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雨天的直流±800 kV与交流500 kV并行输电线路3维混合电场及静电感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爱清 陈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14-2121,共8页
为了确认雨天时直流±800 kV与交流500 kV并行输电线路下方的混合电场对人体的影响,结合3维优化模拟电荷法与Deutsch假设,考虑雨天环境,计算了直流±800 kV与交流500 kV并行输电线路下方的3维标称电场和离子流场,并通过Matlab... 为了确认雨天时直流±800 kV与交流500 kV并行输电线路下方的混合电场对人体的影响,结合3维优化模拟电荷法与Deutsch假设,考虑雨天环境,计算了直流±800 kV与交流500 kV并行输电线路下方的3维标称电场和离子流场,并通过Matlab最终计算得到混合电场。计算结果表明,雨天近地面的电场分布呈波浪状。雨天对电场具有部分屏蔽作用,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屏蔽作用越强。人撑伞站立在雨中,头顶附近的电场发生畸变,但是人体表面感应电流密度与感应电流基本都在INCIRP所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天 特高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3维混合电场 静电感应 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750kV并行输电线路三维工频电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留明 雷佳明 +1 位作者 马悦红 姚金雄 《陕西电力》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研究西北地区750kV并行输电线路线下三维工频电场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计及气象和档距等参数的三维工频电场计算模型,以新疆与西北电网主网联网750kV第2通道输变电工程和哈密一安西输变电工程为例,分析单回与同塔双回不同组合... 为研究西北地区750kV并行输电线路线下三维工频电场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计及气象和档距等参数的三维工频电场计算模型,以新疆与西北电网主网联网750kV第2通道输变电工程和哈密一安西输变电工程为例,分析单回与同塔双回不同组合情况下并行输电线路线下三维工频电场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并行间距、杆塔位置、相序布置形式对并行输电线路线下工频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并行线路,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行间距、杆塔位置、相序布置、拆迁数量、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等实际情况,选择投资省、拆迁少、影响小的方案,尽量减小并行输电线下工频电场强度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并行输电线路 三维工频电场 并行间距 杆塔位置 相序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地面混合电场的计算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鲁成栋 肖登明 秦松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6,91,共7页
针对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下方地面混合电场的特性,对交直流电场的相互影响作了分析,并对单根交流导线和单根直流导线形成的混合电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基于Deutcsh假设的计算方法,对试验模型的地面混合电场进行了理论数值计算,试验... 针对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下方地面混合电场的特性,对交直流电场的相互影响作了分析,并对单根交流导线和单根直流导线形成的混合电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基于Deutcsh假设的计算方法,对试验模型的地面混合电场进行了理论数值计算,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实际的特高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的地面混合电场,并与忽略交直流电场相互影响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交流线路的屏蔽效应将使地面直流离子流电场强度减小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场 并行输电线路 电晕 空间电荷 Deutcsh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叠加算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红英 张翼 +2 位作者 白永祥 唐波 彭友仙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国家标准对单条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规定,但缺乏多条输电线路并行时的电磁场算法及其相关规定.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推荐使用的输电线路电磁场计算方法,提出了利用矢量叠加原理计算多条线路并行情况下的电磁场强度算法.以三峡大学南... 国家标准对单条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规定,但缺乏多条输电线路并行时的电磁场算法及其相关规定.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推荐使用的输电线路电磁场计算方法,提出了利用矢量叠加原理计算多条线路并行情况下的电磁场强度算法.以三峡大学南苑留学生公寓旁并行输电线路为例,进行了并行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磁场横向分布的理论计算.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场测量方法,对线路电磁场横向分布进行了现场实测.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矢量叠加原理对3条并行线路工频电场横向分布计算误差最大值为0.45kV/m,工频磁场横向分布计算误差最大值为0.000 3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矢量叠加 电磁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预测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心仪 唐波 +3 位作者 张嵩阳 袁发庭 刘钢 李勃铖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79,共8页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产生机理与常规线路不同,以至于其预测模型要么过于粗略而误差过大,要么过于复杂而不易被工程人员掌握。为兼顾无线电干扰求解准确性与工程实用性,提出了一种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的误差反向传播前馈神经...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产生机理与常规线路不同,以至于其预测模型要么过于粗略而误差过大,要么过于复杂而不易被工程人员掌握。为兼顾无线电干扰求解准确性与工程实用性,提出了一种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的误差反向传播前馈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对影响无线电干扰的17个影响指标进行灰色理论筛选,然后将得到的对无线电干扰有切实影响的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以无线电干扰为输出变量,通过BP神经网络拟合算法进行无线电干扰预测。结合已投入运行的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实测无线电干扰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预测模型 灰色关联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输电线路混合电场的人体感受试验及设计控制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莉 陆家榆 +2 位作者 杨勇 吴桂芳 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6-789,I0029,共15页
