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学勇 许汴利 +2 位作者 段广才 范清堂 郗园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研究其免疫活性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诱导TB1(pMAL-c2X-hpaA)表达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Amyloss树脂预装柱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学... 目的表达和纯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研究其免疫活性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诱导TB1(pMAL-c2X-hpaA)表达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Amyloss树脂预装柱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学活性;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后,H.pylori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攻击感染,观察H.pylori定植情况及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获得了高纯度且免疫活性良好的目的蛋白;HpaA蛋白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为53.33%(8/15),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2)。结论纯化HpaA蛋白对小鼠有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H.pylori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蛋白 小鼠模型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HpaA)诱导T细胞高表达IL-21促进胃黏膜损伤 被引量:2
2
作者 华影 周发友 +2 位作者 陈丽萍 李生 唐晓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4-749,共6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HpaA)是否能通过诱导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1(IL-21)加剧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及黏膜损伤。方法收集H.pylori感染确诊患者临床内窥镜取得的胃黏膜,以及经根治后再次通过内窥镜取得胃黏膜,通...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HpaA)是否能通过诱导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1(IL-21)加剧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及黏膜损伤。方法收集H.pylori感染确诊患者临床内窥镜取得的胃黏膜,以及经根治后再次通过内窥镜取得胃黏膜,通过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IL-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同时克隆构建表达并纯化HpaA,并取健康未感染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磁珠分选获得CD3^+T细胞。使用重组HpaA刺激分选获得的细胞,ELISA检测其上清中IL-21的水平;培养胃黏膜AGS细胞系并使用抗IL-21抗体中和培养液中的IL-21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AGS细胞中MMP2及MMP9的蛋白水平。结果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中IL-21、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根治后的胃黏膜。重组HpaA蛋白能显著诱导CD3^+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21,IL-21处理增加AGS细胞MMP2及MMP9的表达水平;使用抗体阻断IL-21后,MMP2及MMP9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HpaA通过诱导T细胞产生IL-21促进H.pylori感染导致的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幽门杆菌黏附素a(hpaa) 白细胞介21(IL-2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AlpA基因中四种黏附素基因保守区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白杨 但汉雷 +4 位作者 王继德 张兆山 S.ODENBREIT 周殿元 张亚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淋巴瘤的发生亦密切相关 .鉴于Hp已证实的四种粘附素保守区 (AB)是外膜蛋白 (OMP)和膜孔素 (porin)样成分 ,而...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淋巴瘤的发生亦密切相关 .鉴于Hp已证实的四种粘附素保守区 (AB)是外膜蛋白 (OMP)和膜孔素 (porin)样成分 ,而外膜蛋白和膜孔素样成分是优秀的疫苗候选抗原 .用PCR技术扩增AB基因 ,将其定向插入 pET 2 2b (+)载体 ,在BL2 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 .测序显示AB基因长 5 88bp ,编码 195个氨基酸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扫描分析 ,A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 2 2 5ku ,其重组蛋白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2 9% ,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质纯度达 96 % .经免疫印迹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被AlpA免疫兔血清所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AlpA基因 黏附基因保守区 克隆 表达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Hpa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利先 杨致邦 +1 位作者 林珊珊 刘淼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 (Hpa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蛋白 ,探讨重组蛋白作为Hp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临床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 (Hpa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蛋白 ,探讨重组蛋白作为Hp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临床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和Westernblot鉴定后 ,作为Hp抗原 ,ELISA法对 10 0例临床标本进行相应抗体检测 ,并与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来评价其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插入的基因片段全长 783bp ,与基因文库中的粘附素基因同源性达 98 87%。表达蛋白经SDS -PAGE分析 ,相对分子量 (Mr)约为 300 0 0 ,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 4 1 6 7%以上 ,经亲和层析后可获得纯度为 90 %以上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证实了其免疫反应性。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检测结果显示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aA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10 0 0 %和 80 9% ;10 0 0 % ;和 90 5 % ;90 5 %和 85 8% ;93 3%和 85 9% ,相差不多。