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师生互动的类型、特征及其强化策略——基于P大学通识教育情境的观察与讨论
1
作者 李腾子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行动主体,师生互动被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国内某大学部分师生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课堂教学持续观察,发现大学生群体在进入特定教育情境后基于其认知结构和主观态度,他们对于所处教育情境...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行动主体,师生互动被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国内某大学部分师生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课堂教学持续观察,发现大学生群体在进入特定教育情境后基于其认知结构和主观态度,他们对于所处教育情境作出差异化情境定义,出现了群体内部分化,采取了不同学习行为,逐渐发展出“互动缺失—无连通、弱互动—弱连通、强互动—强连通”三种基本的师生互动状态和关系类型。进一步观察发现,师生互动越强,师生关系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为强化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可在当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层面逐级设定大学生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内生学习动力,及时回应学生呼吁,重塑学生认知结构,建立多维度师生互动支持网络,以实现师生强互动和关系强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高校教学 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驱动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研究
2
作者 占小红 刘欣欣 于晨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科学与工程实践作为当前科学课程改革和未来课程发展的重要模式,强调“学习”与“实践”结合,充分体现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问题驱动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对问题驱动下的科学... 科学与工程实践作为当前科学课程改革和未来课程发展的重要模式,强调“学习”与“实践”结合,充分体现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问题驱动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对问题驱动下的科学与工程实践互动多变性进行客观描述的分析框架,并结合编码统计分析、图谱分析和质性分析等方法,探索问题驱动下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师生互动特征,揭示“提问-回应”互动推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规律,为增强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工程实践 问题驱动 师生互动 提问-回应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育时代的高校师生互动与关系重塑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腾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5,共6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教育进入数字教育时代,“主体/客体”传统二元结构受到挑战,高校师生互动和关系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该文探究了数字教育时代高校师生互动的变革特征、技术逻辑与发展趋势,认为技术革新重新定义了师生互动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教育进入数字教育时代,“主体/客体”传统二元结构受到挑战,高校师生互动和关系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该文探究了数字教育时代高校师生互动的变革特征、技术逻辑与发展趋势,认为技术革新重新定义了师生互动概念,广泛改变了师生互动场景,迅速调整了师生关系结构,为师生关系网络注入了新的技术内涵。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教育时代高校师生互动的价值,并就重塑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互动、提升教育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 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 技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机器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廖盛斌 齐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编码类别统计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密度聚类算法,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风格分类,最终将课堂分为学生中心式、师生互动式、教师中心式三个类别.该研究拓展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理论价值,为课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通过分析得到许多课堂相关的特征,可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分析的效率,同时为教师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师生互动 主成分分析 密度聚类 改进型弗兰德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互动中组块化反馈促进长时学习迁移:行为和近红外超扫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怡 胡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576,I0003,I0004,共24页
精细内容反馈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如迁移。但在师生互动中反馈的呈现方式如何影响长时学习迁移及其人际神经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师生问答反馈任务,通过两个双人实验(行为学、近红外超扫描),探究反馈的组块化呈现对学习迁移... 精细内容反馈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如迁移。但在师生互动中反馈的呈现方式如何影响长时学习迁移及其人际神经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师生问答反馈任务,通过两个双人实验(行为学、近红外超扫描),探究反馈的组块化呈现对学习迁移的长时促进作用、认知过程及其人际神经基础。结果发现,组块化反馈促进低知识基础学生的长时迁移。组块化错误修正在反馈呈现方式和长时迁移之间起中介作用。提供与接收组块化反馈过程中,师、生在额、顶叶出现更大的脑间同步,且额叶的脑间同步预测长时迁移与组块化错误修正。上述结果从人际视角为课堂中真实发生的教学反馈的认知神经基础提供新的理解,也为提高教学反馈效果和效率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组块化 长时迁移 师生互动 近红外超扫描 脑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奖本科生的师生互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鲍秋旭 雷洪德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8,I0007,共12页
针对大学师生互动不足的现实问题,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学情调查数据,抽取其中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作为样本,研究他们的师生互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奖本科生的师生互动稳定地以学习性互动为主,在性别、年级上不存在统计学差... 针对大学师生互动不足的现实问题,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学情调查数据,抽取其中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作为样本,研究他们的师生互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奖本科生的师生互动稳定地以学习性互动为主,在性别、年级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学科上存在较小的统计学差异。与学生投入的其他指标相比,国奖本科生的师生互动水平持续偏低,属于学生投入中的“洼地”;但与其他本科生相比,国奖本科生的师生互动水平明显更高,呈现“洼地高坡”现象。国奖本科生师生互动受到院校支持和学生投入的交互影响,在院校支持方面受到课外指导的显著正向影响,在学生投入方面受到课程学习、自主学习、生生互动的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课程学习的影响最大。为促进大学师生互动,需要深入探究师生互动不足问题的根源,并以典型示范带动普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奖本科生 师生互动 院校支持 学生投入 院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互动增进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春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7,共16页
