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再生资源与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宏林 田卫星 +1 位作者 丁占文 刘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25-127,共3页
文章在包含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可再生资源。研究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稳态特征及增长率,并分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和资源的再生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经济增长 平衡增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与经济增长——基于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偏离度及资本缺口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90,共13页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储蓄率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情况,关于结构调整方面基本可分为九大类,储蓄率分为下降和上升两类。这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利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增长 平衡增长路径 偏离度 资本缺口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约束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模型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仕兵 赵定涛 《预测》 CSSCI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将污染引入生产函数,环境质量引入效用函数,基于Rom er模型,构建了一个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求解动态最优化问题,推导出模型平衡增长路径的最优经济增长率,进而分析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条件,接着,讨论了各经济、... 本文将污染引入生产函数,环境质量引入效用函数,基于Rom er模型,构建了一个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求解动态最优化问题,推导出模型平衡增长路径的最优经济增长率,进而分析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条件,接着,讨论了各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进行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内生增长 可持续发展 平衡增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一个新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3,共7页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根据实现平衡增长路径所需满足的条件,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然后应用该指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各产业偏离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根据实现平衡增长路径所需满足的条件,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然后应用该指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各产业偏离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希望能较真实地反映上海市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平衡增长路径要求目标的偏离程度。最后根据各产业偏离的方向和程度,有针对性地给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具体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增长路径 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偏离度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相互协调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文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7,共3页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把政府购买和货币同时引进效用函数中,建立一般模型,得出最优条件。然后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来讨论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一些结论: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把政府购买和货币同时引进效用函数中,建立一般模型,得出最优条件。然后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来讨论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一些结论: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在长期内,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货币呈非“超中性”;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相互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内生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路径 相互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文建东 付姗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83,共8页
从理论上看,中国是有潜力以中高速度维持较长时期增长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年均增长接近10%,正是主要得益于起点低、离平衡增长路径远而产生的追赶效应。假设美国人均GDP的0.42倍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稳态水平,那么中国如果按... 从理论上看,中国是有潜力以中高速度维持较长时期增长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年均增长接近10%,正是主要得益于起点低、离平衡增长路径远而产生的追赶效应。假设美国人均GDP的0.42倍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稳态水平,那么中国如果按照年均7%的增长速度增长,要到2045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如果按照9%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36年可以达到这个水平。要实现这个潜力,一方面必须进行制度改革,确保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长期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人的投资,形成人才红利以替代消失了的人口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长 平衡增长路径 追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融资环境、政策支持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34-135,共2页
文章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通过构建新的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其中不仅考察了资本、劳动和技术因素对增长的影响,而且在技术水平方面将城乡两部门分别对待。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将我国城乡所获得的融资环境、政策支持等"外部... 文章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通过构建新的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其中不仅考察了资本、劳动和技术因素对增长的影响,而且在技术水平方面将城乡两部门分别对待。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将我国城乡所获得的融资环境、政策支持等"外部资源要素"也置于模型中,考察他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外部经济要素 城乡二元经济 稳定平衡增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武康平 倪宣明 殷俊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主要在最优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老龄经济,首先从学术角度给出老龄化率的定义,讨论老龄化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建立含老龄化率的RCK模型。此时平衡增长路...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主要在最优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老龄经济,首先从学术角度给出老龄化率的定义,讨论老龄化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建立含老龄化率的RCK模型。此时平衡增长路径出现三种基本情形:老龄经济、常态经济与娃娃经济,但老龄经济情形会导致经济萎缩。为了使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中的经济系统能够容许老龄经济存在,本文引入技术进步率。在修正的RCK模型中,即使老龄化率存在,只要技术进步率高于老龄化率,老龄化带来的额外负担就能够被技术进步吸收,经济系统能够容许老龄经济存在,但与不考虑老龄化率的经济系统相比,平衡增长路径中的人均产出增长率相对较低。解决老龄化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最后讨论政府对老龄经济的影响。政府应积极发展老龄经济服务业,使得政府支出对家庭的效用函数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发展老龄经济产业,使得政府支出对厂商的生产函数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努力使得政府支出对技术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与无政府的经济系统相比,平衡增长路径中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社会福利可能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率 老龄经济 平衡增长路径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动态化和实证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刚 马千里 谢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1,共19页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之间建立起联系。该模型不仅完全还原了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过程必须满足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同时也推导出满足这一交换条件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所体现出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平衡增长路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此论证了马克思所言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马克思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平衡增长路径 交易条件 利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基于多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先立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2,共11页
从人民币"外升内贬"这一经济现象出发,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解释人民币价值问题上的失效,然后从巴萨效应、汇率超调、QE政策和输入性通胀、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路径以及发达经济体外部施压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五类视... 从人民币"外升内贬"这一经济现象出发,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解释人民币价值问题上的失效,然后从巴萨效应、汇率超调、QE政策和输入性通胀、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路径以及发达经济体外部施压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五类视角出发,探究了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现象的内外部深层次根源。最后分析了人民币汇率2014年由升值转向贬值的原因。结论认为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长期形成的趋势,应客观理性的对待,近期的人民币汇率贬值是一种短期调整现象,并不会成为长期趋势,也不能看做"外升内贬"这一长期趋势的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内外价值背离 巴萨效应 平衡增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基于跨越低收入均衡和中等收入均衡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8,共16页
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同国家可能处于不同的经济均衡和平衡增长路径,这最终促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于收敛,实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均衡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低收入均衡、中等收入均衡... 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同国家可能处于不同的经济均衡和平衡增长路径,这最终促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于收敛,实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均衡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低收入均衡、中等收入均衡和高收入均衡,经济结构的差异、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及国家治理不善是发展中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均衡的内在原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打破低收入均衡、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作用,同时,比较了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均衡的巴西和成功跨越低、中等收入均衡的韩国的发展路径。最后,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内部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打破经济的低、中等收入均衡,促使经济向高收入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均衡 平衡增长路径 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 韩国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