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幽门螺杆菌hp0169基因三维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玲辉 李娜 +5 位作者 尹晓燕 王晓凌 胡亚平 刘威 费瑞 田新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9-748,共10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 hp0169基因并进行晶体学研究,分析其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方法:由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Hp NCTC26695菌株hp016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p重组胶原蛋白酶(HpPrtC)蛋白理化性质,SOPMA和DNASt...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 hp0169基因并进行晶体学研究,分析其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方法:由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Hp NCTC26695菌株hp016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p重组胶原蛋白酶(HpPrtC)蛋白理化性质,SOPMA和DNAStrar软件预测HpPrtC蛋白二级结构特征,SWISS-MOPEL软件构建HpPrtC蛋白三维结构,IEDB和ABCpred软件预测HpPrtC蛋白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SYFPEITHI网站预测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专家库(EP)算法和随机森林(RF)算法预测HpPrtC蛋白可结晶性。原核表达HpPrtC重组蛋白,经Ni^(2+)亲和层析和分子筛技术纯化蛋白,结晶试剂盒筛选HpPrtC的结晶条件。结果:hp0169基因共包含1 269个碱基配对,编码蛋白全长42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7.64,相对分子质量为47 300。HpPrtC蛋白为亲水性、可溶性蛋白。HpPrtC蛋白α螺旋的氨基酸数量占全部氨基酸数量百分率为35.78%,β片层为18.72%,β转角为6.87%,无规则卷曲为38.63%。抗原表位分析,HpPrtC蛋白含有B淋巴细胞的5个优势线性表位和3个构象表位及多个T淋巴细胞潜在优势抗原表位。同源建模,HpPrtC蛋白呈二聚体,单体由β折叠围成桶状结构,周围被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围绕。HpPrtC蛋白为中等难度结晶,且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在0.2 mol·L^(-1)氯化镁、 0.1 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3.4 mol·L^(-1)己二醇和pH 8.5条件下出现细小成簇的针状晶体。结论:HpPrtC是一种亲水型蛋白,呈二聚体构造,在适宜条件下呈细小成簇针状晶体,其具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可作为Hp疫苗设计的抗原,用于构建多价融合疫苗或多表位疫苗,本研究结果为Hp的防治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0169基因 抗原表位 蛋白结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拮抗幽门螺杆菌能力的乳酸菌筛选及分析
2
作者 魏子程 范柳萍 李进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鉴定和筛选具有幽门螺杆菌拮抗活性的乳酸菌菌株,解决目前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方法]体外筛选具备抗幽能力的乳酸菌,探究优选菌安全性及益生特性,通过胃腺癌细胞系抗炎试验验证优选菌缓解... [目的]鉴定和筛选具有幽门螺杆菌拮抗活性的乳酸菌菌株,解决目前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方法]体外筛选具备抗幽能力的乳酸菌,探究优选菌安全性及益生特性,通过胃腺癌细胞系抗炎试验验证优选菌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结果]优选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44 mm,共聚集率为32.84%,抑制作用明显;基因注释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优选菌安全性较高;细胞炎症试验结果显示,该优选菌最高能够缓解78.18%造模带来的IL-8分泌增加量。[结论]该优选菌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缓解胃部炎症,具有众多益生菌特性的同时具有低致病风险,为对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肠道疾病提供了新的益生菌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幽门杆菌 抗菌活性 共聚集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食管癌的因果关联: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3
作者 杜凯豪 侯立朝 +5 位作者 东小鸽 罗兰明慧 蒋威 汪占金 薛伟伟 王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04-1416,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以HP感染作为暴露因素,EC作为结局变量。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以HP感染作为暴露因素,EC作为结局变量。采用了多种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分析法、加权中位数法、MR Egger法、Simple mode法以及Weighted mode法来探索HP与EC之间的关联性。此外,还引入了贝叶斯加权MR方法,并通过假阳性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进行结果矫正,以提高分析的精确性。研究还包括离群值检测、异质性检测、敏感性分析、多效性分析,并且移除了可能因混杂因素影响结果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于争议较大的结果,进行了Meta分析以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同时,通过Steiger测试和反向MR方法排除了潜在的反向因果关系。此外,本研究还利用连锁不平衡分数回归(linkage disequilibrium score regression,LDSC)评估了HP与EC之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无论是传统的两样本MR还是贝叶斯加权MR在FDR矫正后,结果均表明HP与EC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因果联系(P>0.05)。所有分析结果均未显示存在多效性(P>0.05),且“留一法”检验也证实了所得结果的稳健性。然而,对抗HP IgG血清阳性和HP GroEL抗体水平的遗传相关性分析提示,这些标志物与食管腺癌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遗传相关性(P<0.05)。结论:尽管采用了遗传相关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发现当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HP与EC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这一发现强调了需要更大规模的GWAS数据和更细致的亚型特异性分析来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关系的必要性。未来研究应包括更广泛的人群和地理区域,以增强发现的一般性和适用性,同时应探讨HP不同菌株的具体影响以及可能机制,为E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幽门杆菌 基因组关联研究 孟德尔随机化 贝叶斯加权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关键基因的筛选及潜在治疗中药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易柳凤 陶思羽 +2 位作者 李萌 王少丽 刘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0-1206,共7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关键基因、分析通路机制、预测潜在治疗中药。首先从GEO数据库获取GSE60427与GSE60662数据集,借助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关键基因、分析通路机制、预测潜在治疗中药。首先从GEO数据库获取GSE60427与GSE60662数据集,借助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一步筛选出关键基因,利用UALCAN数据库、GEPIA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表达验证,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预测筛选潜在中药。