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缚鲲 邹全明 时兰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1-723,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 成人感染率 HP感染 儿童时期 系统损害 局部炎症 1983年 发展中国家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对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任璐璐 闫明 任士珂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77-2480,共4页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对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对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IL-1β、TNF-α、NF-κB p50 mRNA、NF-κB p65 mRNA)、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能安全有效地清除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四联疗法 幽门杆菌相关性胃炎 肝胃气滞 消化不良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外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晋阳 陈峥宏 +2 位作者 马牧溪 林永帅 谭伟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存在于胃上皮细胞表面和黏液中,与胃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等相关淋巴瘤有关。研究表明Hp可诱发或加重某些胃外疾病,还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有关,因此Hp可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存在于胃上皮细胞表面和黏液中,与胃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等相关淋巴瘤有关。研究表明Hp可诱发或加重某些胃外疾病,还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有关,因此Hp可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或发生交叉免疫反应,间接或直接地参与胃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Hp还可进入念珠菌内,持续释放毒素,且发挥躲避免疫系统识别和药物杀菌作用。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对Hp相关胃外疾病的研究报道,旨在引起临床工作者对Hp相关胃外疾病的重视,积极地掌握Hp的感染相关学科知识,从而科学制订避免Hp加重或诱发其他疾病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胃外疾病 交叉免疫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半夏泻心汤拆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贾献玲 王海霞 +2 位作者 邹佳辰 王学健 朱晶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10-1219,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拆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和造模组(n=34),建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脾胃湿热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加味半夏泻心汤全方组、清热...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拆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和造模组(n=34),建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脾胃湿热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加味半夏泻心汤全方组、清热燥湿组、健脾和胃组、燥湿消痞组、模型组,每组6只。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4周。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吉姆萨(Giemsa)染色以观察Hp定植情况及胃黏膜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小鼠胃黏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小鼠肠道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肠球菌(Enterococcus)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与饮水量减少,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胃黏膜组织病变严重,可见大量Hp定植,血清中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1),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而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1),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升高(P<0.01),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状况及胃黏膜病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Hp定植减少,血清中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肠杆菌、肠球菌含量降低(P<0.05),且在上述指标中全方组效果最好,拆方组中清热燥湿组优于健脾和胃组和燥湿消痞组,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升高(P<0.05),健脾和胃组优于燥湿消痞组和清热燥湿组。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能够抑制胃黏膜中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减轻胃黏膜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能够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清热燥湿药组在抑菌抗炎方面效果最佳,健脾和胃组药物在调和脾胃,增强人体免疫方面作用最优。全方配伍使用,发挥辛开苦降甘补的协同作用,充分体现中医学中“扶正驱邪,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相关性胃炎 加味半夏泻心汤 拆方 炎症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孙佳 法永红 +2 位作者 杨永进 蔡兴伟 吕晓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牙周炎也可能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或者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牙周袋较深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龈下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源。口腔幽门螺杆菌不仅导致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还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复发的始作俑者。三联疗法结合牙周基础治疗较单纯的三联疗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日常菌斑控制加牙菌斑专业处理更利于对口腔菌斑的控制。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口腔 疾病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幽门螺杆菌菌株对大蒜素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与胃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莹 刘博 +1 位作者 宫月华 袁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株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与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胃黏膜标本接种、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分离、鉴定H.pylori;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H.pylori菌株基因亚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H.pyl... 目的探讨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株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与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胃黏膜标本接种、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分离、鉴定H.pylori;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H.pylori菌株基因亚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半数抑菌浓度(MIC50)。结果33例不同胃疾病中感染的H.pylori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浅表性胃炎(GS)中的H.pylori菌株较萎缩性胃炎(GA)中的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GS中的H.pylori菌株较胃癌(GC)中的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GA中的H.pylori菌株较GC中的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各种疾病中不同基因亚型H.pylori菌株感染与对药物敏感性不同:GA中vacAs1+H.pylori菌株较vacAs1-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GC中vacAm1b+H.pylori菌株较vacAm1b-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结论GA、GC与H.pylori菌株vacAs1、vacA m1b基因亚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大蒜素 幽门杆菌 基因亚型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华 戴文颖 +2 位作者 王兰 董明 袁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4-325,331,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疾病、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TRAP ELISA方法 ,检测 94例胃粘膜活检标本 ,其中正常胃粘膜 10例 ,浅表性胃炎 2 1例 ,萎缩性胃炎 33例 ,不典型增生7例 ,胃癌 2 3例。