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通道编码EBCOT中MQ编码器的硬件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萱 郭炜 《信息技术》 2007年第5期51-53,5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JPEG2000标准中并行通道编码的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ized Truncation (EBCOT)高速MQ编码器的硬件架构。首先对JPEG2000标准流程的标码流程选择和字节输出等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于硬件实现,并提出一种...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JPEG2000标准中并行通道编码的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ized Truncation (EBCOT)高速MQ编码器的硬件架构。首先对JPEG2000标准流程的标码流程选择和字节输出等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于硬件实现,并提出一种区间重整时对前导零位数的更简洁的判断方法和电路实现,充分利用硬件并行性,提高了编码速度。进而提出了四级流水的MQ编码器硬件架构,有效提高了MQ编码速率,充分满足并行通道编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EG2000 EBCOT MQ编码器 并行通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Hz并行多通道实时采样系统的误差校正
2
作者 吕洁 罗伟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 2 0 0MHz并行多通道实时采样系统中固有的误差 :多通道非均匀时间采样误差和增益误差校正的方法。在频域对采样数据进行频谱重建 ,消除了由于非均匀时间采样引入的高次谐波 ,使得采样时间误差均值减小到原来的 3.84。...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 2 0 0MHz并行多通道实时采样系统中固有的误差 :多通道非均匀时间采样误差和增益误差校正的方法。在频域对采样数据进行频谱重建 ,消除了由于非均匀时间采样引入的高次谐波 ,使得采样时间误差均值减小到原来的 3.84。同时还对增益误差进行了完全校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采样系统 误差 并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并行气相色谱在裂解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亚敏 杨海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7-471,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Agilent 3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分析裂解气的新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关联通道,建立了外标 (对氢气)和扩展校正归一化(其它组分)并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新方法保持了原系统快速、可靠的优势,最大程度减少 了标准气体的使用量,... 提出了一种用Agilent 3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分析裂解气的新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关联通道,建立了外标 (对氢气)和扩展校正归一化(其它组分)并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新方法保持了原系统快速、可靠的优势,最大程度减少 了标准气体的使用量,使分析操作更加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 通道并行分析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信号并行采集和万兆高速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升泽 包卫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
给出了以高性能FPGA和DSP为核心实现的并行信号采集和万兆高速传输系统,通过5片ADC芯片的分时采集和误差校正实现了2.5Gsps多通道信号高精度并行采集,基于交换路由芯片实现了万兆串行RapidIO互连.基于FPGA逻辑实现以Farrow结构分数延时... 给出了以高性能FPGA和DSP为核心实现的并行信号采集和万兆高速传输系统,通过5片ADC芯片的分时采集和误差校正实现了2.5Gsps多通道信号高精度并行采集,基于交换路由芯片实现了万兆串行RapidIO互连.基于FPGA逻辑实现以Farrow结构分数延时滤波器为核心的定时误差校正算法;配置DSP高速串口、FPGA GTX收发器和路由芯片实现了可扩展的高速通信机制,优化实现了高性能DSP的信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并行信号采集 高速传输 Farrow结构分数延时滤波器 嵌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通道并行解复用光子模数转换系统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袁野 邹卫文 +1 位作者 杨光 陈建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在光子模数转换器中,主动锁模激光器直接产生高速的采样时钟,但需要一种并行方案降低后端电量化器的带宽和速率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马赫-曾德尔双输出调制器的多通道并行解复用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系统总采样率为12.8GS/s,模拟... 在光子模数转换器中,主动锁模激光器直接产生高速的采样时钟,但需要一种并行方案降低后端电量化器的带宽和速率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马赫-曾德尔双输出调制器的多通道并行解复用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系统总采样率为12.8GS/s,模拟带宽为60GHz。测量了系统中各个通道的幅度和延迟失配量,并通过硬件优化和软件算法对通道失配进行了有效的校正和补偿,显著提高了系统有效比特位(ENoB)。实验测试中,该光子模数转换系统的ENoB在X波段和Ka波段的载频输入下分别达到了7.8位和6.9位,验证了基于此多通道并行解复用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器可达到宽带高精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模数转换器 通道并行解复用 幅度失配 延迟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并行可程控遥感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白玉 李欣欣 +2 位作者 王豪 程利甫 刘建锋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1,36,共6页
