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环境损伤特征及修复机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苏萍 毕银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大规模高强度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伤大。由于对开采过程中生态损伤演变机制及采后修复机理尚不清楚,没有成熟的修复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成为制约该地区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难题。针对上述难题开展系统研究,认为精准勘测煤炭开采全周期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生态演化特征,有助于阐明开采诱致上覆土岩破损机理、水资源散失富集与循环调运规律、生态损伤演变机理和承载力,并揭示采后矿区土岩层、水资源循环、生态自适应机理。采用植物-微生物组合修复方法,初步构建井工和露天矿山人工与自然协同的水-土-生立体耦合修复理论,提出了生态修复机制的新思考,在浅埋深矿区开采形成的裂缝发育犹如农田松土一般,成为生态修复新的契机,促进水-土-生再分配,并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正向协同发展,实现西部煤矿脆弱生态区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思维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煤矿 精准勘探 生态自修复 涵水-提质-增容协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地区幼龄侧柏叶蒸腾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百田 郭江红 杨雪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5-20,共6页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形成单株幼龄侧柏的不同土壤水分梯度环境。在自然环境下对侧柏叶片定时、定位进行蒸腾速率及林冠层的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叶水势和土壤水分等因子的同步观测。蒸腾速率与各个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黄土半干旱地...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形成单株幼龄侧柏的不同土壤水分梯度环境。在自然环境下对侧柏叶片定时、定位进行蒸腾速率及林冠层的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叶水势和土壤水分等因子的同步观测。蒸腾速率与各个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黄土半干旱地区侧柏蒸腾速率η_t/(μg·cm^(-2)·s^(-1))与光照强度E/(μmol·m^(-2)·s^(-1))、空气饱和差p_v/kPa、叶水势Ψ/kPa、气温t/℃的关系可以分别表示为:η_t=αE^b,η_t=αp_v^b,η_t=αψ~b,η_t=αt^2+bt+c;侧柏的蒸腾速率η_t与气孔阻力Rs/(s·cm^(-1))和土壤含水量W/%有密切关系,可以分别表示为:η_t=α+bW+cW^2+dW^3,Rs=α+bW+cW^2+dW^3。用气温、空气饱和差、叶水势3个因素建立了半干旱黄土地区幼龄单株侧柏蒸腾速率的非线性指数预测模型:η_t=0.695 0exp(0.031 58t-14.249 2/Pv+0.760 6/Ψ),经检验获得了满意的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 黄土高原 侧柏 幼龄树 叶片 蒸腾速率 数学模型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水保型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
作者 杨建设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3-87,共5页
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以定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水保型农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区水保型农业局限性,在集水高效农业工程实施和降雨资源化产业发展大趋势下,提出了该区水保型农业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 半干旱农业 水保农业 战略措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生态环境调查与生态建设模式——以西吉县城郊乡和马建乡生态环境调查为例
4
作者 杨振京 徐建明 +3 位作者 毕志伟 张宏达 王建中 陈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5-820,共6页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对当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害,因此如何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地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西吉县城郊乡和马建乡是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对当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害,因此如何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地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西吉县城郊乡和马建乡是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典型代表地区,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生态建设模式,针对性的增加外部投入,进行生态重建。本文在对西吉县城郊乡和马建乡开展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据该区地质、地貌、气候、植被条件,初步总结了该地区适宜的生态建设模式,即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经济林园艺化管理的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草灌(木)和畜牧业林木型生态农业模式,林草、林灌(木)和草灌(木)相互结合生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建设模式 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 宁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与示范
5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 科技攻关 防治技术 水土流失 半干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示范 林业科学研究院 综合治理技术 脆弱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流-汇流-渗流充水模式的黄土梁峁区过沟开采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涛 高颖 +1 位作者 郭亮亮 冯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保障黄土梁峁区浅埋煤层安全过沟开采,开展过沟开采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研究。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查明研究区沟道特征,分析研究区煤炭开采沟道洪水充水模式。基于水力学理论,推导黄土梁峁区沟道洪水涌入采煤工作面的流量计算公式,并开展工... 为保障黄土梁峁区浅埋煤层安全过沟开采,开展过沟开采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研究。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查明研究区沟道特征,分析研究区煤炭开采沟道洪水充水模式。基于水力学理论,推导黄土梁峁区沟道洪水涌入采煤工作面的流量计算公式,并开展工程检验。结果表明:黄土梁峁区沟道洪水经产流-汇流-渗流模式涌入采煤工作面;基于采煤工作面产流-汇流-渗流充水模式,提出过沟开采正常和最大涌水量计算公式。经工程实践检验,提出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涌水量,误差仅为3.2%。依据涌水量计算公式,提出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采矿地质条件过沟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梁峁 采煤 涌水量 过沟开采 产流-汇流-渗流充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夏玉米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对品种间作竞争的响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小林 徐伟洲 +1 位作者 张雄 张岁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7-387,共11页