胃粘膜病变...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疾病、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TRAP ELISA方法 ,检测 94例胃粘膜活检标本 ,其中正常胃粘膜 10例 ,浅表性胃炎 2 1例 ,萎缩性胃炎 33例 ,不典型增生7例 ,胃癌 2 3例。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 4 1例 ,HP阴性 2 0例。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与正常胃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最强 ;HP阳性胃粘膜病变组与HP阴性胃粘膜病变组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HP感染可使端粒酶活性表达增强 ,促进细胞增殖。HP相关性胃疾病增殖特性与胃癌的增殖特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幽门杆菌 疾病 细胞增殖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许美艳 刘岚 +2 位作者 马佳卉 卢庆彬 Xu MY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7-1507,共1页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年6月报道】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疾病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研究(作者Xu MY等)目前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与胆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尚不清楚。这项研究主要是为了阐明...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年6月报道】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疾病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研究(作者Xu MY等)目前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与胆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尚不清楚。这项研究主要是为了阐明胆囊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探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胆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胆囊疾病 相关性 幽门杆菌感染 影响因素 胆囊息肉 患病率 胆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卢圆媛 尹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86-3489,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具有很多生物特性,可定植于人体诱导炎症产生,也可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对机体功能产生影响。近30年,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Hp是胃肠道疾病病因之一;同时,Hp与心脑血管、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关联性逐渐... 幽门螺杆菌(Hp)具有很多生物特性,可定植于人体诱导炎症产生,也可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对机体功能产生影响。近30年,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Hp是胃肠道疾病病因之一;同时,Hp与心脑血管、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关联性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将Hp与人体各个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结果、可能致病机制等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肝胆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 内分泌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 口腔疾病 皮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半夏-黄芩-黄连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彧 吴东升 +2 位作者 徐寅 杨仁义 喻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2-599,共8页
基于前期数据挖掘结果,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黄芩-黄连"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TCMSP平台筛选"半夏-黄芩-黄连"药对中潜在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基于前期数据挖掘结果,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黄芩-黄连"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TCMSP平台筛选"半夏-黄芩-黄连"药对中潜在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得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致病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模型及PPI网络图分析药对中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蛋白;采用David数据库对药对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及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药对潜在活性成分35个;得到药对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蛋白37个;涉及通路77条。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半夏-黄芩-黄连"干预Hp感染诱导的慢性胃炎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并调控胃癌进程,为阐释其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相关性胃炎 半夏 黄芩 黄连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淑丽 张纯 +6 位作者 王军 刘向辉 张玲 周红文 黄辉 靳静 章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0-64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相关性免疫反应的关系 ,旨在了解H .pylori感染在复发性口疮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及ELISA等方法检测复发性口疮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牙菌斑中H .pyl...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相关性免疫反应的关系 ,旨在了解H .pylori感染在复发性口疮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及ELISA等方法检测复发性口疮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牙菌斑中H .pylori的存在情况及其血中的抗H .pylori抗体的水平。结果 :复发性口疮患者口腔牙菌斑中H .pylori的检出率 (53 .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 (3 2 .3 % )(P <0 .0 1) ,口腔牙菌斑中H .pylori的检出率与复发性口疮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 (P >0 .0 5) ;血中抗H .pylori抗体的检出率与复发性口疮及其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 (P >0 .0 5)。而血中抗H .pylori抗体的浓度水平与复发性口疮及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P <0 .0 1)。 结论 :口腔中的H .pylori感染与复发性口疮的发生相关 ,而血液中由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幽门杆菌感染 免疫学 相关性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2
作者 樊慧丽 陈玉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7-580,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经过深入而广泛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疾病及胃肠外疾病如血液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机...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经过深入而广泛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疾病及胃肠外疾病如血液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幽门 胃肠道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雪 马静静 董卫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1-853,共3页
