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机群并行环境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花嵘 傅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8-30,共3页
介绍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的并行环境 PC机群 ,从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讲述了它的构建方法 ,并简单介绍了MPICH并行环境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并行环境 构建方法 并行计算 硬件平台 软件环境 开放式机群系统 PC机群系统 MPI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网络并行环境的惩罚函数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波芹 索丽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基于PVM分布式编程环境 ,将传统的惩罚函数法加以改进 ,提出惩罚函数并行算法的概念 .该算法不但具有编程方便、可移植性强和能有效地减少计算时间等优点 ,而且通讯量少 ,对传统的惩罚函数法改动少 ,只需有一网络和PVM并行编程环境就能... 基于PVM分布式编程环境 ,将传统的惩罚函数法加以改进 ,提出惩罚函数并行算法的概念 .该算法不但具有编程方便、可移植性强和能有效地减少计算时间等优点 ,而且通讯量少 ,对传统的惩罚函数法改动少 ,只需有一网络和PVM并行编程环境就能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并行环境 分布式 惩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环境下测试用例优先级技术度量方法
3
作者 屈波 徐宝文 +1 位作者 聂长海 王子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4-1108,共5页
为了解决并行环境下的测试用例优先级技术度量问题,首先对现有度量方法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度量方法在物理意义和扩展性等方面的局限性.然后针对并行环境下多处理队列的特性,综合考虑错误检测能力及测试开销等因素,对测试用例... 为了解决并行环境下的测试用例优先级技术度量问题,首先对现有度量方法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度量方法在物理意义和扩展性等方面的局限性.然后针对并行环境下多处理队列的特性,综合考虑错误检测能力及测试开销等因素,对测试用例序列的性能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用例优先级技术度量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实例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一种相对度量,解决了并行环境下度量结果的比较问题,并推导出一种常见情景下的计算公式,用于均匀划分情况下的简化计算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测试 优先级技术 度量方法 并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上并行处理环境的结构和管理
4
作者 芦德强 李丽雅 《航空计算技术》 2000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FDDI网络和AXPOSF/ 1系统为基础 ,简要论述了网络并行环境的拓朴结构 ,详细论述了如何在网络上配置并行软件环境 ,以及如何管理网络并行环境。
关键词 FARM PSE 网络并行环境 并行应用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窗操作系统网络并行计算环境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化春键 赵升吨 申光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58-761,共4页
针对单台微型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耗时长的问题,在微软公司开发的32位视窗操作系统下建立了网络并行计算环境.把2台微型计算机连成一个星形结构的以太网,以并行虚拟机作为网络并行计算平台、Vi sualC++作为开发工具,通过建立帐号及主目... 针对单台微型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耗时长的问题,在微软公司开发的32位视窗操作系统下建立了网络并行计算环境.把2台微型计算机连成一个星形结构的以太网,以并行虚拟机作为网络并行计算平台、Vi sualC++作为开发工具,通过建立帐号及主目录、配置网络、设置系统环境变量和测试等步骤,完成了并行虚拟机的配置与调试.采用C语言自行研制了并行凝缩算法的源程序,并进一步以主从进程模式对金属平板轧制过程的弹塑性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网络并行计算环境运行可靠,并行加速比可达1 785,并行效率达到了89%,与单台微型计算机相比,不仅提高了运行速度,且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环境 网络 数值模拟 弹塑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互联多机系统的并行编程环境及可视化工具
6
作者 况正谦 冯百明 +1 位作者 肖骊 康继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8-262,共5页
针对目前并行机系统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可视化并行编程环境NPU860-PPE。NPU860-PPE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当今著名编程环境的特色和风格,配合各种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 针对目前并行机系统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可视化并行编程环境NPU860-PPE。NPU860-PPE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当今著名编程环境的特色和风格,配合各种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并行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编程环境 可视化 全互连多机系统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种机互联网络的并行神经计算环境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7
作者 罗四维 胡兆文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给出了在多台微机与SUN工作站的互连网上实现的一个并行计算环境 :HCPC(Heteroge neousComputersParallelComputing)系统 ,并通过对其性能的分析和在ART1神经网络上的模拟实现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异种机 互连网 并行计算环境 多处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可视化编程环境浅析
8
