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平衡的负荷响应管理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婷玉 陶劲宇 +3 位作者 李亚平 储晨阳 王珂 鞠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3,共13页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平衡压力凸显,利用规模庞大、响应灵活的负荷向系统提供调节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平衡能力。因此,在全面梳理负荷响应具体进展的基础上,对负荷响应能力的进一步管理做出展望。概述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平衡压力凸显,利用规模庞大、响应灵活的负荷向系统提供调节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平衡能力。因此,在全面梳理负荷响应具体进展的基础上,对负荷响应能力的进一步管理做出展望。概述新型电力系统中面对的电力平衡新问题,并对负荷响应新特征进行分析。围绕响应运营考虑、收益机制设计、关键响应技术和参与模式扩展4个层面,递进地对负荷响应管理进行综述。针对现阶段平衡过程中的实际挑战,提出对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响应管理能力深入挖掘的未来展望,包括跨区负荷响应研究、理性人视角下的负荷响应、有限信息和强随机性下的主体决策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响应管理 电力平衡 需求响应 新型电力系统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轮胎动平衡机主轴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立富 冯显英 +2 位作者 李沛刚 宋文飞 孙晓萍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93,共7页
为提高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以某轮胎动平衡机主轴系为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对主轴系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主轴的各尺寸参数为变量参数,以优化主轴系的变形量、质量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其次,... 为提高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以某轮胎动平衡机主轴系为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对主轴系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主轴的各尺寸参数为变量参数,以优化主轴系的变形量、质量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其次,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确定与优化目标相关性最大的设计变量。最后,建立响应面模型并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大变形量降低了3.9%,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6.2%,主轴质量降低了23.0%,主轴系质量降低了5.5%,优化效果显著,提高了主轴系的静态和动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主轴优化提高了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机主轴 有限元分析 参数相关性分析 响应面法 多目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英珊 孙维君 +4 位作者 丁明虎 刘伟刚 杜文涛 秦翔 张东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20,共13页
冰川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冰川物质平衡是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响应。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探明该地区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对评估海平面和水资源变化以及预警冰雪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受“高原放大效应”影响,青藏高... 冰川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冰川物质平衡是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响应。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探明该地区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对评估海平面和水资源变化以及预警冰雪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受“高原放大效应”影响,青藏高原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持续增暖,高原气候向暖湿化发展。西风和季风是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青藏高原冰川近年来基本处于退缩状态并在20世纪末加速损失,其中季风影响区的冰川退缩强烈,西风影响区的冰川趋于稳定甚至部分冰川出现前进现象,西风-季风过渡地区的冰川退缩程度减弱;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加速亏损,西北部冰川萎缩速率较小,冰川总面积在未来持续减小。高原大部分冰川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高于对降水的敏感性,极端天气和大尺度环流对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机制亟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开展青藏高原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仍面临很多挑战,是冰冻圈科学领域未来的前沿科学问题和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物质平衡 气候变化响应 气候敏感性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研究
4
作者 张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避免因不平衡激励引起的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大及跨临界时运动失稳,采用Ansys转子动力学响应分析模块,综合考虑滑动轴承的刚度与阻尼,对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进行不平衡激励响应分析,得出不同不平衡激励下超高速离心叶... 为避免因不平衡激励引起的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大及跨临界时运动失稳,采用Ansys转子动力学响应分析模块,综合考虑滑动轴承的刚度与阻尼,对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进行不平衡激励响应分析,得出不同不平衡激励下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的动态响应。同时,采用DEWESoft振动测试系统对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的转频振动值跟踪记录,并与不平衡响应分析结果对比,得出超高速离心叶轮转子系统动平衡精度等级需优于G1级。