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和同塔架设是随着我国电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输电方式,国内外尚无相应的交直流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标准。因此,设计同走廊和同塔架设的交直流输电线路时,导线对地高度和走廊宽度的选取面临无据可依的难题。该文提... 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和同塔架设是随着我国电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输电方式,国内外尚无相应的交直流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标准。因此,设计同走廊和同塔架设的交直流输电线路时,导线对地高度和走廊宽度的选取面临无据可依的难题。该文提出确定交直流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的原则;开展不同交流(工频)电场和直流电场组合下的人体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感受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不同概率下人体不出现明显感受时的交流(工频)电场和直流电场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出确定交直流输电线路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的公式。该研究可为同走廊和同塔架设交直流输电线路设计中交直流混合电场的控制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电场 设计控制值 人体直接感受 人体暂态电击感受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量法的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求解 被引量:6
7
作者 唐波 江浩田 +2 位作者 孙睿 刘任 吴卓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程的电磁环境较单回线路复杂,传统的模拟电荷法及有限元法无法适用于大空间尺度下的同走廊并行线路工频电场计算。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量法的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求解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单... 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程的电磁环境较单回线路复杂,传统的模拟电荷法及有限元法无法适用于大空间尺度下的同走廊并行线路工频电场计算。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量法的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求解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单相导线的弧垂,依据其空间悬链线形状方程,推导出与弧垂相关的单相导线电场积分方程,从而采用矢量叠加原理获得同走廊并行交流线路在空间任意场点处的电场积分方程。采用脉冲函数和狄克拉函数,通过矩量法对该电场积分方程进行离散,最终得到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值。以三峡大学220 kV跨沁园并行输电线路为例,根据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结果,认为相比于模拟电荷法,文中算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情更为符合,适用于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 模拟电荷法 矩量法 电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并行线路无线电干扰与温湿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瑞德 张广洲 +2 位作者 姚德贵 冯智慧 张嵩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188,153,共5页
由于线路间耦合效应,交直流并行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与单独线路不同。为研究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与温湿度的相关性,建立了无线电干扰与气象自动化同步测量系统,开展了长达1年的监测。由于数据量巨大且存在随机误差,采用了Paut... 由于线路间耦合效应,交直流并行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与单独线路不同。为研究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与温湿度的相关性,建立了无线电干扰与气象自动化同步测量系统,开展了长达1年的监测。由于数据量巨大且存在随机误差,采用了Pauta准则进行离群值处理,并通过计算处理后的数据,分析了无线电干扰与温湿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好天气条件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大体上与温度呈微弱的正相关性,与湿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通过组合单点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到不同季节好天气条件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横向分布规律,为并行线路无线电干扰的分析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气象条件 温湿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交流线路对并行±800 kV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爱清 王洁 毕永翔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136,共9页
