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I的石羊河流域气候干湿变化及干旱事件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利利 周俊菊 +2 位作者 张恒玮 王蓓 曹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6-1007,共12页
利用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1960—2013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游程理论等方法,分析石羊河流域近54年的气候干湿变化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SPI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存在较大差... 利用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1960—2013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游程理论等方法,分析石羊河流域近54年的气候干湿变化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SPI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间尺度越小,SPI对一次降水的反应越明显。2石羊河流域年代际、年际和季的SPI在波动中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冬季湿润化速度最快,对年湿润化过程的贡献最显著。31960—2013年,石羊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持续时间、干旱程度和干旱强度均呈减少趋势,且波动渐趋平缓;石羊河流域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最严重的时期分别为1964—1965年和1962—1964年。4两种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持续时间的减少速度从上游至下游均逐渐变慢,上游乌鞘岭地区是农业干旱持续时间最长区域,永昌和下游民勤地区是水文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区域;两种时间尺度干旱事件干旱程度减少速度最快区域均在上游乌鞘岭地区;武威和民勤地区3月尺度干旱强度稍有上升,其它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干旱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永昌地区是多尺度干旱事件干旱强度较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事件 标准化降水指数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石羊河流域近50年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调风 张勃 +3 位作者 王有恒 刘秀丽 安美玲 张建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5-984,共10页
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CI),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对石羊河流域近50a的干旱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 a... 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CI),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对石羊河流域近50a的干旱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各时段的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发生的频率、覆盖范围和强度和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多年平均日数。分析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四季干旱发生频率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四季中,夏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冬季频率最低;极小值都在乌鞘岭,极大值略有不同:春、夏、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极大值在民勤,秋季极大值在武威。(2)石羊河流域有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夏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22 a、11a,冬季最少只有4 a。(3)石羊河流域不同等级干旱日数总体上呈现夏季多冬季少、北部多南部少的规律,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负相关性。(4)干旱发生成因除了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到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干旱特征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干旱频率 干旱覆盖范围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指数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莺 赵福年 +1 位作者 姚玉璧 李耀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0-2010年51年来的逐月和逐年降水资料计算出Z干旱指数,然后根据Z指数的旱涝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结果显示:5个代表站中出现干旱频率最高的是武威站,最低的是民勤和乌鞘岭站,... 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0-2010年51年来的逐月和逐年降水资料计算出Z干旱指数,然后根据Z指数的旱涝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结果显示:5个代表站中出现干旱频率最高的是武威站,最低的是民勤和乌鞘岭站,其中大旱和重旱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古浪站,最低的是民勤站;石羊河流域的Z指数在51年中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大旱和重旱主要发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1991年、2005年和2009年;从月时间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上来说,7月和8月的总趋势为偏旱,其余各月为偏涝,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和秋三季;通过干旱趋势突变分析可以看出,1960年代初期的总趋势为偏旱,之后为偏涝。各站点的突变年份不一致,较近的突变年份为:乌鞘岭1977年、武威1985年、永昌1981年、民勤20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Z指数 干旱特征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29
4
作者 姚玉璧 李耀辉 +4 位作者 石界 王莺 王劲松 丁文魁 杨金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8,共8页
利用石羊河流域区1960-2011年气候要素资料,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合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等指标进行基于 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 利用石羊河流域区1960-2011年气候要素资料,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合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等指标进行基于 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1960-2011年,石羊河流域春旱发生频率在21.2%~67.3%之间。春季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大于中上游区域。初夏干旱发生频率在13.5%~61.5%之间。初夏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也大于中上游区域。伏旱发生频率在21.2%~86.5%之间。伏期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亦大于中上游区域。石羊河流域干旱综合风险高风险区为民勤县和金川区大部、凉州区中北部、永昌县东部,位于石羊河流域的中下游区域。就各县区而言,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最大的区域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金川区次之,天祝县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分布特征 风险评估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雪蕾 王万瑞 +2 位作者 王刘明 王帅兵 李常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8-603,608,共7页
