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
1
作者 朱玉斐 黄智昊 +4 位作者 蔡依辰 曾云云 黄惠怡 孙钧 苏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4年4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共116例,替雷利珠单抗... 目的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4年4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共116例,替雷利珠单抗组与帕博利珠单抗组各58例。主要观察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及治疗失败时间(TTF),次要观察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CR)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TRAEs)。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9.7个月时,替雷利珠单抗组和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中位TTF分别为9.7个月和7.7个月(P<0.05)。替雷利珠单抗组的ORR显著高于帕博利珠单抗组(77.6%vs.60.3%,P<0.05),两组的DCR分别为93.1%和87.9%(P=0.342)。在安全性方面,两组TRAEs的发生率相似。替雷利珠单抗组的3级及以上TRAEs发生率为29.3%,任何级别TRAEs发生率为81.0%;而帕博利珠单抗组分别为32.8%和87.9%。两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血液学毒性。结论在中国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较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表现出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同时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化疗 晚期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婷婷 刘克 +3 位作者 陈丹 闫炳文 赵培娟 王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34-3538,共5页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食管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94)及对照组(n=94)。对照组接受帕博利珠单...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食管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94)及对照组(n=94)。对照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F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及FP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蛋白通路、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PI3K、Akt、CD8^(+)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老年食管癌效果确切,可能通过降低PI3K/Akt信号蛋白通路活性抑制肿瘤进展,且可提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阿帕替尼 化疗 食管癌 老年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宁 王冰 +10 位作者 郭娅 何梓健 杨晨 杨宁 卢丽清 梁虹艺 萧伟斌 杨丹丹 陈卓佳 方文峰 梁蔚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5-75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P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效,但这些试验是基于按照特定标准筛选的患者群体,因此这些结果是否能够代表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普遍情况,仍然值... 背景与目的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P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效,但这些试验是基于按照特定标准筛选的患者群体,因此这些结果是否能够代表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普遍情况,仍然值得讨论。本研究旨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估PEM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PEM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消除组间差异,评估PEM与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450例患者中PEM组和化疗组任何等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9.87%和86.71%,≥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3%和7.31%。PEM组和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8.63%和36.00%(P=0.01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5.5和8.8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6.2个月(P<0.001)。结论PEM治疗晚期NSCLC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生存率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 肺肿瘤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惠枝 柳婧美 卜晓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8-103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尽管目前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仍存在预后差、5年生存率偏低等问题,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帕博利珠单抗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大量研究... 背景与目的:尽管目前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仍存在预后差、5年生存率偏低等问题,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帕博利珠单抗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大量研究予以验证,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2年8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临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HER2阴性、未经治疗的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TNM分期为Ⅳ期;年龄≥20岁;预计生存期≥6个月;治疗前器官无严重损伤者;Karnofsky评分>60分;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者;合并血液、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妊娠期女性;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诊断史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91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45例接受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46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建立数据库后发现观察组1例患者的治疗信息存在逻辑错误,因此去除该病例,最终确定研究对象9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比两组疗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本研究已获得山西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KY202308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占20.0%(9/45),低于对照组的40.0%(18/45),但两组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0%(27/45),高于对照组的37.8%(17/45)(P<0.05)。观察组的中位OS和中位PFS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CEA、CA19-9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等级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皮疹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可调节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水平,预防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XELOX方案 化疗 晚期胃癌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克富 叶佳丹 +3 位作者 田月 徐蓓 崔勇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纳入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传统化学治疗(化疗)治疗非... 目的系统评价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纳入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传统化学治疗(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4.0版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6项,总计3910例受试对象。与传统的化疗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在整体生存期方面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HR=0.63,95%CI=(0.57,0.71),P<0.05],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帕博利珠单抗和传统的化疗组相比,能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HR=0.64,95%CI=(0.53,0.78),P<0.05]。