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师范高校培养优质乡村教师策略探讨
1
作者 许琳 彭诗尹 《广东蚕业》 2019年第7期120-121,共2页
如今,地方师范院校关于人才培养上讲求的目标是城市化和功利化,这两点极为明显.对于城乡统筹和广大师范生去到乡村实现就业的特殊性有所忽略.关于人才培养上则是过分重视学科本位,而忽略了对于教师专业化水准的培养.对于人才培养评价,... 如今,地方师范院校关于人才培养上讲求的目标是城市化和功利化,这两点极为明显.对于城乡统筹和广大师范生去到乡村实现就业的特殊性有所忽略.关于人才培养上则是过分重视学科本位,而忽略了对于教师专业化水准的培养.对于人才培养评价,则是过分的看重知识考核,而对素养尤其是乡村教育情怀等特性的农村教师师德评价有所忽视.文章探究了地方师范高校培养优质乡村教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高校 地方师范高校 乡村教师 中小学 培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难以进入乡村学校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维 许佳宾 陈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1,共6页
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是改善乡村学校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进入乡村学校面临着双重困境。从优秀毕业生自身来看,受城乡择业时趋利性的选择、缺乏乡村任教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乡村即落后”的标签化思维... 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是改善乡村学校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进入乡村学校面临着双重困境。从优秀毕业生自身来看,受城乡择业时趋利性的选择、缺乏乡村任教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乡村即落后”的标签化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不愿去乡村学校;从外部支持看,一些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想去乡村学校任教,但是受乡村学校编制紧张、地方社会对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的排斥、乡村学校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又难以进入乡村。需要在综合考察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政策支持、课程体系构建、社会舆论导向和教学环境营造等方面推动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 乡村学校 乡村任教 政策支持 教师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助力地方师范高校乡村教育振兴的困境与突破
3
作者 疏雯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4期51-52,共2页
近年来,从援建基础设施到高校组团支教送教,再到“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教育走向精准施策,让乡村教育振兴实现飞速发展。而地方师范高校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有力推动者,更是需要借助新媒体手段在“后扶贫时代”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从而实现... 近年来,从援建基础设施到高校组团支教送教,再到“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教育走向精准施策,让乡村教育振兴实现飞速发展。而地方师范高校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有力推动者,更是需要借助新媒体手段在“后扶贫时代”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从而实现地区教育整体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方师范高校 教育振兴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现状与路径研究——以师范类高校主题性非遗美育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韩丹 程思佳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1,共8页
非遗结合高校美育是新时代对全方位育人和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新要求,此举不仅是以非遗为依托实现实践美育、生态美育等的美育创新内容,也是以高校教育为平台,构建非遗传播、传承新坐标。故而,本文以国家需要为旨归,以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非遗结合高校美育是新时代对全方位育人和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新要求,此举不仅是以非遗为依托实现实践美育、生态美育等的美育创新内容,也是以高校教育为平台,构建非遗传播、传承新坐标。故而,本文以国家需要为旨归,以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为导向,以非遗传承为己任,提出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分析非遗融入高校美育过程中文理及艺术类学科、类别的共性问题,挖掘根源,抓住痛点,寻求突破。通过师范类高校服饰主题人文美育系列课程构建与教学实践检验,在共性和差异中找到实现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可持续的新路径,进而展望以文化自觉为目标的全社会范围内的非遗美育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师范高校 服饰主题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师范生反哺乡村教育的责任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楠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7期1-3,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振兴和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人才在实现进程中起着宝贵的作用。而高校师范生是国家高校... 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振兴和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人才在实现进程中起着宝贵的作用。而高校师范生是国家高校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其责任意识的培育有助于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旨在从高校师范生反哺乡村教育的责任意识的价值意蕴出发,探索培育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反哺乡村教育的责任意识的有效路径,以达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校师范 乡村教育 责任意识 反哺家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本质要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婕 韩丽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17,共5页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历经百余年教育实践沉淀而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代表着教师精神发展进程中的高阶形态,是新时代“育师”与“为师”的风向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历经百余年教育实践沉淀而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代表着教师精神发展进程中的高阶形态,是新时代“育师”与“为师”的风向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神是突破朴素的职业想象、形塑教师理想人格的现实需要,是摆脱传统职前教育技术理性的侵蚀、回归教育本真的迫切要求,是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推动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应有之义。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师德师风、专业本领、学识素养、育人情怀和人类道义六重维度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引,对其职业人格建构方向作出了本质规定。在此基础上,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开展应注重弥合其职业期待和职业理想间的张力,立足教育家精神的深厚意蕴优化和改进方式方法,在理论讲授和具身认知的融合互构、专业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坚持育人初心、提升育人本领、树立崇高师德,使其真正成长为新时代致力于教育报国的“大国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师范 职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反馈素养测评模型的构建与量表开发
7
作者 王文静 李梦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1,共8页
反馈是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学界关于反馈素养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缺乏师范生反馈素养的测量工具。研究结合... 反馈是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学界关于反馈素养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缺乏师范生反馈素养的测量工具。研究结合已有理论框架和337份有效数据,开发出高校师范生反馈素养五因子量表,包含“感知反馈”“理解反馈”“参与反馈过程”“产出与评估反馈”“判断反馈价值”等五个维度,验证反馈素养已有的理论框架,为高校师范生反馈素养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测量工具,以期能够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助推师范教育学科发展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创造型的未来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反馈素养 量表开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特点、问题与对策——基于六所部属师范院校的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郭柏林 鲁世林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2,共7页