基于Thornthwaite干燥指数概念,采用Sen斜率、敏感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81-2014年石羊河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干燥指数的气候敏感性.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干燥指数自上游至下游呈增大趋势;研究时段内,干燥指数... 基于Thornthwaite干燥指数概念,采用Sen斜率、敏感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81-2014年石羊河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干燥指数的气候敏感性.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干燥指数自上游至下游呈增大趋势;研究时段内,干燥指数减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乌鞘岭东北、永昌以西及民勤以北,其余地区干燥指数呈增加趋势.石羊河流域干旱对降水、相对湿度和净辐射的变化较为敏感.1981-2014年流域上游山区降水减少导致干旱加重,而相对湿度的增加抑制了陆表蒸散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的加剧;流域中下游地区干旱减弱主要由降水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干燥指数 变化趋势 敏感性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朱艳 巨天珍 +1 位作者 陈发虎 张家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59-1069,共11页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边缘三角城剖面湖相沉积物 (1 0 .0 - 6 .3 ka.B.P.)高分辨率 (每样平均 40~ 5 0 a左右 )孢粉分析揭示该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是 :全新世初期 (1 0 - 9.8ka.B.P.) ,温度、湿度开始上升 ,...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边缘三角城剖面湖相沉积物 (1 0 .0 - 6 .3 ka.B.P.)高分辨率 (每样平均 40~ 5 0 a左右 )孢粉分析揭示该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是 :全新世初期 (1 0 - 9.8ka.B.P.) ,温度、湿度开始上升 ,山上针叶林发育 ,该期持续较短时间后 ,温度、湿度下降 (9.8- 9.2 ka.B.P.) ,山上森林萎缩 ,山下荒漠范围扩大 ;此后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波动的温度、湿度上升、植被发育状况逐步好转的过程 (9.2 - 7.75 ka.B.P.) ;随后又是短暂的气候冷干、植被恶化阶段 (7.75 - 7.2 5 ka.B.P.)和一个相对持续时间较长 ,植被发育较好的暖湿期 (7.2 5 - 6 .3 ka.B.P.)。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每个相对暖湿期和冷干期中都有多个次一级的冷干、暖湿波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孢粉记录 植被变化 早全新世 石羊流域 西北干旱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浅山干旱区牧草引种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万国栋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2期26-28,共3页
为选择适合石羊河流域干旱地区种植的牧草,对9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冰草和西伯利亚冰草在产草量和适应性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可以作为退耕还... 为选择适合石羊河流域干旱地区种植的牧草,对9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冰草和西伯利亚冰草在产草量和适应性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可以作为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优质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 干旱地区 牧草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中国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振亚 魏伟 +3 位作者 周亮 郭泽呈 颉斌斌 周俊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463-7475,共13页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及生态环境问题发生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研究,将石羊河流域生态敏...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及生态环境问题发生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研究,将石羊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分为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和生物多样性敏感性三个方面,并系统构建生态风险敏感性指数、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敏感性指数三个定量评价指标,对石羊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并通过格网编码、圈层分析,探讨近3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16年间石羊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总体上逐年降低,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ndex,CESI)值从1987年的1.143上升到2016年的1.287,反映出流域生态环境当前还是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2)流域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常年极度敏感区和常年重度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42.26%。此外,敏感性空间分异明显,流域上游及下游荒漠区敏感性相对稳定,中下游绿洲区敏感性波动变化较为频繁,且波动变化区占总面积的51.24%,这表明流域生态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及工农业生产有较为密切的关系;(3)目前流域生态敏感性整体趋于好转,但局部地区有恶化的趋势,敏感性波动降低的区域面积为11693.5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8.82%,敏感性波动升高的区域面积为9099.6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2.43%,这表明一方面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在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大背景下,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时空变化 空间分析(圈层分析) 干旱内陆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干旱特征及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罗晓玲 王润元 齐月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07-114,共8页
