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祝珣
马文静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5
|
|
2
|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探讨——认知领域 |
罗黎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86 |
5
|
|
3
|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
张春莉
高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64
|
|
4
|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
冯友梅
李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0
|
|
5
|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 |
唐瑞芬
|
《数学教育学报》
|
1993 |
14
|
|
6
|
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下茶学专业思想教育路径探索 |
马强
王曼菲
张玉玺
|
《广东茶业》
|
2020 |
0 |
|
7
|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试评 |
高耀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5
|
|
8
|
借鉴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改革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
王希穆
|
《课程.教材.教法》
|
1988 |
0 |
|
9
|
为提高青少年素质而评价——兼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
王青云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89 |
1
|
|
10
|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在《护理学基础》考试命题中的应用 |
金莉光
王翠洁
|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2003 |
2
|
|
11
|
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 |
马兰
盛群力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3
|
|
12
|
基于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问题分类框架的构建 |
谢丽
李春密
张焱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3
|
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
张燕
黄荣怀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6
|
|
14
|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述评 |
丁念金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5
|
试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分类体系与达度评价 |
李明
金钦昌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1987 |
4
|
|
16
|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
李建新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4
|
|
17
|
国外教学目标理论述评 |
吴锦良
|
《外国教育研究》
|
1988 |
3
|
|
18
|
技术教育的形成过程 |
严雪怡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ACRL《标准》与《框架》的教学效果分析——从认知能力和信息素养核心要素维度 |
夏红玉
李玉海
胡潜
张强
刘莉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考试文化”背景下情意目标的生存空间 |
程琳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