针对以往微波成像仪中的多通道采集系统只能顺行采集数据,不能控制通道采集起始时间和采样间隔的问题,提出了多通道并行可程控遥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多个通道完全并行采集,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当接收外界注... 针对以往微波成像仪中的多通道采集系统只能顺行采集数据,不能控制通道采集起始时间和采样间隔的问题,提出了多通道并行可程控遥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多个通道完全并行采集,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当接收外界注数指令后,实现遥感采集的起始时间可调和采样时间间隔可变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能够同时控制多路通道并行采集、采样时间可控的功能,并且采样的信号稳定,精度达到毫伏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采集系统 通道并行 采样起始时间可调 采样间隔可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rlink推动用于大容量光纤互连的12通道并行光纤光学模块
7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12通道并行光纤光学模块 卓联半导体公司 光纤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多通道光模块的高密度集成结构研究
8
作者 王栋 林都督 +2 位作者 陈代尧 何舒玮 卢朝保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12期49-51,55,共4页
传统并行多通道光模块在实现高密度集成时面临巨大的散热压力,高温会导致激光器芯片阈值电流上升、效率下降以及探测器芯片响应度漂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具有高效散热能力与高集成度的多通道光模块集成结构,此结构具备高... 传统并行多通道光模块在实现高密度集成时面临巨大的散热压力,高温会导致激光器芯片阈值电流上升、效率下降以及探测器芯片响应度漂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具有高效散热能力与高集成度的多通道光模块集成结构,此结构具备高效的内部热量导出能力,同时不会侵占PCB内部与表面的布线空间,可实现更多的电信号引出脚,从而适应更多通道数的光模块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光模块 高密度集成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隙窄缝通道管间脉动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夏庚磊 董化平 +1 位作者 彭敏俊 郭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34-1039,共6页
针对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环隙窄缝通道的流动,利用RELAP5/MOD3.4程序进行计算分析,讨论了节点数目和并行通道根数对流动不稳定起始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程序进行计算前需对所分析问题的节点数目进行优化选取。根据优化结果... 针对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环隙窄缝通道的流动,利用RELAP5/MOD3.4程序进行计算分析,讨论了节点数目和并行通道根数对流动不稳定起始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程序进行计算前需对所分析问题的节点数目进行优化选取。根据优化结果,分析了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平行通道的流动不稳定性,得出了进出口节流、进口欠热度、系统压力、进出口段长度、不均匀节流、不均匀加热等因素对环隙窄缝多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直流蒸汽发生器 RELA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少武 夏庚磊 +1 位作者 彭敏俊 方成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3-1196,共4页
并联通道的不稳定性是两相流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强迫循环并联环隙窄缝通道系统,使用RELAP5/MOD3.4程序进行分析,研究了平行通道系统的流动不稳定特性。指出在加热通道的水力直径较小时,平行通道系统中存在管间脉动和管间流... 并联通道的不稳定性是两相流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强迫循环并联环隙窄缝通道系统,使用RELAP5/MOD3.4程序进行分析,研究了平行通道系统的流动不稳定特性。指出在加热通道的水力直径较小时,平行通道系统中存在管间脉动和管间流量漂移两种不稳定现象。根据水动力特性曲线的特性,分析了这两种不稳定现象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得出主要运行参数对平行通道管间流量漂移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RELAP5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EG2000全并行位平面编码器的VLSI设计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松 朱恩 +2 位作者 王健 徐龙涛 黄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研究了JPEG2000位平面编码器的算法和全并行电路结构.以单列样本点作为数据单元,分析了通道编码过程中数据的关联性.只需缓存前一列样本点的显著性状态信息,并读取当前列和后续2列的原始数据,便可在一个编码窗口内完成当前列的通道和位... 研究了JPEG2000位平面编码器的算法和全并行电路结构.以单列样本点作为数据单元,分析了通道编码过程中数据的关联性.只需缓存前一列样本点的显著性状态信息,并读取当前列和后续2列的原始数据,便可在一个编码窗口内完成当前列的通道和位平面并行编码;每次仅需读入一列新的数据,即可实现编码循环.据此设计了三级流水线的全并行电路结构,仅需259个周期就可处理完32×32的小波子带,同时保持了较低的硬件开销.FPGA综合结果表明,系统时钟可以综合到76.355 MHz,达到301.9Mcoefficient/sec的处理能力,可满足现有图像实时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EG2000 位平面编码 通道并行 位平面并行 V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AP5的两管平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夏庚磊 郭赟 彭敏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700,共7页