最后筛选出34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白细胞粘附、T细胞活化、免疫反应、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功能有关,通过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得到的10个关键基因是PTPRC、TNF、ITGB2、FCGR3A、CD19、LCK、LCP2、CD48、CTLA4、IL7R。结合中医“毒邪”理论,将预测的潜在中药分为健脾解毒、化湿解毒、活血解毒、清热解毒四大类,可为治疗Hp相关性胃炎,抑制“炎-癌”转化,防治胃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胃癌防治 关键基因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Hpa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利先 杨致邦 +1 位作者 林珊珊 刘淼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 (Hpa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蛋白 ,探讨重组蛋白作为Hp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临床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 (Hpa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蛋白 ,探讨重组蛋白作为Hp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临床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和Westernblot鉴定后 ,作为Hp抗原 ,ELISA法对 10 0例临床标本进行相应抗体检测 ,并与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来评价其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插入的基因片段全长 783bp ,与基因文库中的粘附素基因同源性达 98 87%。表达蛋白经SDS -PAGE分析 ,相对分子量 (Mr)约为 300 0 0 ,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 4 1 6 7%以上 ,经亲和层析后可获得纯度为 90 %以上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证实了其免疫反应性。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检测结果显示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aA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10 0 0 %和 80 9% ;10 0 0 % ;和 90 5 % ;90 5 %和 85 8% ;93 3%和 85 9% ,相差不多。结论 HpaA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作为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有望成为Hp新的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粘附素 hpaa基因 克隆 表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森林 陈旻湖 +3 位作者 陈洁 李国庆 胡品津 彭晓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 pylori)全长hpaA基因 ,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PCR扩增全长hpaA基因 ,经适当的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 pylori)全长hpaA基因 ,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PCR扩增全长hpaA基因 ,经适当的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重组质粒经鉴定后再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提取重组菌质粒 ,PCR和酶切鉴定 ,筛选阳性克隆。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HpaA表达分析和鉴定 ,用薄层扫描分析HpaA含量。重组菌 3× 10 8CFU/ 0 4ml/只免疫C5 7BL/ 6小鼠 ,4周后H pyloriSS110 5CFU/只攻击小鼠 ,再 5周后处死小鼠 ,取腺胃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 ,以明确H pylori定植情况 ,对照观察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经PCR和酶切证实 ,构建了含 783bphpaA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hpaA ,并将后者成功转化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菌能表达约 30kDaHpaA蛋白 ,重组HpaA量约占全菌体蛋白量的 38 9% ,Westernblot证实其有免疫反应性。重组菌对小鼠免疫保护率为 4 3 4 8% (10 / 2 3) ,与空白对照组比统计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构建了表达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该菌株对C5 7BL/ 6小鼠有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aa基因 鼠伤寒沙门氏菌 小鼠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振璐 宫连凤 +4 位作者 刘娟 王志昱 高巧 彭世泽 韩文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在乳酸菌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P)hpaA基因,口服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 PCR方法从基因组中扩增基因hpaA,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NICE:sec,将重组质粒转化乳酸菌NZ9000株,筛选鉴定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的hpaA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目的在乳酸菌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P)hpaA基因,口服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 PCR方法从基因组中扩增基因hpaA,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NICE:sec,将重组质粒转化乳酸菌NZ9000株,筛选鉴定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的hpaA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雌性ICR(CV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PBS、携带空质粒的乳酸菌、携带pNICE:sec-hpaA的乳酸菌、灭活的HP灌胃。免疫7次后检测其特异性IgG和IgA的产生。结果扩增hpa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hpaA,转化乳酸菌NZ9000后经nisin诱导可表达Mr分子量约29kD的重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3%,Western blot分析其能与幽门螺杆菌抗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携带pNICE:sec-hpaA质粒的乳酸菌刺激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携带空质粒组,与灭活HP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刺激产生的Ig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表达hpaA蛋白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的IgG和IgA,可作为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乳酸乳球菌 hpa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hpa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毛亚飞 严杰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p) hpa A基因 ,构建 hpa A基因表达载体 ,鉴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性。