在安全性方面,对于恶心和腹泻,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和传统的化疗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食欲减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的发生率要小于传统的化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化疗。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观测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芸 王郁阳 +2 位作者 姜曼 赵月妹 张晓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18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至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32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为观察组,另...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至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32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周期,采用流体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的CD3^(+)、CD4^(+)、CD4^(+)/CD8^(+)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应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个周期后,淋巴细胞亚群较免疫治疗前的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期后CD3^(+)、CD4^(+)、CD4^(+)/CD8^(+)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周期后CD3^(+)、CD4^(+)、CD4^(+)/CD8^(+)数值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CD8^(+)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疗效达到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第4周期的CD3^(+)、CD4^(+)、CD4^(+)/CD8^(+)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疗效达到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较治疗前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本文通过分析显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与否及病理学类型对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时观察CD3^(+)、CD4^(+)、CD8^(+)的变化对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更有意义。结论帕博利珠单抗可以调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治疗过程中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预测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肌炎合并心肌炎肝损伤患者的药学服务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瑜 孟真 +4 位作者 李祥鹏 韩冰 仓怀芹 全香花 李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5-578,共4页
目的临床药师对1例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肌炎合并心肌炎、肝损伤患者进行药学服务,为临床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指南与文献,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措施,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 目的临床药师对1例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肌炎合并心肌炎、肝损伤患者进行药学服务,为临床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指南与文献,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措施,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并进行血浆置换后,患者肌炎、心肌炎及肝损伤好转。结论临床医师需重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肌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方案的制订、优化,并开展药物监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肌炎 心肌炎 肝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食管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肌损害一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英南 张风宾 +1 位作者 张韶辰 张瑞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8-106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主因“食管中段癌术后转移化疗后1个月余,咳嗽伴喘憋半月余”于2019年2月28日入院。患者曾于2018年9月5日因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T3N1M0ⅢB期。由于术后体质欠佳...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主因“食管中段癌术后转移化疗后1个月余,咳嗽伴喘憋半月余”于2019年2月28日入院。患者曾于2018年9月5日因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T3N1M0ⅢB期。由于术后体质欠佳,未行辅助放化疗。2018年11月20日复查腹部MRI发现肝转移,给予单药替吉奥化疗3周期,2019年1月24日复查腹部MRI及胸部CT发现肝内转移灶较前增大,并出现肺转移,更改单药紫杉醇化疗1周期。治疗期间复查心肌酶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半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喘憋,为行进一步治疗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帕博利珠单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稳定性脑转移患者的结局:KEYNOTE-021、-189和-407研究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清(翻译校对) Steven F Powell +14 位作者 Delvys Rodríguez-Abreu Corey J Langer Ali Tafreshi Luis Paz-Ares Hans-Georg Kopp Jeronimo Rodríguez-Cid Dariusz M Kowalski Ying Cheng Takayasu Kurata Mark M Awad Jinaxin Lin Bin Zhao M Catherine Pietanza Bilal Piperdi Marina C Garassino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7-I001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此项探索性分析回顾评价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结局,旨在确定基线时合并脑转移是否会影响一线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PC)比对单用化疗的疗效。患... 背景与目的此项探索性分析回顾评价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结局,旨在确定基线时合并脑转移是否会影响一线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PC)比对单用化疗的疗效。患者和方法对KEYNOTE-021队列G(非鳞癌)、KEYNOTE-189(非鳞癌)和KEYNOTE-407(鳞癌)三项研究晚期NSCLC患者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患者接受含铂两药化疗和/或35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每3周200 mg)。所有研究均纳入了经治或初治的稳定性脑转移患者(KEYNOTE-189与KEYNOTE-407研究纳入初治脑转移患者)。经治的脑转移患者已处于病情稳定的状态≥2周(KEYNOTE-021队列G患者≥4周),无新发或脑转移病灶扩大的证据且入组前至少3天以上未使用激素。初治的无症状脑转移患者需定期接受脑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共纳入1298例患者,其中171例有基线脑转移,1127例无脑转移。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范围)在数据截止时分别为10.9(0.1-35.1)个月和11.0(0.1-34.9)个月。合并脑转移和无脑转移患者的总生存期[0.48(95%CI:0.32-0.70)和0.63(95%CI:0.53-0.75)]和无进展生存期[0.44(95%CI:0.31-0.62)和0.55(95%CI:0.48-0.63)]的风险比(PC/化疗)相似。合并脑转移的患者中,PC组和单用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8个月和7.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9个月和4.1个月。无论是否合并脑转移,PC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都高于单用化疗组,且缓解持续时间有显著延长。合并脑转移的患者中,PC组与单用化疗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8.2%和82.8%;而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两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4.5%和90.6%。结论无论是否合并脑转移,与单用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组织学特异性化疗可改善所有PD-L1亚组的临床结局,其中包括PD-L1肿瘤比例评分<1%的患者,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中安全性良好。该方案是晚期NSCLC初治患者的标准方案,并可用于合并稳定性脑转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脑转移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四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肺腺癌1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莉玲 秦燕 +2 位作者 赵凤仪 周生余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中国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比例约为45.7%。