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荒漠地区苹果园地膜及秸秆覆盖的农业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赵长增 陆璐 陈佰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试验研究地面覆秸秆、覆膜、覆膜 +覆秸秆等节水措施对干旱荒漠地区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力等因子的效应及对苹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几种节水措施均有效提高 0~ 6 0cm土层土壤含水量 ,最大增幅出现在 5、6月份 ,与果树需水规律... 试验研究地面覆秸秆、覆膜、覆膜 +覆秸秆等节水措施对干旱荒漠地区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力等因子的效应及对苹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几种节水措施均有效提高 0~ 6 0cm土层土壤含水量 ,最大增幅出现在 5、6月份 ,与果树需水规律相一致 ,缓解了水分供需矛盾。覆膜、覆膜 +覆秸秆处理有明显增温效应 ,覆秸秆则表现前期降温而后期增温的双重效应 ,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含量 ,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其中覆秸秆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18 7% ,地面覆盖处理土壤容重降低 0 0 19~ 0 133g/cm3 ,1年生枝长增加 16 4 %~39 4 % ,叶面积增大 2 7~ 3 86cm2 ,单产增加 1710~ 2 4 6 0kg/hm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0 9%~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苹果 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 农业生态效应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晓英 禹熙 +1 位作者 王方 梁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3,232,共9页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法进行退耕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并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21—2025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在2004—2019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提高,新一轮退耕提升幅度是前一轮的两倍。(2)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和人均林业产值增加,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3)退耕工程的实施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呈良性发展趋势。退耕所涉农户再退耕意愿的提升巩固了退耕成果,使其具有长效性。(4) 2021—2025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指数>政策响应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依据预测结果,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在新一轮退耕工程的实施中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补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政策响应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综合效益 权重确定 比重法 预测模型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白刺采穗圃的建造技术初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昌龙 李茂哉 汪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随着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作为荒漠地区植被主要建群树种的白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大面积死亡或生长不良、结实率下降或不结实,这一特殊的野生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针对这种现象,以营造白刺采穗圃为目的,以天然白刺林的改... 随着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作为荒漠地区植被主要建群树种的白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大面积死亡或生长不良、结实率下降或不结实,这一特殊的野生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针对这种现象,以营造白刺采穗圃为目的,以天然白刺林的改造、复壮和人工白刺林的建造为出发点,研究并讨论了在采穗圃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总结,最终达到为白刺种质资源的推广提供优质种条、种子以及为采穗圃的建造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白刺 采穗圃 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春晖 朱朝阳 《新疆农垦科技》 2000年第5期10-11,共2页
概述了甘草的植物学特性、生物生态学特性、饲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并重点从甘草地的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技术、播种期的确定、栽培方法、种植密度。
关键词 甘草 人工栽培技术 干旱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玉超 任鸿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0,共13页
探索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于GLASS LAI数据,辅助气候、地形、社会等因子,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与偏相关分析法,分析1981—2... 探索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于GLASS LAI数据,辅助气候、地形、社会等因子,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与偏相关分析法,分析1981—2018年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植被LAI在这38 a间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有64.85%的区域趋于增长,35.15%的区域趋于退化;2)不同海拔区间植被LAI变化特征有所差异,海拔≤2000 m呈不显著降低趋势(P>0.05),海拔>2000 m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波动程度在海拔>6000 m及海拔≤2000 m区间更高;3)植被LA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63.93%和52.72%,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区域比例分别为11.56%和4.45%,气温与降水相比对植被LAI变化影响更为显著。1981—2018年间,研究区气候逐渐向暖湿化方向转变,对植被生长产生积极影响。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上升给该区植被覆盖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体现在土地利用变化上主要显示为草地退化、未利用土地扩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变化格局 干旱荒漠地区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滴灌甜菜高产栽培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伟 《新疆农垦科技》 2011年第1期14-16,共3页