结论 HpaA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作为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有望成为Hp新的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粘附 hpaa基因 克隆 表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保守区蛋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黏附作用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白杨 张亚历 +2 位作者 陈烨 王继德 周殿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2-426,共5页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保守区 (AB)蛋白的体外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 ,以确定AB在Hp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 .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 ,四唑盐比色法 (MTT)测定T细胞对AB的增殖反应 ,流式细胞术检测AB致T细胞表达FasL的作...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保守区 (AB)蛋白的体外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 ,以确定AB在Hp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 .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 ,四唑盐比色法 (MTT)测定T细胞对AB的增殖反应 ,流式细胞术检测AB致T细胞表达FasL的作用 ,二苯胺 (DPA)法测定AB致T细胞凋亡率 ,光镜计数法研究AB抗体对Hp与胃癌细胞黏附的影响 .ELISA法共检测了 5 5份血清 ,以快速尿素酶实验 (RUT)作为平行对照 ,两法的评价判断一致性程度的指标卡帕系数为 0 76.同时 ,低剂量AB即可刺激Hp+T细胞的增殖 .体外安全性实验表明 ,AB无明显调节T细胞表达FasL的作用以及无明显致Hp-T细胞凋亡的作用 .AB抗血清能部分阻断Hp与胃癌细胞系的黏附 ,在光镜下表现为经抗AB兔血清预处理后 ,每细胞周围黏附的细菌数较免疫前兔血清预处理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研究表明AB是安全的、具有免疫原性的Hp菌体成分 ,既可以刺激体液免疫 ,又能够提高细胞免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保守区蛋白 免疫原性 安全性 黏附作用 体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4种黏附素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序列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白杨 张亚历 +3 位作者 王继德 林焕健 张兆山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69-871,共3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4种黏附素(BabA、AlpA、AlpB和HopZ)的保守区,并对其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Hp黏附素的分子机制和免疫原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ANTHEPROT V4.3c 软件分析已证实的Hp4种黏附素蛋...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4种黏附素(BabA、AlpA、AlpB和HopZ)的保守区,并对其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Hp黏附素的分子机制和免疫原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ANTHEPROT V4.3c 软件分析已证实的Hp4种黏附素蛋白序列,发现共同保守区(命名为CB),推导出其DNA序列,设计CB特异引物,将PCR产物定向插入pET-22b(+)载体,构建保守区的重组克隆。DNA自动分析仪进行序列测定,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4种黏附素共同保守区的重组质粒,测序显示CB基因长588 bp,该基因编码195个氨基酸,与4种黏附素保守区的同源性均达50%以上,ANTHEPROT V4.3c软件预测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 500,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原性和疏水性。BLAST分析了836 767个序列,与其同源性达40%的均为Hp序列。结论Hp4种黏附素存在同源性接近的保守区,表明其黏附作用可能有相似的分子基础,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粘附素HpaA卵黄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绍兰 杨致邦 毛小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制高效价特异性的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素鸡卵黄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方法用纯化重组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elicobacter pyloriadhesin A,rHpaA)抗原免疫22周龄罗曼鸡,母鸡免疫应答后,在卵黄中产生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素抗体;经硫酸铵法初... 目的研制高效价特异性的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素鸡卵黄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方法用纯化重组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elicobacter pyloriadhesin A,rHpaA)抗原免疫22周龄罗曼鸡,母鸡免疫应答后,在卵黄中产生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素抗体;经硫酸铵法初步纯化浓缩后;以间接ELISA鉴定抗体效价及免疫学活性;采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并用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结果母鸡初次免疫第10d即有抗体产生,初次免疫后75d左右抗体效价超过1∶10000;最高可达为1∶12800。卵黄抗体经硫酸铵法纯化后,用SDS-PAGE分析,出现两条蛋白带,纯度达95%以上。其含量为10.56mg/ml蛋黄。结论本研究首次研制并鉴定抗黏附素卵黄抗体,开拓了我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领域,分析了抗体在产蛋期卵黄液中表达的进度,为今后该抗体的持续、高质量诱导奠定基础。有望获得高效价、高产量的抗黏附素的IgY抗体(IgY-HpaA),为制备口服制剂开辟了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黏附 卵黄抗体(IgY) 罗曼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幽门螺杆菌黏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新悦 黄超群 吕文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6-2241,共6页