方法 :采用高保真 PCR从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菌株 Y0 6中扩增 hpa A基因 ,T- 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 ,构建p ET32 a的 hpa A表达载体 ,在 E....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p) hpa A基因 ,构建 hpa A基因表达载体 ,鉴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性。方法 :采用高保真 PCR从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菌株 Y0 6中扩增 hpa A基因 ,T- 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 ,构建p ET32 a的 hpa A表达载体 ,在 E.coli BL2 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 IPTG诱导表达 ,采用 Hp全菌抗体的Western blot和兔抗融合蛋白血清的免疫扩散试验鉴定其免疫性。结果 :所克隆的 hpa A基因与报道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2 5 %~ 97.32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 95 .38%~ 98.4 6%。p ET32 a- hpa A- BL2 1DE3系统的Hpa A融合蛋白表达量高达细菌总蛋白的 4 0 %左右。Hpa A融合蛋白能与 Hp全菌抗体发生结合反应 ,免疫家兔能获得高效价抗体。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 Hp hpa A高效表达系统 ,所表达的 Hpa A融合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可作为 Hp疫苗的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aa基因 碱基序列 分子克隆 hpaa融合蛋白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烨 张兆山 +1 位作者 王继德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N-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原纤维样血凝素(HpaA)。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总DNA中钓取hpaA结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N-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原纤维样血凝素(HpaA)。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总DNA中钓取hpaA结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序列分析证实hpaA结构基因长度为783 bp,编码261个氨基酸,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 000,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20%以上,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后获得纯度为90%的重组蛋白。ELISA法显示该蛋白可被Hp全菌抗血清识别。结论 基因重组粘附素Hpa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望作为一种有效的蛋白疫苗用于Hp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粘附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基因hpaA克隆、融合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学勇 段广才 +3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黄志刚 宋春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7,281,共5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构建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出hpa...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构建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出hpaA基因,序列分析后,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转化大肠杆菌(E.coliTB1),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用PCR方法扩增的hpaA基因长度为783bp,编码260个氨基酸,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插入到克隆载体的基因片段与预期目的DNA片段相一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kDa,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占全菌总蛋白的26%。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paA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原核表达系统,为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组分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粘附素基因 克隆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UreB重组全人源化单域抗体的基因工程表达及分子改造
11
作者 王雪芳 赵阳 +3 位作者 刘竹青 郭乐 仲飞亮 罗学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2,共7页
为了构建针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脲酶的单域抗体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首先利用Pymol、ITASSER和ClussPro2等AI辅助工具分析比较了不同抗体与Hp脲酶亚单位B(UreB)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确定了VL全人源化单域抗体UreBAb作... 为了构建针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脲酶的单域抗体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首先利用Pymol、ITASSER和ClussPro2等AI辅助工具分析比较了不同抗体与Hp脲酶亚单位B(UreB)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确定了VL全人源化单域抗体UreBAb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了UreBAb基因序列,并将其分别插入pET28a、pE-SUMO等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获得了重组表达菌株,通过IPTG诱导制备重组抗体蛋白,并利用提取的Hp脲酶作为抗原,分析验证了重组表达抗体的活性。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UreBAb和SUMO-UreBAb均获得了正确的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产率分别为0.34和0.41 mg/mL。单向免疫扩散实验结果证实这两种重组表达抗体均与Hp UreB抗原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对脲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1.27%和74.07%。进而,结合AlphaFold2、cluspro2、mCSM-AB、OSPREY和FoldX等人工智能工具,评估分析了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性的关键位点及其突变策略,随后进一步构建了9个UreBAb进化突变体表达菌株,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突变体与抗原的结合活性均得到了提高,其中以I107W突变体的活性提升最为显著,相较于野生型UreBAb,提高了24.95%。本研究为Hp全人源化单域抗体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脲酶 全人源化单域抗体 基因工程 AI辅助分子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Omp22-HpaA融合基因工程菌蛋白的表达
12
