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系统的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
1
作者 梁军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文推广了Caldas-Pinto的工作[1],用与文献[1]不同的方法把二维(2D)系统的自校正控制算法扩展到其广义形式,从而能处理逆不稳定的非最小相位对象.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广义自校正控制 最小方差控制 二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参数优化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琳 孙海蓉 杨怀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参数优化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带有动量项的改进BP神经网络辨识系统模型,在辨识过程中使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改进BP网络的初始权值/偏置、学习率、动量系数等辨识参数进行学习优化,解决这些参数的取值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参数优化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带有动量项的改进BP神经网络辨识系统模型,在辨识过程中使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改进BP网络的初始权值/偏置、学习率、动量系数等辨识参数进行学习优化,解决这些参数的取值问题;然后将辨识得到的模型用于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中,使用遗传算法(GA)对控制过程进行优化,寻找最优的控制参数(预测时域、控制时域、控制加权系数、柔化系数)。将该方法应用在热工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P网络 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杆柔性机械臂振动主动控制与实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邱志成 李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3-511,668,共10页
为了对柔性机械臂在外部扰动或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快速抑振,设计并搭建出一套刚柔耦合机械臂实验平台,大臂为刚性臂,小臂为柔性臂。首先,采用粘贴在柔性臂根部的压电陶瓷片测得的振动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伺服电机用作驱动器带动减速器... 为了对柔性机械臂在外部扰动或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快速抑振,设计并搭建出一套刚柔耦合机械臂实验平台,大臂为刚性臂,小臂为柔性臂。首先,采用粘贴在柔性臂根部的压电陶瓷片测得的振动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伺服电机用作驱动器带动减速器驱动机械臂;其次,对柔性臂由于外部激励产生的振动,分别设计了基于输入整形技术(input shaping technology,简称IST)的前馈控制器和基于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generalized minimum variance self-tuning controller,简称GMVSTC)的控制算法,对柔性臂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实验研究;最后,为了验证控制算法的效果,对采用常规比例微分(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简称PD)控制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输入整形和自校正控制算法可大幅减少柔性臂振动的时间,均可对柔性臂的振动进行快速抑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振动控制 输入整形 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间隙对机床进给系统的影响及其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翟世轩 朱壮瑞 +1 位作者 吴南星 张建润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年第11期5-8,共4页
间隙非线性是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经典PID控制不能有效消除间隙非线性的影响。文章讨论了利用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方法对间隙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间隙非线性系统的快速响应性、稳定... 间隙非线性是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经典PID控制不能有效消除间隙非线性的影响。文章讨论了利用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方法对间隙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间隙非线性系统的快速响应性、稳定性、跟踪精度等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非线性 进给系统 数控机床 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