为确保交流500 kV和直流±800 kV并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对混合线路中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相关研究。通过体表电场、转移电流以及暂态能量3个方面对安全防护进行分析,... 为确保交流500 kV和直流±800 kV并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对混合线路中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相关研究。通过体表电场、转移电流以及暂态能量3个方面对安全防护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体表电场随交流线路相位的变化而变化,作业人员越靠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交流输电线路对体表电场影响越明显;相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独立架设,混合线路中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转移电流幅值有明显升高,暂态能量值升高相对较小;建议混合线路中作业人员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和屏蔽手套在距离导线0.4~0.5 m位置时进行电位转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体表电场 转移电流 暂态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融冰感应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华荣 张迅 +1 位作者 吕黔苏 傅闯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针对500 kV鸭渓—福泉Ⅱ回输电线路的直流融冰遇到的感应过电压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测,结论为:此感应过电压是由于并行运行的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扰动导致了融冰线路的过电压保护间隙击穿放电所致,可通过变更直流融冰方式或根据整流... 针对500 kV鸭渓—福泉Ⅱ回输电线路的直流融冰遇到的感应过电压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测,结论为:此感应过电压是由于并行运行的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扰动导致了融冰线路的过电压保护间隙击穿放电所致,可通过变更直流融冰方式或根据整流装置的参数调整间隙距离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融冰 感应过电压 并行输电线路 融冰方式 保护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风对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线路地面电场与离子流场分布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乔骥 路遥 +1 位作者 刘增训 邹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4-1240,共7页
在有风条件下,特高压直流与交流并行线路的空间离子流场除受直流电场与交流电场的共同影响以外,还会在横向风力作用下进行新的迁移运动,进而改变地面混合电场的分布特性。采用区域分解法求解横向风存在时的混合场问题,对方法的边界条件... 在有风条件下,特高压直流与交流并行线路的空间离子流场除受直流电场与交流电场的共同影响以外,还会在横向风力作用下进行新的迁移运动,进而改变地面混合电场的分布特性。采用区域分解法求解横向风存在时的混合场问题,对方法的边界条件和计算流程均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处于直流线路下风区的直流电场分量横向衰减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明显变缓,而上风区的直流电场大幅减小。因此,风速对于混合电场分布的影响程度与交直流线路的相对位置有关。对于同走廊线路,当交流线路处于直流线路下风区时,横向风明显增强了交流线路附近区域内直流分量;而当交流线路处于上风区时,即使风速很小,交直流线路之间的走廊内直流分量也会基本衰减至标称电场。对于同塔线路,由于交直流电场各自的部分特点,横向风不会增强交直流分量的叠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地面混合电场 离子流场 横向风 区域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岩 郅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为避免潮流转移引起连锁跳闸,提出一种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等相角理论确定各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搜索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采用直流潮流法估算该集合中各线路... 为避免潮流转移引起连锁跳闸,提出一种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等相角理论确定各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搜索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采用直流潮流法估算该集合中各线路的潮流转移增量,综合考虑潮流转移增量和热稳定功率极限定义潮流转移危险指数,筛选得到存在过载风险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仿真算例证明了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潮流转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所提方法克服了多条线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增量计算困难的缺点,改进了以往方法仅以潮流转移增量判断线路危险程度的不足。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转移 多支路同时断开 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 直流潮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岩 郅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为避免潮流转移导致线路连锁过载跳闸,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节点电压相角搜索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由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出发,寻找经过该线路的开断线路两端节点之间的... 为避免潮流转移导致线路连锁过载跳闸,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节点电压相角搜索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由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出发,寻找经过该线路的开断线路两端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利用潮流转移后的线路功率和有功功率传输极限定义潮流转移危险指数,并利用该指数从潮流转移线路集合中筛选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克服以往方法仅依据潮流转移量判断潮流转移危险线路的缺点,并且在寻找潮流转移传输路径时更加有针对性,避免了漏选或多选线路的情况,同时该方法不涉及电网分区,不会漏选区内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在IEEE39和IEEE118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转移 电压相角 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 潮流转移危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