作者 黄学勇 任义 +4 位作者 段广才 范清堂 郗园林 黄志刚 宋春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优化幽门螺杆菌Omp22-HpaA基因工程菌pMAL-c2X-Omp22-HpaA-TB1的表达条件,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在不同诱导时机、不同诱导剂(IPTG)浓度和不同诱导时间条件下诱导pMAL-c2X-Omp22-HpaA-TB1的表达,测定目的蛋白的表达... 目的:优化幽门螺杆菌Omp22-HpaA基因工程菌pMAL-c2X-Omp22-HpaA-TB1的表达条件,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在不同诱导时机、不同诱导剂(IPTG)浓度和不同诱导时间条件下诱导pMAL-c2X-Omp22-HpaA-TB1的表达,测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在优化条件下诱导工程菌表达,并应用SDS-PAGE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采用Amyloss树脂预装柱对可溶性Omp22-HpaA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后的蛋白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工程菌培养2h时加入IPTG(终浓度为0.4mmol/L)诱导7h,目的蛋白Omp22-HpaA表达量达到菌体总蛋白的20%以上。经纯化得到了较高纯度(>90%)的目的蛋白,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建立了从pMAL-c2X-Omp22-HpaA-TB1可溶性表达产物中纯化较高纯度Omp22-HpaA融合蛋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基因工程菌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和贵阳市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的耐药性、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13
作者 张远远 潘科 +7 位作者 糜孟衡 管玉祝 陆秋丹 郑娟 张晋 王天姝 刘琦 陈峥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和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基因多样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内窥镜采集样本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测定耐药性和基因型特征,比较不同地区、疾病类型的差异,分析幽门螺杆菌结构特点及黔南州...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和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基因多样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内窥镜采集样本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测定耐药性和基因型特征,比较不同地区、疾病类型的差异,分析幽门螺杆菌结构特点及黔南州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混合感染情况。结果两地区cagA可变区EPYIA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acA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LST方法得到两地区幽门螺杆菌菌株94.6%(53/56)新的序列型。黔南州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菌株混合感染率为44.4%,不同临床疾病的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混合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结论黔南州和贵阳市两地区幽门螺杆菌cagA可变区EPIYA分型和vacA基因型构成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黔南州 贵阳市 基因多态性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katA基因功能及其在耐受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王鑫鑫 管玉祝 +6 位作者 李晓苇 洪伟 吴道艳 康颖倩 刘永畅 陈峥宏 崔古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320,共11页
【目的】过氧化氢酶(KatA)是幽门螺杆菌编码的重要毒力因子,在抵抗宿主免疫杀伤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了鉴定幽门螺杆菌KatA的酶学特性,并分析其在幽门螺杆菌氧化耐受中的功能。【方法】首先,从幽门螺杆菌临床耐药菌株Hp_G27... 【目的】过氧化氢酶(KatA)是幽门螺杆菌编码的重要毒力因子,在抵抗宿主免疫杀伤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了鉴定幽门螺杆菌KatA的酶学特性,并分析其在幽门螺杆菌氧化耐受中的功能。【方法】首先,从幽门螺杆菌临床耐药菌株Hp_G272基因组中分离kat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分离纯化KatA^(G272)蛋白;然后,利用CAT检测试剂盒体外分析KatA^(G27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其次,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katA基因工程菌株,包括敲除菌株和回补菌株;最后,通过比较野生菌株与工程菌株生长表型差异、分解过氧化氢能力差异及耐受过氧化氢能力差异,阐述katA基因的功能及其在幽门螺杆菌耐受氧化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表达并分离纯化KatA^(G272),体外酶学分析表明,KatA^(G272)是一类嗜酸性过氧化氢酶,基因敲除分析表明,敲除该基因幽门螺杆菌丧失分解和耐受过氧化氢的能力,而回补该基因幽门螺杆菌回复分解和耐受过氧化氢的能力。【结论】katA基因是幽门螺杆菌分解和耐受过氧化氢的唯一功能基因,在幽门螺杆菌氧化耐受中具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过氧化氢酶 KATA 耐受性 克隆表达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难治性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15
作者 王萍 李时光 +2 位作者 陈群 丰新倩 李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目的比较细菌培养法和核酸检测法对胃黏膜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出率,通过检测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型与“金标准”培养法的耐药表型进行一致性比较,从而评估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 目的比较细菌培养法和核酸检测法对胃黏膜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出率,通过检测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型与“金标准”培养法的耐药表型进行一致性比较,从而评估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快速检测的价值。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呼气试验阳性且已经经过一次或以上四联根除Hp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Hp培养、Hp核酸检测和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84例胃黏膜组织样本,培养法检出Hp阳性60例(71.43%),阴性24例(28.57%),核酸检测法检出Hp阳性79例(94.05%),阴性5例(5.95%),两种方法检测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例培养阳性的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为88.3%,其次是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均为73.3%,对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均为1.7%,未发现对利福平和阿莫西林耐药菌株,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核酸检测法检测Hp耐克拉霉素基因23S rDNA突变位点,与药敏结果比较,一致率是91.67%,核酸检测耐左氧氟沙星基因突变位点261A和271T,与药敏结果比较,一致率为96.67%。