作者 李国巨 黄永忠 郭金庚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当前有不少并行可视化编程环境采用了不同的手段 ,有的以资源为中心 ,有的以用户界面为中心 ,还有的以输入输出为中心。本文中列出了三个典型的并行可视化开发环境 ,并对它们的模型进行了讨论 ,同时分析了它们的主要优点。通过对这些模... 当前有不少并行可视化编程环境采用了不同的手段 ,有的以资源为中心 ,有的以用户界面为中心 ,还有的以输入输出为中心。本文中列出了三个典型的并行可视化开发环境 ,并对它们的模型进行了讨论 ,同时分析了它们的主要优点。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 ,总结了它们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编程环境 可视化 资源 用户界面 输入输出 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与并行工程环境
9
作者 彭苏娥 《质量与可靠性》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综合介绍并行工程的形成背景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主要对并行工程及并行工程环境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内容和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并行工程 可靠性 维修性 并行工程环境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的研究
10
作者 唐斌 罗四维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3年第7期4-6,共3页
研究分析了目前集群系统广泛采用的消息传递机制,设计并实现了Windows与UNIX异种平台互联网络上的一个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HPC(Heterogeneous Parallel Computing)系统。
关键词 集群系统 Windows UNIX 局域网 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 HPC系统 系统结构 消息传递 分而治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PVM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玲 王清贤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支持分布式计算的并行虚拟机系统 (PVM)。PVM能够利用现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实现并行处理 ,不但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 ,而且为普通用户进行并行处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PVM 并行处理 MPP 分布式计算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环境的研究
12
作者 郝凤元 《航空科学技术》 1998年第1期29-32,共4页
提出了并行工程环境的问题,讨论了建立并行工程环境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对传统企业向并行工程环境过渡提出了实施建议。
关键词 并行工程环境 主观环境 客观环境 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场目标定位的并行遗传算法实现
13
作者 赵博 董姝敏 +1 位作者 李运赫 朴胜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3-827,共5页
针对匹配场声源定位算法中存在的固有并行性,构建了匹配场声源定位的并行计算算法框架,并引入并行遗传算法作为匹配场处理的寻优工具.根据匹配场处理的实际特性,对并行遗传算法的操作算子及评估标准进行了合理设计,使其快速收敛.以网络... 针对匹配场声源定位算法中存在的固有并行性,构建了匹配场声源定位的并行计算算法框架,并引入并行遗传算法作为匹配场处理的寻优工具.根据匹配场处理的实际特性,对并行遗传算法的操作算子及评估标准进行了合理设计,使其快速收敛.以网络互联的双核PC机作为并行计算硬件平台,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MPI并行环境中对匹配场定位的并行算法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并行遗传算法实现匹配场声源定位方法优于传统网格法,可有效节省算法运行时间,快速实现声源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场处理 声源定位 并行处理 遗传算法 MPI并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处理机并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14
作者 郭庆平 陈先桥 肖金生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对各种并行处理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于Flynn分类方法的并行处理系统分类方法,讨论了网络机群计算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渊源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最后,对网络操作系统和并行开发环境PVM... 在对各种并行处理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于Flynn分类方法的并行处理系统分类方法,讨论了网络机群计算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渊源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最后,对网络操作系统和并行开发环境PVM及MPI的研究现状也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理 机系统 分布式 并行处理 并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rley算法的关联文法语法分析的并行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玉萍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关联文法是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扩展,是在形式规则中加入集合的交运算。该文法比上下文无关文法具有更强的生成能力。通过对该文法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并行环境下基于Earley算法的语法分析和识别算法。通过实例描述了算法并行处理的过... 关联文法是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扩展,是在形式规则中加入集合的交运算。该文法比上下文无关文法具有更强的生成能力。通过对该文法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并行环境下基于Earley算法的语法分析和识别算法。通过实例描述了算法并行处理的过程,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文法 并行环境 语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环境下面向功能的注塑模具自顶向下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浩波 李从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2,共5页