为了揭示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的分布特征并对其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探讨,利用该流域的降水、干旱灾害和灾情等资料,分析了旱灾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旱灾频率呈现从上游天祝到下游民勤(高海拔到低海拔)逐渐增多趋势,不论春旱、夏旱、伏... 为了揭示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的分布特征并对其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探讨,利用该流域的降水、干旱灾害和灾情等资料,分析了旱灾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旱灾频率呈现从上游天祝到下游民勤(高海拔到低海拔)逐渐增多趋势,不论春旱、夏旱、伏旱,特重旱发生频率均是民勤最高,古浪最低,最大频次是最小频率的4~5倍;上、中、下游干旱周期分别为1~2 a、1 a左右、不足1 a,重旱以上周期分别为2~4 a、2~4 a、1~3 a;干旱年代际特征不显著,呈波浪式变化;流域内(除凉州)干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抛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化,干旱灾害经济损失呈逐年下降趋势;利用ENSO事件信号对干旱趋势进行初预测,同时结合干旱预测模式,综合得出次年干旱预报结论,通过评分检验,效果良好,基本满足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 干旱 特征 ENSO事件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退化林分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兴军 方清 +2 位作者 王晓雪 占晓玲 魏林生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9期91-92,94,共3页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较为严重,退化林地存在重新沙漠化的可能,治理难度增加,对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的因素有很多,而最为显著的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通过观测退化林分不同地类利用...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较为严重,退化林地存在重新沙漠化的可能,治理难度增加,对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的因素有很多,而最为显著的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通过观测退化林分不同地类利用不同修复方式的修复成效,探索出适合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地区完整高效的退化林分修复方式,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 干旱荒漠区 补植补造 平茬复壮 补造点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干旱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邦宪 苗婷 +3 位作者 雷瑜 张燕 高付军 滕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220-222,共3页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旱指数综合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干旱情况。结果表明,...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旱指数综合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干旱情况。结果表明,近55年来,石羊河流域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气温升高幅度较大。降水总体也呈相对增多趋势,但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和丰枯交替现象。同时,石羊河流域气候干旱指数也趋于增大。气候越来越干旱,而民勤的干旱化趋势会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气温 降水 干旱指数 变化趋势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I的石羊河流域中游水文干旱特征研究
12
作者 卢泰山 李玲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6期41-43,共3页
本文利用石羊河流域中游3条河流的3个水文代表站1961—2017年逐月实测的流量数据,采用标准化流量指数、游程理论来获得干旱事件的特征指标,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文干旱历时、烈度、强度及水文干旱时序和频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石... 本文利用石羊河流域中游3条河流的3个水文代表站1961—2017年逐月实测的流量数据,采用标准化流量指数、游程理论来获得干旱事件的特征指标,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文干旱历时、烈度、强度及水文干旱时序和频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石羊河流域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强度的变化不是很一致,石羊河流域中游干旱历时20世纪70年代最长,20世纪60年代最短;干旱烈度和强度都是20世纪90年代最强,最弱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从干旱时序分析,石羊河流域中游年SDI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很小;从干旱频率分析,石羊河流域中游水文干旱发生的概率很高,年水文干旱发生的频率高于四季水文干旱发生的频率,四季水文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中游 标准化流量指数 水文干旱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分析
13
作者 张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2期171-172,共2页
退耕还林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区的土壤环境,还要考虑到树种的选择,从而才能够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存。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严重,为了充分利用沙漠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树种的选择上应... 退耕还林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区的土壤环境,还要考虑到树种的选择,从而才能够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存。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严重,为了充分利用沙漠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树种的选择上应该遵循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的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干旱荒漠化地区 退耕还林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气候暖湿化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穆尼热.赛买提 陆宝宏 艾来提.艾木拉江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6期49-54,58,共7页
根据石羊河流域47年的气温、降水量、干旱指数等资料,分析该流域暖湿化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近47年来,石羊河流域每10年的年际平均增温达到0.32℃,20世纪60—80年代期间,各季节平均气温变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大多处在负距平。90年代末... 根据石羊河流域47年的气温、降水量、干旱指数等资料,分析该流域暖湿化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近47年来,石羊河流域每10年的年际平均增温达到0.32℃,20世纪60—80年代期间,各季节平均气温变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大多处在负距平。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显著,气温距平从-1.04℃上升到1.87℃。②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不显著,降水量每10年增长7.1 mm,与西北地区降水增加趋势一致。③年平均干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其干旱指数每10年下降0.98。④通过Mann-Kendall方法验证,1994年为增温突变年,降水没有达到突变水平,1992和1993年为干旱指数下降突变年。研究发现,石羊河流域气候正趋于暖湿化,这将有利于该区绿洲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干旱指数 暖湿化 石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日光温室葡萄主要生理病害及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立盛 陵军成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58-59,共2页