该不平衡激励响应分析与控制方法得到了较好的试验验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离心压缩机 超高速转子系统 平衡激励 动态响应 跨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加不平衡下GTF发动机转子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增德 廖明夫 +3 位作者 王四季 董超 丁小飞 李全坤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针对GTF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啮合单元、行星架单元、膜盘联轴器单元的多体接触、多转子耦合动力学模型,介绍了考虑非线性因素下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计算方法,求解了低压转子系统的突加不平... 针对GTF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啮合单元、行星架单元、膜盘联轴器单元的多体接触、多转子耦合动力学模型,介绍了考虑非线性因素下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计算方法,求解了低压转子系统的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并分析了关键部件刚度对突加不平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风扇转子发生突加不平衡时,各部件均表现为振动幅值突增,后迅速趋于稳定,低压涡轮转子发生明显拍振,突加不平衡载荷主要由行星架结构和第1.5支点刚性支承承担;行星架刚度主要影响风扇转子突加不平衡响应、第1.5支点和行星架处的外传力;膜盘联轴器刚度主要影响增压级突加不平衡响应、转子在突加不平衡之后稳定运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 多体接触 转子动力学 突加不平衡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德胜 汪靖 +2 位作者 施卫东 叶晓琰 田海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针对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水润滑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模态,并对转子系统不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两端水润滑轴承支撑的高压多级泵转子系统,根据第一... 针对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水润滑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模态,并对转子系统不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两端水润滑轴承支撑的高压多级泵转子系统,根据第一阶临界转速的判定原则证明其为稳定的刚性转子系统;在设计转速下,不平衡质量施加在转子不同位置时,泵入口端水润滑轴承节点振动幅度变化较大,其对不平衡敏感程度较高,而出口端水润滑轴承附近节点振幅变化较小,且前3级叶轮的剩余不平衡质量对轴系不平衡响应具有较大影响;通过优化组合叶轮和平衡盘的平衡精度等级,找到了两端轴承振动幅值较小的方案,当前两级叶轮采用G2.5级、其他叶轮和平衡盘采用G6.3级平衡精度时,泵进口端水润滑轴承节点的振动幅值明显降低,且泵出口端轴承节点的振幅变化较小,成功应用于高压多级离心泵的设计,满足了工程应用要求;在不同转速下,泵入口端水润滑轴承比出口端对不平衡响应更为敏感,建议入口端轴承采用更耐磨的材料.优化结果可为新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泵 转子动力学 临界转速 平衡精度 平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磁式自动平衡头设计计算与响应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樊红卫 景敏卿 +3 位作者 王仁超 刘恒 辛文辉 智静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7-811,971,共5页
为了提高转子动平衡的精度和效率,针对高速电主轴-砂轮系统,提出了其在线自动动平衡方案。设计并开发了一款自锁型电磁环式在线自动平衡头。计算了该平衡头的配重量、电磁自锁力矩以及可以承受的最大轴角加速度。搭建了平衡头校正能力... 为了提高转子动平衡的精度和效率,针对高速电主轴-砂轮系统,提出了其在线自动动平衡方案。设计并开发了一款自锁型电磁环式在线自动平衡头。计算了该平衡头的配重量、电磁自锁力矩以及可以承受的最大轴角加速度。搭建了平衡头校正能力考核试验台,完成了模拟组合转子在1 878r/min的平衡机上预平衡和平衡头在1 300r/min的振动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平衡头最大配重量为33.77g·cm,自锁合力矩为2.354 6N·m,可承受的最大轴角加速度为5 010rad/s2,在配重范围内振动响应规律基本正确且对轴的正反转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电磁平衡 在线自动动平衡 电磁自锁力矩 振动响应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响应的高速压力机综合平衡优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梁彬 孙宇 彭斌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143-2148,共6页
针对曲柄式高速压力机动平衡中存在的机身激振力与激振力矩平衡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响应的综合优化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得机身在单位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向量,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到实际激振载荷的振幅向量,以... 针对曲柄式高速压力机动平衡中存在的机身激振力与激振力矩平衡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响应的综合优化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得机身在单位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向量,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到实际激振载荷的振幅向量,以此构造了一个直接以机身振动响应为对象的综合平衡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适用于一般机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压力机 平衡 动态响应 综合平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盘转子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涛 任兴民 +3 位作者 岳聪 夏冶宝 王元生 邓旺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4-927,共4页
以偏置单盘转子为研究对象,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含有加速度项的瞬态运动方程,并且以Newmark-β积分法求解,编程模拟出系统的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该方法考虑了加速度、阻尼对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盘转子系统在运转时突加不平衡后... 以偏置单盘转子为研究对象,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含有加速度项的瞬态运动方程,并且以Newmark-β积分法求解,编程模拟出系统的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该方法考虑了加速度、阻尼对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盘转子系统在运转时突加不平衡后会引起较大的幅值震荡,最终趋于稳定;突加不平衡引起震荡的幅值和最终稳定值都随突加不平衡量的增大而增大,近似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运动方程 Newmark-β积分法 突加不平衡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谱随机有限元法的转子系统随机不平衡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生通 李鸿光 +1 位作者 张龙 周新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5-49,57,共6页