利用RELAP5程序对垂直并联管中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装置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工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ELAP5程序的非平衡态两流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两管平行通道管间脉动流动不稳... 利用RELAP5程序对垂直并联管中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装置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工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ELAP5程序的非平衡态两流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两管平行通道管间脉动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欠热度对管间脉动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系统压力的增加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小管间脉动的振幅;进口节流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入口不均匀节流时两管总的极限热负荷升高;不均匀加热时两管总的极限热负荷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RELAP5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通道密度波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庚磊 郭赟 彭敏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本文针对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环隙窄缝通道的流动,采用RELAP5程序对强迫循环并联通道的流动不稳定现象进行研究,指出在进口欠热度较低的条件下,并联通道系统会发生两种完全不同的不稳定现象,即同相密度波不稳定性和管间脉动不稳... 本文针对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环隙窄缝通道的流动,采用RELAP5程序对强迫循环并联通道的流动不稳定现象进行研究,指出在进口欠热度较低的条件下,并联通道系统会发生两种完全不同的不稳定现象,即同相密度波不稳定性和管间脉动不稳定性。对密度波不稳定性的发生条件进行研究,在较大的参数范围内确定了各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出流动不稳定边界。并对不同流量条件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的不稳定性区间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密度波不稳定性 RELAP5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循环并联通道流量漂移现象研究
14
作者 夏庚磊 郭赟 彭敏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5-1450,共6页
使用RELAP5程序对垂直并联环隙窄缝通道流量漂移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强迫循环并联通道流量漂移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垂直并联环隙窄缝通道流量漂移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窄缝间隙,降低入口欠热度,增大系统压... 使用RELAP5程序对垂直并联环隙窄缝通道流量漂移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强迫循环并联通道流量漂移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垂直并联环隙窄缝通道流量漂移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窄缝间隙,降低入口欠热度,增大系统压力,减小热流密度,增加入口单相阻力,减小出口两相阻力均可减小通道压降-流量特性曲线的斜率,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避免流量漂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流量漂移 RELAP5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特征表示的社区发现算法
15
作者 刘国萍 刘井莲 司亚利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社区发现算法对分析复杂网络的演变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大多社区发现算法仅利用网络拓扑结构或属性信息划分社区,较少考虑融合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与节点属性信息完成更准确的节点特征表达。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特征表示的社区发... 社区发现算法对分析复杂网络的演变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大多社区发现算法仅利用网络拓扑结构或属性信息划分社区,较少考虑融合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与节点属性信息完成更准确的节点特征表达。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特征表示的社区发现算法(EFP-CD)。首先,构造一个基本自编码器来学习优化节点属性信息;然后,将接收到的属性信息传递到图自编码器的每个网络层中,与提取的拓扑关系较好地融合起来,并在图自编码器的编码部分设计并行多通道机制,增强节点关键信息特征表示,生成用于社区发现任务的特征表示;最后,在社区发现任务中设计一个自监督机制,该机制利用两个自编码器的重构损失和聚类损失指导模型更新来识别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在四个真实网络数据集上与相关的社区发现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社区发现算法具有相对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编码器 社区发现 特征表示 并行通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延时的多通道8B/10B编码器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俊杰 万书芹 +1 位作者 叶明远 陶建中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6,共4页
针对当前10 Gb/s以上高速SerDes接口中的8B/10B编码需求,在传统的多通道编码器上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加入了极性快速产生模块,降低了编码器内部通道的等待时间,提升了并行编码的效率,在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降低了编码输出延时。电... 针对当前10 Gb/s以上高速SerDes接口中的8B/10B编码需求,在传统的多通道编码器上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加入了极性快速产生模块,降低了编码器内部通道的等待时间,提升了并行编码的效率,在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降低了编码输出延时。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编码器在四通道与八通道模式下,数据传输速率分别达到了20.6 Gb/s与38.4 Gb/s,编码输出延时均为1个时钟周期,填补了国内低延时高速8B/10B编码器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并行 8B/10B 低延时 串行/解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通信40 Gbit/s并行光收发模块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佳丽 王逸文 +2 位作者 薛原 曹芳 徐红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7,共3页