人才引进政策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都将人才引进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行动。通过对部属师范高校引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青年人才引进中具有优待“人才称号”、注重荣誉和科研能力、重视“海归”背... 人才引进政策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都将人才引进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行动。通过对部属师范高校引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青年人才引进中具有优待“人才称号”、注重荣誉和科研能力、重视“海归”背景、偏向高学历、引才成本逐渐提高及旨在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服务等共性特征。而引才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容易造成以下问题:过于热衷按“人才称号”选才易使学校教育的原生态受到挑战;过分注重青年人才的科研能力会使“轻教学”之风更加盛行;过度差别化待遇引才不利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非正常的“人才崇洋”必然会使人才流动市场秩序受到影响。鉴于此,应加强人才引进的科学规划,防范“双一流”政策的负面驱动;坚持科学的人才引进观,构建灵活多样的选才机制;遵循学科发展逻辑,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引进评价体系;转变人才引进模式,建设人才引进的“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属师范高校 青年人才 引进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军英 赵强 +1 位作者 张燕 朱爱玲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的中文修订版,对高师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体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为正性但不明显,求知欲、思想开放等维度得分较高,寻求真相得分最低达不到正性;高考成绩与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的中文修订版,对高师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体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为正性但不明显,求知欲、思想开放等维度得分较高,寻求真相得分最低达不到正性;高考成绩与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成广义单调正相关;师范类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非师范类;师范不同专业中,呈现理科好于文科、艺体学科的一般性,也有英语、美术专业不差于理科的特殊性;高年级得分显著低于低年级;中学或大学中任过学生干部的得分显著高于从未担任的,担任时间越长、越早得分越高.因此,对师范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亟待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合到学科教学是一种有效途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高校师范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Kendall τ相关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共享状况调研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文娟 《现代情报》 2009年第2期71-74,共4页
对我国80余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与共享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揭示了教师教育特色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程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师范高校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汝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108,共6页
笔者采取直接登陆网站网页的方式,对我国师范类高校图书馆主业上电子资源现状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了目前我国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拥有及使用情况,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网上电子资源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师范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邵焕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65,共4页
对部分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师德认知、师德行为意向水平较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师德认知的偏差、师德行为意向的摇摆,特别是师德情感水平较低。深入分析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 对部分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师德认知、师德行为意向水平较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师德认知的偏差、师德行为意向的摇摆,特别是师德情感水平较低。深入分析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基本特征的形成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师德意识 师德认知 师德情感 师德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施伟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文章从普通话、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等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目前高校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正音训练、朗读训练、仪态训练、交际训练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模式与相应的教学... 文章从普通话、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等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目前高校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正音训练、朗读训练、仪态训练、交际训练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模式与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口语表达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永红 《现代情报》 2003年第9期157-158,160,共3页
本文针对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外文期刊利用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 。
关键词 师范高校 图书馆 外文期刊 期刊利用 读者工作 检索语言 外刊采购 资源共享 馆际互借 外语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修身思想对高校师范生自我修养的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要鹏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3期75-78,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关于修身的思想。两千多年前,儒家大师孔子就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修身之道,他提出的关于立志、学习、自省、慎独、自讼、克己、实践、循序渐进等修身思想对今天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目前正处于学习阶段的...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关于修身的思想。两千多年前,儒家大师孔子就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修身之道,他提出的关于立志、学习、自省、慎独、自讼、克己、实践、循序渐进等修身思想对今天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目前正处于学习阶段的高校师范生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为其进行自我修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思想 高校师范 自我修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框架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生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8-160,共3页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内容和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高校师范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旨在为高等师范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师范教育 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教师气质的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8-60,共3页
高校师范生教师气质培养具有适应教师角色的自我修养价值、提升未来师范力量的教育价值,以及引领世俗风气的现实社会价值。师范生教师气质包括才气、灵气、大气和生气等几方面的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实践环节、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立... 高校师范生教师气质培养具有适应教师角色的自我修养价值、提升未来师范力量的教育价值,以及引领世俗风气的现实社会价值。师范生教师气质包括才气、灵气、大气和生气等几方面的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实践环节、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途径来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教师气质 教育智慧 教育能力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高校师范生进行科研活动势在必行
18
作者 张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243-244,共2页
面对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引导高校师范生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观 ;其次要建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使学生的学习和科研... 面对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引导高校师范生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观 ;其次要建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使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产生同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教学信念的发展策略研究
19
作者 秦立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28,共4页
教学信念是检视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师的教学信念在其任职前就已初步形成,教师教育便成为帮助未来教师修正和建构教学信念的关键阶段。因此,如需提升高校师范生的质量水平以确保未来教育的长足发展,就必须在教师教育期间,... 教学信念是检视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师的教学信念在其任职前就已初步形成,教师教育便成为帮助未来教师修正和建构教学信念的关键阶段。因此,如需提升高校师范生的质量水平以确保未来教育的长足发展,就必须在教师教育期间,努力提升与发展其积极正面的、在未来教学生涯中具有支撑性作用的教学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教学信念 教师教育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环境下高校师范生元认知能力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新保 罗双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元认知能力作为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网络学习中愈显重要。本文从元认知的概念和构成出发,对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高校师范生元认知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与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元认知能力作为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网络学习中愈显重要。本文从元认知的概念和构成出发,对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高校师范生元认知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 网络学习 元认知 元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