原始不平衡量在转轴中沿轴线呈任意空间分布,因而实际转子的不平衡量需用分布不平衡量和点不平衡量两种方式共同表达。考虑两种不平衡量的随机性,以随机场和随机变量的方式模拟转子中存在的两类不平衡量,并采用嵌入式谱随机有限元方法... 原始不平衡量在转轴中沿轴线呈任意空间分布,因而实际转子的不平衡量需用分布不平衡量和点不平衡量两种方式共同表达。考虑两种不平衡量的随机性,以随机场和随机变量的方式模拟转子中存在的两类不平衡量,并采用嵌入式谱随机有限元方法建立随机不平衡量下的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随机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提供的随机表征方法能较好地模拟两类转子不平衡量的随机性;不平衡量的随机性影响着转子不平衡响应的变异性,可以发现:(1)共振频率附近的位移响应幅值标准差也较大;(2)位移响应幅值的变异系数受低频段内共振频率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共振频率阶次的增高影响也逐渐增大;(3)位移响应相位角的标准差变化情况与位移幅值的变异系数变化情况是基本类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不平衡 谱随机有限元方法 随机不平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豆胶强化地板平衡纸压贴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波 卢晶昌 +3 位作者 杨光 王丹丹 李琴 袁少飞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5-70,共6页
目的探索大豆蛋白胶用于强化地板平衡纸的压贴工艺,解决强化地板释放甲醛的问题。方法以大豆蛋白胶为胶黏剂,进行平衡纸与地板的热压,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强化地板平衡纸的热压工艺,结果施胶量为217.4 g/m^2,热压温度133.6℃,热压时间为2.3... 目的探索大豆蛋白胶用于强化地板平衡纸的压贴工艺,解决强化地板释放甲醛的问题。方法以大豆蛋白胶为胶黏剂,进行平衡纸与地板的热压,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强化地板平衡纸的热压工艺,结果施胶量为217.4 g/m^2,热压温度133.6℃,热压时间为2.3 min,热压压力为2.6 MPa,板面涂水量为96.9 g/m^2,此时的表面胶合强度达到1.31 MPa,符合GB/T 18102—2007的要求。结论大豆蛋白胶可以用于强化地板平衡纸的压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胶 平衡 表面胶合强度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激励局部非线性系统响应求解的降维增量谐波平衡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红良 王重阳 +1 位作者 王帆 闻邦椿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47,共7页
针对传统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多频激励局部非线性系统周期响应耗时太长的问题,提出了降维增量谐波平衡方法。首先通过谐波平衡理论分析了多频激励局部非线性系统响应中各自由度各次谐波的定量对比关系,并且根据该定量对比关系使系统的维... 针对传统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多频激励局部非线性系统周期响应耗时太长的问题,提出了降维增量谐波平衡方法。首先通过谐波平衡理论分析了多频激励局部非线性系统响应中各自由度各次谐波的定量对比关系,并且根据该定量对比关系使系统的维数降至与非线性自由度个数相同;其次针对降维后的复数非线性系统推导了多频增量谐波平衡法,以及原系统各自由度各阶响应的还原方法;最后利用双频激励局部非线性悬臂梁系统进行了所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与传统方法一致,但是在局部非线性自由度较少时其效率远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非线性 周期响应 多频激励 增量谐波平衡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颖 谭平 周福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最大地震响应时刻的能量平衡方程,利用RSS法求得隔震层与下部子结构的最大变形比,并给出了层间隔震结构全体弹性振动能、隔震层阻尼器滞回耗能和下部子结构粘滞阻尼耗能的表达式。通过引入设计用能量谱的概念,推导出... 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最大地震响应时刻的能量平衡方程,利用RSS法求得隔震层与下部子结构的最大变形比,并给出了层间隔震结构全体弹性振动能、隔震层阻尼器滞回耗能和下部子结构粘滞阻尼耗能的表达式。通过引入设计用能量谱的概念,推导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预测式。最后以隔震层设置位置变化的12层层间隔震结构为仿真对象,验证了响应预测式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输入地震波,响应预测曲线包络了大多数时程分析的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层间隔震 响应预测 能量平衡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平衡悬挂系统的载重汽车的随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蒯行成 李永红 任恒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装有平衡悬挂系统和全悬浮驾驶室的三轴载重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汽车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为了便于采用实模态叠加法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提出一种阻尼矩阵的等效方法,采用模态阻尼比将系统的实际阻尼矩阵化为对角矩阵,在此... 以装有平衡悬挂系统和全悬浮驾驶室的三轴载重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汽车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为了便于采用实模态叠加法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提出一种阻尼矩阵的等效方法,采用模态阻尼比将系统的实际阻尼矩阵化为对角矩阵,在此基础上导出系统的响应功率谱密度矩阵.最后,用路面平度功率谱密度函数构造车轮处输入位移功率谱密度矩阵,对汽车进行随机振动分析.通过参数研究,指出了该型车平顺性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其平顺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顺性 随机响应分析 载重汽车振动 平衡悬挂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响应的一般平面机构动平衡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梁彬 孙宇 +1 位作者 彭斌彬 王栓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24-1528,共5页
