挥其设计自由度,进一步实现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的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波投影函数的应力驱动连续纤维填...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原位成型技术,将此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方法相结合,具有高效设计与快速制造的优势。为充分发挥其设计自由度,进一步实现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的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波投影函数的应力驱动连续纤维填充的设计方法;根据承载结构应力场分布优化纤维的分布形态,并通过设定不同的填充密度以调控结构的承载性能。同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生成具有最少间断与最短路径总长度的连续纤维轨迹。二维卫星舱板和三维无人机翼段的应用案例进一步体现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此种复合材料结构的衍生式设计是典型的增材制造驱动方法,有望为未来复合材料结构的功能设计制造一体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 波投影 路径规划 应力驱动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挠度法的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状态评估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贤坤 张令弥 +1 位作者 郭勤涛 张宇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90,共8页
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通扬运河大桥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环境激励振动试验获得其试验模态参数,基于柔度矩阵指标和挠度指标定义的两个目标函数,利用实数... 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通扬运河大桥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环境激励振动试验获得其试验模态参数,基于柔度矩阵指标和挠度指标定义的两个目标函数,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修正大桥的有限元模型,获得基本准确反映大桥实际静力行为的有限元模型。借助其有限元模型对试验模态振型质量归一化,利用振型已质量归一化的环境激励振动试验的试验模态参数,可获得桥梁结构已知载荷作用下的试验模态挠度,通过与静挠度实测值比较,可对桥梁的状态作出评估。结果说明基于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应用于桥梁状态评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连续箱梁桥 环境振动试验 模型修正 遗传算 模态挠度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位移不连续数值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黄醒春 周斌 顾隽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0-373,共4页
关键词 岩石 应力强度因子 位移不连续 裂纹 数值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连续变形数值方法研究块体运动及其应力场初探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兵 江在森 +1 位作者 王双绪 张希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依据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DDA法 )的基本理论 ,提出利用地壳形变观测资料解算块体运动及其应力场的“位移载荷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断裂分布格局建立华北不连续块体模型 ,利用经过重心基准变换的华北 GPS网观测资料计算... 依据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DDA法 )的基本理论 ,提出利用地壳形变观测资料解算块体运动及其应力场的“位移载荷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断裂分布格局建立华北不连续块体模型 ,利用经过重心基准变换的华北 GPS网观测资料计算了块体的运动方向 ,结果与观测资料比较吻合 ,块体视应力场的计算结果反映了本区的应力场状况。初步研究表明 ,DDA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变形分析 位移载荷 块体运动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力约束的独立连续映射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龙凯 王选 吉亮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0-629,共10页