根据功能设计的思想 ,采用自顶向下模式 ,给出一个并行协同环境下注塑模具装配设计系统的框架 ,对功能至产品演化过程中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 .侧重于概念和结构设计阶段 ,提出了概念装配模型的层次化数据结构 ,并对其中的关键组成元素... 根据功能设计的思想 ,采用自顶向下模式 ,给出一个并行协同环境下注塑模具装配设计系统的框架 ,对功能至产品演化过程中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 .侧重于概念和结构设计阶段 ,提出了概念装配模型的层次化数据结构 ,并对其中的关键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 .利用知识推理技术辅助进行功能和意图向结构模板的映射 ,提高系统的智能性 .文中给出了一实际系统 IMT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自顶向下设计 并行协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互连工作站的并行编程模型:异步远程计算(ARC)
17
作者 高峰 武支耀 徐甲同 《电子科技》 1999年第23期4-6,共3页
传统的并行编程模型把一个并行程序当作一组相互作用的进程,进程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讯,编程复杂。异步远程计算(ARC)不同于传统编程模型,它把并行程序看成由几个结构松散的远程命令块(RIB)组成。RIB之间没有消息通讯,提高... 传统的并行编程模型把一个并行程序当作一组相互作用的进程,进程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讯,编程复杂。异步远程计算(ARC)不同于传统编程模型,它把并行程序看成由几个结构松散的远程命令块(RIB)组成。RIB之间没有消息通讯,提高了并行编程的透明性。ARC模型具有分布透明性、异构透明性和负载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并行编辑环境 异步远程计算 远程命令块 互连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操作系统进程实时通信及应用
18
作者 况正谦 冯百明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介绍一个异种操作系统(DOS和Windows)进程的实时通信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全互连多机系统可视化并行编程环境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实时通信 并行编程环境 操作系统 DOS WINDO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群系统中基于PVM的智能化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模型
19
作者 陈锡明 卢显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56-1364,共9页
该文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机群系统中基于PVM的智能化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模型,它在传统机群系统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知识处理和多代理人(agent)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来进行知识管理、知识交互、任务协同分配及节点间负载平衡等... 该文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机群系统中基于PVM的智能化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模型,它在传统机群系统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知识处理和多代理人(agent)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来进行知识管理、知识交互、任务协同分配及节点间负载平衡等,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伸缩性、可扩充性、自适应性等,是大规模机群系统中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 负载平衡 机群系统 网络计算 并行虚拟机环境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ncurrent Security Monitoring Method for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s
20
作者 TIAN Donghai JIA Xiaoqi +1 位作者 CHEN Junhua HU Changzhe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Recently,virtualiz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In order to monitor the security of target systems in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s,conventional methods usually put the security monitoring mechani... Recently,virtualiz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In order to monitor the security of target systems in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s,conventional methods usually put the security monitoring mechanism into the normal functionality of the target systems.However,these methods are either prone to be tempered by attackers or introduce considerable performance overhead for target systems.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concurrent security monitoring method which decouples traditional serial mechanisms,including security event collector and analyzer,into two concurrent components.On one hand,we utilize the SIM framework to deploy the event collector into the target virtual machine.On the other hand,we combine the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multi-core technology to put the event analyzer into a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o address th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between these two concurrent components,we make use of Lamport's ring buffer algorithm.Based on the Xen hypervisor,we have implemented a prototype system named COMO.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O can monitor the security of the target virtual machine concurrently within a little performance over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urity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concurrent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