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44篇相关文献分析,从“人机(计)环境”系统论角度整理出328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得到113个基本影响因素(PIF)。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线上教学中制约... 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44篇相关文献分析,从“人机(计)环境”系统论角度整理出328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得到113个基本影响因素(PIF)。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线上教学中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25个主要影响因素(MIF)。针对其中11个与师生互动相关的影响因素,借助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进行实证分析,挖掘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KIF),揭示师生互动问题的结构形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教师”“平台”“人人互动”“教学模式”“环境”等六个维度的25个主要影响因素;(2)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的三方互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摄像头和语音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3)为提升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应优先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授课形象与表现、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平台上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督促等方面着手。从互动性教学手段运用、借助教学平台互动、非言语互动等角度,进一步提出线上教学中增强师生互动效果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线上教学 师生互动 学习效果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互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53
8
作者 叶子 庞丽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8,共5页
作为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对儿童发展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师生互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研究者们依据不同的研究范型,对师生互动的基本成分、类型、形式、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等进行了... 作为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对儿童发展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师生互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研究者们依据不同的研究范型,对师生互动的基本成分、类型、形式、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师生互动本质、特征、结构等基本理论的探索,更多地开展关于师生互动过程与机制的动态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被引量:64
9
作者 袁维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共2页
在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互动行为,师生互动行为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师生互动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日益重视对师生互动的研究。本文仅就教学过程中师... 在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互动行为,师生互动行为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师生互动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日益重视对师生互动的研究。本文仅就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实质、类型、以及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和教学策略问题作点探讨。一、师生互动的实质内涵所谓师生互动,简单地说就是指师生之间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对师生互动实质内涵的把握上,还应强调以下几点:首先,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的反映。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于将师生互动当作动态的关系状态和交往过程,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师生互动的结果和静态关系的体现,师生互动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 师生互动行为 学生个体 角色定位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 班级授课制 教学方式 自我提高内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必须突出师生互动 被引量:30
10
作者 潘晓卉 郑家茂 +1 位作者 徐悦 陈绪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师生互动是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和核心理念。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着眼,当前存在着制约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的多重不利影响。因此,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推进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是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和核心理念。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着眼,当前存在着制约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的多重不利影响。因此,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推进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育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吴安艳 熊才平 黄勃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3期60-65,共6页
网络通讯技术不断渗透进教育教学,使得信息时代的师生互动变得丰富而复杂。构建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即将师生互动途径分为同步互动、同步异步共存互动和异步互动三大类共八个层次,越在底层,师生互动强度越高,但... 网络通讯技术不断渗透进教育教学,使得信息时代的师生互动变得丰富而复杂。构建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理论模型,即将师生互动途径分为同步互动、同步异步共存互动和异步互动三大类共八个层次,越在底层,师生互动强度越高,但互动范围越小。比较研究表明,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但互动强度不如传统的师生互动。网络教学应尽可能向师生互动强度高的同步视频互动技术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通讯 师生互动 异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课堂到网络:多学科视角下师生互动透视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刚 徐晓东 谢海波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6期46-52,共7页
师生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探讨师生互动本质、特征与结构,无疑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在互动概念的解析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学科等视角出发对师生网络互动进行剖析,同时在分析课... 师生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探讨师生互动本质、特征与结构,无疑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在互动概念的解析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学科等视角出发对师生网络互动进行剖析,同时在分析课堂环境下师生互动失衡的现象中,引出对师生网络互动本质的探讨以及特征与结构的描述,最后,在正确理解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特征与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希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多学科视角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0
13
作者 肖湘平 徐小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69,共4页