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 中国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比例约为45.7%。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和化疗失败后治疗选择有限,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的迫切需求。我们报道1例82岁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女性患者,在奥希替尼、化疗及安罗替尼单药治疗均失败后,通过帕博利珠单抗和安罗替尼的联合治疗,截至2021年1月12日已获得超过21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帕博利珠单抗 安罗替尼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梓健 万宁 +3 位作者 梁蔚婷 杨蓓蓓 张建萍 季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405,共13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自建库到2021年6月11日,帕博利珠...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自建库到2021年6月11日,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NSCLC的真实世界研究文献,采用MINOR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收集文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6篇真实世界研究,其中英文文献14篇,中文文献2篇,共有病人例数3699例。经Meta分析合并后得出客观缓解率(ORR)为47%(95%CI:45%,49%)、疾病控制率(DCR)为75%(95%CI:71%,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95%CI:32%,42%)、3~5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5%CI:8%,15%)、因为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发生率为8%(95%CI:6%,11%),亚组分析结果发现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90%、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可能与临床受益良好有关。结论: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但纳入的研究样本量偏小,需继续开展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真实世界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伴脑转移NSCLC患者的一项非随机、开放Ⅱ期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和生物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Sarah B GOLDBERG Kurt A SCHALPER +22 位作者 Scott N GETTINGER Amit MAHAJAN Roy S HERBST Anne C CHANG Rogerio LILENBAUM Frederick H WILSON Sacit Bulent OMAY James B YU Lucia JILAVEANU Thuy TRAN Kira PAVLIK Elin ROWEN Heather GERRSH Annette KOMLO Richa GUPTA Hailey WYATT Matthew RIBEIRO Yuval KLUGER Geyu ZHOU Wei WEI Veronica L CHANG Harriet M KLUGER 董晓荣(翻译/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I0007-I001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我们开展了一项帕博利珠单抗用于伴未治疗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或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试验,旨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ce... 背景与目的我们开展了一项帕博利珠单抗用于伴未治疗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或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试验,旨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疗效。中期结果已发表,现报道对NSCLC队列的更新分析结果。方法这是一项开放性、单中心、II期试验。纳入标准:年龄≥18岁,诊断为晚期NSCLC并伴有≥1个5 mm-20 mm脑转移病灶,既往从未治疗或之前放疗后进展,无神经系统症状,不需要激素治疗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2分。患者每2周接受一次帕博利珠单抗(10 mg/kg)治疗。队列1为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1%的患者,队列2为PD-L1<1%或未评估的患者。主要终点是脑转移患者缓解比例。所有经治患者均纳入疗效与安全性终点的分析。该研究已结束入组,并于Clinicaltrials.gov登记注册,注册号为NCT02085070。结果2014年3月31日-2018年5月21日,共42例患者接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8.3个月(IQR:4.5个月-26.2个月)。队列1的37例患者中11例有脑转移缓解[29.7%(95%CI:15.9%-47.0%)]。队列2未观察到缓解。治疗相关的3级-4级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包括2例肺炎、1例全身症状、1例结肠炎、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例高血糖症和1例低钾血症。6例(14%)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肺炎、急性肾损伤、低钾血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没有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帕博利珠单抗治疗PD-L1≥1%的NSCLC伴脑转移患者有效,且对所有纳入的未经治疗的脑转移患者安全。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用于NSCLC合并CNS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免疫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卡铂致严重视神经病变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金玉 武小冬 陈孟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4-766,共3页
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帕博利珠单抗三联方案作为Ⅳ期无驱动基因肺鳞癌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1],三联方案获益优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2],疗效不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 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帕博利珠单抗三联方案作为Ⅳ期无驱动基因肺鳞癌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1],三联方案获益优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2],疗效不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表达影响[3-4]。三联方案临床应用广泛,获益良好,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得到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卡铂 视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威 付伟金 +1 位作者 张明津 杨小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6-1381,共6页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或局限性前列腺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达到治愈。但随着病程发展,几乎所有初始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都将产生激素抵抗,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或局限性前列腺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达到治愈。但随着病程发展,几乎所有初始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都将产生激素抵抗,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近年,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治疗方案对多种实体瘤效果显著,治疗CRPC也取得初步疗效。本综述旨在总结帕博利珠单抗在CRPC临床试验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帕博利珠单抗 PD-1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颜芳 应明真 +2 位作者 陈龙佩 黄静怡 傅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8-833,共6页
