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对帚用高粱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黄炎 李洪奎 +2 位作者 李萌溪 常幸花 刘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选取5个帚用高粱品种,设置4个种植密度处理(13万、16万、19万、22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帚用高粱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帚用高粱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帚用高粱株高、穗柄长、倒... 选取5个帚用高粱品种,设置4个种植密度处理(13万、16万、19万、22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帚用高粱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帚用高粱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帚用高粱株高、穗柄长、倒伏率有增加趋势,而茎粗、穗长、穗茎粗、一级枝梗数及分蘖数均有所下降;合理密植可以有效提升帚用高粱穗帚产量和籽粒产量,品种间表现存在差异。综合帚用高粱工艺性状、收获品质要求及产量情况,品种21BH685、21BH686和21BH687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9万株/hm^(2),21BH688和21BH689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6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帚用高粱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产量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盐碱胁迫对帚用高粱萌发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迟春明 王志春 李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将NaHCO3和Na2CO3等摩尔混合,NaHCO3、Na2CO3、NaCl等摩尔混合分别得到250 mmol/L的混合溶液T1和T2,对帚用高粱的种子及幼苗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导致帚用高粱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相对生长率减小,叶片电解质外... 将NaHCO3和Na2CO3等摩尔混合,NaHCO3、Na2CO3、NaCl等摩尔混合分别得到250 mmol/L的混合溶液T1和T2,对帚用高粱的种子及幼苗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导致帚用高粱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相对生长率减小,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碱性盐混合引起的盐碱胁迫(T1)对帚用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中性盐和碱性盐混合引起的盐碱胁迫(T2);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是引起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盐碱胁迫 帚用高粱 萌发 幼苗 渗透胁迫 离子毒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帚用高粱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乌艳红 李志明 +8 位作者 辛晓平 孙德欣 吕宁 乌仁图亚 娜日娜 赵建平 王军 韩晓华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30-2431,2516,共3页
[目的]为帚用高粱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搜集的11种帚用高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株高、分蘖、花序、茎节、茎叶比、产量等指标的调查,比较其形态特征差异。[结果]11种帚用高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性,株高变幅很大,zygl-1、z... [目的]为帚用高粱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搜集的11种帚用高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株高、分蘖、花序、茎节、茎叶比、产量等指标的调查,比较其形态特征差异。[结果]11种帚用高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性,株高变幅很大,zygl-1、zygl-6、zygl-8、zygl-9适宜固定帚型,zygl-9综合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帚用高粱的育种、栽培、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帚用高粱 形态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帚用高粱的生产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娜日苏 吕宁 +3 位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陈玲玲 项锴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4期13-14,16,共3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6个帚用高粱材料,从株高、花序总长、穗长、总穗柄长、穗柄茎粗、穗粒重、单穗花序重、千粒重、分枝数、花序产量、籽粒产量等11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ygl-3、zygl-4、zygl-1灰色关联度较高,分别...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6个帚用高粱材料,从株高、花序总长、穗长、总穗柄长、穗柄茎粗、穗粒重、单穗花序重、千粒重、分枝数、花序产量、籽粒产量等11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ygl-3、zygl-4、zygl-1灰色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673 4、0.672 6、0.668 2,与理想品种较接近,综合评价好,具有较高的穗产量,性状结构合理,符合生产需求;zygl-2灰色关联度低,为0.576 5,综合评价最差,穗产量低。该评判结果与田间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帚用高粱 生产性能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高粱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项鹏 李艳杰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10期44-46,共3页
高粱又称蜀黍,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流域的温带地区[1]。高粱按照用途可分为酿造高粱、食用高粱、饲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2]。高粱子粒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除了食用外,还可以作为酿... 高粱又称蜀黍,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流域的温带地区[1]。高粱按照用途可分为酿造高粱、食用高粱、饲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2]。高粱子粒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除了食用外,还可以作为酿酒和淀粉加工的优质原料,加工后的残渣还是良好的家畜饲料。高粱的茎秆因其较好的韧性,可作为建筑材料和燃料,还可以编制席、篓及扫帚等生活用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流域 禾谷类作物 用高粱 帚用高粱 酿造高粱 家畜饲料 淀粉加工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