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大豆生产及生态的研究——Ⅰ.开花期缺水和遮光处理对大豆干物质生产及株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培武 李治远 +2 位作者 礒田昭弘 魏国治 涂华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6-403,共8页
为了查明在新疆自然条件下,土壤水份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干物质生产和生态的影响,进行了4种灌溉量和4种光照率处理的裂区试验,在开花期处理1个月.试验期间使用了计算机控制下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供试作物在缺水和遮阴条件下,大豆群体内的光... 为了查明在新疆自然条件下,土壤水份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干物质生产和生态的影响,进行了4种灌溉量和4种光照率处理的裂区试验,在开花期处理1个月.试验期间使用了计算机控制下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供试作物在缺水和遮阴条件下,大豆群体内的光环境进行了调查,对大豆的物质生产、生态和受光态势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缺水和遮阴都会使大豆叶面积减少,最终导致干物质生产量减少.水分和光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干物质分配率、株型和受光态势,但所影响的内容却不完全相同.缺水和遮阴都将影响单产和干物质生产量,特别是缺水对所有的产量构成要素均产生不利的影响,缺水还将促使叶片提早老化,使大豆植株早衰,对大豆产生不可逆的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水 遮光 大豆 干物质分配率 绿色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黑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晓茜 夏桂敏 +1 位作者 李永发 迟道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探究沈阳市黑花生在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最佳调亏水平,以黑花生为试材,设9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对照(80%~90%田间持水率)处理。在全自动滑动遮雨棚条件下,通过测坑试验,研究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生育期和不同调亏程度(轻度调... 为探究沈阳市黑花生在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最佳调亏水平,以黑花生为试材,设9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对照(80%~90%田间持水率)处理。在全自动滑动遮雨棚条件下,通过测坑试验,研究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生育期和不同调亏程度(轻度调亏,60%~65%田间持水率;中度调亏,55%~60%田间持水率;重度调亏,50%~55%田间持水率)对花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光合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调亏灌溉不影响花生的整体生长趋势,可抑制花生的冗余生长,促进根的生长,生育期结束时可显著增加根冠比,促进干物质向荚果转移。花生任何时期干旱均会降低叶片的光合性能,复水后产生补偿效应,光合性能恢复,并且这种补偿可延续到后续的生育期。花针期中度调亏(55%~60%田间持水率)处理,增产4.33%,节水9.8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76%;结荚期轻度调亏(60%~65%田间持水率)处理,增产2.19%,节水7.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19%;饱果期中度调亏处理(55%~60%田间持水率)处理,减产3.92%,节水17.4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42%。因此,花针期中度(T2)处理、结荚期轻度(T4)处理和饱果期中度(T8)处理是沈阳地区黑花生节水、增产的最佳调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黑花生 干物质分配率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根冠生长与水分动态响应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永霞 马瑛瑛 +3 位作者 冯鼎瑞 熊建 张雨凤 张翼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0-188,共9页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自动感应式遮雨棚下,采用测坑微区试验方法,研究黑龙江西部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作物根冠生长、干物质分配特征、根冠比、耗水特征及植株伤流量的影响。以土壤相对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控制上下限,设置5...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自动感应式遮雨棚下,采用测坑微区试验方法,研究黑龙江西部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作物根冠生长、干物质分配特征、根冠比、耗水特征及植株伤流量的影响。以土壤相对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控制上下限,设置5个水分调亏处理,分别为苗期轻度(60%~70%FC)处理,苗期中度(50%~60%FC)处理,拔节期轻度(60%~70%FC)处理,拔节期中度(50%~60%FC)处理,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处理,另设全生育期保持适宜土壤水分(70%~80%FC)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调亏灌溉不改变玉米根部和冠部生长的原有总趋势,也不改变冠部各器官生长的基本趋势,但是显著地增大了作物根冠比(R/S),复水后根、冠补偿生长效应明显,促进光合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的运转与分配,增大了生育后期干物质向果穗的分配率。苗期中度处理和拔节期轻度处理的玉米,在调亏期间使根系维持较高的根质量,水分胁迫复水后根系活力明显提高,其伤流量表现出超补偿效应,在灌浆期仍保持较高的伤流量并且在生育后期仍保持有较高的根冠比(R/S),是协调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适宜水分调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调亏灌溉 干物质分配率 根冠比 伤流量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钙素营养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明才 肖昌珍 郑普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4,共5页
水培试验研究表明,钙明显增加大豆(矮脚早)器官干重,在0.2μmol·L-1Ca水平下,大豆不能形成种子。低钙(0.4~0.6μmol·L-1Ca)水平下,大豆叶部钙浓度高于根、茎、荚皮及种子;2.0与1... 水培试验研究表明,钙明显增加大豆(矮脚早)器官干重,在0.2μmol·L-1Ca水平下,大豆不能形成种子。低钙(0.4~0.6μmol·L-1Ca)水平下,大豆叶部钙浓度高于根、茎、荚皮及种子;2.0与10.0μmol·L-1Ca高钙处理,根部钙浓度最高,种子中最低。种子中钙含量与介质钙水平正相关。全株钙吸收量亦有相似趋势,一般低钙处理全株总钙量明显低于高钙处理。钙利用效率、经济效率及收获指数均与介质中钙水平呈负相关。大豆吸收的锰与钙有拮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钙利用 干物质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橡胶的气候生产潜力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光 刘少军 +1 位作者 陈小敏 佟金鹤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81-284,共4页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发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和专业气候插值软件ANUSPLIN插值的常年逐月太阳总辐射、温度及降水数据,计算了我国25°N以南的区域橡胶树的气候生产潜力,并通过天然橡胶的干物质分配率估算了天然橡胶的产胶...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发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和专业气候插值软件ANUSPLIN插值的常年逐月太阳总辐射、温度及降水数据,计算了我国25°N以南的区域橡胶树的气候生产潜力,并通过天然橡胶的干物质分配率估算了天然橡胶的产胶潜力。结果表明,我国最适宜橡胶生长的区域在海南岛及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温度是制约我国橡胶生长的限制因素,云南高原、海南岛是我国橡胶光合生长潜力的2个高值区,但是云南高原区由于温度限制,橡胶生长潜力下降非常显著。在西双版纳和海南岛,降水因素仅是海南岛西部地区的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橡胶 生产潜力 光合潜力 光温潜力 气候潜力 产胶潜力 干物质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马铃薯原原种扩繁的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凌永胜 沈清景 +1 位作者 叶贻勋 林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脱毒原原种为材料,按6个密度进行种植试验(行距均为50cm,株距分别为11、12.5、14.0、16.0、18.5和22.0 cm)。结果表明,在闽南泉州的自然条件下,泉引1号种薯产量和单个块茎平均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 以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脱毒原原种为材料,按6个密度进行种植试验(行距均为50cm,株距分别为11、12.5、14.0、16.0、18.5和22.0 cm)。结果表明,在闽南泉州的自然条件下,泉引1号种薯产量和单个块茎平均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单位面积块茎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对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密度群体具有发育快、生长旺的特点。在本试验中,株距为11.0cm(每公顷15.0万株)和12.5cm(每公顷13.5万株)时,虽可获得更多的块茎数,但其叶面积增长过快,相互遮荫,光合效率降低,产量低下,小薯比例增多;株距为14.0cm(每公顷12.0万株)和16.0cm(每公顷10.5万株)时,可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同时,由于株距为14.0cm处理的块茎数目明显多于后者,因此,它是泉引1号原原种扩繁的适宜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马铃薯 原原种扩繁 种植密度 种薯产量 单位面积块茎数 植株个体发育 块茎生长 块茎干物质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