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的感染率居高不下,早期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要任务是抗黏附,中医药抗黏附靶点多样,优势明显。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机制主要有酸适应、黏附素与受体结合及胃内微生态改变。中医药抗黏附... 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的感染率居高不下,早期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要任务是抗黏附,中医药抗黏附靶点多样,优势明显。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机制主要有酸适应、黏附素与受体结合及胃内微生态改变。中医药抗黏附的作用机制可分为构建胃黏膜屏障、抑制幽门螺杆菌黏附素表达及改变幽门螺杆菌生存环境的直接抗黏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间接抗黏附。现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的药效机制,旨在为幽门螺杆菌黏附机制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幽门杆菌 黏附 药效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及受体研究与疫苗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晶 张建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0-582,共3页
关键词 幽门杆菌黏附 受体研究 疫苗 慢性活动性胃炎 Hp感染 革兰氏阴性 消化性溃疡 耐药性菌株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alp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杨 张亚历 +3 位作者 王继德 刘秀丽 张兆山 周殿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获取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alpA ,并将它克隆到质粒 pET - 2 2b(+)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alpA ,并将其定向插入pET - 2 2b(+)载体中通过DNA序列分析仪进行核苷酸分析。 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 ,所克隆的alp... 目的 获取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alpA ,并将它克隆到质粒 pET - 2 2b(+)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alpA ,并将其定向插入pET - 2 2b(+)载体中通过DNA序列分析仪进行核苷酸分析。 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 ,所克隆的alpA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基本一致。 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序列正确的alpA基因 ,为其重组表达及其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 基因alpA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亮 洪恺 +1 位作者 李啸 龙北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34-2635,共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革兰阴性菌.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耶感染率在世界人群中超过50%。目前针对跏的感染主要是采取三联或四联抗菌疗法。然而。随着耐药菌株...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革兰阴性菌.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耶感染率在世界人群中超过50%。目前针对跏的感染主要是采取三联或四联抗菌疗法。然而。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成为控制耶感染的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黏附 十二指肠黏膜 慢性胃炎 革兰阴性菌 消化道溃疡 感染率 抗菌疗法 耐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烨 张兆山 +1 位作者 王继德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N-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原纤维样血凝素(HpaA)。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总DNA中钓取hpaA结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N-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原纤维样血凝素(HpaA)。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总DNA中钓取hpaA结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序列分析证实hpaA结构基因长度为783 bp,编码261个氨基酸,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 000,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20%以上,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后获得纯度为90%的重组蛋白。ELISA法显示该蛋白可被Hp全菌抗血清识别。结论 基因重组粘附素Hpa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望作为一种有效的蛋白疫苗用于Hp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粘附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素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小鼠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小英 詹扬 +3 位作者 周衍安 张静文 李颖萌 刘文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6-324,共9页
目的:探讨乳酸菌素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炎小鼠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口服H.pylori混悬液制备H.pylori感染小鼠模型。将H.pylori感染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乳酸菌素组,进行干预4周。革兰氏... 目的:探讨乳酸菌素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炎小鼠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口服H.pylori混悬液制备H.pylori感染小鼠模型。将H.pylori感染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乳酸菌素组,进行干预4周。革兰氏染色、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H.pylori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小鼠胃黏膜H.pylori的定植,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胃黏膜iNOS、IL-1β和3-Nitrotyrosine的表达,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造模组小鼠H.pylori定植成功;乳酸菌素能改善H.pylori感染性胃炎小鼠胃组织病理形态;抑制胃黏膜中iNOS、IL-1β和3-Nitrotyrosine的表达。相较于H.pylori感染组,乳酸菌素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具有明显差异。乳酸菌素可通过调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组成,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在属水平上,乳酸菌素可促进g_norank_f_Muribaculaceae、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和另枝菌属(Alistipes)等产生短链脂肪酸细菌的生长,抑制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等炎症相关细菌的增殖,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结论:乳酸菌素能够恢复由H.pylori感染破坏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有益菌的增殖,降低炎症反应并缓解胃黏膜氧化损伤,对H.pylori感染性胃炎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幽门杆菌 胃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获得的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适配子可阻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小鼠胃内的定植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媛 李卫鹏 +2 位作者 周晓静 孙伟莉 唐晓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800,共8页