农四师六十三团位于新疆霍城县境内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腹地,属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气温日年较差和年较差大。团场近0.67万hm^2耕地以沙壤土为主,土质瘠薄,随着团场棉花产业的发展,农业用水日趋紧张。近年来,为缓解用水矛盾,团... 农四师六十三团位于新疆霍城县境内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腹地,属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气温日年较差和年较差大。团场近0.67万hm^2耕地以沙壤土为主,土质瘠薄,随着团场棉花产业的发展,农业用水日趋紧张。近年来,为缓解用水矛盾,团场加大了农田滴灌改造的力度,目前,全团近80%的耕地采用加压滴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高产栽培 滴灌 甜菜 农业用水 沙漠腹地 棉花产业 霍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干旱荒漠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何东升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2期160-161,共2页
北方干旱荒漠地区通常会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抵御气象灾害,以此减少灾害天气对农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的发展。鉴于此,从了解不同人工影响天气方式对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入手,... 北方干旱荒漠地区通常会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抵御气象灾害,以此减少灾害天气对农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的发展。鉴于此,从了解不同人工影响天气方式对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入手,结合这些影响和意义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干旱荒漠地区 人工影响天气 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天然植被是干旱荒漠地区防沙治沙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军 贾志文 《内蒙古林业》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防沙治沙工程 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天然植被 干旱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滴灌甜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伟 《农村科技》 2010年第8期10-11,共2页
一、选地整地1.选地甜菜根体肥大,生物产量高,对土壤理化特性要求严格。因此,选择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速效养分含量高、pH值为6.5~7.5的地块。甜菜耐盐碱能力较强,当土壤含盐0.1%~0.3%时,甜菜仍能正常生长;土壤含盐0.3%~0.6... 一、选地整地1.选地甜菜根体肥大,生物产量高,对土壤理化特性要求严格。因此,选择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速效养分含量高、pH值为6.5~7.5的地块。甜菜耐盐碱能力较强,当土壤含盐0.1%~0.3%时,甜菜仍能正常生长;土壤含盐0.3%~0.6%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干旱荒漠地区 甜菜 土壤理化特性 滴灌 速效养分含量 选地整地 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荒漠地区脱毒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
10
作者 冯世强 张驰 张建国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5期307-308,共2页
马铃薯在新疆是人们喜吃爱种的作物,但是每年的6~8月之间新疆本土没有马铃薯供应市场,靠云南、山东等地长途贩运填补市场空白,价格很高。为了解决在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种植早熟马铃薯,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使马铃薯早熟栽培... 马铃薯在新疆是人们喜吃爱种的作物,但是每年的6~8月之间新疆本土没有马铃薯供应市场,靠云南、山东等地长途贩运填补市场空白,价格很高。为了解决在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种植早熟马铃薯,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使马铃薯早熟栽培获得了成功,目前,公顷产量均在30000~37500kg,应用推广面积在新疆累计2400hm^2以上,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早熟栽培技术 干旱荒漠地区 新疆 供应市场 早熟马铃薯 种植者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梨树早期丰产试验总结
11
作者 高立平 田永祯 +1 位作者 任春鸿 白莹 《北方果树》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梨树早期丰产试验总结高立平田永祯任春鸿白莹(内蒙古阿拉善盟林研所750306近年来,我国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是密植栽培,通过集约化的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阿拉善地区由于地处干旱荒漠区,自然条件恶劣... 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梨树早期丰产试验总结高立平田永祯任春鸿白莹(内蒙古阿拉善盟林研所750306近年来,我国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是密植栽培,通过集约化的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阿拉善地区由于地处干旱荒漠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之管理水平差,果树结果迟(梨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乔砧 密植 早期高产 栽培 干旱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干旱荒漠地区 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高地——记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12
作者 王文有 李强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第5期34-38,共5页
"人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地肥水美,令人神往。"昌吉,昌盛吉样。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历史上曾是丝路北道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名埠,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驼铃叮当,商队浩荡从古老的丝绸之... "人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地肥水美,令人神往。"昌吉,昌盛吉样。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历史上曾是丝路北道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名埠,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驼铃叮当,商队浩荡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走向"一带一路"新旅程,这片享有"戈壁绿洲"之称的地方,今天已经向"打造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快速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农业创新 农业科技园区 昌吉 新疆 高地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枣树建园及提早结果技术