大多数已有的拓扑优化研究为系统刚度最大化设计,尤其以体积比约束下的静态柔顺度最小化问题为典型.从工程角度出发,结构强度设计至关重要.以往的应力研究表明,应力约束拓扑优化存在着奇异性、约束数目庞大、高度非线性特性等诸多数值困... 大多数已有的拓扑优化研究为系统刚度最大化设计,尤其以体积比约束下的静态柔顺度最小化问题为典型.从工程角度出发,结构强度设计至关重要.以往的应力研究表明,应力约束拓扑优化存在着奇异性、约束数目庞大、高度非线性特性等诸多数值困难.为了实现应力约束下的拓扑优化设计,采用归一化p范数应力指标以减少单元应力约束数目.遵循独立连续映射建模方式,引入密度变量的倒变量函数作为设计变量.推导了应力约束函数和体积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敏度,并基于一阶和二阶泰勒近似得到各自的显式表达式.通过构造的系列二次规划子问题,原拓扑优化问题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高效求解.二维数值算例考察了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结果的异同,以及不同应力约束上限值对应力约束拓扑优化结果的影响.通过提出方法与传统变密度法结果的比较,说明提出的独立连续映射方法在应力约束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优化结果也表明了考虑应力约束的连续体拓扑优化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应力约束 独立连续映射 序列二次规划 连续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推法施工的曲线连续梁桥截面实测应力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承君 周世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采用顶推法施工的曲线连续梁桥的主梁内预埋的钢筋计测得的混凝土应力远大于理论经计算结果,这主要是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中的非弹性变形包含在钢筋计中引起的。本文提出了用于扣除混凝土实测应力中收缩徐变非弹性变形影响的两种计... 在采用顶推法施工的曲线连续梁桥的主梁内预埋的钢筋计测得的混凝土应力远大于理论经计算结果,这主要是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中的非弹性变形包含在钢筋计中引起的。本文提出了用于扣除混凝土实测应力中收缩徐变非弹性变形影响的两种计算方法,并且将徐变对实测应力影响计算进行了特殊考虑,在一座大桥进行施工监控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连续梁桥 顶推施工 应力分析 截面 混凝土应力 非弹性变形 混凝土收缩 计算结果 徐变变形 计算方 变形影响 收缩徐变 实测应力 应力影响 施工监控 钢筋计 主梁 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状态法与容许应力法铁路大跨连续梁设计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闫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共5页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的基本理论正在从容许应力法向极限状态法转轨,通过对主跨100 m连续梁采用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进行正截面抗弯强度、正截面抗裂性和斜截面抗裂性等结构控制因素的对比分析,校核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规范的适用性,...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的基本理论正在从容许应力法向极限状态法转轨,通过对主跨100 m连续梁采用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进行正截面抗弯强度、正截面抗裂性和斜截面抗裂性等结构控制因素的对比分析,校核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规范的适用性,并对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安全储备基本接近,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更为保守。研究结果对铁路规范的转轨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状态 容许应力 大跨连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连续梁动力性能的能量法二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德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5-140,154,共7页
选用普通连续梁的正对称和反对称振型作为2跨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振型,精细地分析了体外筋的第1阶和第2阶变形,基于能量法,计算了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自振频率。计算结果说明:体外预压力存在压缩软化效应,该效应可由0~1之间的影响系数来表... 选用普通连续梁的正对称和反对称振型作为2跨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振型,精细地分析了体外筋的第1阶和第2阶变形,基于能量法,计算了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自振频率。计算结果说明:体外预压力存在压缩软化效应,该效应可由0~1之间的影响系数来表示;转向座的数量决定了影响系数的大小,跨间无转向座时,影响系数等于1,体外预压力与外轴力具有相同的压缩软化效应;增加转向座数量,体外筋逐渐接近于无黏结筋,影响系数从1逐渐降低至接近于0,体外预压力的压缩软化效应接近于无黏结预压力的零效应。当跨间至少有1个转向座,影响系数明显小于1,可略去体外预压力的压缩软化效应;增加体外筋偏心距和面积,只明显提高梁第1阶正对称振型的自振频率;可略去体外筋对所有反对称振型、第1阶以外的正对称振型自振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连续 压缩软化 自振频率 二阶效应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施工误差调整的Kalman滤波法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永水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3-15,21,共4页
笔者在文中主要探讨了Kalman滤波法在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通过重庆黄花园嘉陵江大桥的具体应用实践 ,来说明Kalman滤波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此类桥梁的施工控制中 .