本文在分析师生互动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结合农林院校特性,阐述了华中农业大学构建师生互动关系的实践:以构建"互为主体"的关系为目标,依托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双重载体,确定了"一个中心,两种融合、三个转变,四项创... 本文在分析师生互动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结合农林院校特性,阐述了华中农业大学构建师生互动关系的实践:以构建"互为主体"的关系为目标,依托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双重载体,确定了"一个中心,两种融合、三个转变,四项创新"的建设思路,从建立宏微观保障机制、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无形课堂空间等层面入手,逐步形成了"和谐、民主、融合、发展"的师生关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互为主体 有形课堂 无形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傅维利 张恬恬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共4页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师生互动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内外的研究者按照师生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行为、师生之间的不同情感以及教师的行为作风、师生行为的对象、行为属性和师生互动方式等划分标准将师生互动类型划分为教师中...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师生互动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内外的研究者按照师生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行为、师生之间的不同情感以及教师的行为作风、师生行为的对象、行为属性和师生互动方式等划分标准将师生互动类型划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教师命令式、民主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和师班互动;等等。而以师生互动中权威的主导地位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师生互动划分为师权型师生互动、生权型师生互动和平等型师生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类型 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研究——基于LPS项目课堂录像资料 被引量:61
15
作者 曹一鸣 贺晨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1,共4页
课堂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有: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师班互动、交叉互动.借助LPS项目的资料及方法展开录像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师班互动是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主要类型:师组互动缺乏;所... 课堂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有: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师班互动、交叉互动.借助LPS项目的资料及方法展开录像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师班互动是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主要类型:师组互动缺乏;所有师生互动均由教师发起;师班互动与师个互动交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数学课堂 互动行为主体 LPS 录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崇阳县小学美术专递课堂为例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伟平 陈梦婷 +1 位作者 赵晓娜 白雪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6,共7页
专递课堂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检验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构建了由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班级人数等变量组成的有调节效应的链式中介模型,使用结构方程... 专递课堂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检验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构建了由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班级人数等变量组成的有调节效应的链式中介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以崇阳县小学美术专递课堂为研究对象,围绕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班级人数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面对面课堂类似,在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于学习效果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课堂氛围和学习态度在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班级人数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师生互动 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 课堂氛围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彪 宣恒农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文章首先介绍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涵与意义,并分析构建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与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分别阐述高校课堂教学中言语互动与非言语互动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 高校 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类型与师生互动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毛如雁 江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29,共4页
通过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两个关键变量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分类,描述了导师队伍明显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倾向。指出量化的学术评价体制和职称评定体制以及较低的薪酬体制,使得研究生教育之学术研究和追求真理的初衷被自己的体制日益边缘化。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类型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凤勇 宋宏伟 +1 位作者 刘晖 陆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以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要求为出发点,以主题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借助教育模式理论,构建了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两者在师德建设上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师德建设的需求和评判,尊重高校师生的认... 以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要求为出发点,以主题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借助教育模式理论,构建了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两者在师德建设上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师德建设的需求和评判,尊重高校师生的认知特点,以师生相互激励为原则,以师生互动为主要途径,以形成师生共建共享高尚师德的良性循环为最终目的。该模式较好解决了高校师德建设现存问题,实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师生互动 师德建设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柏华 高丹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0-74,共5页
课堂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情境中,师生之间的各种形式及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活动。本研究通过课堂现场观察,从提问中的互动和讨论中的互动两个方面来分析两位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发现,两位教师的课堂基本... 课堂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情境中,师生之间的各种形式及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活动。本研究通过课堂现场观察,从提问中的互动和讨论中的互动两个方面来分析两位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发现,两位教师的课堂基本实现了语言教学的师生互动,并且教师的教学反馈受到了重视;但也存在师生互动形式单一、教师对教材的过度依赖、师生互动中意义交际性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