石羊河流域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且水资源利用效益偏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利用设施条件和充足的光照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鲜果... 石羊河流域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且水资源利用效益偏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利用设施条件和充足的光照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鲜果在元旦、春节采收,经济效益极高,但由于夏季干旱炎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 日光温室 生理病害 温室葡萄 利用效益 防治 流域综合治理 干旱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石羊河流域源头造林成活率技术
16
作者 祁俊堂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14期19-20,共2页
干旱缺水是影响石羊河流域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限制因素,也是导致民勤沙化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合理高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林木成活,增加林草植被是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天祝县多年在石羊河流域源头实施造林实... 干旱缺水是影响石羊河流域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限制因素,也是导致民勤沙化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合理高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林木成活,增加林草植被是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天祝县多年在石羊河流域源头实施造林实践,总结了其提高成活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 干旱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野泽中全新世干旱事件时空范围和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育 王乃昂 +3 位作者 李卓仑 张华安 周雪花 张成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1-738,共8页
以亚洲季风边缘Ⅸ佰羊河流域终端湖猪野泽为例,结合最新的沉积物年代、岩性、指标及古湖泊岸堤研究结果,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猪野泽中全新世丁早事件时空范围和机制。从空间上对比了猪野洋中全新世地貌及沉积物岩性和指标,并配... 以亚洲季风边缘Ⅸ佰羊河流域终端湖猪野泽为例,结合最新的沉积物年代、岩性、指标及古湖泊岸堤研究结果,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猪野泽中全新世丁早事件时空范围和机制。从空间上对比了猪野洋中全新世地貌及沉积物岩性和指标,并配合石羊河中、上游地区的中伞新世沉积剖面进行研究。在时间尺度上分析了猪野泽和石羊河流域近百个全新世测年结果,最终得出猪野泽地区存8.0~7.0calkaB.P.期间存存百年尺度的干早事件,而小足以前研究提出的距今7000~5000日历年期问2000a尺度的干旱事件,并日.这次极端十旱事件影响范围主要存行羊河中、下游地区,对石羊河上游地区影响较小。根据时窄尺度分析对猪野泽中拿新世,‘早事什机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这次干旱事件主要足…流域气候条件特征和水热配比改变所引起的,而不是以前研究提出的业洲夏季风减弱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季风区 中全新世 干旱事件:石羊流域 猪野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线上的播绿尖兵——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18
作者 黄海本 《甘肃林业》 2009年第4期12-14,共3页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当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传遍神州大地的时候,石羊河,这条流淌着希望的河,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上,在众多防沙治沙的主力军中,有一支被誉为”治沙尖兵、绿色卫...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当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传遍神州大地的时候,石羊河,这条流淌着希望的河,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上,在众多防沙治沙的主力军中,有一支被誉为”治沙尖兵、绿色卫士”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流域 生态文明建设 武威市 防沙治沙 林业 风沙 造林技术 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防护林建设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景宝国 《甘肃林业》 2021年第5期29-30,共2页
一、河西走廊自然概况甘肃河西走廊主要包括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市5市20个县市区,分别属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苏干湖四个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光照充分,年降雨量100~200毫米,年蒸发量达2000毫米以上。总体特征是热量充... 一、河西走廊自然概况甘肃河西走廊主要包括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市5市20个县市区,分别属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苏干湖四个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光照充分,年降雨量100~200毫米,年蒸发量达2000毫米以上。总体特征是热量充足、冷热变率大,干燥少雨,风大沙大,蒸发强烈,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短暂炎热,冬季长而冷,是全省土地沙化危害严重主要地区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甘肃西走廊 建设与对策 内陆流域 防护林 苏干湖 干旱少雨 石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县猪寄生虫感染调查报告
20
作者 马占威 许开云 王权 《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3期27-28,共2页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位于东经101°49’~104°12’、北纬38°3’~39°27’。海拔1298~1936m,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东西北三面被腾格...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位于东经101°49’~104°12’、北纬38°3’~39°27’。海拔1298~1936m,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mm,年均气温7.8℃,适宜农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县 寄生虫感染 调查报告 石羊流域 农作物生长 西走廊 低山丘陵 干旱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