品种间作竞争具有优化作物个体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生态效应。综合干旱环境、密度和降雨年际变化影响下的品种间作生物量分配机制研究,可为旱区作物增产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1年(降雨量645.0 mm,湿润年份)和2012年(降雨量... 品种间作竞争具有优化作物个体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生态效应。综合干旱环境、密度和降雨年际变化影响下的品种间作生物量分配机制研究,可为旱区作物增产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1年(降雨量645.0 mm,湿润年份)和2012年(降雨量497.1 mm,干旱年份)调查了两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沈单16号’)、两种密度(4.5万株?hm-2和7.5万株?hm-2)隔行间作处理下,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根系形态特征,并分析了品种间作下生物量分配策略、根系竞争机制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干旱显著降低玉米根系表面积(SA),低密度间作下‘沈单16号’扬花期SA显著降低而‘郑单958’显著增加,高密度间作‘郑单958’的SA显著下降25.3%,间作下根系对于水资源的竞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加剧;两个种植密度和两个不同降雨年份,间作系统0~20 cm土层根长密度(RLD)显著增加,增加种植密度和雨水亏缺,刺激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导致30~40 cm土层RLD的增加,且‘郑单958’的RLD增加幅度远高于‘沈单16号’。2)间作竞争下生物量积累具有品种差异,‘郑单958’集中在营养生长期,而‘沈单16号’集中在生殖生长期;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间作栽培下单株生物量显著降低。3)群体收获指数(HI)在高密度间作下,两个不同降雨年份出现平均6.0%的增加幅,雨水充足促进群体HI的提升;根冠比因降雨和种植密度而变,雨水充足、低密度间作下根冠比较大,干旱和高密度下资源竞争造成‘郑单958’根冠比显著下降。4)干旱年份玉米品种间作增产优势显著,高、低密度间作增产率分别为10.3%和21.4%,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增加28.2%和42.0%;且‘郑单958’增产和增效能力分别较‘沈单16号’高17.6%和50.0%。综上所述,品种间作栽培下‘郑单958’具有更合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分配和响应机制,其根系通过减少冗余生长,降低资源消耗来应对土壤干旱,高效的根系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量分配机制在间作系统产量形成和WUE提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品种间作 生物量分配 资源竞争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对春小麦农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8
8
作者 宋秋华 李凤民 +2 位作者 王俊 刘洪升 李世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25-2132,共8页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9× 1 0 6 ) ;干旱的 2 0 0 0年微生物平均数量只有 1 999年的 3 6.5 % ,在后期有一定降水后微生物数量才出现高峰 ,以全程覆膜数量最高(1 4.83 6× 1 0 6 ) ,覆膜 60 d次之 (1 1 .5 2 9× 1 0 6 )。 1 999年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 0 0 0年相关系数几乎全面下降 ,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甚至微生物总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都已不再显著相关。 1 999年土壤全氮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解磷细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2 0 0 0年只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微生物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999年与解磷细菌显著负相关 ,而在 2 0 0 0年相关已不再显著。两年试验结束后 ,全程覆膜处理有机质下降 2 1 .2 % ,覆膜 60 d处理下降 1 7.2 % ,覆膜 3 0 d和不覆膜处理下降相对较小 (4 .3 %和 6.7% )。由于施用化肥 ,土壤全氮有明显升高。速效磷在 1 999生长季和随后的休闲期都有升高 ,在干旱的 2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春小麦 农田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半干旱黄土高原 有机质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薄皮甜瓜全膜双垄沟集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本辉 韩秋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薄皮甜瓜 双垄沟 集雨 旱地 半干旱农业 陇东黄土高原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德县露地辣椒栽培的要点
10
作者 李祥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2期318-318,共1页
隆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六盘山西麓,境内群山绵亘,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总面积985平方千米,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3.8%,东西宽41平方千米,南北长47平方千米,海拔1 720~2 942米。纬度界于北纬35°47′至35°21′之间,经度界于106&#... 隆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六盘山西麓,境内群山绵亘,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总面积985平方千米,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3.8%,东西宽41平方千米,南北长47平方千米,海拔1 720~2 942米。纬度界于北纬35°47′至35°21′之间,经度界于106°15′至105°48′之间,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德县 辣椒栽培 露地 黄土高原西部 平方 过渡 半干旱 半湿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林格尔县抗旱造林技术
11
作者 范继淹 刘平杰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9期32-32,共1页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地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烈。地貌大部分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缺水是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造林后需大面积补植或重造。随...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地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烈。地貌大部分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缺水是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造林后需大面积补植或重造。随着重点工程造林的加快,该县自2002年开始采用水平沟整地、雨季造林、容器苗栽植的抗旱造林技术,充分发挥其在造林中的优势,切实提高了当地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造林技术 和林格尔县 黄土丘陵沟壑 干旱半干旱 季风气候 呼和浩特市 造林成活率 造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