目的 探索核酸适配子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对H.pylori宿主细胞黏附的阻断作用。方法 培养H.pylori菌株并提取基因组,并设计引物PCR扩增BabA基因,扩增获得的BabA基因克隆、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异丙基-... 目的 探索核酸适配子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abA)对H.pylori宿主细胞黏附的阻断作用。方法 培养H.pylori菌株并提取基因组,并设计引物PCR扩增BabA基因,扩增获得的BabA基因克隆、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后作为靶标,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能够特异性结合BabA的单链脱氧核苷酸(ssDNA)适配子;酶联寡聚核苷酸吸附试验(ELONA)法检测并评估候选适配子的特征;随后在体外细胞水平和小鼠感染模型中,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菌落计数验证ssDNA适配子阻断H.pylori黏附的效果,同时利用ELISA检测小鼠胃黏膜细胞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IL-10和IL-4的水平。结果提取H.pylori ATCC 43504基因组并构建了pET32a-BabA质粒,诱导后并纯化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9 000;经肽指纹图谱(PMF)分析其与BabA蛋白一致;以此为靶标运用SELEX筛选获得5个候选适配子,经分析鉴定适配子A10、 A30和A42识别相同位点,A3和A16与上述三个适配子各自识别不同的位点。适配子体外能够显著阻断H.pylori的黏附,且动物模型实验证明适配子经灌胃处理后,对胃黏膜的H.pylori定植有阻断效果,且能够减轻诱导的炎症反应,适配子治疗组胃黏膜匀浆中IL-4、 IL-6、 IL-8和TNF-ɑ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 适配子特异性结合BabA封闭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够阻断H.pylori在胃黏膜的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血型抗原结合黏附(BabA)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 适配子 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lpA保守区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白杨 但汉雷 +4 位作者 王继德 林焕健 张兆山 张亚历 周殿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 4种黏附素 (babA、alpA、alpB和hopZ)基因的保守区 ,并对其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利用ANTHEPROTV4 .3c软件 ,分析已证实的Hp 4种黏附素蛋白序列 ,发现 4种黏附素的C 端氨基酸...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 4种黏附素 (babA、alpA、alpB和hopZ)基因的保守区 ,并对其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利用ANTHEPROTV4 .3c软件 ,分析已证实的Hp 4种黏附素蛋白序列 ,发现 4种黏附素的C 端氨基酸存在保守区。选取AlpA的C 端结构基因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 ,将PCR产物定向插入载体pET 2 2b(+) ,以DNA自动分析仪进行序列测定 ,并以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克隆片段的长度为5 88bp ,与发表的黏附素AlpA保守区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ANTHEPROTV4 .3c软件预测其蛋白质的Mr 约为 2 25 0 0 ,并显示出良好的抗原性和疏水性。结论 用PCR方法 ,从幽门螺杆菌ss1中获取到黏附素AlpA保守区的基因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序列分析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丽芳 龙北国 +2 位作者 罗军 姜容 范宏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4-337,共4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中扩增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Hp0410,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通过电穿孔将重组质粒转入嗜酸乳杆菌,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中扩增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Hp0410,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通过电穿孔将重组质粒转入嗜酸乳杆菌,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硝酸银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并检测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结果扩增的黏附素Hp0410基因与基因库公布的一致,构建的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嗜酸乳杆菌中,表达出分子量约34kD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蛋白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所识别。重组质粒pMG36e-Hp0410在含有红霉素和不含有红霉素的环境下均稳定。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组成型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重组嗜酸乳杆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Hp0410 嗜酸乳杆菌 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阳 王娜 +2 位作者 王博方 李玉民 陈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84-2288,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问题之一,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尤其是胃癌,已有大量证据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对于H.pylori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pylori的毒力因子。血型抗原结合黏...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问题之一,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尤其是胃癌,已有大量证据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对于H.pylori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pylori的毒力因子。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lood group antigen⁃binding adhesion,BabA)作为一种新识别的毒力因子,在H.pylori诱导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获得关注。本文将对BabA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促胃癌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旨在为开发新型防治策略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杆菌 血型抗原结合黏附 LewisB 危险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唾液酸结合黏附素(SabA)的克隆表达