关键词 施工控制 Kalman滤波 应力连续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基应力和稳定非线性分析的不连续位移法
10
作者 姜弘道 朱先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15,共6页
以间接边界元法的不连续位移法为基础,采用符合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节理单元来模拟软弱夹层,给出了按增量常刚度迭代格式及其加速算法进行非线性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在复杂地基应力分析和坝基深层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理... 以间接边界元法的不连续位移法为基础,采用符合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节理单元来模拟软弱夹层,给出了按增量常刚度迭代格式及其加速算法进行非线性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在复杂地基应力分析和坝基深层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实际计算表明本文方法简单有效,收敛速度快,计算省时,是分析这类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应力 非线性分析 不连续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法复合岩土体穿层预应力锚杆受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慧珍 张耀辉 +2 位作者 李栋广 王金元 周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903-7912,共10页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应力锚杆施加预紧力可约束岩土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作用产生的过大变形,增强岩土体自身强度。针对某边坡工程中预应力锚杆穿过多层岩土体的荷载传递及锚固承载特征问题,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法(continuum discon...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应力锚杆施加预紧力可约束岩土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作用产生的过大变形,增强岩土体自身强度。针对某边坡工程中预应力锚杆穿过多层岩土体的荷载传递及锚固承载特征问题,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法(continuum discontinuum element method,CDEM)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复合岩土体中岩土层理结构面之间的非连续以及块体-杆件耦合计算问题,建立二维边坡复合岩土体桩锚结构数值模型,揭示复合岩土体中穿层预应力锚杆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土层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越大,产生的轴应变越小,轴力传递效应越弱,锚杆轴力衰减率越高;张拉第二、三根锚杆时,其杆体作用在张拉第一根锚杆之后岩土层自平衡后的应力场内,岩土体结构面产生的错动以及剪切蠕变导致预应力快速损失,其损失率比第一根锚杆大3%~4%;该边坡工程中锚固角度在25°左右最优,既能控制水平向受力,也能防止坡顶沉降,桩锚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耦合复合岩土体建模-桩锚结构承载-参数优化,深入研究复合岩土体中穿层预应力锚杆受力及其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将指导复合岩土体中桩锚结构设计与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非连续单元 复合岩土体 穿层 应力锚杆 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后张法预应力连续T梁制架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冀光华 《隧道建设》 2002年第4期49-54,共6页
以大~运高速公路陶村河及陶村沟大桥为工程实例重点介绍高速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连续T梁预制及铺架技术,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施工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后张 应力连续T梁 制架技术 公路桥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爱国 杨少宏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2年第3期83-87,共5页
按满布支架法和梁柱支架法分别提出了混凝土箱梁现浇施工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建立了受力分析模型 ,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次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会在混凝土内产生残余应力 ,可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浇筑顺序减小残... 按满布支架法和梁柱支架法分别提出了混凝土箱梁现浇施工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建立了受力分析模型 ,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次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会在混凝土内产生残余应力 ,可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浇筑顺序减小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混凝土箱型 连续 支架 现浇施工技术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苏伟 周岳武 +2 位作者 季伟强 邢雨 张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形成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技术,通过调研、理论计算、对比分析、试验论证等方法以及工程实际应用,对其技术指标、方案及构造设计、节段拼装方案、耐久性设计、经济性等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1)系统提出... 为形成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技术,通过调研、理论计算、对比分析、试验论证等方法以及工程实际应用,对其技术指标、方案及构造设计、节段拼装方案、耐久性设计、经济性等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1)系统提出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节段预制胶拼梁主要技术指标要求;(2)为方便节段预制、存放及运输,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立面布置宜根据跨度选择等高方案或增加跨中等高段的变高方案;(3)提出连续梁一次半联满挂拼装工艺、“小节段预制、多节段拼装”的平衡悬臂拼装工艺和逐跨拼装工艺;小跨连续梁可采用一次半联满挂拼装工艺和逐跨拼装工艺,中、大跨连续梁可采用一次拼装多对预制节段,即“小节段预制、多节段拼装”的平衡悬臂拼装工艺;(4)当桥长超过1 km时,节段预制拼装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应力混凝土 连续 节段拼装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40+56+4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张雷 季伟强 +1 位作者 苏伟 周岳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84,共6页