13
作者 向丽群 《国土绿化》 2005年第5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结果技术 枣树 建园 生态平衡 战略目标 西部开发 造林技术 哈密地区 生态环境 大西北 荒漠 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果树的科学施肥
14
作者 姜涛 邓成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3期101-101,共1页
针对干旱荒漠地区果树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施肥措施。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果树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地区树木栽植技术——以乌海市为例
15
作者 田秀云 《内蒙古林业》 2014年第8期24-25,共2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 1.气象条件 乌海市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温差大,其基本特征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2.6℃;无霜期156~165天,年日照... 一、自然地理环境 1.气象条件 乌海市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温差大,其基本特征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2.6℃;无霜期156~165天,年日照时数3047.3~3227.4小时,年降水量为162.2~168.8毫米,年蒸发量为3481毫米,是年降水量的21倍,年相对湿度为43%;年平均风速每秒3.1~4.7米,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15~32天,最多52天,最大风速达每秒28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地区 乌海市 栽植技术 树木 自然地理环境 极端最低气温 年降水量 季风气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分析
16
作者 张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2期171-172,共2页
退耕还林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区的土壤环境,还要考虑到树种的选择,从而才能够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存。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严重,为了充分利用沙漠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树种的选择上应... 退耕还林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区的土壤环境,还要考虑到树种的选择,从而才能够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存。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严重,为了充分利用沙漠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树种的选择上应该遵循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的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地区 退耕还林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绿洲区花生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变化及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苏培玺 陈怀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0-1664,共5页
关键词 灌溉条件 光合生理特性 荒漠绿洲区 水资源浪费 量变 花生 干旱荒漠地区 资源利用效率 全球气候变暖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干旱区甘草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安文芝 谢建军 +1 位作者 占发源 蔺海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8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直播栽培技术 乌拉尔甘草 干旱 河西 干旱荒漠地区 固沙植被 清热解毒 食品工业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地区以丘陵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妥德宝 林启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F12期46-47,共2页
1雨水集蓄利用的历史 人类集蓄利用雨水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玛雅文化时代,在现今的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中东等地区,古人类通过修建梯田、渠道、塘坝、涵管、集流槽、水窖等,将雨水收集并储蓄起来,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 1雨水集蓄利用的历史 人类集蓄利用雨水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玛雅文化时代,在现今的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中东等地区,古人类通过修建梯田、渠道、塘坝、涵管、集流槽、水窖等,将雨水收集并储蓄起来,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使得在降水量非常低的干旱荒漠地区。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一些古老的集水工程设施如分布在中东和我国新疆的“坎儿井”等,至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集蓄利用 利用模式 旱作地区 单元 丘陵 干旱荒漠地区 古人类 玛雅文化 哥伦比亚 雨水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集约化栽培关键技术
20
作者 郭绍杰 李铭 +2 位作者 苏学德 姜继元 郑强卿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年第6期40-41,共2页
新疆北坡经济带属于干旱荒漠地区,光照丰富,太阳辐射量高,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为5~7℃,年均日照2828~3001h,年降水量100~250mm,蒸发量246mm,有效积温3000~3600℃,无霜期145~165d,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2~14℃,8~9)1份... 新疆北坡经济带属于干旱荒漠地区,光照丰富,太阳辐射量高,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为5~7℃,年均日照2828~3001h,年降水量100~250mm,蒸发量246mm,有效积温3000~3600℃,无霜期145~165d,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2~14℃,8~9)1份平均气温日较差达18℃以上,是国内栽培葡萄的最佳区域之一。2008年,红地球栽培面积已达2667hm2,现将其优质丰产集约化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红地球葡萄 集约化栽培 优质丰产 新疆地区 年平均气温 气温日较差 干旱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