针对目前光通信对传输速率要求不断提高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QSFP+(4通道小型可热插拔)收发合一光模块,其单信道传输速率可达10Gbit/s,4个信道总传输速率为40Gbit/s。模块采用工作波长为850nm的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阵列作为光发... 针对目前光通信对传输速率要求不断提高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QSFP+(4通道小型可热插拔)收发合一光模块,其单信道传输速率可达10Gbit/s,4个信道总传输速率为40Gbit/s。模块采用工作波长为850nm的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阵列作为光发射器件,高速PIN(光电二极管)型PD(光检测器)阵列作为光接收器件,与传统的设计相比,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和整体成本。对光模块进行了相关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通道串扰低于-42dB,接收灵敏度优于-11dBm,总体性能指标满足IEEE 802.3ba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通道并行光收发模块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 4 通道小型可热插拔 QS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COT双上下文窗口并行编码及FPGA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青 郭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9-183,共5页
JPEG2000编码系统中,EBCOT的编码速度已经成为整个系统编码效率的瓶颈。通过研究EBCOT编码原理和通道并行算法的编码过程,提出了双上下文窗口位并行的EBCOT系数位建模方法,详细说明了使用该算法的系数位建模系统的硬件结构。系数位编码... JPEG2000编码系统中,EBCOT的编码速度已经成为整个系统编码效率的瓶颈。通过研究EBCOT编码原理和通道并行算法的编码过程,提出了双上下文窗口位并行的EBCOT系数位建模方法,详细说明了使用该算法的系数位建模系统的硬件结构。系数位编码系统有效减少了编码时钟周期数,并在FPGA上进行了功能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EG2000 EBCOT 通道并行 双上下文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并行深度可拆分的CNN新冠肺炎CT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硕 余世明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11期1145-1153,共9页
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蔓延,为了对新冠肺炎进行早期诊断,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使用深度学习对患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进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肺炎图像中纹理细节较为丰富、边缘结构模糊、极易干扰机... 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蔓延,为了对新冠肺炎进行早期诊断,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使用深度学习对患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进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肺炎图像中纹理细节较为丰富、边缘结构模糊、极易干扰机器及医生诊断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并行深度可拆分卷积神经网络(MSP-ReCNN),对新冠肺炎CT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提升肺炎图像质量。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从不同尺度提取肺炎图像中的纹理特征细节,采用深浅通道并行方式,分别提取肺炎图像中的高维度以及低维度的特征。为进一步优化网络模型,提出一种拆分卷积方式,可将特征图拆分为两类,一类为主要关注特征,另一类为次要关注特征。使用复杂度高的计算方式从主要关注特征中提取关键信息,对于次要关注特征,则采取复杂度低的计算方式提取补偿信息。通过与非局部均值(NLM)去噪算法、收缩卷积神经网络(SCNN)深度模型、去噪卷积神经网络(DnCNN)深度模型对比,以及网络消融实验,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去除肺炎图像中的噪声,并且可以更好地保留原始图像中的纹理结构细节,为机器以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COVID-19)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 图像去噪 多尺度特征 深浅通道并行 拆分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bps多通道MZM驱动器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宗诚 纪鹏飞 何卫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密度集成的多通道Mach-Zehnder调制器的驱动器电路结构,单通道驱动器包含信号均衡器、时钟树模块、时钟延时控制模块和输出摆幅控制模块等电路,支持各通道25GHz高速差分时钟延时与驱动器输出摆幅的独立可调,以及最...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密度集成的多通道Mach-Zehnder调制器的驱动器电路结构,单通道驱动器包含信号均衡器、时钟树模块、时钟延时控制模块和输出摆幅控制模块等电路,支持各通道25GHz高速差分时钟延时与驱动器输出摆幅的独立可调,以及最高25Gbps的NRZ数字信号传输.基于TowerJazz0.18μm SiGe BiCMOS工艺,完成了6通道驱动器的芯片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单通道带宽达到17.2GHz,最大差分输出摆幅为3Vppd,Jitter约为8.9ps,在2.3/3.6V双电源供电下单通道功耗约为646.9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均衡 时钟延时控制 高密度集成 通道并行驱动电路 电光调制器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