新建郑州至阜阳高速铁路周淮特大桥3联(40+56+40) m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建造,对其结构设计、节段拼装工艺以及结构检算等方面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1)节段预制拼装梁采用增加跨中和边跨等... 新建郑州至阜阳高速铁路周淮特大桥3联(40+56+40) m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建造,对其结构设计、节段拼装工艺以及结构检算等方面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1)节段预制拼装梁采用增加跨中和边跨等高段长度的立面布置方案,可以方便施工,节省模板费用,且立面视觉效果较好;(2)创造性的采用一次半联满挂的拼装工艺,研制了可满足于跨度64 m及以下的双线简支梁和跨度不超过80 m的双线连续梁的节段拼装造桥机;(3)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结构构造措施、结构检算技术标准、拼装工艺要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应力混凝土 连续 节段预制拼装 胶接缝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梁桥悬臂法施工的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亚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35,42,共6页
结合郑西高铁咸阳渭河特大桥工程,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影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梁桥应力、应变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弯桥结构在悬臂法施工阶段的力学性能和线形变化规律,探讨了曲率半径和季节温差对弯桥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曲... 结合郑西高铁咸阳渭河特大桥工程,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影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梁桥应力、应变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弯桥结构在悬臂法施工阶段的力学性能和线形变化规律,探讨了曲率半径和季节温差对弯桥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静定T构悬臂根部截面的扭矩增大,而弯矩和轴力有所减小,横向位移增加明显;季节温差会引起静定T构端部截面产生较大的横向位移;日照温差应按二维温度梯度模式进行温度作用效应计算,不同的温度梯度模式引起的效应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连续弯梁桥 施工监控 悬臂施工 曲率半径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及构造应力影响下初始地应力场的3D-FSM反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忠诚 刘承论 +1 位作者 赵祉业 李青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48-1852,共5页
在分析国内外初始地应力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考虑地形及构造应力影响下,基于3D-FSM间接边界元法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系统。利用工程实例说明了分析步骤,并验证了该方法的适应性及精度。
关键词 应力不连续(fsm) 初始地应力 构造应力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奇 冷伍明 +1 位作者 聂如松 魏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应用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软件桥梁博士(D r.B ridge)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行为。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应力控制。通过各... 以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应用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软件桥梁博士(D r.B ridge)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行为。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应力控制。通过各施工阶段高程、应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连续刚构桥 施工控制 桥梁博士 状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况应力约束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健 程耿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75,共4页
建立多工况应力约束条件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 ,给出求解方法。采用包络法处理大量的应力约束 ,用改进的满应力法进行求解 ,方法简单、实用。提出的分层优化技术能使最优结构更为清晰。分层优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按载荷大小分... 建立多工况应力约束条件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 ,给出求解方法。采用包络法处理大量的应力约束 ,用改进的满应力法进行求解 ,方法简单、实用。提出的分层优化技术能使最优结构更为清晰。分层优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按载荷大小分为几个层次 ,后面层次的拓扑优化以前面层次得到的最优拓扑为基础 ,通过逐层优化 ,最终得到最优结构。分层优化时主要考虑属于本层载荷的影响 ,避免大小载荷混在一起 ,最优拓扑模糊不清的问题。为解决各层优化单元厚度相差太大 ,易造成结构刚度矩阵奇异的问题 ,提出对相应参数的调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拓扑优化 应力约束 连续体结构 应力 分层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扩展有限元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董玉文 余天堂 任青文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7,共6页
系统地给出了直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扩展有限元法。该方法以常规有限元法为基础,利用单位分解法思想,通过在近似位移表达式中增加能够反映裂纹面的不连续函数及反映裂尖局部特性的裂尖渐进位移场函数,间接体现裂纹面的存在,从而无需使... 系统地给出了直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扩展有限元法。该方法以常规有限元法为基础,利用单位分解法思想,通过在近似位移表达式中增加能够反映裂纹面的不连续函数及反映裂尖局部特性的裂尖渐进位移场函数,间接体现裂纹面的存在,从而无需使裂纹面与有限元网格一致,无需在裂尖布置高密度网格,也不需要后处理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应力强度因子,并且大大简化了前后处理工作。最后通过两个简单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分析了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并与采用J积分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作了对比,得出了两种方法计算精度相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有限元 应力强度因子 单位分解 不连续函数 裂尖渐近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