18
作者 李冬宏 宫雅楠 +3 位作者 肖迪 周南进 谢勇 张建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或Hp)唾液酸结合黏附素(sialic acid-binding adhe-sion,SabA)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为探讨SabA的功能及相关疫苗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以Hp26695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s...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或Hp)唾液酸结合黏附素(sialic acid-binding adhe-sion,SabA)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为探讨SabA的功能及相关疫苗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以Hp26695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sabA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将PCR产物插入到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飞行质谱鉴定,并用免疫印迹法评价其抗原性。结果经SDS-PAGE和飞行质谱鉴定,该表达蛋白为Hp外膜蛋白SabA,经免疫印法迹检测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了Hp的SabA,并能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唾液酸黏附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黏附蛋白A(HpaA)核酸适配子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华影 陈丽萍 +2 位作者 李生 周发友 唐晓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3-539,共7页
目的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黏附蛋白A(HpaA)的核酸适配子,并鉴定其结合特性。方法构建pET28a/HpaA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纯化重组HpaA蛋白;以重组HpaA蛋白为靶标利用SELEX技术筛选... 目的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黏附蛋白A(HpaA)的核酸适配子,并鉴定其结合特性。方法构建pET28a/HpaA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纯化重组HpaA蛋白;以重组HpaA蛋白为靶标利用SELEX技术筛选出能够与HpaA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核酸适配子。随后利用筛选所得HpaA适配子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与H.pylori菌体的结合以及对临床胃黏膜切片中H.pylori的检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培养并提取ATCC26695菌株基因组,通过PCR扩增HpaA部分基因长度约699 bp,并成功克隆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paA。经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纯化获得纯度约98%的重组HpaA蛋白作为筛选靶标。利用SELEX技术通过10轮正向筛选和5轮的负向筛选,获得6条与HpaA高亲和力的适配子分别命名为HA1~HA6。其中适配子HA6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且适配子HA6核心序列在体外仍表现出与H.pylori菌体较高的结合力;利用羟基荧光素(FAM)标记的HA6适配子对166例H.pylori感染的患者胃黏膜中H.pylori进行检测,检出率为94.58%,高于同批次快速脲酶检测法的检出率(87.95%)。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特异性结合H.pylori菌体表面HpaA的适配子,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胃黏膜组织中H.pylori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H.pylori) 幽门杆菌黏附蛋白A(hpaa)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 适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米诺环素的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复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灵云 蓝宇 +2 位作者 樊宇靖 张月霞 王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237-2240,共4页
目的明确含米诺环素的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患者依从性、根除治疗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的根除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 目的明确含米诺环素的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患者依从性、根除治疗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的根除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含米诺环素的四联方案,具体为雷贝拉唑(1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0 g/次,2次/d)+米诺环素(0.1 g/次,2次/d)+枸橼酸铋钾(220 mg/次,2次/d);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3~7 d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依从性;治疗结束后4~12周通过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及遵循方案(PP)分析评估根除治疗成功率。结果 ITT分析纳入180例患者;6例患者因失联、未按时复查,4例患者因依从性差予以剔除,PP分析纳入170例患者。共有56例(31.1%)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腹泻者31例(55.4%),头晕失眠者28例(50.0%),上腹不适、恶心者各23例(41.1%),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完全消失。依从性好者165例(91.7%)。ITT分析根除治疗成功率为79.4%(143/180),PP分析根除治疗成功率为84.1%(143/170)。女性患者PP分析根除治疗成功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吸烟情况、既往根除治疗次数、既往根除治疗方案患者PP分析根除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既往根除治疗次数、既往根除治疗方案均不是PP分析根除治疗成功率影响因素(P>0.05)。结论含米诺环素的四联方案在H.pylori感染患者复治中有较好的根除治疗成功率,安全性及依从性尚可,是H.pylori感染患者复治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感染 幽门杆菌 米诺环 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