目的:观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长海医院收治的晚期ESCC且有可评价病灶的患者35例,一线给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 目的:观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长海医院收治的晚期ESCC且有可评价病灶的患者35例,一线给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治疗,用药方案为:第1天,帕博利珠单抗200 m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 mg/m~2、奈达铂70 mg/m~2;第8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 mg/m~2;每3周重复1次。采用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RECIST1.1标准评估疗效,按NCI-CTC5.0标准评估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全部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11.4%)、部分缓解(PR)21例(60.0%)、疾病稳定(SD)10例(28.6%)、疾病进展(PD)0例,客观有效率(ORR)为71.4%,疾病控制率(DCR)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4个月。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皮疹、发热、关节、肌肉酸痛及脱发,仅有3例(8.6%)患者发生Ⅲ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一线治疗本组晚期ESCC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帕博利珠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奈达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敏 臧锐 +1 位作者 孙建国 谢丽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6-958,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因确诊右肺小细胞肺癌1年余,免疫治疗后3周,于2019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18年9月院外确诊右侧原发性支气管小细胞肺癌局限期,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大,患者耐受性差未继续化学治疗(化疗),于2019年8月至10月在我院... 1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因确诊右肺小细胞肺癌1年余,免疫治疗后3周,于2019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18年9月院外确诊右侧原发性支气管小细胞肺癌局限期,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大,患者耐受性差未继续化学治疗(化疗),于2019年8月至10月在我院肿瘤科行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治疗3个周期,现为继续治疗入院。患者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4℃,脉搏75次·min^(-1),呼吸19次·min^(-1),血压134/78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69 cm,体质量70 k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0分,疼痛强度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0分。颈部、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甲状腺炎 亚急性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晶晶 张家丽 +3 位作者 牟迪 王蕊 任秀宝 韩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8-430,共3页
患者男性,67岁。于2019年5月以“突发憋气3天”为主诉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无吸烟史。CT示双肺不规则肿物(左侧40 mm×30 mm,右侧13 mm,图1A,图2A,图3A),右顶叶结节(5 mm)。行锁骨上肿物淋巴结穿刺,病理示转移性腺癌,程序... 患者男性,67岁。于2019年5月以“突发憋气3天”为主诉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无吸烟史。CT示双肺不规则肿物(左侧40 mm×30 mm,右侧13 mm,图1A,图2A,图3A),右顶叶结节(5 mm)。行锁骨上肿物淋巴结穿刺,病理示转移性腺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的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为30%,BRAF 15号外显子p.K6O1E错义突变。诊断为肺腺癌双肺转移伴脑转移(T2aN3M1b,ⅣA期,TNM分期第8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对PD-L1≥50%晚期NSCLC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Ya CHEN Yanan WANG +7 位作者 Zhengyu YANG Minjuan HU Yanwei ZHANG Fangfei QIAN Wei ZHANG Bo ZHANG Baohui HAN 王李强(翻译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7-I0016,共10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及比较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pembrolizumab pl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PC)或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PM)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肿瘤比例评分(t...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及比较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pembrolizumab pl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PC)或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PM)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PM和PC作为一线治疗时,对PD-L1-TPS≥50%且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纳入115例PC和91例PM治疗患者。至2020年12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7.13个月。PC和PM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12.37个月和9.60个月(HR:0.44, P<0.001)。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未能评估(not evaluable, NE)和28.91个月(HR:0.40, P=0.005)。亚组分析发现,除脑转移患者外,PC对大多数患者的PFS均有显著改善。PC和PM组的1年OS率分别为89.3%和76.1%;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1.7和46.9%(P=0.004)。结论标准含铂化疗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似乎是初治、PD-L1≥50%、无EGFR或ALK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的更优方案,需前瞻性研究验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帕博利珠单抗 化疗 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暴发性心肌炎和2型糖尿病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婵 李婷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76-1878,共3页
近年来免疫疗法凭借其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卓越的疗效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焦点。临床研究证明,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配体1(以下简称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assay point inhibitor,ICIs)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命周期。晚期... 近年来免疫疗法凭借其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卓越的疗效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焦点。临床研究证明,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配体1(以下简称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assay point inhibitor,ICIs)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命周期。晚期癌症也能得到缓解[1]。国内外已有多种PD-1/PD-L1抑制剂获批上市,其中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于2018年7月在我国上市[2]。随着其广泛应用,相关的免疫不良反应不断被报道。现报道1例肺癌患者因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而引起爆发性心肌炎和2型糖尿病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心肌炎 2型糖尿病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帕博丽珠单抗在全人群与老年人群中的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张雨曦 徐敖 +3 位作者 王妍 陈海涛 许小婷 陈力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8-1455,共8页
目的挖掘分析帕博利珠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老年患者真实世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上报系统(FAERS)全人群和老年人群在2019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上报的帕博利珠的ADE报告。采用多种信号... 目的挖掘分析帕博利珠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老年患者真实世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上报系统(FAERS)全人群和老年人群在2019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上报的帕博利珠的ADE报告。采用多种信号挖掘法(ROR、PRR、MHRA)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7.1版)药物ADE术语集中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语(PT)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帕博利珠单抗全人群共检测到信号966个,累及SOC 24种;老年人群检测到信号593个,累及SOC 23种。通过可视化比较分析帕博利珠单抗在4种重要SOC中的各组高位组语(HLGT)下重要PT,老年患者均未显示异常显著性信号。结论基于FAERS数据库对帕博利珠单抗在全人群和老年人群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进行全面、多维度的挖掘分析,老年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药品不良事件 FAERS报告系统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