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未来弹性光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值密度特征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幅值密度特征作为改进的Mobile Net V2模型的输入,通过特征识别确定调制格式类型,并引入了归一化注意力机制(NAM),实现对传输信号调制格式的精准...为了提升未来弹性光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值密度特征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幅值密度特征作为改进的Mobile Net V2模型的输入,通过特征识别确定调制格式类型,并引入了归一化注意力机制(NAM),实现对传输信号调制格式的精准识别。在28 GBaud正交相移键控(QPSK)、8电平正交幅度调制(8QAM)、16QAM、32QAM、64QAM和128QAM传输系统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每种调制格式在达到100%识别准确率时所需的最低光信噪比(OSNR)均低于其对应的20%前向纠错(FEC)阈值,而且,在较宽的OSNR范围内达到了99.62%的识别准确率;在存在残余色散的光网络中,该方案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性能。展开更多
为了研究频域法中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在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首先介绍常用的5种频域法模型,接着设置由不同谱宽系数、中心频率和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谱...为了研究频域法中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在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首先介绍常用的5种频域法模型,接着设置由不同谱宽系数、中心频率和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谱值组合的限带白噪声应力功率谱。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并将频域法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与模拟的时域信号经过雨流循环计数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各种频域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结果表明,在整个带宽范围内,ZhaoBaker模型和Dirlik模型都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Weibull模型在模拟小谱宽系数(ε<0.15)的单峰谱和谱宽系数大于0.6的宽带PSD时拥有不错的精度;频域模型的精度误差都随中心频率和谱值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提升未来弹性光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值密度特征的调制格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幅值密度特征作为改进的Mobile Net V2模型的输入,通过特征识别确定调制格式类型,并引入了归一化注意力机制(NAM),实现对传输信号调制格式的精准识别。在28 GBaud正交相移键控(QPSK)、8电平正交幅度调制(8QAM)、16QAM、32QAM、64QAM和128QAM传输系统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每种调制格式在达到100%识别准确率时所需的最低光信噪比(OSNR)均低于其对应的20%前向纠错(FEC)阈值,而且,在较宽的OSNR范围内达到了99.62%的识别准确率;在存在残余色散的光网络中,该方案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性能。
文摘为了研究频域法中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在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首先介绍常用的5种频域法模型,接着设置由不同谱宽系数、中心频率和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谱值组合的限带白噪声应力功率谱。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并将频域法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与模拟的时域信号经过雨流循环计数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各种频域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结果表明,在整个带宽范围内,ZhaoBaker模型和Dirlik模型都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Weibull模型在模拟小谱宽系数(ε<0.15)的单峰谱和谱宽系数大于0.6的宽带PSD时拥有不错的精度;频域模型的精度误差都随中心频率和谱值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