胃癌(gastric cancer)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首位,2015年我国发病67.91万例,死亡49.8万例,严重威胁国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胃癌 骨桥蛋白 相关性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发病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酒渣鼻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袁晓蓉 顾富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酒渣鼻的相关性 ,研究了42例酒渣鼻患者的血清HP IgG浓度、消化道症状及抗HP治疗的疗效 ,并以33例寻常痤疮作对照。发现酒渣鼻患者的血清抗体及消化道症状阳性率及抗HP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6例接...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酒渣鼻的相关性 ,研究了42例酒渣鼻患者的血清HP IgG浓度、消化道症状及抗HP治疗的疗效 ,并以33例寻常痤疮作对照。发现酒渣鼻患者的血清抗体及消化道症状阳性率及抗HP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6例接受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的酒渣鼻患者的检查结果均显示有异常。结果提示 ,HP感染与酒渣鼻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酒渣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不同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录英 苏祖兰 +4 位作者 任泽舫 刘勇 郭少忠 冯智英 张志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 胃炎 幽门杆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不同亚型与相关胃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忠 王旭光 +2 位作者 吴鹏 薄威 王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29-3731,共3页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H.pylori vac A)不同亚型与相关胃疾病的关系,寻找能够提示不同胃疾病结局、对不同胃疾病,特别是胃癌具有预警作用的H.pylori毒力因子标志物。方法:236例H.pylori阳性病例包括浅表性胃炎(SG)81例,...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H.pylori vac A)不同亚型与相关胃疾病的关系,寻找能够提示不同胃疾病结局、对不同胃疾病,特别是胃癌具有预警作用的H.pylori毒力因子标志物。方法:236例H.pylori阳性病例包括浅表性胃炎(SG)81例,萎缩性胃炎(AG)77例,胃糜烂(EG)33例,胃的非典型增生(GD)16例,胃癌(GC)29例。采用PCR扩增方法对vac A基因不同亚型进行检测。结果:AG组vac Am2亚型的检出率最高(41.6%),高于EG和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9)。在AG组vac As1m2亚型的检出率(42.5%)显著高于EG,GD,GC组(P=0.05,P=0.035,P=0.022),与SG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c As1m2亚型H.pylori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毒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空泡毒素基因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粘膜病患儿血清CagA抗体、VacA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阎晓莉 王宝珠 拜康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肠粘膜病患儿血清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抗原(CagA)、空泡毒素抗原(VacA)的有无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印迹法对46例慢性胃炎和25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CagA抗体、VacA抗体进行了检...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肠粘膜病患儿血清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抗原(CagA)、空泡毒素抗原(VacA)的有无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印迹法对46例慢性胃炎和25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CagA抗体、VacA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①慢性胃炎小儿血清H.Pylori CagA抗体(+)、VacA抗体(+)检出率为28.3%,消化性溃疡患儿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对慢性胃炎炎症活动程度进行分组检测,中、重度急性活动性胃炎患儿中H.Pylori CagA抗体(+)、VacA抗体(+)检出率为50.0%,与轻症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 H.pylori菌株存在不同致病能力,CagA、VacA是致小儿 H.Pylori相关性胃肠粘膜病重要的毒力因素;通过检测CagA、VacA抗体,可及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相关性胃肠粘膜病 检测 临床意义 儿童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抗体 空泡毒素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型相关性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慈养 吴婷 陈玉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 elicobacter pylori,Hp )感染与遗传因素 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观察了 17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Hp感染的为 A组 12 7例和无 Hp感染的 B组 5 0例 ,将其 ABO血型分布比率相互比较并与对照组华东地区人群血...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 elicobacter pylori,Hp )感染与遗传因素 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观察了 17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Hp感染的为 A组 12 7例和无 Hp感染的 B组 5 0例 ,将其 ABO血型分布比率相互比较并与对照组华东地区人群血型分布比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A组 O型血比率 (5 3.5 4%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2 B组血型分布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 A组也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Hp感染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ABO血型 消化性溃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相关蛋白基因、空泡毒素基因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莹 杨善民 +3 位作者 张长弓 王天叫 颜江华 李东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7-881,共5页
采用 PCR法对 7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粘膜 Hp cag A基因和 vac A基因的扩增以探讨cag A基因和 vac A基因型 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77例 Hp感染患者中 ,60例检测出 cag A基因 ,阳性率为 77.9%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分别... 采用 PCR法对 7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粘膜 Hp cag A基因和 vac A基因的扩增以探讨cag A基因和 vac A基因型 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77例 Hp感染患者中 ,60例检测出 cag A基因 ,阳性率为 77.9%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分别为 87.8% (43/49)和 60 .7% (1 7/2 8) ,其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1 ) .vac A的 2种亚型 vac A1 和 vac A2 各占 79.2 % (61 /77)和 2 0 .8% (1 6/77) .每种胃粘膜只能扩增出 vac A1 或 vac A2 的一种产物 ,其中 vac A1 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为 87.8% (43/49)和 64.3% (1 8/2 8)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 (p<0 .0 2 ) .这些结果提示 cag A基因和 vac A1 基因型 Hp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 ,这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空泡毒素相关蛋白基因 上消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定文 罗金萍 +1 位作者 陈喜珪 练炳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p全菌抗原检测60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HgIgG抗体。结果日本血吸虫病组血清HpIgG抗体检出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6.0%),平均血清抗体滴度(2.30土0.42)亦高于...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p全菌抗原检测60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HgIgG抗体。结果日本血吸虫病组血清HpIgG抗体检出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6.0%),平均血清抗体滴度(2.30土0.42)亦高于对照组(2.02±0.38),血清HPIgG抗体的检出率和抗体滴度随病程的发展而升高。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与HP感染之间高度相关,必须加强对日本血吸虫病患者Hp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控制血吸虫病变的发展,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幽门杆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