针对一般高速机构的动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基于振动响应的动平衡优化方法。与传统动平衡方法不同,该方法直接以降低振动响应为目标。通过频域内的振动响应分析,构造了系统的广义激振载荷向量和广义振动特征矩阵,建立了一个以... 针对一般高速机构的动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基于振动响应的动平衡优化方法。与传统动平衡方法不同,该方法直接以降低振动响应为目标。通过频域内的振动响应分析,构造了系统的广义激振载荷向量和广义振动特征矩阵,建立了一个以构件质量参数为设计参数、以机座振动响应为目标函数的动平衡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振动响应 广义激振载荷向量 广义振动特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跌落下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瞬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岑扬 黄萌 査晓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8-38,共11页
网侧电压跌落是三相并网变流器运行时的常见工况之一。分析变流器锁相环的瞬态响应有助于提高装置耐受电网故障的能力。基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锁相环的数学模型,以单相电压跌落故障为例,给出了计算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SRF-PLL)相... 网侧电压跌落是三相并网变流器运行时的常见工况之一。分析变流器锁相环的瞬态响应有助于提高装置耐受电网故障的能力。基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锁相环的数学模型,以单相电压跌落故障为例,给出了计算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SRF-PLL)相角输出的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而由Mathematica软件计算给出数值解。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方程的正确性。通过方程分析和仿真对比,得出锁相环PI环节参数影响故障电流波形规律。可知部分情况下,不当的积分参数会导致系统电流出现发散。通过数字物理混合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电压跌落 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井下安全阀动态平衡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美求 阳康 +1 位作者 周思柱 张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4,共5页
针对现有自平衡井下安全阀的自平衡时间和中心管下移时间匹配与协调的问题,建立自平衡安全阀振动力学模型,确定其输出的响应函数,推导了自平衡式井下安全阀开阀时自平衡响应时间与平衡阀的几何尺寸及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实例分析了... 针对现有自平衡井下安全阀的自平衡时间和中心管下移时间匹配与协调的问题,建立自平衡安全阀振动力学模型,确定其输出的响应函数,推导了自平衡式井下安全阀开阀时自平衡响应时间与平衡阀的几何尺寸及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实例分析了FVL型井下安全阀开启时的自平衡响应时间,为自平衡井下安全阀分段加压提供了指导,有效地改善了井下安全阀工作可靠性,也为自平衡井下安全阀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安全阀 平衡 时间响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扩散和Beddington-DeAngelis响应函数的捕食模型的正平衡态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滨 王明新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506,共12页
讨论了带有扩散和Beddington-DeAngelis响应函数的捕食模型在齐次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正平衡态,给出了正平衡态存在的一个充要条件,当猎物种群相互干扰强的时候,得到正平衡态的稳定性与唯一性。
关键词 Beddington—DeAngelis响应函数 捕食模型 平衡 存在性 唯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轴向平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乐平 彭文飞 束学道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时由于存在较大不平衡的轴向力,会产生轴向窜动并导致台阶缺损和表面重皮等质量缺陷.为了减小不平衡的轴向力,目前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结合工艺参数对楔横轧力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多次预设计工艺参... 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时由于存在较大不平衡的轴向力,会产生轴向窜动并导致台阶缺损和表面重皮等质量缺陷.为了减小不平衡的轴向力,目前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结合工艺参数对楔横轧力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多次预设计工艺参数并反复试算以获得能使左右两端轴向力相等或近似相等的最佳工艺参数.该试算方法计算量大、繁琐、不直观,且需逐个零件进行,通用性差.本文通过利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法获得轴向力的响应曲面图,利用轴向力等值线选取工艺参数以保证非对称轴类件楔横轧的轴向平衡,本方法简单、直观,极大地节省了工艺参数选择所需时间,缩短了非对称轴类件楔横轧的模具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非对称轴类件 轴向平衡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油膜惯性力时 Jeffcott 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的突加不平衡响应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银朝 孟光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可能由于偶然的原因而突然增大,转子系统在突加不平衡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是一个很值得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转子系统的微分方程,然后在考虑油膜惯性力的情形下,分析了转子的突加不平衡响应,并和不考虑惯性力的... 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可能由于偶然的原因而突然增大,转子系统在突加不平衡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是一个很值得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转子系统的微分方程,然后在考虑油膜惯性力的情形下,分析了转子的突加不平衡响应,并和不考虑惯性力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考虑惯性力后,对常转速下的突加不平衡响应,瞬态响应的时间和振幅都减小了。对加速通过双稳态响应区时的突加不平衡响应,如突加不平衡发生在双稳态响应区之前,响应将沿双稳态中大解给出的路径并在双稳态结束时发生向下的跳跃;如突加不平衡发生在双稳态响应区之间,响应将沿小解给出的路径并不发生向下的跳跃。油膜惯性力能缩短双稳态跳跃后瞬态响应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器 突如不平衡响应 油膜惯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