结论淄博地区检出的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已超过70%,不建议将其用于首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核酸检测法检测Hp和耐药基因与培养法一致性较高,可以用于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克拉霉素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AlpA基因中四种黏附素基因保守区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白杨 但汉雷 +4 位作者 王继德 张兆山 S.ODENBREIT 周殿元 张亚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淋巴瘤的发生亦密切相关 .鉴于Hp已证实的四种粘附素保守区 (AB)是外膜蛋白 (OMP)和膜孔素 (porin)样成分 ,而...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淋巴瘤的发生亦密切相关 .鉴于Hp已证实的四种粘附素保守区 (AB)是外膜蛋白 (OMP)和膜孔素 (porin)样成分 ,而外膜蛋白和膜孔素样成分是优秀的疫苗候选抗原 .用PCR技术扩增AB基因 ,将其定向插入 pET 2 2b (+)载体 ,在BL2 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 .测序显示AB基因长 5 88bp ,编码 195个氨基酸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扫描分析 ,A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 2 2 5ku ,其重组蛋白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2 9% ,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质纯度达 96 % .经免疫印迹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被AlpA免疫兔血清所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AlpA基因 黏附素基因保守区 克隆 表达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幽门螺杆菌hpaA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森林 陈旻湖 +2 位作者 廖文俊 陈洁 胡品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 (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疫苗菌。方法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hpaA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重组质粒经鉴定后再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提取重组疫苗菌质粒 ,PC...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 (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疫苗菌。方法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hpaA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重组质粒经鉴定后再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提取重组疫苗菌质粒 ,PCR和酶切鉴定 ,筛选阳性克隆。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HpaA表达和鉴定。结果 :经PCR和酶切证实 ,构建了含hpaA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 hpaA ,并将后者成功转化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HpaA能在疫苗菌中以二聚体形式表达 ,HpaA量约占全菌体蛋白量的 17% ,Westernblot证实其有免疫原性。结论 :构建了表达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疫苗菌 ,为探索制备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aa基因 鼠伤寒沙门氏菌 疫苗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分型和宿主遗传多态性与胃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丽 王芃 +1 位作者 魏莎莉 刘纯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8-566,共9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能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H.pylori列为胃癌第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能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H.pylori列为胃癌第一级因子。H.pylori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结局主要与H.pylori致病因子和宿主遗传易感性有关,大部分重大疾病发生在特定的细菌毒力因子(如cagA,vacA)与易感宿主遗传背景共同存在时。文章综述了H.pylori菌株的毒力基因的分型和宿主的遗传多态性对胃病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宿主 基因 基因多态性 胃炎 胃癌 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振灿 周举坤 +4 位作者 许云鹏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单极、微需氧、多鞭毛、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人胃黏膜上存活并定植。Hp作为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其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单极、微需氧、多鞭毛、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人胃黏膜上存活并定植。Hp作为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其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研究表明,Hp感染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EMT的异常调控则会导致胃癌发生。本文就Hp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EMT致胃癌的相关机制研究展开综述,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上皮-间质转化 胃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双红 谢勇 +7 位作者 李弼民 刘东升 万盛华 罗丽娟 李红 易丽君 周菁 朱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90例患儿胃窦黏膜中分离培养H.pylori阳性菌株,采用E-test法和K-B法检测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ylori ...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90例患儿胃窦黏膜中分离培养H.pylori阳性菌株,采用E-test法和K-B法检测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ylori cag A、vac A及ice A基因。结果在胃窦黏膜分离培养的90株H.pylori菌株中,8株(8.9%)对克拉霉素耐药,31株(34.4%)对甲硝唑耐药,12株(13.3%)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二重耐药,39株(43.3%)对抗生素均不耐药,未发现对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耐药的H.pylori菌株;cag 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3.3%(84/90),vac As1a、vac As1c、vac Am1和vac Am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70/90)、22.2%(20/90)、32.2%(29/90)和67.8%(61/90),vac As1a/m1、vac As1a/m2、vac As1c/m1和vac As1c/m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0%(27/90)、51.1%(46/90)、3.3%(3/90)和16.7%(15/90),ice A1和ice A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7%(79/90)和7.8%(7/90)。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克拉霉素耐药组、甲硝唑耐药组、克拉霉素+甲硝唑二重耐药组和对抗生素敏感组四组间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基因型与抗生素耐药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